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议论文如何写
绝世美人儿
835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22: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法律论文范文-
高中语文作文议论文如何写
高中生写作议论文,难免会因为论 述的特定语言特征而感觉不习惯,在具体写作
中表现得畏手畏脚,语言僵化,更难说文采。下面是小编为 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作文
议论文如何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
高中作文议论文如何写
一、学会安排文章的论证结构
按照
“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的思 路安排文章的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
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既是议论文的一般 结构,也是人们
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过程,符合认知规律只要抓住这一结构,那么文章的思想就会清晰,说理就会充分,结构就会完整,给读者的印象就会深刻。
二、学会积累素材
素材的积累是高中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因素之 一。正像俗话所讲的
“
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
”
一样,对于写作而言,学 生就是巧妇,素材就是大米,即使再聪明能干的厨师,也
做不出没有米的米饭来。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
?
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积累:
(1)
从生活体验中去积累。文章就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因此,我们要做生活的主
人,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 ,体悟生活,只要关爱生活的暖流经常流淌在心中,就会
让这多股暖流激起朵朵夺目的浪花,奏响广大读 者心中的和弦。如在写
“
压力
”
时,大
多数同学都写到了一个共同的 压力
――
考试,结果千人一面,千人一词,没有了新鲜
感。一位考生灵机一动,他看到 考场上的时钟,看到那分分秒秒不停转动跋涉的秒针
时,他写到:啊,我难道不是这根长长的、瘦弱的、 攀登不止、奋斗不息的坚强的秒
针吗
?
虽然我要跋山涉水,上刀山下火海,冲破重重阻 力,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只要我
选择了坚强和刻苦,我就战胜了脆弱,化压力为动力。看到这些深情的、 闪耀着生活
灵光的话语,读者的心能不为之一动吗
?
(2)
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要关注当前社会政
治、经济、 文化等热点话题,也可以调动自己所钟情的体育、影视、音乐等健康爱好。
如每年
“
两 会
”
的热点话题和焦点词语,中央电视台进行的《感动中国》
“
年度人物”
的评
选活动等,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
(3)
从教材中挖掘积累。语文课堂其实就是一个丰富的知识宝库,其中的深刻观点,
精彩句 段,典型事例,奇妙构思都可以成为高中生作文的素材,高中生要充分挖掘语
文教材中的无限潜力,活学 活用,推陈出新,举一反三,恰当迁移,如烛之武的临危
不惧,蔺相如的博大胸怀,司马迁的知难而进, 屈原的正直忠诚等。
三、对论据的使用要做到
“
略叙详议
”
有了素材,不等于就有了说服力,要让证据具有深刻的说服力,必须做到
“
略叙详
议
”
。
“
略叙
”
即对论据不必面面俱到,把时间、地点、原 因、经过、结果等一一说到,
而只要与论点紧密相关的内容写出来就可以了
;“
详议< br>”
即详细地议论,要将论点与论据
密切相关的内容作深入剖析,精细论证,充分挖掘,以 使文章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
如学生常用
“
文王拘而论《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
这一段来论证
“
逆境中也
能成功
”
,那么, 就要将
“
拘
”“
厄
”“
放逐
”“
膑脚”“
失明
”
等内容展开详议,以真正让读者明
确逆境中确能成才的道理。
四、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要写好议论文,须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要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必然联
系,论点的正确性和说服 力才能得以展示。这里着重介绍两种论证方法:
(1)
对比论 证。对比论证是在阐述和论证论点时,在本论部分选用论据进行对照比
较,将论证内容构成正反对比或相 关比较的关系,具体来说是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
正反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或意思与另一种事物或意思 作比较,对比论证展开的方式
大体有两种:
①
正反对比。既可以是正反观点对比,也可 以是正反例证作对比。比如,
要写《要拥有博大的胸怀》一文,引论部分可指出胸怀宽广才能走向成功, 斤斤计较
必然干不成大事。本论部分用对照式,第一层次是正面说理,先说胸怀坦荡方能成大
事 ,对事业有利,弥补自身的不足
;
第二层次是反面说理,指出心胸狭窄,锱铢必较的
人 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在具体选用事例时,既有正面事例,又有反面事理。
②
相关比较。可以是主次、轻重的比较,也可以是利弊、得失的比较。例如,写
《近墨者未必 黑》一文,本论部分可以先指出近墨者黑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这不是主
流,接着列举近墨者不黑的事实并 分析其原因
;
还可以先论证近墨者不黑,然后以少量
篇幅论证
“
近墨 者黑
”
的人是存在的,但不是生活中主流。
(2)< br>因果论证。运用因果展开论证,学生并不陌生,如要论证
“
骄傲必然失败
”那我
们得思考:为什么会产生骄傲
?
为什么有的人
“
骄傲
”
,有的人却很
“
谦虚
”?
再深入一下,
一个人,一个团 体,一个国家如果盲目自大,骄傲自满,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
立足于
“
果< br>”
来求
“
因
”
,再立足于
“
因
”< br>来求
“
果
”
,文章的思路就很容易打开。
五、注意选用层进式结构
能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就 可以写出符合要求的一般的议论文了,但是要使文章内
容深刻,中心更为明确,还要注意选用层进式结构 。所谓层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
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层进 式的文章,一
般有两种格式:
(1)
将中心论点进行 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
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 。层与层之间可以用诸如
“
不仅
……
而
且
……”
等 关联词语过渡,又可以反映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例如,论述
“
如何解剖自
我
”
可用如下分论点:
①
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
这是
“
解剖
”
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
“
病
”
在
哪里,就 无从下刀
)
。
②
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
“
途径
”
,不开刀,就无从去
“
病
”)
。
③
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
念。
(< br>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
“
病
”)
。
(2)
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 掘其产生根源,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基本模式是:摆现象
――
析危害
― ―
挖根源
――
指办法。
六、要在语言上下工夫,突出文采
要写好议论文,要在语言上 下工夫,突出文采,达到妙笔生花、才情无限的艺术
效果。语言,犹如一朵娇艳欲滴的奇葩,若能让其在 文章这块肥沃的土地里悄然绽放,
就会把文章衬托得更为艳丽。只有运用了优美的语言才能在说理时准确 鲜明,使文章
展示出一种强烈的逻辑力量。那么,如何突出文采呢
?
(1)
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的事物,让文章生动形象。如
2009
年宁夏的一篇以
“
让
世界充满善行
”
的作文这样写道:
善行,是焦裕禄看到兰考县低洼盐泽百姓背井离乡逃荒时,发出的我一定要改变< br>这里贫瘠的面貌的铮铮誓言
;
善行,是丛飞用自己的积蓄帮助那些贫病幼弱者,让他们< br>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甚至到最后自己身患绝症而无钱治疗的时候,仍牵挂着他
们而一生无怨 无悔
;
善行,还是钟南山本已功成名就,但当
“
非典
”
来临 时,他不顾生命
危险亲自深入隔离区对病人问寒问暖
;
善行,更是当百年不遇的南方洪 灾到来时,从中
央到地方万众同心誓死保卫武汉长江大堤的雄心壮志
……
在上述中,
“
善行
”
本是抽象的,但作者却用焦裕禄等人 的事例来比喻,对它作了
形象的诠释,表现出了极强的说服力,可见高中生在平常练习写作的时候,要有 意识
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灵活运用种句式,如对偶句、排比句、反问句等,这样就可以
使文章 语言多姿多彩,生动形象,文采彰显。
(2)
写出自己真挚的 情感,以真情拨动读者的心弦,与读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
《爱心
?
爱心
!< br>》一文这样写道:求求你们,不要再利用爱心了,心碎一次我们可以将
它拾起,心碎十次呢
?
只剩下冰冷的将人拒之门外的面目了。没看见吗
?
一个个本应坚
信
“
人之初,性本善
”
的孩子们,面对着无家可归的乞儿,冷漠地拒绝帮助,以一副小
大人的口气说:
“
妈妈说这些人都是骗钱的。
”
爱心的光环已经在他 们身上失去其夺目
的色彩了。没听见吗
?
一个贫困得对自己孩子的病束手无策而只能拉 下老脸,老泪纵横
地乞求社会帮助的父亲得到的是什么
?
是那句
“
又 是一个骗钱的
”
嘲讽
!
在上文中,作者以充 满强烈感情的语言呼吁人们要充满爱心,文章言辞恳切,饱
含真情,情动于衷,发而为文,只有运用感情 化的语言,才能真实动人,用真情去拨
动读者的心弦,以真情去感染读者,震撼读者。
七、以
“
凤头
”
展示文章的亮点
作文的开头要切合题意,简洁流畅,可开门见山,直表主旨
;
可 妙用名言,先声夺
人
;
可设置悬念,扣人心弦
;
可巧用修辞,增色添 彩。李渔说:
“
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
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精心打造开头,让开篇成为作
文的最大亮点。
八、以
“
豹尾
”
奏响文章的余音
< br>俗话讲:
“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
作文结尾应遵循内容上卒彰显志, 形式上结构
圆合,语言上摄人魂魄的原则。或画龙点睛,收束全文
;
或照应开头,结构 严谨
;
或引用
诗文,点染升华
;
或抒情写意,余味无穷
;< br>或设问反问,启发心智。写好文章的结尾使其
如豹尾扫地,余音无穷,回味无限,将会使文章结构 缜密,大放异彩,收到
“
回眸一笑
百媚生
”
的效果。
高中议论文如何写出文采
一、化用意境引诗文
包括名人名言、诗文、谚语等在内,都可以作为论据出现在议论文中。特别是引< br>用或者化用诗文,能够将诗文中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哲理融入到议论文中去,既使得文
章增加了文采 ,也会让文章在论证力度上得到提升。如在《不甘平凡》中,作者在开
头就通过引用诗文来巧借意境:< br>
顾城说: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 明。
”
于是,当我看到了新
日初升的第一缕华光的同时,也看到了星星陨落前的最后一 丝光亮,这也是一种人生
态度
——
不甘平凡。
作者巧妙引用诗人顾城的名言,将其中的意境形象化地描述出来,然后引出文章
的主题,这样的写法使 得议论文入题自然,意境显豁。同样,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
诗文还可以直接作为论据出现,如文中这样 写道:
要有不屈不挠创造成功的魄力,但也要有苏轼甘于平凡等待成功 的心态。也许苍
鹰翱翔九天的姿态让人仰慕,但蝶儿在花丛间翩翩起舞的姿态一样使人着迷
;< br>也许可能
会失去
“
一览众山小
”
的奇观,但却收获了
“
柳丝榆荚自芳菲
”
的胜景。
作者引用诗句 ,是直接取诗句中的意境来行文,诗文已经成为论述的一部分,使
得文章论述也更有诗情画意的文采之美 了。
二、铺陈华章善叙议
提 高议论文语言文采关键在于词句之美,除了简单引用或化用诗文外,要引导学
生学会在议论中叙述,在叙 述中议论,将优美的语言融于论据中,将文采镌刻在具体
论证中。如文中作者是这样来写苏轼的人生选择 的:
当一个百姓爱戴、君王重视的政治家固然是一种精彩,可是谁能说 寄情山水、泛
舟江湖就不是一种成功
?
皇城下的君威没有培养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黄 州的山水却造
就了一个万古流芳的诗人。皇城的土地上已有日月的华光,更何况还有群星闪耀,苏
轼这一点微弱的烛光怎么可能脱颖而出,那一丝光亮必然要掩盖在华光之下,但他遇
到了黄州这一契机 ,一次贬谪反而成就了他,给了他作为诗人一个发光发热的机会。
这抹微弱的烛光终于可以照进千万人的 心中,绽放出他特别的光环。
“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正是这样不甘平凡的萧瑟才造就了他精彩一生。
作者为了突出 苏轼人生选择的不甘平凡,将作为政治家、寄情山水的诗人、超越
平凡的思想家三种身份娓娓道来,款款 而叙,一边讲述苏轼三种人生选择的经过,一
边论述不同人生选择的不平凡之处,特别是作者叙议结合, 巧妙地将苏轼的人生选择
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铺叙出来,贴切而有文采。
三、绘出画面精描摹
有不少学生错误地以为,议论文中的论据 就应该实事求是地简洁描述,以何人、
何时、何地、何事、何结果为主要要素,将论据客观描述出来即可 。其实不然,不同
的论据有不同的呈现方法。
“
五何
”
法贵在简练, 其重点在后面的论据分析中。对于论
据的呈现,特别是对人物事件论据的叙述,也可以将其现场的画面感 描摹出来,激发
读者内心的认同之情,使得论据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同时也客观上让文章更加形象,< br>更具文采。如文中作者这样写
“
无臂钢琴师刘伟
”
的:
当音乐从指头缓缓流过,这是一种优美,可是当生命一曲抗争的乐曲从脚下响起,
这更是一种灿若烟花的绚丽。无臂钢琴手刘伟用不屈的奋斗创造出了人生的航向,当
音乐响起的 那一秒,一切灯光都因之黯淡,只有他能发出摄人心魄的光,让辉煌点燃
每一个梦想。看,那是刘伟,没 有双臂,他却用他灵巧而厚茧遍布的双脚轻盈地跳跃
在黑白键盘上,用如水的音符击打在每个听众的心坎 上,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用
行动证明了一句话:
“
只要有勇气、有毅力,人生在零 度也能沸腾。
”
作者并没有仔细地对刘伟的事实进行举例与分 析,而是通过细节描摹将刘伟用双
脚演奏音乐的画面写得生动形象,极具现场感,让读者为之心动,同时 借此来类比说
明,以
“
只要不甘平凡的心还在,用脚也可以奏出最华美的乐章
”
来直接论述
“
只要不甘
平凡的心还在,再无望的梦想也能诠释不凡
”
的观点,直观生动,极具说服力,从而揭
示了主题
“
不甘平凡
”< br>背后的意义就是要有追求,可以说这一段论述,画面的感染力和
语言的文采对论证力度的提升至为 重要。
四、内涵突出巧对比
议论文的文采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的华美、词句的绚丽上,更体现在文章的内涵上。
如果说辞藻的美只是一 种浅层次的文采,那么内涵深刻的文字才是带有底蕴的真文采。
在具体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排比 、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将文字中的内涵
凸显和提升出来。作者是这样来对文题进行释义的:
最能打动人心的,不是白天如火的骄阳,而是夜幕下窗中透出的一抹摇曳的烛光< br>;
不是富人在捐款箱前的一掷千金,而是穷人小心翼翼地掏出手中的最后一枚铜板
;不是
巍峨宫殿庄严肃穆紧闭的大门,而是遮不住风挡不住雨的施粥棚
……
正是这些 细微之
处的平凡,才创造出了至美至爱至善。
文中,作者通过 排比句式,将
“
白天如火的骄阳
”
与
“
夜幕下窗中透出的一 抹摇曳的
烛光
”
、
“
富人在捐款箱前的一掷千金
”
与
“
穷人小心翼翼地掏出手中的最后一枚铜板
”
、
“
巍峨宫 殿庄严肃穆紧闭的大门
”
与
“
遮不住风挡不住雨的施粥棚
”
三组事物进行对比,突
出
“
至爱至美至善
”
的深刻内涵,就是真正打 动人心。这样的对比形象直观,比直接阐
明道理要更加深刻也更有说服力,同时语言也显得有文采、有魅 力。
高中生如何写好议论文
一、议论文的写作要求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 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
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 论证。论点的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