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温柔似野鬼°
742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08: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暗示效应-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选编了三首 古诗词,分别是《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这三首诗词都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诗中寄情,是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享受美的诗词佳作。
《语文
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阅读学习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 意,想象诗
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
有感 情诵读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读懂诗词,
感受诗词的魅力,
从而陶冶审美的情趣、
享受审美 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搜集诗人资料及诗词的背景资料。
2.
诗词作者图片与文字资 料课件;
江中小块陆地图片课件;
三首诗词意境图
片课件。
学生准备:
熟读本课三首古诗。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人诗句连连看
1.
出示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与诗人对应连一连。
2.
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以相关诗句连连 看的游戏形式引入,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还夯实了学生的古诗文积累。
二、课前预习成果展
1.
借助拼音读好三首古诗词。
(
1
)读准字音:“蝉”是翘舌音。
1
/
9
(
2
)指名读三首诗词。
2.
交流作者资料。
孟浩然:
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大部 分作品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
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苏轼:唐宋八 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的题材广阔,清新
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词的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
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的引领下自学教材,独立 学习、独立思考,
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教材内容。
对作者进行了解,
有助于学 生对其作品
的理解,感悟其写作风格。
三、品析字词悟诗情
(一)
《宿建德江》
1.
释诗题。
宿:住。建德江:浙江省新安江的一段。
宿建德江:诗人乘船路过建德江,傍晚停船靠岸休息。
2.
明诗意。
过渡:
同学们,此时留宿在建德江的孟浩然,能安然 入眠吗?不能入眠的诗
人,
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
静静地默读这首诗,
结合书上的插图和注释,
想一想,
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
诗里的哪个字、
哪 些词在向你传递诗人的感觉和
情绪,可以做做记号。
(
1
)自由读诗,圈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注释、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①说一说诗句中这些词语的意思。
移舟:划船。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应利用直观手段引导学生理解“渚”的意思。
客:指作者本人。
②交流诗句意思。
傍晚,
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旁,看到了空旷的原野,天空比树还
2
/
9
要低。江水清澈,月亮倒映在水里,离我很近。
(
2
)小结:第一 二句告诉我们诗人在做什么,第三四句写了诗人看到的江
边月夜美景。
(
3
)小组之间交流:诗中的哪个字或哪个词传递了诗人的情绪?带着你的
理解,再读诗句。
3.
悟诗情。
(
1
)请一位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 受,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边听
边想,诗中哪一个字最能代表孟浩然此刻的心境?(愁)
(
2
)
(愁)找得真准,看来你们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读读这行诗。
(
3
)“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寂寞之愁、孤独
之愁、思乡之愁)
(
4
)
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是从这行 诗的哪一个字看出来的?
(客)
①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
是因为他身处异乡 。此时,是什么景物触动了孟浩
然的思乡之情呢?(烟渚)
(日暮)
②“日 暮”是日落时分,
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背着书包回家去)还有
人在干什么呢?(一家人坐 在一起吃饭、聊天等)
③现在我们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江,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这时候你是诗 人,
你会想到什么呢?
(我们看到空旷的原野和江面上只有诗人一个人,
他可能在想,
如果我能和家人在一起多好啊!
)
(
5
)诗人独身夜宿建 德江,面对茫茫四野、悠悠江水、明月孤舟,想到了
自己的处境。
出示课件,
补充资料:
皇皇三十载,
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
风尘厌洛京。
——《自洛之越》
①诗人仕途不顺,离开洛阳,借旅行来排解自己的苦恼。那一时间,诗人满
怀的愁绪涌上心头。来,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
②指导朗读:“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读出思亲之愁、寂寞之愁、思
乡之愁。
(
6
)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月亮)一个人对月是何等的苍凉、孤寂,
3
/
9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呢?
引读:
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 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
他的心飞到家
乡去了。他想起了从前,想起了家乡,想到了亲人朋友 ,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呢?
①想起昨日刻苦求学之时,纵然辛苦,却斗志昂扬,奋 发向前,可是,这里
却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②回忆故乡,
点 点滴滴都是幸福,
丝丝缕缕都是甜蜜,
然而,
这里却只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③看不到熟悉的山水,
听不到亲切的乡音,这里 只有——野旷天低树,
江清
月近人。
过渡:
忆故乡甜如蜜,
思故乡愁满怀。
此时此刻作者有的只是——
(愁)
“是
呀!这又是怎一个愁 字了得!”
(
7
)带着对作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全诗。
4.
小结学法:
(
1
)综合诗意,释诗题。
< br>(
2
)理解字词,明诗意。通过注释、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
连起 来说说古诗的意思。
(
3
)联系背景,悟诗情。
(
4
)朗读感悟,多积累。
(二)学法迁移,自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1.
小组合 作,运用学习《宿建德江》的方法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
醉书》
。
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四环节学习法。
2.
教师巡视指导。
3.
交流:
(
1
)
诗题交代了诗人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了什么。
(诗人苏轼在六月二十七
日这 天,在望湖楼喝醉了以后写了这首诗)
(
2
)古诗的意思:天快下雨了,天空里乌云密布,就像打翻的墨水一样,
4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