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分奶酪导学案
玛丽莲梦兔
860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17: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浮光-
22
狐狸分奶酪
课题
狐狸分奶酪
课型
新授课
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块“绿洲”。它给课堂教学 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生机,给老师带来希望。
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融声像、 动画于一体,艺术地再现教材内容,变抽象
为形象,变繁复为简明,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消除情感阻隔 ,点亮思维火花,使教学过程别有一番
设计说明
新风景。
本篇课 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本身具备的能动性,创设表演情
境,组织学生 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的
性格、语言和动作 的特点。学生在读中领悟,在演中体验,在议中鉴赏。
1.
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结”;理解“仔细、公平”等词语。(重点)
教学目标
2.
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道理。(难点)
1.
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
学生
)
课前准备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动物头饰及生字卡片。
(
教师
)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
学生读题目,读准字音“酪”,在图片的帮助下
1.
出示课题,认读“奶、酪”两个字,借助图
一、出示课
片理解“奶酪”。
题,导入新课
2.
齐读课题,简单介绍匈牙利民间故事。
(
用时:
3
分
3.
读题目,猜一猜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钟)
他干了一件什么事。
酪”。
1.
教师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
二、初读课
顿。
文,解决字词
2.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
(
用时:< br>15
分
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钟
)
3.
小组合作识字。
3.
学生小组活动:
事。
不匀而吵嘴,被狐狸钻了空子,把奶酪都吃光了的
2.
朗读并 交流:课文讲了小熊兄弟俩因为奶酪分配
1.
学生听读,可以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3.
根据题目找到主人公“狐狸”,了解事件“分奶
绍。
2.
学生先说说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然后教师再介
理解“奶酪”。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1)
轮流指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2)
分别说一说生字的字音和结构。
(3)
对识记有困难的字,在小组内交流,一起想
办法。
(4)
小组内开火车读字,并组词。
4.
鼓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1)
汇报简单字的识记方法。
(2)
汇报识记起来较难的字,并说一说自己的办
法,再听一听别人的办法。
5.
游戏巩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识记生字。
(1)
学生自己逐一 认读书中的
11
个生字和一个多音
字,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2)
认读生字,同桌相互纠正。
(3)
整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卡 ,请小组会读的同学
示范读,认不准的同学认真倾听同学为自己所做的
示范。如果遇到小组同学 都读不准的字可以到书中
找拼音,拼一拼,再读一读。
4.
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1)
说一说识记了哪些生字,用的什么方法。
(2)
说一说在学习中有没有动脑解决难题或者帮助
了别人。
5.
积极参与识字游戏活动,并认真倾听他人的发
言,与他人一起思考。
1.
快速扫读,标出自然段。
2.
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思考:狐狸是怎样分奶
酪的?
3.
默读课文,标出与狐狸分奶酪相对应的自然
段,读一读。
4.
学习第
5
~
9
自然段。
三、精读课
文,体会情感
(
用时:
10
分
钟
)
(1 )
指名读第
5
自然段,想一想:狐狸为什么
“笑”?他是真的来帮小熊兄弟俩 的吗?
(
指导
朗读
)
(2)
读第
6
、< br>8
自然段,理解两次“嚷”,从这
个字我们可以看出小熊兄弟俩的什么特点?
(
指
导朗读
)
(3)
狐狸听到小熊兄弟俩的叫嚷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分别读第
7
、
9
自然段。
(4)< br>利
用
教
具
演
示
分
奶
酪
的< br>过
程
。
(5)
分角色朗读表演第
5
~
9
自然段。
1.
扫读并按要求标出自然段。
2.
一边听朗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时
要尽量避免啰嗦。
3.
按要求默读,画出对应的自然段并读一读。
4.
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并
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 br>(1)
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了解狐狸不是真的来帮
小熊兄弟俩的,他的笑是狡猾的笑。
(2)
利用生活经验理解“嚷”的意思之后,发表自
己的见解:小熊兄弟俩 有些自私,生怕自己吃亏。
(3)
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读好第
7
和第
9
自然段。
(4)
按课文内容演示过程。
(5)
一生扮演狐狸,一生扮演小熊哥哥,一生扮演
小熊弟弟,老师旁白,师生配合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