记叙文阅读试卷讲评课
温柔似野鬼°
687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9: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哈尔滨师范大学分数线-
记叙文阅读试卷讲评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进行记叙文阅 读专项训练。中考阅读讲究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找到最佳的阅
读路径,找到科学的解题方法,通过有 效地训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同学们在中考能取得优
异的成绩。
一、
《考纲》要求
1.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
2.
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语言
;
3.
揣摩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
4.
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
5.
分析文章的标题和写作思路
;
6.
阅读中的体验与启示
。
二、知识储备
1.
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
线索类型:物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
3.
常见的叙述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4.
描写方法: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和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
(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
。
5.
文章的表现手法:渲染、烘托、设置悬念、伏笔、铺垫、
动静结合、点面结合、
对比、象征、讽
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卒章显志。
三、解题策略
1
、清楚三个步骤:
(
1
)整体感知,读懂文章。明白文 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何写。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领悟
作者情感。
(
2
)审清题干,明确方向。特别要明确题目所问的范围、角度、要求。
(
3
)整合要点,清楚表达。
2
、牢记三种意识:
(
1
)文本意识——以文解题
(
2
)语境意识— —依托提示语、关键词、过渡句、中心句等,准确、深入理解
(
3
)要点意识——抓关键词,要点全面,简洁回答
四、中考试题范例
(一)
①经过
20
个小时,
反贪局岳局长带领的三人取证小组走出了西安火车站,
这儿离那个小硫酸厂还有
18 0
公里。岳局长是在部队当教导员转业的,尽管转业十年了,他还保持着多年养成的军人作风,办案时话 不
多。他冲钟伟和李静笑了笑:
“走,公共汽车。
”
②这七月天, 骄阳似火,地烤人,空气蒸人,他们还没有挤上公共汽车就已经汗流浃背了。这是今天
最后一辆去长山镇 的车,听说长山镇距离坐落在山角屯的硫酸厂还有一段黄土山路。三个人被上车的人流
挤上了定员
20
人却拉了
32
人的小客车,他们金鸡独立站了几十里地,车上才空下一个座儿。 仨人只好轮
换着坐,缓解一下从心里头往外散的闷热和双腿麻木的疲惫。
③天渐渐阴 沉下来了,一堵墙般的积雨云从天边推了过来,在天空中扩大。傍晚时分,公共汽车总算
进了长山镇。这 是一个两侧被黄土高坡夹着的狭窄山谷,一条石子路两侧参差不齐地排列着镇政府、邮电
所、供销社和一 些修车店、小卖铺。
“先填饱肚子再走。
”岳局长发话。钟伟问了半天,才在一家修车店后边的大院子里找到家饭店。那是过去的大车店改的,门前散放着几个破旧的折叠桌、几条长凳。一位胖师傅,既是跑堂的,又是厨师,还是老板。不一会儿,胖师傅端来了三个菜和三碗米饭,三个人埋头吃了起来。
岳局长边吃边主动和胖师傅聊了起来。
胖师傅热情地告诉他:
“这儿离山角屯 还有三十多里路,
不通车,
行人稀少。
上山角屯就沿着这条路一直走,翻两座山,过一 条平时没有水的
‘干河’
,再走上一段路就到了。
噢,那‘干河’雨天时可是大河啊, 水面能有二里地宽,雨过后五天才是‘干河’
。
‘干河’有水时没人敢
过,
今 天预报有暴雨,
过不了。
”
岳局长心里一阵阵发紧。
___________ ___
胖师傅好像猜透了岳局长的心思,
又说:
“你们千万不能闯‘干河’呀。解放这 么多年就没有人能闯过去。当年我爷爷被地主逼着闯‘干河’
,
让洪水卷走了,连尸骨都没找着 。
”胖师傅摇着头说。
④几声沉闷的雷声在远处响了起来。岳局长看了钟 伟和李静一眼,三个人同时站了起来,急急走进夜
幕中。他们必须尽早赶到那个小硫酸厂找到帐本。账本 若被丢弃或被转移,就无法指证那个死不认账的贪
官,
34
万元将被其吞没。三个人迈 开大步,过了两座山,进入了平地。雷声愈来愈近,风凉了。他们加快
了脚步。
< br>⑤雷声在头顶轰鸣,风起云涌。豆大的雨点,落地砸起尘烟。三个人在飞奔。然而,还是迟了,他们
被“干河”的洪水挡住了唯一通向山角屯的路。不容多想,他们下水了——闯“干河”
!激流夹石,他 们感
觉到水中有石块打脚,尖利的砂石在划腿……山洪咆哮,他们手拉手前行。摔倒一个,其他两个人合 力将
他拉起来。一股巨流,把他们三个都冲倒了,已经无法拉手了,只好各自为战。好在雨刚下,虽然水 大流
急,河面还不太宽,经过二十多分钟,他们歪歪斜斜地上了岸。一个个趴在地上喘着粗气,真有死里 逃生
的感觉。
⑥他们有气无力地喘息着,大雨继续在肆无忌惮地往下泼撒,一个炸雷 之后的闪电照亮了对岸:一头
毛驴被电线杆砸成了两截儿,
被高压电击得直冒烟,
一根 断了的电线在
“干河”
里跳跃,
发出
“刺……刺……”
的声响。三个 人目瞪口呆,都惊出一身冷汗。检查身上,每个人腰部、胯部、腿肚子和脚面上都被划伤了,
岳局长的腿 上有个一尺多长的伤口……对伤口稍作处理,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向前挪动着灌了铅似的双
脚。
⑦在山角屯硫酸厂的破旧仓库里,三个人从满是灰尘的杂物中找到了账本,记账凭证上的 收款签字清
晰可见。这正是他们要找的。
(作者:李新伟
肖忠民
有改动)
1.
理清思路,概述内容。
题目:
故事情节是随
取证小组的行踪
展开的,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依照示例, 用
四字短语
概括情节。
解题方法:
1
、哪位同学说说概述故事情节应该注意什么?
(
1
、
概述必须包含两个要素:
人物+事情
;
2
、
做这类题要仔细 阅读每一段的内容,并归纳出要点。
)
2
、请用一句话把内容概述出来。< br>(
岳局长率领的取证小组勇闯“干河”
,取得证据,找到了账本。
)
先看第
2
段。
(朗读)归纳:这段写取证小组挤车赶路,显然要赶到山角屯的 硫酸厂。
第
3
段,
(朗读)归纳:这段是岳局长在吃饭时了解情况。
第
4
段,
(朗读)归纳:三个人夜晚赶路。
第
5
段,
(朗读)归纳:写岳局长三人勇闯“干河”
。
第
6
、
7
段,
(朗读)归纳:取证获得了成功。
答案:
取证小组(挤车赶路,
了解情况,冒险赶路(夜赶山路)
,勇闯干河, 取证成功(找到证据)
。
2.
景物描写
题目:
简要说明第⑥段中画线处的环境描写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解题方法:
景物描写的作用:
(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提示作品的背景。
(
2
)渲染气氛。
(
3
)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
(
4
)推动情节的发展。
掌握了这四点,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一定要注意:不要堆砌描写的作用。
看第
6
段画横线句子,
(朗读)
答案:
(
1
)烘托了紧张气氛,侧面表现了暴雨中“干河”的凶险。
(
2
)烘托了岳 局长三人过河后后怕
的自然、真实的心情,突出了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奉献的精神。
3.
鉴赏作品中人物形象
题目:
选文第①段中交代说岳局长“办案 时话不多”
,但在第③段却又说他“边吃边主动和胖师傅聊了
起来”
,这一细节与前边 的交代是否矛盾?这两处内容分别表现了岳局长什么性格?
解题方法:
1
、文中人物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的。作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常 用手法,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
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的。
2
、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分析判断,不要脱离文本。
3
、带有作者感情倾向的抒情句、议论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