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余年寄山水
932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09: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更换背景-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本单元 以“中华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一个口语交际、一次习作、一个语文
园地和一个快乐读 书吧。四篇课文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
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 br>;有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的《景阳冈》
;有选自古典神话小说
《西游记》第一回的 《猴王出世》
;有选自古典爱情小说《红楼梦》第七十回的《红楼春趣》
。
口语交际是 “怎么表演课本剧”
,将课本剧搬上舞台,重现课文中精彩的情节和难忘的对话。
习作以“读后 感”为主题,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读书后的感想。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
“词
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快乐读书吧旨在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品读精彩故
事,感悟百味人生 。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情节。
3
.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4
.引导学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名著的魅力。
教学重点
1
.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1
.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2
.引导学生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名著的魅力。
课时安排
《草船借箭》
2
课时
《景阳冈》
2
课时
《猴王出世》
1
课时
《红楼春趣》
1
课时
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
1
课时
习作:写读后感
2
课时
语文园地
2
课时
快乐读书吧
1
课时
5
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4
.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教学重点
让学生读懂课文,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
1
.从“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2
.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准备
本课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
.默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2
.紧 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
箭”这部分内容的 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3
.会认,会写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
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
1
.创设意境,渲染气氛。课前播放《三国演义》 中“草船借箭”片段的视频和主题曲。
2
.调动积累。你们熟悉《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主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
3
.尝试交流,整体感知。
(1)
谈话: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 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
(
出示课题:草船借
箭
)
老师 相信,许多同学都熟悉这个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学生交流。
(3)
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
二、切入中心,领悟“神妙
”
1
.画出课文的中心句。请同学认真 阅读全文,画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大吃一惊,长叹
道: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
’
”
2
.品读感悟。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 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画出来,再用
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3
.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画边体会。
4
.交流、对话。
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
品读句子: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
角色换位,对比体会:这场大雾,诸葛亮、鲁肃都看到了。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心里会怎么
想 ?
分角色扮读。
(2)
联系上下文来体会。
课文中这些 地方能看出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
如,
第
2
自然段:
“诸葛亮 说:
‘只要三天。
’
”
“诸葛亮说: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 立下军令状,三天造
不好,甘受重罚。
’
”
“诸葛亮说:
‘今天来不 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
江边来搬箭。
’
”
第
4
自然段:
“诸葛亮说: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
来……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 了。
’
”
第
6
自然段: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 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
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鲁肃问他:
‘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
‘请你一起去取箭。
’
”
第
7
自然段: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
5
.小组自学交流“诸葛亮懂地理”的情节。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
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或重点词语。
(2)
交流体会。
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第
6< br>自然段: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
第
8
自然段: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 曹军水
寨受箭。
”本句中“逼近”一词尤其能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理由一:逼得太近,曹操 必能
识破秘密;理由二:距离曹军水寨远了,又不能受到箭或受箭面积不大。
“度”的把握全在 智
慧。
三、课外延伸,回顾重点
1
.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回、第四十六回和第九十回。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点品读“诸葛亮识人心”的课文内容。
板书:
草船借箭
诸葛亮:神机妙算识天文懂地理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
. 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的神机妙算、足智多
谋。
2
.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地原因。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名著,品读经典
1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草船借箭” 这个历史故事,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特别佩服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同学说,诸葛亮通晓天文,有的说他 懂得地理,还有的说诸葛亮之所
以能借到箭,最重要的是因为他“识人心”
。的确,课文详细描 述了“诸葛亮识人心”这方面
的内容,
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重点。
如果老师让你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最能展现自己才
华的学习方式来欣赏、探究课文描述“诸葛亮识人心”的内容,你会 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
探究?
2
.学生思考后汇报,老师梳理、概括出以下几种学习方式:
(1)
读:有感情地朗读。
(2)
说:选择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有声有色地说一说。
(3)
演:邀请几个同学,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4)
评:评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识人心。
(5)
写:根据看过的电视剧,展开想象,扩充、编写“诸葛亮识人心”的某些场景。
3
.学生讨论确定各自的学习方式,可以独立学习,也可以合作学习。
4
.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如:
(1)
读:
“诸葛亮识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如果选择的是“有感情地朗读”这种学习方式 ,
请按照自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朗读,
以求达到声情并茂、
人物形象活灵活 现的效果。
(2)
说:采用“说一说”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亮识人心”这方面的内 容,你准备怎样说?
(
交流要点:①主要的情节和内容要讲清楚。②可以对故事的内 容进行适当地创造,特别是第
2
自然段的对话,要加上一些生动的提示语和有趣的细节等。③语 言要自然、流畅。不同人物
的语言,
要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
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 点。
④说话时态度大方,
要注意
“听
众”的反应,能用目光和手势与他们进行 交流。
)
(3)
演:如果选择“演一演”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亮识人心”这方面的 内容,该怎样演呢?
(
交流要点:
①要编好
“剧本”
:< br>把课文内容改为
“剧本”
,
有些语言要适当改变。
②选择好
“ 演
员”
,分配好“角色”
。③各自熟悉“台词”
。④准备好简单的“道具”< br>。⑤注意:可以演具体片
段:比如,第
2
自然段的“对话交锋”
,第< br>7
自然段的“饮酒取乐”
;也可以串演整篇课文的内
容。
)
5
.
请同学们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要求,
选择学习伙伴,< br>欣赏名著,
品读
“诸
葛亮识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
6< br>.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自由欣赏、
品读;
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
——识人心进行汇报,
教师参与、互动。
以第
7
自然段为例——“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
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
针对这个片段,如果是采用表演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学,教学情境可以这样创设:
师 :
“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
11
处之多,但只有这 个地方写到了诸
葛亮的‘笑’
。你们演演看,诸葛亮这时会怎么‘笑’?”
(
可以是:
诸葛亮向北岸望了望,
从鼻孔里轻轻哼了一声: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这是对曹操轻蔑的嘲笑。< br>)
(
可以是:诸葛亮面对南岸,仰天大笑着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 兵出来。我们只管饮
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这是对战胜周瑜心有定数,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 的爽朗的笑。
)
(
可以是:诸葛亮看着眼前的船只,听着擂鼓、呐喊声,微微一笑, 说: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
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这是 自豪、自信的笑。
)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把“笑”的不同内涵读出来。
二、营造“对话”
,塑造人物
1
.同学们能不能用恰当的成语或四 字词语来概括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
学生上台板书
)
2
.用关联词说话训练。
提供几组关联词:
因为……所以……
如果……就……
只有……才……
虽然……但是……
一……就……
同学们尽量多地选用这几组关联 词,
结合刚才你们概括出来的表示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
把
“草
船借箭”这个 历史故事的前因后果介绍完整。
三、链接名著,拓展文本
请同学们自由 畅谈读《三国演义》的原著后的体会,如“空城计”
;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
容,关云长义释 曹操”
;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五十五回“玄德
智激孙 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
。
四、布置作业
1
.接龙复述故事。
2
.把文本演绎成课本剧。
板书:
草船借箭
诸葛亮:神机妙算——识人心
6
景阳冈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
2
.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 容,
并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述
“武松打虎”的部分。
3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并领悟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
虎这部分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感悟武松的性格特征,体会武松的优点和缺点。
3
.激发与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感悟武松的性格特征,体会武松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背景,知武松
1
.话说,北宋政和年间,纲纪败坏,贪官污吏把持朝 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天
下英豪纷纷起义。于是,一部经典巨著就此诞生,它叫——《水浒 传》
。今天,我们就去熟悉
其中的一员。此人,正是曾被人誉为“水浒第一人”的“行者”—— 武松。
(
板书:武松
)
2
.
说起这个武松,
还真 是
“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
。
《水浒传》
中,从第二十三回到三十二 回,
非常集中地写到了他。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选自它的第二十三回。
(
出示: 景阳冈
)
二、查预习,理思路
1
.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把字音读准确,
不懂的字词可查阅工具书进行解决。
2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
(2)
指名朗读。
(3)
重点指导个别字词的音、形、义。
2
.检查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情况。
(1)
课文写了打虎,还写了什么?
(
喝酒、上冈、下冈等。
)
(2)
除了打虎,课文为什么还写了这么多事情?你怎么看?
(3)
谈谈你对武松的印象。
3
.小结:通过这样的整理,我们眼 前出现了两个武松:一个优点多多、一个缺点多多。到底
武松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去研究 这个人物。
三、入文本,探武松
1
.任务一:合作研究武松的“优点”和“缺点”
。
(1)
明确研究内容:课文的哪部分写出了武松的优点?
(
打虎
)
哪部分主要写出 了武松的缺点?
(
喝酒和上冈
)
(2)
小组讨论。
(3)
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2
.任务二:这些内容描写的时候又 各有侧重,打虎部分主要是什么描写?
(
动作
)
喝酒和上冈
主要是什 么描写?
(
语言和心理
)
3
.明确各自的学习方法。
4
.交流反馈。
(1)
优点部分重点交流:
①从中看出“武松”和“老虎”谁更厉害?展开讨论。
②文中写老虎的厉害是为了突出武松的厉害。
③男女生合作再把这段文字读读,注意把需要重读的词给强调出来。
(2)
缺点部分重点交流:
文中哪些话最能看出武松的缺点?找出来读给大 家听听,
并说说看出了什么缺点。
(
随机板书:
倔强、粗暴、好面子、自负、 多疑等
)
四、出文本,评武松
1
.通过这样一研究,武松这个人 物离我们又更近了一步。那你是怎么看待武松这个人的呢?
接下来我们要完成本节课的第二个任务。拿起 你的笔,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
2
.出示相应的学习提示:
根据你的看法,给武松的“优点”和“缺点”排排队,把结果写在作业纸上。
3
.交流反馈。
4
.小结:从总体上看,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武松?
(
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但优点胜于缺点。
)
五、课外拓展
1
.把“武松打虎”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听。
2
.读一读《水浒传》中与武松有关的章节,继续探究武松的性格。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
.细读武松“喝酒”和“打虎”两部分内容,感受武松智勇双全的特点。
2
.凭借拓展阅读,认识武松多面化的性格特征,初步了解《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激 发对古典名著《水浒传》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细读武松“喝酒”和“打虎”两部分内容,感受武松智勇双全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2
.复述你自己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
二、品读“喝酒”部分,体会武松的豪爽和倔强
1
.
分角色读武松 与酒家的对话,
边读边体会,
你对武松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
指两名学生分角
色读武松“喝酒”部分,指导学生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
)
2
.全班交流。
(1)
“武松端起碗,一饮而尽……有饱肚的买些 吃酒。
’
”
(
豪爽
)
(2)
“武松道:
‘休得胡说……我也有鼻子。
’
”
(
豪放、倔强
)
(3)
“武松道:
‘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却把大虫吓我?’
”
(
浑 身是胆
)
3
.思考:本文重点是打虎,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写喝酒?
(
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为下文写打虎作准备。
)
三、细读“打虎”部分,感受武松的智勇
1
.读武松“打虎”部分,填空:
(1)
武松见大虫
(
)
来,
(
)
在一边;
大虫把腰胯一
(
)
,
武松
(
)
在一边;
大虫把虎尾到竖起来一
(
)
,武松又
(
)
在一边。
(2)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把大虫顶花皮
(
)
住,
(
)
在地上,用脚往大虫
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
(
)
,大虫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
直
(
)
下黄泥坑里,
左手紧紧
(
)
住顶花皮,
右空出右手来,
(
)
起铁锤般大小
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
(
)
。
2
.我们填的这些词语都是什么词?
(
动词
)
3
.老虎进攻主要用了哪三招?武松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
老虎:扑、掀、剪;武松:闪、躲、闪
)
4
.面对老虎进攻,武松为什么没有正面应对,而是两“闪”一“躲”?
(
老虎来势汹汹,如果正面应对可能会对自己不利,而用“闪”和“躲”
,可以避其锋芒,消耗< br>老虎的体力,挫伤它的锐气。
)
5
.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武松不仅武艺高强、勇猛过人,还机智灵敏,是一个有勇有谋的英雄。
)
四、链接阅读,了解名著之“高明”
1
.
链接阅读:
明末 清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武松及
《水浒传》
的评价:
武松,
天人也。< br>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
之捷 ,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2
.学生自由谈感受。
五、课堂小结
1
.武松是一个很具有争议性的人物,要想真正了解武松,就 应该置身于整个故事情节中,与
他同命运、共呼吸,这节课只是个起点。课外再去读读《水浒传》中写武 松的其他章节,相信
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2
.
《水浒传》中大大 小小的人物共有
705
个,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传奇。让我们阅读百年《水
浒传》,认识百位英雄,发现百味人生!
板书
景阳冈
武松打虎
倔强豪放
机智勇武
教学反思:
7*
猴王出世
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的生字。
2
.默读课文,了解石猴出世和成为猴王的经过,体会石猴敢作敢为的性格特点。
< br>4
.在阅读中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来理解,体会《西游记》的语言风格,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过,体会石猴敢作敢为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古代白话文的意思,产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 br>看过《西游记》这本书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喜欢《西游记》吗?为什么?
(
学生自由回答
)
《西
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无穷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老师也喜欢《西游记》
,我最喜欢其中的角色是孙悟空。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节选自《西< br>游记》
,讲述了一只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美猴王的故事。我们来看看,最初的孙悟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二、根据“阅读提示”
,了解学习要求
1
.学生默读“阅读提示”
,说一说本课的重点问题。
2
.学生回答:
(1)
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2)
石猴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br>
三、指导阅读,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感悟石猴的形象
1
.指名读 、齐读描写“石猴出世”的语句。
(
板书:花果山石猴出世
)
那座山正当顶 上,
有一块仙石,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
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 阴,
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
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2
.第1
自然段中哪一句话介绍了石猴的生活?指名读。赏析句子
(
排比、对偶的修辞手 法
)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 ,獐
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3
.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
.合作朗读,读出石猴的自在、快活、友善、可爱。
5
.小结过渡:这只快乐、自在、可爱的石猴是怎么当上猴王的呢?
四、自主品读感悟,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感悟猴王的形象
1
.思考: 石猴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
(
板书:水帘洞
)
2
.品读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
(1)
石猴成王这一经 过写得非常精彩,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喜欢。体会语言的精
妙之处,并写下批注。
(2)
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
全班交流。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
一 架桥梁。
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
“大造化!大造
化!
”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
“都随我进来!进来!
”
文 章三次写石猴跳入水帘洞,反复写石猴“瞑目蹲身”
“跳”
。引导学生体会动作的准确性及语< br>言的个性化。可加上动作来读。
(4)
众猴拍手称扬道:
“好水!好 水!
”……又道:
“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
伤身体者,
我 等即拜他为王。
”
连呼了三声,
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
应声高叫道:“我进去!
我进去!
”
石猴端坐上面道:
“列位呵,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
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 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
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这是前后呼应的写法。引导学生体会石猴的神态、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话。
( 5)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自此,石猴高登
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理解“拱伏无违”的意思。齐读,体会石猴登 上王位时的荣耀。
(
板书:
“石猴”更改为“美猴
王”
)
3
.我们了解了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对石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觉得是什么样的个性使
他 当上猴王的?
(
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聪明机智、身手不凡……
)
五、回顾拓展,激发课外阅读《西游记》等名著的兴趣
1
.整体回顾:全文 用一副对联巧妙地将两个内容联系起来了,是哪一副对联,你发现了吗?
(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
2
.体会“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 天”的妙处。石猴出世在花果山,因“芝兰相衬”
“天真地秀”
“日精月华”而成为“福地”< br>;石猴成王在水帘洞,洞内有“天造地设的家当”
,真是“别有洞
天”
!
(
补充板书:福地洞天
)
3
.拓展:在《西游记》中,一只出世充满了神 奇色彩的石猴当上了美猴王,后来又成了唐僧
最得力的徒弟孙悟空。孙悟空降妖除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的故事,你知道哪些?
4
.总结:
《西游记》是名著,
《水浒传》
《三国演义》也是名著。在经典名著中,我们总能读到
曲折动人的故事,
总能看到各具 特点的人物形象,
总能让我们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共喜,
总能
引发我们的思考。
愿同学们一生与名著相伴!
板书:
猴王出世
来历:仙石迸裂——顽皮可爱
成王:跳水寻源——敢作敢为
8*
红楼春趣
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的生字。
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宝玉的人物形象。
3
.初步掌 握阅读方法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技巧;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