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的技巧
温柔似野鬼°
843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20: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存钱理财-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的技巧(初中)
记叙文的阅读
一、记叙文的要素。
1.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起因、经过、结果)
2.
分析人物性格。常见的题型为“某某人物
有什么样的特点”“请分析某人物形象”主< br>要人物通过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
等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和人物品质
(精 神)。
3.
次要人物在全文中的作用。
(
1
) 线索型人物:第一人称“我”不是主
要人物时,大多是线索型人物,是故事的见
证者,增加文章 的真实性。如:《孔乙己》
中的小伙计。
(
2
)衬托主要人物的性 格。比如:自私自
利、尖酸刻薄、张扬外露的杨二嫂有力地衬
托了闰土朴实敦厚、木讷寡言的特 点。
4.
判断文章的主人公:谁承载了体现文章中
心思想的任务,谁就是主 人公。如:《孔乙
己》中孔乙己就是主人公。
二、记叙文的顺序。
1.
顺序的分类:顺叙、倒叙、插叙。
2.
三种顺序的作用。
(
1
)顺序的作用: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
脉络分明,印象鲜明。
(
2
)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引发读者阅
读兴趣,
使读者对故事情 节和人物形象留下
深刻的印象。
(
3
)插叙的作用:基本作用是补 充说明,
根据补充内容的不同又产生以下效果:
a
、
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情 节
b
、推动故事情
节的发展。
c
、烘托主要事件,拓展丰富主
要内容。
三、记叙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增加对人物 和事
件叙述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第三人称,能客
观展示生活,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叙述;第二人称,形成面对面的交流,
便于直抒胸臆,增加文章的亲切感。
四、记叙的线索。
1.
知识总结:记叙文线索的分类:以实物为
线 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时
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
2.
如何判断文章的线索?首先了解文章线索
的特征:(
1
)贯穿全文,它连接所 有的材
料,使材料成为一个整体;(
2
)线索往往
有明显的文字标志,
而且表示线索的文字会
反复出现。其次,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可
以采取这些方法来抓文章的 线索。(
1
)看
本质。即掌握线索的概念,辨析出确实符合
“线索”的本质特 征者。(
2
)看文题。很
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如:鲁迅的
《风筝》 以风筝为线索。从看风筝写起,继
而回忆往事。当然,不是所有的文章标题都
是文章线索,所以还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
分析,看文题是不是符合线索的两个特点。
(
3)看反复。文中反复出现的人、事、物
以及表人物情感和时空的重点词或重点句。
(
4
)看抒情议论句。记叙文抒情议论语句
多为画龙点睛的重要语句,
它往往隐含着线
索。(
5
)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例如:朱
自清的《春》,从开头“盼望着, 盼望着”
看出,此处表达的是“盼春”之情;中间描
绘春天的美景;结尾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 br>美。本文就是以作者的感情发展为线索,即
“盼春——绘春——赞春”。还有的记叙文
不 只有一条线索,而是灵活、巧妙地运用多
个线索。如明线和暗线相互交织,主线和副
线相互交织 。如:《风筝》一文,既有时间
线索(现在——以前——现在),又有“风
筝”一条线,还有事 情发展线索,还有感情
变化线索(对弟弟放风筝一事从厌恶到不厌
恶再到支持感情变化)这一条 暗线。林海音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条线索是毕业典礼;
一条线索是爸爸爱花,体现了在“我” 的成
长过程中,“爸爸”对“我”的影响。
五、文章的中心。
概 念:
作者借助文字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和
思想感情即文章的中心,又叫中心思想。记
叙 文的中心思想作者是通过叙事、写人、状
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
常 见题型为“本文的主旨(中心)是什么”
“请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给你什
么启示或启 发”类的试题,其实也是从本文
的中心角度来解答。
提炼归纳方法:
1.< br>分析文章标题。有些题目
巧妙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如《白杨礼赞》。
2.
研究文 章的开头和结尾,
“开篇点题”
“卒
章显志”是记叙文常用的手法,研究这类文
章开头结尾含义深刻的句子。
是提炼文章中
心的有效方法,如《故乡》、《春》。
3 .
分
析文章中议论抒情句。一般地说,记叙文插
入抒情议论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
因此
抓住这些画龙点睛的句子,
有利于顺利地找
到中心,如:《故乡》。4.
分析文章层次和
人物事件。
有些文章的中心意思隐含在人物
事件或文 章各部分之中,要进行综合归纳,
才能准确把握中心,如《风筝》。
5.
分析文
章的详写点,研究作者处理详略的意图。文
章的详略是服从语文章中心的需要的,
可以
从文章的详写部分发现作者的中心如《背
影》。
6.
分析文章的时代背景,分析归纳 文
章的中心,有时还需要了解、分析有关的时
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
景下产生、活动的,如郑振铎的《海燕》。
六、记叙的表现手法。
概念 :
初中常见或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对比、
象征、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讽< br>刺夸张、衬托。此外还有常见的表现手法侧
面烘托、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等 方法。
定义:
1.
对比:在文章中的主体结构或主要
内容中,把事物、
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
安置在一定的条件下,
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 br>的艺术统一体中,
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
应关系,即为对比手法。如鲁迅《故乡》中< br>将二十年前后的家乡变化进行比较。
2.
象征。
文章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 来暗示特
定的人物或事理,
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
的寓意的方法
(把抽象的 思想感情用某一特
定的具体的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
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
深刻)
,
即为象征。
象征和被象征体之间要有共性。如《白杨礼
赞》中以白杨 树的挺拔、顽强力求上进象征
北方抗日军民的不屈不挠、
力求上进的精神
意志。
3.
欲扬先抑:
它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
欲扬先抑的
“扬”
,是指褒扬、
抬高。
“抑”
,
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 br>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从相反的贬抑
处落笔。
如
《白杨礼赞》
中 写到白杨树的
“没
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
不得“好女子”,这是抑 ;而后一转笔,说
他是“伟丈夫”,这是扬。
4.
讽刺夸张:夸
张是一种故意 “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
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讽刺是人们针对
社会生活中不合理的、
错误的或腐朽的人或
事,用讥讽、嘲笑的手法,突出其矛盾的所
在,
以达到贬 斥、
否定、
批判的目的。
如
《范
进中举》中运用夸张,让范进喜极而 疯,将
科举对人们的毒害这一事实放大,
就具有了
强烈的讽刺意味。
5.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客
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
和志趣,即为使用了托物 言志的表现手法。
其中“托”为借、假托的意思,文章往往从
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 表现志。
如郭沫若在《石榴》中托石榴之物,颂扬了
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6.借景忬情:通过
对事物的描写或环境的渲染来伃发作者或
作品中人物的感情的写作方法。< br>即为借景忬
情的表现手法。如朱自清在《春》中通过对
春天景色的描写,
表达了 对春的热爱与赞美
之情。
7.
衬托:文章为了突出主要事物,有
类似的事物或 相反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
这
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就是衬托。用类
似的事物作陪 衬的叫正衬,
用有差别的反面
的事物作陪衬的,叫反衬。如周敦颐《爱莲
说》中用菊作 正衬,用牡丹反衬,突出莲的
高洁(高尚品质)。
知识链接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
借助于对客
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作者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喜、怒、哀、愁,但
这种情绪不能看成是一种思想。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
以及人生的态
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在具体的作品中,借景抒情的“景”是
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 种物品,而托物言志
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的客观
事物,
作者借助于此物 的一些特性来表明自
己的“志”,所以看住此“物”非“景”,
咏物不是写景。
3.
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