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夏自治区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别妄想泡我
889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20: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美女微信-
2018
年宁夏自治区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
36
分)
1.
默写。
(
16
分)
①
_____________,
宛在水中沚。
(
《诗经.蒹葭》
)
②
______________,
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_________________
。
(
范仲淹
《渔家傲》
)
④荡胸生(曾)层云,
______ __________
。
(杜甫《望岳》
)
⑤
________________
,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
)
⑥
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
⑦海日生残夜,
______________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⑧角声满天秋色里,
_______________
。
(李贺《雁门太守行》
)
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 对仗形式,描写战
争前犒劳出征士卒,
演奏乐曲来激励军心的诗句是:
_______ ,_______
。
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天气寒冷,将士们却毫无怨 言,
拉弓练兵准备战斗的军营生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11
《小石潭记》写作者坐在潭上,被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无人,感
○
到“
_______,______
”
,
因为这里环境太 过凄清,就离开了。
12
.
○
《
醉翁亭记》
中介 绍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样貌的语句是
:___,____
。
2.
你 读过
《骆驼祥子》
吗?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请
从故事内容或 人物形象的角度,做
50
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
2
分)
3.
给下面每个成语填入正确的字。
(
4
分)
言简意(
)
一言九(
)
洁白无(
)
名(
)其实
4.
下面这副春联表达了对
天下家国的关心
,请补充完整。
(
2
分)
上联:廿四字箴言
____
座右
下联:万家福祉
____
心头
5.
根据语境将备用的三个 选项分别填入括号内,使之表达准确连贯。
(只填序号)
(
3
分)
古人常用,
“皓首穷经”形容一个人对于传统典籍学习的执着。
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典 籍有着特殊的嗜好,
有时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
他对经典的这种痴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是(
)
;二是(
)
;
三是(
)
。这使得他在同行之间出类拔萃、更胜一筹。
①传播传统文化,
热情有加
②热衷搜寻典籍,
收藏丰富③用心钻研
典籍,涉猎广泛
6.
请从下面这则新闻中提取主要信息。
(不超过
25
字)
(
2
分)
本报电
记者日前从清华大学获悉
:
清华大学交 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
教授研究组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
25
个量子 接
口之间的量子纠缠。
相比于先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组保持的
4
个
量子接口之间纠缠的记录,此次纠缠的量子接口数目提高了近
6
倍。
这一成果的研究 论文近日发表在《科学》期刊子刊《科学进展》上。
据介绍,在量子信息科学中,光子是传播量子信息的 最佳载体,而原
子被广泛用于量子信息的存储。
这一研究成果在实现更多量子接口间
的 纠缠、构造更大的量子纠缠网络上具有重要意义。
7.
下面这则申请书其中一句有语 病,
一句用语不得体,
请找出并修改。
(
3
分)
申请书
校团委: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成立 了“经典诵读”课外兴趣
小组。本人喜欢诵读,并有一定的基础,请求参加“经典诵读”小组
活 动,以此来提升诵读能力和文化。要求校团委必须批准。
申请人:八(
2
)班
XXX
2018
年
6
月
28
日
8.
请你仔 细阅读这则有关创新指标内容的新闻图表,按要求答题。
(
4
分)
我国部分创新指标内容
全社会创新指标支出
科技进步贡献率
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
国际科技论文总量
国家创新能力排名
五年前
五年后
1.03
万亿元
1.76
万亿元,
超过欧盟
52.2%
世界第
8
位
世界第
9
位
世界第
20
位
57.5%
世界第
1
位
世界第
2
位
世界第
17
位
1
.
根据这幅图表的主要信息,得 出一个结论,并表述。
○
(
1
分)
2
.
请你对这个结论进行简要的解释说明。
○
(
3
分)
二、阅读(
40
分)
(一)
(
12
分)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
4
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
.
③
若无兴徳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④
乡
为生死而不受
.
10
.翻译①②
两题,用
“
/"符号将第
③
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
6
分)
①率妻子邑入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日星隐曜(耀)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③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11
.
郦道元的
《三峡》
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自然景观的?请你简要概括。
(
2
分)
(二)
(
4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
——
13
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
.颔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请简要说明。
(
2
分)
13
.颈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请谈淡你的理解。
(
2
分)
(三)
(
10
分)
活出自自己的诗意人生
①外卖小哥与诗词达人,
看似不不搭界的 两个身份集于一身,
让
雷海为成了“网红”。几天前,这个为生活默默奋斗的年轻人,一路披荆斩棘,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
②十几年前,雷海为看了金庸的小说《 侠客行》后,对唐代大诗
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侠容行》一诗深深着迷,“赵客缦胡缨,
吴 钓霜雪明”这样的诗向,
把他领进古代文学的江湖。
感受着古人的
情感、中文的意境, 雷海为在工作之余不断读诗、背诗。打工持续了
多少年,诗词就陪伴了他多少年。决赛播出的当天,他依 然
穿梭于杭
..
州的巷陌之中,
诗词似乎没能改变他的生活和命运,
那么诗词之于雷
海为有什么用呢?
③由诗词,
与千古圣贤神交。
与 友人告别,
李太白“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的深情浮现眼前。
在类似的场景想起相 关的诗向,
与作
者的心律产生共鸣,在时移世易中理解历史、理解生命。
④ 由诗词,让生活节奏沉静。答题沉着,泰然自若,雷海为给很
多观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十几年里,他做 过电话销售、马路推销
、服务员、洗车工,也辗转了几座城市,在变动不居的生活中,诗词< br>是唯一不变的行李,仍能使他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
⑤由诗词,坚定前行的脚步。当雷 海为在书店里默默背诗,当他
利用送餐间隔的碎片时间读书,
当他承受着生活的奔波与辛苦,< br>他没
有自怨自艾,赛场上那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全”,成
了他自信人生的 定场诗。
⑥纵使困顿,也不改内心的纯洁、不弃生命的高贵,正是真正的
诗意所在。 其实,
当我们问诗词之“用”时,就已经陷入了功利的计
较。一些“无用”的种子,或许有一天 会开成有“大用”的花。
⑦吟诗作对不分职业,对美的欣赏更没有界限。历届诗词大会,学霸型选手各领风骚,而这一次,基层文艺工作者陈珏如、带犬民警
夏鸿鹏等非科班出身的选手大放 异彩,让这档节目的意义更加深刻。
诗词不应是少数学界精英的专利,
更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
只有每个
普通人都拥有一颗诗心、活出一份诗意,才能让地气激活文气,让文
气凝聚人 气。
⑧谈起未来,雷海为打算回乡搞养殖。这让不少人觉得惋惜,毕
竟这与诗词相去 甚远。其实,无论是博士说相声还是保安当律师,这
类新闻频频引起热议的重要原因,
就在于职 业选择与社会期待的差异。
然而更要看到,当下,成功的标准不再唯一,多元择业不仅是一种自
由,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⑨对于雷海为而言,无论继续送外卖,还是转型创业,只要心中< br>有诗,自能保持精神的高责。
(文/石羚
有删改)
14
.第
②
段中加点词
“
依然 ”
能否删去,为什么?(
2
分)
15
.第
②段结尾处作者发出
“诗词之于雷海为有什么用”
一问,请
结合原文谈谈你对
“
有什么用
”
的理解。
(
2
分)
16
.请你简要分析第
③
段划线句的作用,并为本段分论点补充一个
论据。
(
2
分)
17
.第
⑦
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思路 ,请简要分析。
(
2
分)
18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
“成功的标准不再唯一,
多元择业不仅
是一种自由,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这 句话的看法。
(
2
分)
(四)
(
14
分)
家书
①十九岁入伍 ,父亲便阔别故土,倥偬天涯,多地辗转,却不改
征程恋恋。一家人也跟着他,忽而南至深圳,忽而北迁 京城,不断大
腾挪。每次搬家,都要苦着母亲对家用进行取含。只有一样东西是例
外。那是父亲 保存的一麻袋家书,无论走到哪里,父亲都带着它。它
带给父亲的慰藉与日俱增。
② 父亲的数百封家书,安静地,温暖地,躺在家中某一个角落。
它们褶皱,斑驳,浸渍,娓娓诉说血肉深情 与家族基因密码。这些文
物般的家书,皆为父亲与祖父母三方通信。
③祖父是村里文 化人,
写得一手好字,
好到县里让他去写身份证
——中国第一代身份证是手写的。当然 ,祖父还给村里人写春联,写
婚联,
这在深
藏
于丘陵之中的那个村庄里是了不 得的。
当父亲打起背
.
包去军营时,祖父特地买了十本信纸,在站台上塞进父亲的挎包 。自
此,多少年军旅岁月,祖父母从未去部队探望过他们的儿子,家庭经
济基础决定了两代人之 间的交往与交流方式。
写信成为祖父母那一段
人生旅途的重大寄托。
④父亲 每一个星期给家里写一封信,
这个频率一直保持到手机出
现。十本信纸,写尽父亲青少年时代的 悲欢。如今,父亲的人生开始
踏入念旧怀旧的里程,
他是那么喜欢读那些略显稚嫩的文字,翻来覆
去,不厌其烦。
而且似乎他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心得与我交流,或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