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三维目标教案

温柔似野鬼°
701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06: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白细胞介素2-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崔永元)

将进酒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
、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体会联想和夸张的艺术效果

过程与方法:

1
、知人论世,结合李白的生平事迹与性格特点,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











2
、在反复吟诵中体味作者愈挫愈奋的精神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诗歌中诗人的自我形象

2

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了解中国洒文化的悠久历史

2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
、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一、导入新课




李白被誉为“诗仙”
,其实他还有一个雅称——“酒仙 ”
。杜甫在《饮中八
仙歌》中说: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 船,自称臣是
酒中仙。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怀李白》就这样写道:

“ 酒入豪肠,七分酿
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酒仙”李白的写酒名篇《将进酒》



二、写作背景

《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 ,自
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 br>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
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
先后将
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
官场一片黑暗,
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
不以 国
事为念,
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诗人对此极为不满,
但他又无力改 变这
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
“但愿长醉不复醒。
”诗人借题
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
寻仙表现不事权 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三、李白的简介



李白

701

762


字 太白,
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静宁西南)

隋末其先人 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
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 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
,仗剑出蜀。天宝初供
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 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
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 李阳冰,后
卒于当涂,
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

817
)< br>,
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
“志
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 《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现存九百多首,
多抨击当时的黑暗统治,深切关怀时局的安危,

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也有的诗流露 出一些饮酒求
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彩瑰玮绚丽,
语 言清新自然。
是继屈原之后,
出现在我国诗坛上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
称他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四、体会语意,指导朗读

它着力刻画的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
全诗的基
调是豪放的 ,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诵读时应当伴随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
适当地变换声调和节奏,力求再现诗 人的形象。





1
、起兴:开头用“君 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
“黄河”一联用了
比兴手法,
“天

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
“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
重读。
“高堂”一联 说及人

生,
“悲白发”叹意极浓,
“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
天地 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

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2
、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
“人生”一联,
“尽欢” 和“空对月”须重读。
“天生”联显

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
“会须”句要用升调读,
读得豪气十足。

3
、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4
、劝酒辞:须读得 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钟鼓”二句是劝
酒歌的主题,

也是 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
“不足贵”
“不复醒”用极强音读。
“古来”
两句 以抒情方式

说明
“不复醒”
的理由,
上句宜轻读,
下句宜 重读。
“陈
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

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 ”上。
“主人”
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

沽酒,宜重读 。
“五花马”三句当
快读,
“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
“万古愁” 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五、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