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反思
萌到你眼炸
965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16: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lol点券-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白鹭》
是部编版新课标第九册的第一单元的 第一篇精读课文,
也是一
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 觅食、栖
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一、教学效果
1
、调动积累,走近
“
白鹭
”
。
首先板书课题,齐读两遍,说一说你对白鹭的了解?古代诗人笔下的
白鹭是怎样的呢?此环节做 的比较充分,
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
课堂
上交流得非常火热,
特别是出现白 鹭的古诗句,一下子交流了八句,引
导孩子们诵读,
进一步感受诗人眼中白鹭!
为下文 理解白鹭是一首诗作
好铺垫。
2
、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自古以来,
白鹭就是人们吟诵的对象,
那么作者给予它怎样的评价呢?
同学们快速浏 览课文,标画出相关语句。孩子们很快便找到了两句话: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白鹭实在是一首 诗
,
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结尾)引导发现这种首尾照应的写法,感受以
“< br>诗
”
作喻写白鹭的美,
结尾强调白鹭是
“
韵在骨子里的诗”
,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
3
、品词析句,领悟白鹭如诗如画的美。
出示课件:潜心默读
——
作者勾勒了白鹭的哪几个画面?边读边把感
受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学生的 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
接着在班内展示交
流,主要聚焦:颜色美
外形美、生活画面美(觅食
栖息
低飞),最
后让学生在朗读声中感受语言美和白鹭的美!
4
、合作探究,启发想象。
探究一: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的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
象。
探究二:白鹭在清水里
“
钓鱼
”
,怎么理解?
探究三:本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由物及人,真正感受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成功之处
教学本文有三点值得称道,一是 借助课前预习环节查阅资料,既让
学生动了手,也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一种简洁方法,
还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二是培养了快速阅读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第二个环节 ;
三是创设了自读自悟的学习氛围,
进一步引
导学生由不会到会,
落实了由教 到不用教的新课标精神。
再有,
创设探
究氛围,激发了学生思维,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
三、不足之处
在品词析句环节注重了自读自悟 ,
但是琅琅读书的预设太少,
用时也
太少,比较句子去感悟内涵也有点蜻蜓点水。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 篇课文,
我会在品词析句上下功夫,
会引导学生背诵
积累如诗句般的语言,
以 便积累更丰富的语言,
为学生的语言交流夯实
基础,让我的教学更圆满!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本文语言 通俗易懂,运
用了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等说明方法通过对比给我们介绍了世界上< br>最快的物体是什么。
执教本课时,我认为自己做的最成功的地方有:
一、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
我在备课的时候通过深 研教材,
确定了以下
的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理解和书写由生 字组成的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揣摩课文语 言,学会带着
问题阅读课文的方法。
教学重、
难点在于学会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的方法。
虽然这些教学目标附和本课的内容,
但是如何落实是关键。
为此我确定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是: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主动性 ,
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快乐,
让
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落到 实处。
二、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既能够发挥学生的长处 又能够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但是在小组合作的同时老师是不能放手不管的。
为此我在 学生小组合作
之前先给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与方向。要学生在课前完成:通过网络、
图书馆等途 径了解文中出现的游隼、火箭、猎豹、流星体、鸵鸟、喷气
式飞机等事物。
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 事物的特点,
为课上学生理解课文
内容作好铺垫。
这一环节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 信息的能力。
课堂
上,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阅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
流利。
然后小组交流,
想一想自己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些内容,
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br>接下来带
着问题继续阅读课文,最后在小组讨论交流答案。
三、读写结合,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小组交流环节结束之后,我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文中含有数字的
语句。
让学生品读这些语句,说一说自己读了这 些语句之后的感受。然
后渗透这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并强调运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句子中< br>的数字一定要准确,
即使是估计的数字语言叙述一定要严密。
重点指明:
这种带 有具体数字的句子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
说明
,
在表达 上
,
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
,
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更体
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
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最后要学生们用
这种方法尝试写一句话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玩具或学习用品等。
这样做
的目的是想趁热 打铁,
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写句子,
增强语言表达
能力,提高习作的水平。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在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有点儿操之过急。
因为
自 己感觉后面的内容可能在本节课的时间内完不成,
着急了。
因此小组
合作的环节有点虎 头蛇尾了。
如果我再教学这一课时,
我一定要弥补这
一点。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松鼠》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
趣 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
文
(
又称科学小品
)
。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 的外貌、性格和行动。本文采
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文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一、教学效果
1
、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出示谜面:样子像耗子,尾巴当被子,爬在树 枝上,忙着摘果
子。教学本课前,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松鼠的有关知识,所
以学生一 下就猜出来了,
积极性很高。然后课件显示松鼠的图片:
栩栩
如生的松鼠形象,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既直观地显示了松鼠的特
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 好的学习氛围。
2
、自主识字,合作共赢。
这节课出现的生字新 词比较多,
所以在自读环节给足了充分读书的
时间。在借助拼音读书时,让学生们通过合作、交 流,进行自主识字。
3
、自读自悟,深刻领悟。
课件出示主旨性 问题:
本文写了松鼠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先引导理
清文章脉络。
再出示相关问题,比如:
“请用几个词语概括松鼠的特点”
“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喜欢松鼠”
“ 松鼠怎么活动呢?同学们想知
道吗?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让学生自读自悟,
使学生发现
松鼠的特点:机灵。
4
、对比阅读,感悟写法。
读完本文后,引导学生快速自读《鲸》,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来介
绍鲸的呢?通过对比 阅读来探究不同的说明方法,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
功底以及些写作上的特色。
你喜欢小 松鼠吗?引导学生谈一谈,
激发情
感之后再安排选择最喜欢的一部分内容进行背诵,
在 充分背诵的基础上
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为将来口语和书面语的交流做好准备。
二、成功之处
虽 然生字较多,
但学生大部分能准确认读,出错很少。学生自
能读书的能力和抓关键词语概括的能 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训练。
三、不足之处
本文教学时还是比较注重知识的引导,迁移运用的预设太< br>少。
再有就是整堂课显得有点低沉,
缺少激情,
也缺少朗朗的读书氛围,
语文味不浓厚。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增加聚焦关键句段引导抑扬顿挫
朗读的环节,在培养语 感上下功夫。
增加小练笔的内容,
让学生小试身
手,
将生活中对动物的观察与 了解,
仿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进行语言交
流实践,从而真正体现编者意图,也让学生的表达再上 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少年中国说》写于
“
百日维新
”
失败后的
1900
年。当时清政府腐败无
能 ,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帝国主义嘲笑中国为老大帝国,在此背景下,
梁启超写了这篇文章。
< br>课文多为四字一句,或六字一句,而且押韵,
多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大量 引用典故。文章读
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一、教学效果
1
、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梁启超的名言以及《少年中国说》原文
(
试着读一读
)
。一开课,便让学生交流名言,简单谈一谈
自己的感受,初步从名言中认识梁启超,
既拉近与作者的距离,也为学
习本文及感受人 物品质作好铺垫。
2
、批文入境,感知内容。
自由朗读,借助拼 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这一环节用时比较长,
学生不会读的字音比较多,
足够的练习 时间才能
保证流利的朗读。
还创设了生帮生朗读和听录音的环节,
充分营造读书
氛围,落实诵读目标;接着引导读出本文的停顿、韵律美,读出抑扬顿
挫的语言美。
紧接着思 考课后问题:
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在思考中再次走进文本,进一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
3
、品词析句,体悟情感。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个
探 究性的问题一抛出,
孩子们便进入了情绪高涨的辩论理解之中,
情感
立刻在思维碰撞中 得到感染和升华。
再次激发学生:
今天的我们应该怎
么做呢?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为 中华之兴盛而努力的志向扎根心中,
使整堂课达到了高潮!
4
、熟读成诵, 丰富语言积淀。
“
腹有诗书气自华!
”
不错的,学生积累
越多,感受会越深,表达会更得心应手。
在指导背诵时先引导观察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