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示范课《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玛丽莲梦兔
598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22: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莲花的诗-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复习
“
鸡兔同笼
”
的基本解法,在比较、辨析、概括中经历再次构建
“
鸡兔同笼
”
模型的过程。
2
.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
经历沟通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方 法之
间的联系与区别,
提高学生归类整理的意识,
能根据自身和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策< br>略。
3
.在现实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 系,增
强学生的自信心,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
游戏热身,体会联系
1.
游戏:
我们先来做个热身游戏
:
请你表示
1,
但不能说
1
。
2
.
今天我们一起复 习
《鸡兔同笼》
板书,
这类题什么时候学会的?用什么方法?
请看《孙子算经 》第
31
题: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3.
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叫呢?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 ,有
35
个头,从下面数,有
94
条腿,鸡和兔
共有几只?
二、自主探索,沟通联系
(一)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
我们一起来看学习要求:
(
PPT
)
合作学习要求
1.
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小纸条上;
2.
在小组里介绍你的方法;
3.
小组长把不同的方法贴在《合作学习单》上,准备汇报。
(二)交流反馈,体会联系。
预设:
第
1
页
共
7
页
1.
算术法
方法
1
:
假设都是鸡
35×
2
=
70(
条
)
94-70=24(
条
)
兔:
24÷
(
4-2
)=
12(
只
)
鸡:
35
-
12
=
23(
只
)
师:你听明白了吗?
4-2
表示什么?(兔和鸡相差两条腿)
为什 么
12
是兔的数量而不是鸡的?
(因为假设全是鸡,每增加
2
条腿就 把
一只鸡置换成一只兔,置换了
12
次,就是
12
只兔)
和他方法一样的举手。可以假设全是兔吗?
方法
2
:假设都是兔
35×
4
=
140
(条)
140-94=46
(条)
(多出了
46
只脚)
鸡:
46÷
(
4-2
)=
23(
只
) < br>为什么?(
每减少
2
条腿就把一只兔置换成一只鸡,置换了
23
次,就是
23
只鸡)
兔:
35-23
=
12(
只
)
和他想法一样的是哪些同学?
2.
列表法
师:
你能看明白 吗?每一列分别表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每增加
2
条腿就把
一只鸡置换成 一只兔)
3
画图法
第
2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