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表格式】

玛丽莲梦兔
691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05: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成人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穆祥雄)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熟 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
正确和负数,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数。

2


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


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
0
和负数之间的大
小。

教学重点:

1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
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教学关键:借助一些具体事例,使 学生理解负数与正数是具
有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关系。

教学时间数:
3
课时

1


认识负数
…………………………………
1
课时

2


比较大小
…………………………………
1
课时

3


单元测试
…………………………………
1
课时




1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认识负数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
意义,
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





1





2
、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





:认识负数





: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量









师生双边活动

:理争负数的含义

个体设计





1
、说说对温度的认识

景引入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
——负数


板书课题:负数





1
、教学(例
1


索新知


1
)观察课本的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上了解到
哪 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


2
)组内交流,讨论


3
)教师简要说明

1)

“°”表示度

2)

“℃”表示摄氏度

3)

零下
16
℃用“
-16
℃表示


-
”是负号,表示比
0
℃低

4)


16
℃用”
+16
℃表示


+
”是正号,表示比
0
℃高

2
、教学(例
2



1
)出示银行存折,观察存折中的数据


2
) 以
500

-500
为例,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
的量

3
、认识负数


1
)什么是负数


2
)什么是正数


3
)关于
0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
、完成课本练习
1

3
固练习

2
、全班交流,订正


课后记



2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比较大小





1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则





3
、使学生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





:负数大小的比较





:负数大小的比较

:掌握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





师生双边活动








1
、什么是负数?

查复习

2
、读一读,填一填

2
、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能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

个体设计



8



+10




0.5



120



300



7/9




12.5



25/11





正数









负数

3
、说说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1
、教学(例
3


索新知


指导学生看例题情境图

问题一:
如果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
情况呢?


1
)学生尝试画直线表示


2
)教师启发,引导

问题二:在数轴上表示出-
15< br>,如果你想从起点
到-
15
处,应如何运动?


1
)学生口头回答,教师板书配合说明。


2
)如果从-
2
处到
2
处应如何运动?

2
、教学(例
4



指导学生看课本情境图。


1
)说一说从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2
)读一读其中各数


3
)把这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填在表中。

时间

气温






























课后记



3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单元测试






通过本单元的测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
















检测





补缺。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进行各种练习

试卷

一、填一填:


1
、某旅游景区白天平均温度是零上
22
℃,记作




℃,夜
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
4
℃,记作




℃。


2
、如果
+15
分表示比平均分高
15
分,那么比平均分低
8
分应记







3

-1

22

-3.4

100

-45

45

0

4/7

+69.5

-17/3

-0.02

+1.01

-51/100

+1/10



正数











负数

二、在数轴上描出各数

-2 -1/2 5 -3.5 -1/5 3


三、比较大小

-6

0.6


-9

9


0

-2

7/8

-8/7 1

-1
-3/4

-1/2 -1/9

-1/8 -0.2

0.2 0.05

-0.01
四、六 年级
3
个班进行智力抢答赛,答对一题得
10
分,答错一题扣
10< br>分,不答得
0
分,
(一班
0
分;二班
+20
分;三班
-10
分)根据三
个班的得分,说说他们答第四题的得分情况。


课后记



4
圆柱与圆锥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柱和圆锥,
掌握它们的 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
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
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
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
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


这观察,设计和掉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
在图形与 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教学重点:

1


圆柱体积,表面积计算

2


圆锥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关键:


利用教具,学具进行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经历
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时数:
13
课时

课时安排:
1
、圆柱
…………………………
..7
课时






2
、圆锥
…………………………
..3
课时






3
、整理和复习
…………………
..2
课时






4
、单元测试
……………………
..1
课时


5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圆柱的认识





1
、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









2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特征。



: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建立空间观念,弄清圆柱侧面是一个 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与
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1
、我们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

入新课

2
、现在我们再来研究一种立体图形——圆柱


教师板书:圆柱认识




1
、指导学生看课本的画面,思考:这些物体的

究新知

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2
、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

3
、观察圆柱,弄清各部分名称。


1
)什么叫圆柱的底面?


2
)什么叫圆柱的侧面?


3
)什么叫圆柱的高?

4
、利用实物指出底面,侧面和高

5
、圆柱的特征:


1
)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


2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6
、操作实验


1
)圆柱侧面剪开,展开出现长方形。


2
)将长方形围起来,形成原来的圆柱形。


3
)想一想: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什么有
关?有什么关系?




1
、完成练习二的
1

4


固练习

2
、全班交流订正


课后记





6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圆柱的表面积





1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 含义,
掌握计算方法,
并能




2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表面积的计算



:侧面积的含义与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利用教具,学具演示,弄清侧面积与圆的关系



师生双边活动



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个体设计





1
、只列式不计算

前准备

1
)圆的半径是
5
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
多少?


2
)圆的直径是
3
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
多少?
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3
、圆柱体的特征。




1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表面积

索新知

的计算(教师板书课题)

2
、教学(例
3



1
)你知道圆柱的 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吗?同时
让学生拿着圆柱摸一摸它的表面积。


2
)你想应该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①学生说明计算表面积方法


②教师演示教具配合说明。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
两个底面
的面积。


3
)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你会计算吗?


①学生回顾侧面形状以及长宽与圆柱的关系


②教师教具演示配合说明


③板书推导过程

3
、尝试练习






1< br>、完成练习二的
5

8


固练习

2
、集体交流,订正


课后记



7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解决问题





1

使学生熟练掌握圆柱表面积,
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解决有关




2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判断实际物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认真观察实际物体,了解物体的形状



师生双边活动



的实际问题

个体设计





1
、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表面积?

前准备

2
、一个圆柱的直径
20
厘米,主
30< br>厘米,求它
的侧面积

3
、一个圆柱直径
5
厘米,高
15
厘米,求它的表
面积。





1
、教学(例
4


索新知


1
)出示(例
4
)指名读题


2
)出示教具——纸制帽子


3
)引发提问:


①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实际是求什么?


②这个帽子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4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5
)汇报计算情况


板书:

①帽子的侧面积

3.14
×
2
×
28

1758.4

cm
²)

②帽子的底面积
3.14
×(
20
÷
2
)²=
314

cm
²)

③帽子的表面积

1758.4+314
=< br>2072.4

2080

cm
²)

答:至少需要用
2080cm
²面料





1
、一种圆柱形流水管„„

固练习


1
)说说对题的理解及解题思路


2
)列式计算

2
、完成练习二的
9

20



课后记



8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圆柱的体积





1

经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理解并掌握圆 柱体积的计算




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

2
、能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圆柱体积的计算





: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1
、提问:

前准备


1
)什么叫体积?长方体体积怎样求?


2
)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3
)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
、导入:我们能不能把圆柱体转化成学过的立
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呢?




1
、教学(例
5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

究新知


1
)教师演示推导过程


2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讨论


3
) 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通
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4

观察,
操作后你能说出圆柱体积的公式吗?


5
)用字母怎样表示呢?


6
)求圆柱的体积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1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固练习



课后记



9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圆柱的体积






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利用圆柱的高和半




养应用意识。





: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和高,求体积。









师生双边活动





径,直径或周长,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培
个体设计




1
、说一说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描述公式推

前准备

导的过程。

2
、口头列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1
)底面积是
1.2m
²,高
5m

2
)底面积是
48cm
²,高
20cm


1
、想一想: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
r
和高
h,能

究新知

不能计算圆柱的体积?体积公式还可以怎样表
示?

2
、教学(例
6



1
)出示课文例题的内容


2
)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3
)尝试列式解答


4
)汇报交流:教师整理并板书计算过程:

杯子的底面积:

3.14
×(
8
÷
2
)²

杯子的容积:

50.24
×
10
3
、练一练:如果知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你
能计算圆柱的体积吗?




1
、完成课本练习三
25
固练习

2
、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课后记




10

成人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成人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成人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成人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成人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成人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成人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成人高考英语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