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说课稿

温柔似野鬼°
588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20: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摩诃曼陀罗华-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邵建初)
《白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
、课文内容

《白杨》是人教版五年级第一组第三课,本组教材以“走进西部”为主题,热情歌颂了
边疆建设 者服从祖国需要,
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这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
本组教材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以及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
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白杨》
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
一 位父亲和两个孩子,
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
论的事。
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 br>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 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以及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
愿。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 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这一教学目 标和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二)
、教学目标

1
、学会
6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一些重点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
、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三)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了解白杨有哪些特 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让学生继 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联系上
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在于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
无私
奉献 的精神。
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
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

似之处,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并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二、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
从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 出发,
运用情境教学法,

读法,
讨论法等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新《 课标》强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班级互动交
流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具

以文本资源(教材)为主,辅助使用多媒体课件。

四、说思路

在 本课教学中,
我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进行多元化情境教学,
将本课教学安< br>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沙
漠戈壁 恶劣的自然环境。
第二课时围绕中心主旨,
了解白杨的特点以及爸爸的心愿,
激发学< br>生对西部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今天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导回顾,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回顾茫茫 戈壁滩上,
长着挺拔的白杨树,
让学生再度感知白杨的生长环境,

时找出白 杨树高大挺拔的特点。
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思考:
这样恶劣的环境下,
白杨能生长的好吗?我鼓励学生通过默读、
浏览文本,
大胆推想,
为什么白杨树在这样 恶劣的环
境下依然挺拔高大?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然后在小组和全班交流,
体 会树的形象与
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自然过渡到第二环节。

摩诃曼陀罗华-


摩诃曼陀罗华-


摩诃曼陀罗华-


摩诃曼陀罗华-


摩诃曼陀罗华-


摩诃曼陀罗华-


摩诃曼陀罗华-


摩诃曼陀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