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反思
萌到你眼炸
824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21: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金华黄大仙-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反思
写作教学是语文 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考试中的重中之重,
关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反
思该怎么写。
下面是爱汇给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反思,供大家阅读
!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反思篇
1
今天上午我给学生上来开学后第一次作文课,一说作文学 生总有畏难情绪,有学生一节课写
不了几个字,上完这节作文课后我对我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反思。
1
、今后我将尝试作文课写作样式的调整。
今天这节作文课我提前一天命题,
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
我出了两 个题目让课代
表选,选好后给我反馈,并把作文题写在黑板上,让同学构思选材。
今天上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时间由原先的两节课减为一节课,并尝试模
拟考试情景,增加写作紧迫感,加快写作速度,增强学生精神集中程度,先要求在规定的时 间
内写够字数,再慢慢训练其文采,下课铃一响就收卷,不交者登记姓名,课后不再收作文,也
就是说不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的不收其作文。
节省下的一节课作为点评作文之用。
我会尽量缩短评作文的周 期,增加面批的几率,遇到佳作要进行表扬,或在教室张贴,或
在班内宣读,或往学校投稿,增强学生的 成就感。
2
、积极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其明白自己不是写作文而是写作品。
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老师,而是要努力写出让人称赞和欣赏的佳作。
写之前就要有写这篇是用来发表的意识。
观念一变品味就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往往会精心构思,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3
、要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好文章是需要修改的,并且是自己修改。
自己要有一个反复揣摩的过程,那真是“吟定一个字,捻断数颈须。
可以尝试有作文修改课,上一节学生写好的作文,
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
觉得
不好的地方就进行修改,
一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可把修改好的再写一遍,让学生 对比前后两
篇文章,这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因为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其实这一个修改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
4
、要尝试上阅读课,因为读和写是不可分割的,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有道
理的。
不读书、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要想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是不可能的。
要不断探索阅读课的形式,我在上海嘉定二中参观时,发现他们的阅读课是很有特色的,
他们的 阅读课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衔接,
让学生读书时,必须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
自己心灵 思维的火花,如果灵感来了可当场进行自由创作,阅读课的时间一般是两节课联排,
上完课本子要马上交 给老师。
这期间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5
、写文章是练出来的,熟能生巧,越写越快,越写越能写,如果一个月还不写篇文 章,
别说写好文章,可能连字数都凑不够了,这是我有深刻体会的,在华东师大学习时,老师总是
逼着你写,我们也可借鉴,逼着我们的学生写,写不出我就进图书馆,在图书馆读书,读书是
享受,< br>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我现在还怀念华东师大图书馆的摇铃声,
那是说要关门了,
当从图书馆出来,看看天上的星斗,你会觉得收获很多,那也算是幸福的感觉吧。
看书看到有了想法,就写出了,坚持写,越写越多,从刚开始的无从下笔到后来的几千字一挥而就,这是练出来的,写出了还要反复修改,当听说有杂志社给自己汇款时,心里是兴奋
的。< br>
这也就是学语文的过程,自己读书,自己感悟,有了想法,抓紧形成文字 ,反复修改,周
而复始,语文素养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平时 应加强学生练习写作的量,
只靠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采取多种形式,
如日记、< br>周记等,并鼓励学生多参加写作比赛,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6< br>、老师要经常下水写作,和学生分享创作的乐趣,这样老师就不是光说不练了,也就容
易发现学生 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就不是隔靴搔痒,空洞无物。
而是和学生去进行共同创作。
7
、要探索作文教学的 序列化,平时做好档案整理,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作文训练,而不
是漫无目的的杂乱无章的,这是一个很 大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
不过刚开始可进行研究的准备阶段,比如 这一学期,作文教学都做了些什么,效果如何,
都有哪些作文题目,学生习作范文,平时教学反思等,积 累到一定程度就可对其进行研究,这
将是一篇很好的硕士论文。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反思篇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语文工 具性
和人文性的重要体现。
但对于作文批改究竟采用什么方式,人们莫衷一是。
我校近十年来在语文组开展的师生互动作文批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我认为学生互动作文批改法,
切合了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 供
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同时 又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把老师从繁重而效微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
来,真正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它转变了写作观念,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了学生
的人格,发展了 学生的人格。
传统的写作是被动的写作,是为别人
(
老师
)
而写。
而传统的作文批改更是一种以成人
(
老师
)
的 眼光来审视学生的习作,
这就多了些世故,
少
了些天真
;
多了些功利 ,少了些淳朴。
老师高高在上,审视着一切,主宰着一切,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最终的评定。
这种作文批改法恰恰是作文教学中的大忌。
我国著 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对作文批改作过精辟的阐述:“于批改则但为词句之修
正,不为情意之增损。< br>
,“批改乃修正学生所作意义及字句也。
其意义不谬误而尚有不完全者,
不必为之增
;
字句已通顺而尚欠凝练高古者,
不必为之改。
一、生活实践传统作文教学存在许多弊端,生活是写作的泉源,已成为众人的共识。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在分数这根指挥棒的淫威下,
学生们个个埋头于 书山题海之中,
有如何去接触生活,体验生活
!
新课程提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 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
出了“关心生活,在实践中学习、
运用语文的总目标,
这无疑为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指明了方
向,也为广大语文教师消除了“应试教育时代留下的一些顾虑。
于是我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
野游,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大自然 的一景一物,
审
视社会的种种现象,体察各行各业实情。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
只有留心观察生活,发 现事物的特点,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美的所在,才能培养学生敏
锐的感悟能力,写出蕴含丰富的文章。
平时,我还注意让学生看影视作品,引导他们懂得看门道,而不是看热 闹,让他们懂得看
电视也能帮助学习,学到知识,这也就告诉了学生,作文可以是在生活实践中的。
二、阅读积累“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的跟柢。
综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纵横捭阖,广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览、勤读。
大文豪鲁迅说得好:“文章怎么做,我 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
外并无心得和方法。
新课程要求广泛阅读各类读物,
并加以量化“课外阅读量不少于
260
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
三部名著。
书读多了,胸中列书万卷, 视野随之开阔,在写作时,就会构思,就会遣词造句,语言就
会如“万斛泉水,滔滔汩汩,不择而出。< br>
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我让每个学生学年初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并及时进行 督促和指导
;
我
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精读、略读、浏览、诵读
;< br>鼓励学生多记,记下名言佳句、精
彩片段
;
指导学生多写,写自己的读书心得, 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
针对学生书籍少的现状,
我在班级搞了 一个图书箱,
让每位同学献出自己喜爱的书与大家
共同分享。
我也拿出自己收藏的书。
我还通过向学校图书室借等方式,把图书箱搞得小有规模,把读书活动搞的红红火火。
三、兴趣爱好作文只有作自己感兴趣的,才有话可说,做自己熟悉的,有真情实感 的,才
可以打动读者,首先考虑作文是否与自己的喜好有联系,比如,形容某种感受或是经历,某句歌词,某一首歌,或是某一首诗,某一幅画等等,或是某一种体验就如体育项目给人的满足与
快感等 等都可以用在作文中。
语言方面,只要不违背语法习惯,写自己的语言个性特点。
三、合作交流“ 合作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
我在作文教学中也进行了尝试。
我特别重视课前动笔之前的孕育准备阶段。
提前公布作文题目及要求,让学生早作准备,积累写作材料。
在作文课上,我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前观察阅读感受尽情地述说出来,
把
自己的感悟交流同伴,从而唤起同伴的体验、认可或争辩。
在这里, 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地说,自由地说,生与师、生与生的交流,让信息和情感
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 ,从而使学生既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选择,保留自己的个性,又
不闭门造车,实现了优势互补。
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
使学生的思维自由的遨游,
从而激 发创新潜能,
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拿出课堂评选优秀文章,范读,让学生互相欣赏、学习、交流。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学习的情绪力量。
新课标也提出让学生
“体验成功的喜悦
。
在作文教学中,我尽可能的以满腔热情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 会,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
让
学生看到劳动的价值。
其途径与方法主要有:
(1)
在评语和作文讲评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学生作文有一点长处,一点进步,都及时予以肯定。
(2)
把好作文录音后放给学生听或通过校园广播站播放。
(3)
办手抄报、刊登好作文向全校发行。
(4)< br>把优秀作文推荐投稿,争取发表机会
;
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
班里学生的作文时有在县级比赛中获奖。
这些做法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现在他们千方百计找素 材,争着写,个个都想成为大作家呢
!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反思篇
3
作文教学历 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半壁河山。
顺应教学改革的步伐,高中作文教学对素 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信
心,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正扮演着越 来越重要的角色。
,有必要对之进行一番考察,从而匡正除谬,使我们 的作文教学走上正轨,并取得最大效
果。
一、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
作文观念:抒写情感,见证生命。
许多人认为,作文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生命体验。
生活感悟的一种外化,有“‘生命倾诉’的特点,是学生生命活动的一种需要。
①中学生作文应“以对生存意义的揭示去唤醒人类的灵魂,去洞见遮蔽的生活底蕴。
②因此,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性情,吐露自己真实的心声,或者如一篇谈“新概念作文的文章题目所言“写那想的,想那新的③。
2.
教学目的:让学生写出好文章。
平时的作文教学 ,就是让学生每次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可以对全班朗读,
也可以拿出去
发表。
每一次作文,教师又都希望学生能够创新,能够写出一般人不能写或没有写出的内容。
3.
作文备课:既无计划也无教案。
多数教师只在写教学计划时点明安排几次作文,而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又不写作文教案。
不仅没有教案,而且每一次作文在整个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都不甚清楚,< br>也不予考
虑。
4.
进行方式:就是“写。
作文课几乎都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去写。
不放心的教师会对作文题作一些简单的解释或提示,说明一些要求。
作文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安排在课外的多因课文教学时间紧而不得已而为之。
5.
作文题目:话题作文一统天下。
随着 高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作文教学无论平时还是考试便一股脑地采用活题作文题
目,仿佛不如此就不能 赶上时髦跟上高考。
话题作文从高中延伸到了初中,甚至连小学也在实行话题作文教学了。
6.
作文批改:选优说劣。
优秀作文一般会在全班朗读,教师简单总结其优点所在。
对于较差的作文,多是总体评价其不足,具体到一篇较差的作文,则是多鼓励少批评。
本来每次作文都有各自的训练目的和要求,
但如果学生未按目的要求作文 ,
而是别出心裁
地写了一篇可读的文章,教师也会认为这是本次作文中的优秀篇章。
这就等于写什么都可以,写歪了,还会被认为是创新呢。
7.
教学效果:效果堪忧,能力不高。
有 教师指出:
“中学生对作文所持的消极态度和低下的写作能力,让我们不得不承认,
中
学作文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
④张志公先生也曾说:“现在,学生最习惯于写抒情散文,别的不会。
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往往是这一次作文写得好,得到老师表扬,但多数时候则写不好。
平时作文常受表扬的学生高考作文未必能拿一个好分数。
事实上学生对于自己的作文水平达到何种程度也说不清楚。
对上述七个方面作一下总结,不难发现这样两个问题:
(1)
高中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在 引导
“创作,引导文学写作。
随着新世纪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文学教育比重的加强,作文的文学化倾向更为显著。
(2)
整个中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及形式极其简单:它的备课就是出出题目,上课就是 让学生
写作,批改就是选优评劣。
二、作文教学的文学化问题 高中作文教学的文学化是怎样形成的
?
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1.
它与社会对写 作的认识和评价方式有关。
在一般社会人士看来,作家诗人才是写作的 高手,
只有写诗写散文写小说才是写作,
作家
诗人那样的“创作能力才是写作能力。< br>
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
似乎写专业论文那是专业人士理所当然的 事,
那只是证明你的专业
水平高,并非是写作能力高。
2.
它与教师把作文的内容定位于抒写心灵有关。
在 许多教师看来,
“写作,
原本是写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渲泄,
是生命的一种 表现形式。
一些名家要求作文时要“放飞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 在写作中拥有绝对的选择权力,
写自己
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以我手写我心。
这样的“自我中心论,必然使作文教学重体验、感悟、表现等。
这样一来,“写那想的,想那新的的“新概念类的创新便弥漫了中学作文教学,独特、怪
异、体现个性 的作文便成了最受青睐的。
而这些正是文学创作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