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 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绝世美人儿
720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09: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论持久战全文-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苗永明)
第二单元测试卷


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 作文运用到文
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
?
还是没有彻底“记 死”的
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
3-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 、
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
课前的
3
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
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 ,一年就可记
300
多条成语、
300
多则名言警句,日积
月累,终 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
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 “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考试时
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死记硬背是一种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
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 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
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 ,
只要应用得当,
“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
语文 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积累运用(
49
分)

要练说, 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
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 ,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
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 织活动时,我
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
语言 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用“

”划去带点字的错误读音。

6
分)

翁媪

w
ē
n

ǎ
o




澈(
d
è
n
ɡ


ch
é
n
ɡ)




莲蓬(
b
ā
o

b
ō)





鞋带(
j
ì

x
ì)



帽(
zh
ā
n

zh
à
n





瓜(ě
i

w
ō)








1

/

7


二、看拼音,写词语。

10
分)

1.
父母的阻止并不
f
á
n
ɡ

à
i








)我对唱歌的
ch
ī

m
í(










2.
我在一旁
sh
ǎ

xi
à
o








)地看着骆驼
j
ǔ

ju
é(







)食物。

3.
弟弟很
t
á
o q
ì(








,把李老师家的窗玻璃打碎了。

三、选择正确的字词打上“√”


4
分)

1.
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戴


带)着金粉。

2.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置


安排)


3.
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干脆


清脆)


4.
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窃窃私语


默不作声)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
分)

临:
A.
对着;
B.
来到;
C.
快要;
D.
照着字画模 仿。

1.
童年重临
于我的心头。







































2.
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
着迫害的风险。











3.

睡前我还在想着“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













4.
美术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临
摹讲台上摆放的花瓶。















五、我能把词语选填到合适的地方。

4
分)

毛嘟嘟





胖乎乎





蓝悠悠





圆滚滚

在孩子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有趣。那穿行在花

间的蜜蜂是








的,








的;
那生长在路边的狗尾巴草是









的;就连那天空也是(








)的。

六、按要求写句子。

15
分)

1.
诗句分类填空。
(只填序号)

4
分)

①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2

/

7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③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④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
)描写童真童趣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2
)描写乡村美景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2.
续写句子。

8
分)


1
)童年是一首纯真无瑕的诗,童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童年是
< 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父亲教给我,要学白杨,
____ _
_______________
;妈妈教给我,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
“不积跬步,
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
______



3
分)

七、根 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


6
分)
1.
《牧童》和《舟过安仁》都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

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2.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是拟人。







3.
《童年的发现》重点写了作者童年时梦中飞行的情景。







4.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这句话表现了“我”看得很仔细,

很入神。







5.
《牧童》一诗中,
“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数字,只是为了突出

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6.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句


3

/

7

论持久战全文-


论持久战全文-


论持久战全文-


论持久战全文-


论持久战全文-


论持久战全文-


论持久战全文-


论持久战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