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别妄想泡我
731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09: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房地产开发企业-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卜学亮)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古典名著之旅”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
语交 际、习作、交流平台、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项教学内容。
1

《草船借箭》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诸葛亮“草 船借箭”的故事就是
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
葛亮在 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
计向曹操“借箭”
,挫败了周瑜的 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
智过人。

2

《景阳冈》是根据 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
编的。
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 饮后,
趁着酒兴
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
机 敏的英雄性格。

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
让人过目难忘。
作者运用了多 种表
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
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 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3

《猴王出世》
是部 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中的一篇略读课
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吴承恩的古典神话 小说
《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
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 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
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4

《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黛玉

1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把它送到荣国府,与外祖母贾母一起生
活。宝玉是黛玉二舅父的儿子,也 是贾母的宝贝孙子。课文讲述的是
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 br>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

5
、课本剧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抹绚丽的 风景,是学生充分理解
课文内容,
学习和运用课文语言的基础上,
把原文的故事情节加 以延
伸,将课文改为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结果。在表演过
程中,
学生们 将课本内容巧妙融入剧情中,
演绎成一幕幕动人的课本
剧,他们用感情饱满的台词、丰富的肢体 语言、精美的服装道具、将
自己完全融入到剧本的角色中,
将剧本中的形象情节演绎的淋漓尽致 ,
6
、本次习作教材由两部分组成:文字和插图。文字部分告诉学生什
么是读后感及写 读后感的好处,
交代了本次习作的要求,
是写一篇读
后感,
对读后感做了简单 的要求并对写法做了两点提示。
插图由主体
部分的两本书,再加上笔墨和纸张构成,这是对“不 动笔墨不读书”
的提示。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故事情节 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积累阅
读名著的方法。

2
、让学生感受 武松的英雄气概,体会其豪放、勇敢、机智的性
格,并能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从而进一步感受名著的魅 力;同时,
在阅读中积累阅读名著的方法。



2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3
、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
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 兴趣,学习阅读古典名著
的方法。

4
、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培植感情,磨炼 毅力,还要求学生有很
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在演出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培养 阅读兴趣
;
增强学生写作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培养
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 能力、创造能力。

5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
抒真情讲 真话,
自由表达,
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积累阅读名
著的方法。
2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部分,是课文重点,也是教学重点;了
解武松的英雄性格,是 教学难点。

3

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
感受其形象,
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

4
、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
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建议:


1
)教学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这是本
单元的语文素养之一。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名 著对于增益智慧,
提升素养,
特别是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

3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重的作用。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人物形象栩
栩如生。
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较感兴趣,
教学中并要结合小学生的认
知实际,
指导学生重点感受这两个方面,
在阅读和感受中激发学生阅
读名著的兴趣。
本 单元课文都是由原著节选或改编而来的,
教学时要
注意由此生发开去,注意适度拓展,引导学生 初步接触原著,了解相
关资料,阅读某些章节,启发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
著的 兴趣。

本单元配合
“古典名著之旅”
这一专题,
在课后安排了口语 交际、
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多项教学内容。通过选文、改编、排
练、表演课本剧使学 生进一步感悟鲜明的历史人物的形象;
“交流平
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 累”
“快乐读书吧”都从不同角度激发学
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帮助学生学习阅读名著的 方法。
目的是引领学生
自觉走进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


2
)指导学生学习写读后感。这是本单元的又一语文素养。教
学中可以首先借用范文让学生了解读后感这 种文体;
引导学生选择书
或文章中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个内容,
写出自己真实、具体的感受。
建议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或自己读过的其他名著进行选材和命
题。


3
)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4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4.
草船借箭

教学要点

1.
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2.
明确文题,理解“借箭”


3.
了解人物特点。

4.
学习阅读古典名著。

5.
景阳冈

1.
理解课文,了解打虎经过。

2.
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3.
感情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4.
积累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6.
猴王出世

1.
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
古典名著的语言美。

2.
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

3.
了解石猴出世、
成为猴王的经过,
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7.
红楼春趣

1.
大致读懂课文内容。

2.
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学习人
物描写的方法。

3.
品味本文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
说的技巧

口语交际:
怎么
1.
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课文故事情
表演课本剧


课时

2
2
1
1
1
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
5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特点,感受中国名著的魅力,激发
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习作:
写读后感

1.
帮助学生认识读后感文体,明确
要求,掌握写法。

2.
在习作中感情要真实具体。

3.
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

4.
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5.
进一步培养学生
“读好书”
“好读
书”的习惯。

语文园地二

1.
掌握理解古典名著中与现在说法
不同的语言的方法。

2.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积累词
语;了解古典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
象。

3.
理解《鸟鸣涧》
,积累古诗。













6
2
2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1
课时








5.
草船借箭

李宝升





李宝升





新授



1.
认识“瑜、 忌”等
9
个生字,会写“妒、忌”等
11
个生字,




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




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
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理
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重点:
1.
默读课 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
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教学

2.
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要点

3.< br>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
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难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
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1


出示课件
1
】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
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请同 学们欣赏。


2
)播放完毕后出示歌词:

出示课件2



3
)学生阅读歌词,说说对这首歌的了解。
(这是










7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4
)学生互相交流,说 说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教师
评议并梳理词意: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
英雄像翻飞的浪 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
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地日
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于四时的变化。和朋
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
扰扰,都成为世人下酒闲谈的材料。


5
)问题交流:歌词里说“浪花淘 尽英雄”
,你
最崇拜
《三国演义》
中的哪个英雄?
(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课件
3
】老师相机呈现三国人物形象。


6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节选自《三
国演义》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 br>。
(板书:草船借箭)
学生齐读课题。

2.
简介《三国演义》


出示课件
4


《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
,是一部长
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
《 三国演义》是中
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
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
《红楼梦》齐名。

学生阅读,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三国
演义》中人物的了解。

3.
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
5



8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罗贯中(约
1330
年-约
1400
年)

名本,
号 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小说家。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太
原人。
二、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
自学课文生 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
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
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整体感知

(一)理清顺序。

1.
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
作者是从哪 些方面来叙述的?
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故事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
充。

4.
全班交流,教师订正。

(二)了解起因、经过、结果。

1.
快速浏览课文,试着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
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意见。

3.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

9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结。

出示课件
6



1
)故 事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
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2
)故事的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
万只箭。


3
)故事的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1.
教师简介“草船借箭”的时代背景。东汉末年 ,曹
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 攻孙权,于是刘
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
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 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
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2.
请同学们默读文 章第一、二自然段,看看从这部分
课文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
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4.
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人物
对话交流自己的感受。

5.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1
)从这部分 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周瑜要陷害
诸葛亮。



2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周瑜为什么

10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还要害诸葛亮
?

出示课件
7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
学生齐读
)


从这句话你了解到周瑜的什么特点?(嫉贤妒
能。



3
)周瑜要害诸葛亮,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句了解
到的?(他们的对话。


出示课件
8


①当时,周瑜是吴国的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水上
交战用什么兵器好吗?
(周瑜是知道的,
他明知故问。


②周瑜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
能,意欲加害诸葛亮。这是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
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明知故问。



3
)周瑜设计想 陷害诸葛亮,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达到
自己的目的的?【
出示课件
9


①“公事”是什么意思?(朝廷之事;公家之事。

“推
却”又是什么意思? (借理由推托、拒绝。
)为什么不
能推却?(诸葛亮回答“用弓箭最好”
,这正中周瑜 下
怀,于是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


②从这段对话中你觉得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周瑜是
个具有险恶用心的人。


③同桌一起交流,想象周瑜当时的心理活动。

出示课

9

(请同学根据自己的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描写
人物说话时动作和神态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br>)


11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④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⑤再读加入描写人物语言和神态词语的语段,总结下
列问题:

出示课件
10

11


A.

的?

B.
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不揭穿他 ,反
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还要立下军令状,说三
天造好十万枝箭呢?从中可看出诸葛亮 是个怎样的
人?

诸葛亮说: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
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诸葛亮喝了几杯
酒就走了。

⑥指名读这段话。

⑦当周瑜听说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
他的 心里为什么很高兴?(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
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
)
⑧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 要立下军令状,
说三天造好十万枝箭呢?(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
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⑨从学习中你了解到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胸有成
竹,顾全大局。



12
周瑜设计想陷害诸葛亮,诸葛亮是怎么做
2020
春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⑩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
12


(< br>4

教师小结:
学了这部分课文,
我们知道了诸葛亮,
顾全大 局;而周瑜却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阴
险狡诈。


5
)指导 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第
1

2
自然段,
,要
读出人物不同 的性格特点。如读出周瑜表面客气,内
心暗藏杀机;读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
局为 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6.
谈话过渡:从课文第
1

2
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
解到:周瑜想害诸葛亮,他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
了他设 置的圈套。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似乎已陷入
他的圈套,让周瑜的计划得逞了。
(板书:起因— —周
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
陷害诸葛亮。


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d
ù
j
ì
(

)
小亮的才干,
s
ī
z
ì


)逼迫小亮立下一定要完成任务的
j
ū
n l
ì
ng zhu
à
ng



。但小亮
sh
é
n
j
ī
mi
à
o
su
à
n



,先他请来了
c
á
o (


)
老师。
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地完成了任务。


13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二、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
ǐ
j
ì
)


(m
à
n w
à
n)




(d
ū
d
ō
u)


(zh
à
i z
à
i)

(ch
é
ng c
é
ng)





(n
è
i n
à
)

(ti
á
o di
à
o)


三、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四、根据课文填空。

1.
《草船借箭》节选自《


,作者是





2.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



)
;草船借
箭准备是
(

)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
(













)









(


)











评价



反思



14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
课时








5.
草船借箭

李宝升





李宝升





新授



1.
紧扣课文语 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
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 感受诸葛




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2.
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
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
1.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 、经过、结果的顺
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教学

2.
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要点

3.< br>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
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难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
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是按 照事
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并且理清了文章的结构,了
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下面我 们一起来复习










15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下:

①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

②通过第
1

2
自然段的学习,我们还了解到什
么?

③这部分课文的哪句话点出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
原因?

2.
谈话 过渡: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了解到周
瑜自叹不如诸葛亮,周瑜是怎么“叹”的?快速浏览
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来。

出示课件
2

(诸葛亮神机妙
算 ,我真比不上他!


“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惊人的机智,巧妙
的谋划 。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
略。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
默读课文,圈画批注出来。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
借箭准备和借箭过程。

二、了解“借箭准备”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
诸葛亮请谁帮忙做借箭前的准备?(鲁肃)

2.
鲁肃是周瑜的 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
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
)
3.
从哪里可以看出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请默读

16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课文
3

5
自然段,把书上有关句子标出来。

4 .
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
4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
来报告周瑜,果然
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 亮不用竹
..
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启发学生自由读这段话,从“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感受鲁肃十分诚信、顾全大局、对 诸葛亮赞赏与默默
支持。从“果然”一词也能够看出诸葛亮知道鲁肃的
为人。

5.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做哪些准备?【
出示课件
5


1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
做好哪些准备?
(二十条船,
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
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 br>

2
)诸葛亮为什么对鲁肃说“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 ,我的计划就完了。
”?(诸葛亮知道周
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3

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
有计 谋、有胆略,知人善用。他早在立军令状之前,
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
)< br>
三、精读“借箭经过”
,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
指名读课文
6

9
自然段,标出能表现诸葛亮“神机
妙算”的有关语 句。


17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
的“神机妙算”?

3.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
6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仍然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
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1
)读一读,说说你从这段话知道了什么?(诸葛亮
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候有 大雾,他在等雾。



2
)诸葛亮那个时代有没有天气预报啊?( 没有)这
又说明了什么?
(这就说明了诸葛亮懂天文,
识气象。



3
)除了这儿,你还能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
算?【
出示课件
8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
)从“大雾漫天”你了解到什么?(了解到当时的
天气情况:到处都是大雾。



2
)从天气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什么?(选择这样的天
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3
)从“诸葛亮 笑着说”你感受到什么?(诸葛亮镇
定自若,是因为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

18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
。这一
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 葛亮的大度,笑
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
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笑出了英雄本色。



4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

“一字摆开”的目的
是什么?(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
使受箭面积 增大。



5
)军士为什么要“擂鼓呐喊”?(这样做既是为了< br>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
引曹军出来射箭,
又是让曹军明确 射箭的目标、
方向。



6
)从这段叙述中你对诸葛亮又 有了什么了解?(诸
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抓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
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 气,前去“借箭”




7
)指导朗读,读好鲁肃和诸葛亮说话时的语气。


出示课件
14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

“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这样安排
的 目的是什么?(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
平衡,
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
省去调头的时间。



2
)你对诸葛亮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br>“把船掉过
来,
船头朝东,
船尾朝西”

显示了诸葛亮过人的 智慧。

19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逼近曹操受箭”
,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生性多
疑、小心谨慎的性格了 如指掌。此行“借箭”
,轻轻松
松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支箭。诸葛亮谋划之周密,安排
之 巧妙,不仅显示出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体现
了诸葛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4.
自由读课文
3

9
自然段,总结“借箭的经过”< br>。
(板
书: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
箭。
)说说 从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1
)小组交流。


2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
15


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

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③算好鲁肃:忠实守信。

④算好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

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

四、了解“借箭结果”
,感受人物形象

1.
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
结合课文说感受。


1
)小组交流: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2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
18



20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①周瑜的智 商不如诸葛亮,
因为周瑜想到的是
“造箭”

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br>
②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
而诸葛亮宽厚待人,顾全大局。

③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
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3.
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4.
教师小结:草船借箭的前前 后后,的确说明了诸葛
亮神机妙算。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
‘诸葛亮神机
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

”这句话照应了课文开头的第
一句话。
(板 书: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
不如。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 发展顺
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
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 草船借箭的经过;最
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
周瑜自叹
不如。故事 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不仅
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
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
性。

2.
作业:
运用学会的阅读方法,
利用课余时间阅读
《三

21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国演义》中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六、
作业设计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
________

接着写了
________

着重写了
________

最后写了
________


二、下列哪些选项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




A.
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
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
字排开,两面受箭。

C.
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
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br>
D.
诸葛亮能算,因为他是神仙。

三、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

1.
“鲁肃回来报告周瑜,
果然不提借箭的事,
只说……”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
________

1
)忠厚守信;

2
)欺骗周瑜;

3
)不诚实

2.< br>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
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 亮

________________



1
)胆量很大;

2
)谋划周密,安排巧妙;

3
)不拍
22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牺牲

3.
“雾这样大,曹操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
取乐, 雾散了就回去。


这段话是
________

________
说的,表现了他
________
的特点。


1

鲁肃

诸葛亮

贪酒;

2

诸葛亮

周瑜

勇敢;

3

诸葛亮

鲁肃

自信

4.
从“曹操的之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
是。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 诸葛亮
________
,曹操

________



1
)足智多谋

谨慎多疑;

2
)勇敢机智

小心谨慎;

3
)神机妙算

爱惜士兵

草船借箭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


难、陷害诸葛亮。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



结果: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评价



反思





23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李宝升





李宝升





24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1
课时








6.
景阳冈



新授



1.
认识“倚、著”等
19
个 生字,会写“冈、饥”等
15
个生字,
正确读写“晌午、筛酒”等词语。





2.
指导学生遇到不明白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




的大致意思。

3.
默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
把事情的发生、
发展、
结果弄清楚,
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重点: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的性格和打 虎的经过;初步学习阅读古
教学

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要点

难点:指导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
词语的大致意思;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 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
的特点。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

出示课件< br>1

教师播放
《水浒传》
电视剧主题歌曲,
请同学们欣赏。< br>
2.
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
(这是电 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
)你们看过《水浒
传》吗?(学生自由发言)

3.
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可










25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以简单介绍 电视剧中的故事情节,可以说说电视剧中
的人物形象,可以说说自己观看电视剧的感受,可以
说 说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教师评议并小结。

4.
简介《水浒传》


出示课件
3


《水 浒传》
是明代著名小说,
又名
《水浒全传》
《忠
义水浒传》
,约成书于元末明初。

成书以前,宋江等三十六人的起义事迹,就已经在
民间广泛传 颂。施耐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加工
和艺术的再创造。



《 水浒传》长于语言技巧和描写人物的笔法。它
的语言平实朴素、准确、简练而生动,富于浓烈的生
活气息和鲜明的个性。在描写人物上,粗笔浓墨,色
彩绚烂,酣畅淋漓,神情面貌如见其人。

学生阅读,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水浒
传》中人物的了解。

5.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节选自《水浒
传》第二十三回的课文《景阳冈》

(板书:景阳冈)
学生齐读课题。

6.
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
5


施耐庵
(

1296-

1370)
,原名彦端,字肇瑞,
号子安 ,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

7.
补充资料:

出示课件
6



26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景阳冈:位于山东省聊城阳谷县城东
16
公里处的张秋
镇境内,为《水浒传》描述 的武松打虎故地。据史书
记载,这一带沙丘起伏,莽草无涯,古木参天,野兽
出没,有九岭十八 垌堆之称。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出示课件
7



1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
) 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词
语。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结合字面意思猜一猜。

2.
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
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
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默读课文,
想想:
作 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
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
充。

4.
教师总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


27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1

4
自然段: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
冈。

5

7
自然段:武松不听劝告,执意上冈。

8

12
自然段:武松赤手空拳打死打虎。

13
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

(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四、细读课文,了解喝酒
1.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
1

4
自然段,
标注出人物对 话,
着重标注武松的语言,看看从这部分课文能了解到什
么。

2.
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
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人物
对话交流自己的感受。

4.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
10



1
)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①武松进店
饮酒,不听 劝告,执意过冈。②武松豪放、倔强的性
格。



2
)课 文是怎样表现武松豪放、倔强性格的?(通过
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3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
1

4
自然段,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
11

:这是武松在酒店饮酒
时及饮 完酒后与酒家说的一些话。表现其豪放、倔强

28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的性格。后 来,当酒家好心劝阻他不要独自晚上过冈、
以防猛虎伤害时,武松更是出语豪壮,一连两个“不
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
种性格为下文他勇猛打虎的行为做了铺垫。
(板书:豪


倔强)


4
)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组合练习分角色朗读。

5.
谈 话过渡:从课文第
1

2
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
解到武松进店饮酒 ,不听劝告,执意过冈。他真的遇
到老虎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王五又
j
ī(

)又渴,便走进路边茶馆。茶馆里
人人议论官
f
ǔ(

)张贴的
b
ǎ
ng


)文——因为有
大虫,所以行人不得独自过景阳ɡā
n
ɡ(

。王五想,
要是有壮士能赤手空
qu
á
n


)打死老虎,就好了。

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酒家道:
“我家的酒(

)是村里的酒,


)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2.
酒家(

)说(

)摇着头,走进店里
去了。

三、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
语。


29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1.
酒家给武松筛
了满满一碗酒。





2.
你如何
不肯卖酒与我吃?(



..
3.
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枉
送了自家性命 ?





4.
请勿
自误。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重点讲了武松(

)和(


这两个故事情节,分别可以看出武松(


和(

)的性格特点。










评价



反思





















30




李宝升



李宝升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
课时








6.
景阳冈



新授



1.
能简要地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用自 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
部分。





2.
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




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3.
通过学习,初步 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
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默读课 文,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的性格和打虎的经过;初步学 习阅读古
教学

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要点

难点:指导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阅读经验猜出
词语的 大致意思;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了解人物
的特点。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是按照事
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并且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学
习了课文第
1,2
自然段。

2.
通过第
1,2< br>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什么?(武
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3.
从这部分课文我们了解到武松的什么特点?(豪放、










31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倔强)

4.
谈话过渡【
出示课件
2

: 酒家说冈上有虎,经常出
来伤人。真的有虎吗?武松遇到虎了吗?会不会发生
危险?这节课我们 继续学习下文。

二、学习课文
3,4
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
3,4
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写
了什么?(武松上冈,见了官 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
但决定继续上冈。


2.
从这部分课文中 ,你又了解到武松的什么性格特
点?(板书:倔强、固执和无畏)

3.
作者 是怎样表现武松的性格特点的?(作者通过心
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 br>4.
找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深入体会。

出示课件
3


这部分课文对武松的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
这时的武松已经知道冈上 有虎,心里也有一点怕。但
武松毕竟是英雄好汉,也出于自尊心和面子,他不愿
下冈。
“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这里虽有犹
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 豪气,充分体现
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7
.指导朗读,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性格特
点。


32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三、学习课文
5,6
自然段。

1.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br>5,6
自然段,标出自己感受最
深的部分反复阅读。

2.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3.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指导。

讲解
5,6
自然段【
出示课件
5


(< br>1
)读一读,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说说你从这
段话知道了什么?(学生阅读。


2
)小组交流,小组长汇总学生发言。


3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
导:

①作者是怎样描写老虎抓人的?(一扑:把两只爪在
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
一掀: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一剪:把这铁
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②“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似半天里起了个霹
雳,
振得那山冈也动 。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夸
张。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从 老虎的吼声巨大感受到
老虎的凶猛。


③“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一句运
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
(比喻,

“虎尾”
比作
“铁棒”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从中感受到“虎尾”的有力,

33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老虎具有很强的攻击力。


④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虎的凶猛。


出示课件
7

凶猛
(突出显示)

略按一按

望上一扑

撺将下来

把前爪搭在地


腰胯一掀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一扑

一掀

一剪

一兜兜将回来

⑤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是怎么做的?(一 闪,闪在
大虫背后。武松一躲,躲在一边。却又又闪在一边。


⑥面对凶猛 的老虎,武松是否胆怯了?(不是,武松
在消耗老虎的体力,挫败老虎的锐气,等待时机进行
反 击。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原来大虫抓人,只是
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 就泄了一
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 梢棒,使尽平生气
力,从半空劈下来。


⑦从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描写中你 感受到了武松的什
么特点?(板书: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出示课件
8

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突出显示)

翻身下来

拿在手里

闪在青石旁边

一闪,闪
在大虫背后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却又闪在一边

抡起梢棒

从半空劈下来


4
)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老虎的凶猛,表现出

34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武松的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5
)教师小结:这是写大虫进攻的 “三招”及武松沉
着应战的“三闪”
。大虫抓人有“三招”
:一扑、一掀、
一 剪。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
把腰胯一掀,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把这铁棒也似< br>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这“三
闪”

消耗了猛虎的体力,
挫伤了它的锐气,
以至于
“三
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
。< br>“般”
,指种、样。
从这里可以体现出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
有谋。

讲解
5
自然段【
出示课件
9



1

“武松将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
顶花皮揪住,一按按 将下来。
”这句话中的“势”是指
什么?
(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br>)
“就
势”是什么意思?(借着老虎的姿势。
)从这里你又了
解到什么 ?(了解到武松的有勇有谋。



2

《景阳冈》一文的 重点是“武松打虎”
,而“打”
则是“重中之重”
。作者写武松打虎,生动又传神,虎
虎有生气。先是他的“闪、躲”
,这是面临猛虎的锋芒
毕露而机智避让的“闪、躲”< br>,说明他有勇有谋、智勇
双全。接着,武松“抡起梢棒,使尽平生力气,从半
空劈下来… …”
“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只

35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顾乱踢”< br>,
“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力气只
顾打”
。这里运用了哪些表示“打 ”的词语?你能找出
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语吗?从中感受到
什么?


出示课件
11

勇武过人
(突出显示)

“抡”
“劈”
“揪”
“按”
“踢”
“提”
“打”
。把武松
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奕飞动,跃然纸上。


出示课件
12

英雄气势
(突出显示)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梢棒,使尽平
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武松把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
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
顾打。


3
)指导朗读,读出武松的勇武。


4
)教师 小结:这里的“抡、劈、揪、按、踢、提、
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
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
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4.
自由读课文
,5,6
自然段,了解武松打虎的过程。

四、学习课文第
7
自然段。


36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1.
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
结合课文说感受。


出示课件
13



1
)一场鏖战,耗 尽了武松的精力,所以在打死了老
虎后,他先坐在青石上歇了一会儿,随后,便“一步
步挨下冈 来”
。这一段里,哪个字用得准确?(挨)


2
)为什么说“挨” 字用得准确?(这个“挨”字,
精确地写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斗后,手脚酥麻,筋疲
力尽的状态 。这样描写非但无损英雄的形象,反而会
使人物更加朴实丰满,更加逼真可信。这就是古典名
著 语言的精妙。



3

“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 大虫来,我却
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
”表
现了武松的什么特 点?(板书:机敏。


3.
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朗读中表现出武松
的筋疲力尽。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
课堂总结【
出示课件
16



《景 阳冈》出自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
十三回。全文叙事有头有尾,情节完整,引人入胜。



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
特别是在动
词的运用 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

37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2.
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
17



(< br>1
)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画了许许多
多人物,并且这些人物都有表现自己 特点的绰号,如
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
逵、浪里白条张顺等。请你 选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
了解他的绰号,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
造人物形象的。< br>
六、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冈(




几(




旁(




刚(




叽(



傍(



钢(



讥(



榜(



纲(




饥(




膀(




二、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
闪、躲
)
武松翻身下来,
( )
在青石旁边。

2.(
打、


)
梢棒从半空
( )
下来。

3.(
跳、扑
)
那大虫翻身又
( )
过来。

4.(
揪、抓
)
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
( )
住。

三、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
你留在我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
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

38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2.
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
便把前爪搭在地 下,把
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
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 了个霹雳,振得
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
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体现了



特点。

2.
在文中画出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并说说从中感受
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评价



反思







39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1
课时








7.
猴王出世

李宝升





李宝升





新授



1 .
认识“芝、迸”等
16
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造化、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抓耳挠腮”等词语。

2.
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




读经验猜测大体意思。





3.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4.
感受石猴集猴、人、神于一体的形象。

5.
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重点: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
教学

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
典文学的兴趣。

要点

难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
理解这 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

出示课件< br>2
】课件播放大型连续剧《西游记》第一
集片段。
(学生欣赏)

2.
学生交流自己对电视剧或剧中人物的了解,教师评
议。


40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3.
教师小结:大家对《西游记》故事都不陌生,里面
塑造了许许多多不同人物的形象。那么在 《西游记》
中,你最喜欢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喜
欢的理由吗?(学生自由发言。


4.
小结导题:很多同学都喜欢神通广大、能力非凡的
孙悟空, 那他最初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
节选自
《西游记》
第一回的一篇课文
《猴王出世》

(板
书:猴王出世)学生齐读课题。

5.
了解《西游记》


出示课件
4


《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
僧在三个徒弟的帮助下,去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 。

它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座丰碑,被尊为中国古典
四大名著之一。

6.
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
5


吴承恩
(

1500

-1583

)
,字汝忠 ,号射阳。
淮安府山阳县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
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1
)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 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
除字词障碍
,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41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3
)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词
语。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 或结合字
面意思猜一猜。

2.
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二)再读,理清层次。

1.
学生默读课文,
想想:
作者 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的?
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
充。

4.< br>教师总结【
出示课件
7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
序来叙述 的,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
情况。

第 二部分(
2

3
自然段)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
山涧源头,来到瀑布 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
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第
4
自然段)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
石猴为王。

三、再读课文,读懂文意

(一)学习“猴王出世”

(板书:猴王出世)


42
2020
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1.
指名读课文第
1
自然段,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
想想为什么喜欢。

预设一:

出示课件
8


那座山正当顶上,……化作一个石猴。


1
)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以极其精练的语
言写出了石猴的出生环境及经过。



2

仙石的形状是怎样的?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
有二丈四尺围圆。)仙石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那座山
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3
)石头变猴的原因是什么?(盖自开辟以来,每受
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 灵通之意。



4
)石猴是怎样出生的?(内育仙胞,一日迸裂, 产
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5


出示课件
8


出示“仙石迸裂”的图片,学生
体会石猴出世的神奇。


6
)结合视频,你从这段话感受到什么?(石猴与其
他众猴不一样,是一块饱受日月精华的顽石瞬间迸裂
而生的。



7
)指导朗读,读出神奇的语气。

预设二:

出示课件
9
】那猴在山中,……朝游峰
洞之中。


1
)石猴的日常生活情形是怎样的?(食草木,

43

房地产开发企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


房地产开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