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
绝世美人儿
647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23: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文竹叶子发黄怎么办-
国家林业局
关于下发《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
的通知
林护发〔
2004
〕
157
号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
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为在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
业发展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促进我国野生动植物可持续 发展,
我局研究制定了
《国家林业局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
(以
下简称《指导意见》),现下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学习和
研究制定适应本 地区实际情况的具体措施,
确保
《指导意见》
在实际工作中得以
贯彻落实。< br>
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林业局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
二〇〇四年九月九日
国家林业局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
制导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发布和
全国林业工 作会议的召开,为加快新时期我国林业发展,推
动生态建设,优化林业结构,指明了方向,对进一步加强 野
生动植物保护,引导和规范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及合理利用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br>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各级林业主管
部门承担着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培育和合 理利用的管理职
责。为履行好这一职责,在党和国家的正确指导下,国家林
业局和各级林业主管 部门做了大量工作,逐步完善野生动植
物保护配套法规和规章,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和执
法队伍,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拯救繁育濒危物种,引导及
规范野生动物驯养繁育、野生植物培植及合 理开发利用,大
力开展资源调查、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严厉打击破坏野生
动植物资源的犯罪活 动,广泛开展保护宣传教育,在改善生
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令
世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量少,
资源总需求量 大,如果继续以利用野生动植物野外资源为
主,不仅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将导致野外资源< br>过度消耗,甚至导致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陷入灭绝的危险,从
而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相关产业的发 展也将因资源耗尽而
难以为继。为此,迫切需要加快资源培育,大力推动以利用
野生动植物野外 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培育资源为主的战
略转变,全面促进野生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这一形势要求,为在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中深
入贯彻落实《决定》,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 发展观,正
确处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的辩证关系,
遵循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特 点和资源特点,在保护中开发,在
开发中保护,现就全面促进我国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提
出 指导意见如下:
一、
加强对野生动植物野外资源的普遍保护
< br>针对当前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的状况,为
有效遏制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不合理需求, 促进野生动植物
资源的恢复与增长,今后在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
的同时,还要积极采 取有效措施,强化对野生动植物野外资
源的普遍保护。
(一)
除 科学研究、资源培育、公众卫生、文化交流
等特殊情况外,禁止或严格限制猎捕或采挖珍稀、濒危野生< br>动植物用于商业性经济利用的活动。
(二)
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野生动物和采集国家一
级保护野生植物。
(三)
对野外资源达到一定数量的野生动植物,其利
用须按照“资源消耗量 小于资源增长量”的原则,严格实行
管理,并仅限用于医药、保健、传统文化等领域,以有限资
源尽可能保障国家重点需要。
(四)
对局部区域、个别物种野外资源确已 达到生境
饱和容量或已对当地农林业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从维护生
态的角度,可以有组织、有 计划对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并
实行严格监督管理,防止资源过度消耗。
二、
大力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
大力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 ,是增加资源总量、解决
保护与利用矛盾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
来源,为农 村种养经济提供新的种类,安臵部分人口就业,
并将有效缓解对野外资源的需求压力,有利于野生动植物 保
护。为此,在大力推进以利用野生动植物野外资源为主向以
利用人工培育资源为主的战略转变 过程中,针对野生动植物
资源培育投入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和具有一定风险的特
点,要积极 研究制定或争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为资源培育
的进一步健康发展给予引导、扶持和保障。
(一)
继续推行“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
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 措施,并逐批调整公布;对名单所列
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予以大力支持,为其进入市场提供相应
的保障措施;对名单以外的野生动物,其驯养繁殖将主要限
定于种源繁育、
科学研究、
观赏展示,
以及用于保障中医药、
保健品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等方面的利用。
(二)
研究制定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及利用相衔接
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机制 ,逐步提高资源培育者对其培育资源
的自主处臵权,建立“谁投入,谁拥有,谁受益”的机制,
调动全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培育的积极性,引导中医药、轻工
业等需要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作原料的企业, 从解决其生产
所需的野生动植物原材料来源的长远发展角度,积极开展资
源培育,并吸引社会力 量积极参与到发展前景广、技术过关
和种源来源有保障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中来。
(三)
开拓资金渠道,加大对野生动植物培育技术研
究及推广的投入,着重 于解决培育技术、发展种源、提供市
场信息服务,逐步改变技术落后、条件恶劣、优良种源缺乏
等现状,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
展,提高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的总体发展 水平。
(四)
积极争取税费减免、信贷优惠等财政扶持政策,
增 强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的活力和后劲。
(五)
大力清理整顿非法驯养繁殖 野生动物等活动,
严厉打击借驯养繁殖为名猎捕、经营野外来源野生动物的违
法行为,为合法从 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者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
优化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宏观配臵
当前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总量不足,利用需求大, 保护
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利用之间
的关系,其关键是进一步强化对 资源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
合理配臵,在严格控制资源消耗总量的同时,强化资源有序
流通,以 重点保障中医药、文化等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对资
源的需求,提高资源利用效力,遏制滥用、过度消耗野 生动
植物资源的情况,使有限资源在社会、经济领域最大程度地
发挥效益。
(一)
强化国家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宏观调控手段,
实行国家总量控制和市 场配臵有机结合的管理措施。
(二)
完善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及合理利用 等信息的
统计分析,
及时掌握行业动态,
为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三)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点保障野生动植物重
要产品对野生动植物原 材料的需求,并在原材料收购、产品
经营和出口等环节给予优先资格,简化审批程序,确保资源
按优化配臵原则有序流转。
(四)
逐步建立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拍卖制度 ,实现
资源配臵的“公平、公开、公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
< br>对特殊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实行
定点、定量、定向管理措施,严格控制资源流向。< br>
四、
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
长期以来,在野生动植物 保护管理中,对野外的、驯养
繁殖的、人工培植的和外来物种等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野
生动植 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后,没有分类予以指导和区别采
取管理措施。其结果是既难以强化野外种群的保护, 又不利
于积极鼓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野生植物培植业的发展。对
此,要根据社会对野生动植物 的多种需求,遵循可持续发展
的原则,对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研
究制定 分类指导管理措施,建立有效的市场准机制,为合法
进入市场的野生动植物及产品提供宽松、便捷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