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用的写作方法

别妄想泡我
859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21: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发展-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夏爵一)
精品文档

小学语文常用的写作方法



1
小学语文常用的写作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激发兴趣是启发 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教
师要千方百计地点燃学生心灵中写作的兴趣之火。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
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利用眼、耳。
鼻、
舌、
手来全方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想像力和语言表达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写出的东西富有真 情实感,
内容不空洞。
教师还可以
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的兴 趣。
现在的语文课本都是
彩印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情趣性强,是学生模< br>仿的对象,
用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生的年龄小、 阅历浅,
缺少生活和语言积累,还需要教师借助一
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



二、要让小学生多阅读、勤阅读



叶 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什么一回事
?
是吸收。
好像每天吃饭
吸收营养料一 样,
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什么一回

?
是表达。把脑子里 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
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 ,一个是
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他还
指出:“实际上写 作基于阅读。
老师教得好,
学生读得好,
才写得好。

因此,不难看 出,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阅读教材以及课外
书,并从中汲取写作素材。
小学 生要想写好作文,就要不断进行大量
1

精品文档

的阅读,从简单的看图画书到一些拼音图书再到一些中外儿童文学名
著。从别人的文章中,可以学到多方面的 知识,在大脑中积累大量的
词汇、优美的字句,在作文时,就能知道如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
阅读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得更加成熟,
更加丰富,
他们写出来的作
文也就可以让人动 情了。



三、要让学生走向自然



要想使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
真正意义上的会创作,
就必须让孩
子的思维源泉不干涸 。
如果你真的愿意为孩子的发展付出,
那么请不
要不惜重金地把孩子圈在特长班的教室 里,
你要不惜时间,
把孩子带
到思维的源泉大自然中去。
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以 后,
你要做的就是教
给孩子去观察各种现象,
去思考各种现象之间的本质关系,
同时去感
知在书上读过学习过的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身边的人和事。
熟悉的环境、熟 悉的人、熟悉的生活,让他们在每天的看似不变中,
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从而把他们看到的 顺利地从在笔下流淌出来。



四、要让学生用情写作文



教师要让学生写作文,
就要让他们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所周知,
写作文要突出中心,
可以突出的中心部分最好是情感方面的
内容。< br>写作文要多写情语,
因为情语可以跨越时空,
与读者产生共鸣,
从而达到写作目 的。
现在的小学生和家长、
老师之间的思想上多少有
一点代沟,如果他们的作文都是写 动画片、玩具这些,大人们可能看
不懂,
当然也没办法理解作文的中心。
而情感的语言 是各个年龄段都
通用的,像朱自清的《背影》
,写的是父爱,这种文章几十年前看的
2

精品文档

人会哭,现在看的人也会哭,或者说几十年以后的人再看还是会 哭,
在情感上是没有代沟的,
所以,
以情感人也是写出好作文的一个诀窍,
因 此教师要让学生多感悟所见到的人情世故。



五、指导学生写作方法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
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打开思路,
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一上来大讲写法或用范文 、例文开
路,容易束缚学生。开始宜“放”,让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
师指导学生从中选 择最有趣、
有益的、
最熟悉的内容来写。
在实践中,
我初步探索出一种从学生 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定教的习作指导策
略,
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
学生初写一师生评点习
作一互评一自改成互改一誊写一再改……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
思、< br>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外甚至在校外这样
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完成 ,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
稿、
自改、
互改的过程中,
最大限 度地张扬个性,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这样指导下,学生的习作,绝不会千篇一律,他们的写作 都散发着
迷人的个性特点。



六、让学生体会写作的成功感



学生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
:
他们的兴趣、情感容易受外界的干扰
而发生转变。
他们可能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的 话而变得乐于写作,

可能因为老师的一记“闷棍”而丧失兴趣,
因此,
我们 在小学生写作
的过程中、过程后,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让他们喜欢写作。例如批改
作文时教师可 以写一些鼓励性、
启发性的评语,
如有问题需要指出时
3

精品文档

也要写得婉转一些。如,内容不充实就说“如果写得再详细一点,再
多写几句就会更好”这样既婉转地指出了缺点,
又让她明确了改正缺
点的方法,学生不仅乐于 接受,还便于修改。再就是打分时要宽打,
好的就给高分,差的不打分,只写评语,鼓励他去修改,这样 就培养
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



2
小学语文常用的写作方法



(

)
学会观察



生活就是写作文的 素材,俗话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现美的眼睛。因此,生活中到处是写作的素材,老师应该引 导孩子多
多观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这样才能写出好
的文章,更能体会 到生活的乐趣。比如,老师布置一篇名为“我的母
亲”的作文,
学生们虽然和母亲朝夕相处,< br>但一定有些细节不能注意
到,
这时候老师就应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母亲后再进行写作,< br>观察的
时候要观察哪些地方呢
?
比如母亲有没有白头发,有没有鱼尾纹,笑起来是什么样子,母亲的手是什么样的,做饭的时候又是什么样
的……这些问题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 的对象,
观察仔细了,
才能把母
亲的肖像描绘出来,
也能把母亲的喜怒哀乐表 现出来,
这才是好文章。



(

)
学会方法



写作文也是有方法 的,掌握了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首先,要审
清题意,比如审清对象,包括人、事、活动等等,还要审出 重点,抓
住题眼
;
其次,要明确中心,好的作文都要中心明确,让人清楚地明
白整篇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切忌跑题
;
最后,选择材料,材料要符
4

精品文档

合题目的中心立意,
反映文章表达的中心,
材料都是为了 中心服务的,
切不可胡写乱写,
有些学生因为积累的材料不多,
所以在作文中为了凑字数就乱用,
这样不仅不符合题目要求,
还打乱了整篇文章的中心,
实在不是一 个明智之举。材料要真实,也要代表性、典型性,真正到
写作文的时候可能一时找不到符合题目的材料,
这就要靠平时的积累,
平时积累多了,下笔才能如行云流水,信手拈来。



(

)
学会积累



古人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的书多了,自然就有
写的了。
读书是一个积累素材的途径,
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自
己不知道的事情,
也可以背诵一些优美的句子,
然后把它们运用到自
己的文章中,如同锦上添花,使文章更有文采,这可以为自己的文章
加分。 积累也不是只有读书这一个方法。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积
累。
认真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点点 滴滴,
多思考某些问题的现象以及
背后的原因,
这些都可以成为作文中的素材。
关键看的是个人对生活
的热爱,如果一个人热爱生活,便处处是惊喜,处处是素材。



3
小学语文常用的写作方法



一、多阅读出色范文、提高写作基础



欧阳修在讨论如何写好文 章时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且多为
之,自工。”便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净精神、拓视野、活思想、积 累
丰富的词汇、规范写作方式。到写作时才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挥
笔及下。以可以看出,写 出一篇出色作文不是横空出世,是需要饱读
经书的。所以,离开出色范文,离开原型,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就会枯
5

精品文档

竭。


学生的出色习作也需要丰富的表象,
出色范文习作的生动、
具体、
新颖,会根植在 学生的头脑中,便成为最有生命力,最能激发创造性
想象的优质表象,
学生创作出色写作就有了 知识的源头,
想象左右逢
源,得心应手。
在许多学生的头脑中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只是 说说而
已的空洞抽象的事物,
其实出色的习作都是可以“看”得见,
“摸”
得 着的东西。
一旦能熟练掌握运用就是一种熟能生巧的写作技能。

然,
写作技 巧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
只要按教师定向指导、
学生练习、
反馈强化等步骤有序进行,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写作技巧和
风格,切不可操之过急。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要让小学生善于收集名句好词,
掌握范
文 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记隹范文中好的写作结构。在实践写作时,多
加以指导,参考掌握了知识。加以时日 ,就可摆脱写作束缚,自主思
考、自主观察、自主创作。这样就可一石二鸟,即提高了写作水平,
又开阔了对生活环境的认识。每个人都有惰性,特别是小学生,经常
会不自觉的遗忘,没有督促,明知 有意义的事也会轻易放弃。为此,
教师可采用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规定每位学生收集若干出色习作,< br>每个星期进行检查、
批阅,
既强化又鼓励,
这样持之以恒,
反复训练,
积累就将成为大部分学生的自觉行为。



二、要着眼于平时,从作文内容指导写作



作文就是让学生练习 把自己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或亲身经历
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看、 听、想,属认识活动,没
6

中发展-


中发展-


中发展-


中发展-


中发展-


中发展-


中发展-


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