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巡山小妖精
875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17: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国历史简介-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蓝乾福)
统编(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
(宋)范成大


稚子弄冰
/
(宋)杨万里

村晚
/
(宋)雷震

2.
冬阳·童年·骆驼队

3.
祖父的园子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4.
草船借箭

5.
景阳冈

6

.
猴王出世

7

.
宝黛初会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演一演

习作:写读后感

语文园地二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真有


我爱你,汉字


第四单元

8.
古诗三首

凉州词
/
(唐)王之涣

送元二使安西
/
(唐)王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宋)陆游

9.
青山处处埋忠骨

10

.
军神

11

.
清贫

习作:他陶醉了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2.
人物描写一组

13.
刷子李

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
和他的观众们

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第六单元

14.
自相矛盾

15.
田忌赛马

16.
跳水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17.
威尼斯的小艇

18.
牧场之国

19

.
金字塔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0.
杨氏之子

21.
手指

22

.
童年的发现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

习作:漫画的启示

语文园地八









第四单元

8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
认识
“仞、
岳”

5
个生字
,
读准多音字
“裳”
,
会写
“仞、
岳”

6
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结合注释
,理解诗句的意思
,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
体会诗人
的思想情感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激发兴趣。
同学们
,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
第一单元我们学到了三首古诗
,

别是什么呢
?(
生答
)
这三首古诗
,
都 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
那就是—
—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
但是
,< br>你可曾想过
,
在这种和平宁静生活的背

,
有边关塞外无数将 士在浴血奋战。
(
我们把表现这些内容的诗
,

为“边塞诗”。)
今天
,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
9
课《古诗三首》。

二、初读课文
,
扫清字词障碍。

1.
齐读三首古诗
,
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
出示生字词
)
着重指导。

(1)
学生交流识字
,
轮流读词
,
师正音。

(2)
注意区分形近字“摩”和“磨”。

3.
分小组再次齐读三首古诗。

三、再读课文
,
整体感知。




2




30



1.同学们
,
读完三首古诗
,
再与前面我们所学的三首关于童年的
古 诗相比较
,
你感受到了什么
?(
没有轻松愉快的感觉
,
语言 比较严肃
,
注重环境描写。
)
2.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 《从军行》
,
看看这首诗写了
哪些内容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吧< br>!
(1)(
出示相关资料
)
了解诗人王昌龄。

( 2)
齐读古诗
,
结合注释理解诗题
“从军行”
,
初步理解古 诗内容。

(3)(
齐读古诗第一、
二句
)
我们知道
,
这是一首边塞诗
,
诗的第一、
二句
,
集中写了边塞之景
,
诗中描写了哪些边塞的景物呢
?(
青海、
长云、
雪山、孤 城、玉门关
)
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奇丽壮阔
,
苍凉雄浑
)
从这两句诗中
,
你感受到了什么
?(
讨论探究
:
抓住重点词
“暗”“孤”
)
这两句诗突出了什么呢
?(< br>环境恶劣
;
战争惨烈
;
戍边将
士的孤立无援
)
现在我们已经抓住了这两句的主要情感
,
谁能说说这
两句诗的意思
?(青海湖上空连绵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
,
从这
座孤城可以远远望见玉门关。
)
(4)
如果你是戍边将士
,
此刻你身处这样的环境中
,
你会想些什

?(
快点回家
)
那么
,
诗中 的将士又在想什么呢
?
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
齐读第三、四句
)< br>第三句主要写了什么
?(
战士身经百战
,
连铁甲战衣
都磨破了 。
)
然而
,
即使战争如此惨烈
,
他们还是在心中暗暗发誓— —
(
不破楼兰终不还
),
不打败敌人
,
誓不返回家乡。突出了戍边将士为了
保家卫国
,
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
在大敌当前 时决心奋战到底的豪情壮
志。




3




30


四、小结。

诗人在描写战争时
,
先描绘边塞风光以渲染战争气氛
,
再集中概括戍边战士长期战斗的艰苦生活及誓死破敌的豪情。从中
,
我们不难
感受到将士们 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
,
试着背诵
这首诗吧
!

从军行
壮志豪情

誓死破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
,
导入新课。

1.
上节课
,
我们学习了《从军行》
,
在那奇丽壮阔的边塞风光中
,
感受到了戍边将士誓 死破敌的决心和爱国热情。现在
,
让我们再一次
背诵这首诗
,
体会将 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2.
接下来我们要来学习另外一首诗——
《秋 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
感》。
(
板书课题
)
二、初读课文
,
了解背景。

1.(
出示资料
)
了解诗人陆游。

2.
齐读古诗
,
结合注释初步理解内容。

3.
这 首诗的诗题很长
,
它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
?(
时间
:
秋夜将 晓。
地点
:
篱门外。
事情
:
迎凉有感——一阵凉风吹来,
心中产生一阵伤感。
)



4




30


所以简单来说
,
题目交代了这首诗的
(
创作背景
)


三、再读课文
,
整体感知。

1.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 景
?(
漫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
,
巍峨
的华山直上云天。
)
从句式上看
,
你发现这两句诗有什么特点
?(
句式一
致。< br>)
这种修辞手法就叫
(
对偶
)

除此之外
,
这两句诗还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
?(
夸张
)
2.
这两句诗写了奇伟壮丽的山河
,
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美丽。然

,
如 此大好河山
,
却沦于敌手
,
于是诗人笔锋一转
,
写下
(
遗民泪尽胡
尘里
,
南望王师又一年
)

结合注 释
,
说说你的理解。
(
宋朝遗民对着这
样的河山也只能伤心欲绝,
满怀希望地望着南方
,
盼望南宋朝廷的军
队收复失地
,
如此一年又一年。
)
3.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人民的伤心欲绝
?(
泪尽
)
大好河山
,
沃土千

,
人民渴望
(
和平安定的生活
)
。然而
,
他们的愿望却一次次落空
,
是多么令人心碎啊
!
4.
自由读诗
,
体会其中的情感
,
并背诵全诗。

四、自主探究
,
合作学习。

1.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 诗
,
一首写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
情壮志
,
另一首表达了诗人忧国 忧民的情怀。
现在
,
我们来学习最后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看看这首诗又写了什么
,
表达了什么情感吧。
(
板书课题)
2.(
出示资料
)
了解诗人杜甫。

3.
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




5




30


(
出示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于
763
年春 天。
755

,
安禄山、
史思明起兵反叛
,
史称“ 安史之乱”。
763

,
“安史之乱”结束。流
落梓州、过着漂泊生 活的杜甫听到叛乱已平的消息
,
想到终于可以返
回日思夜想的家乡
,
不禁满怀欣喜。于是
,
以饱含激情的笔墨
,
写下了
这篇脍炙人口的名 作。
)
4.
反复诵读
,
感悟诗情。

(1)
感悟“悲喜交集”。

由于“安史之乱”
,
杜甫被迫 流落他乡
,
艰苦备尝。而这时突然传
来捷报
,
诗人回想自己漂泊辛苦 和黎民疾苦
,
不禁“涕泪满衣裳”
,

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逼真 表现。让我们试着体会这种情感
,
再读
诗歌。

(2)
探寻“喜欲狂”。


:
诗人的“喜欲狂”表现在哪里
?

1:
他< br>“漫卷诗书”
,
胡乱地将书籍一卷
,
再也无心伏案读书了。


:
杜甫是一位“读书破万卷
,
下笔如有神”的读书人
,< br>这么爱读
书的人现在竟无心读书了
,
这是多么反常的举动啊。从他这种反常的< br>表现中
,
能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


2:
从“放歌”“纵酒”
,
也可以看出他“喜欲狂”。


:
杜甫当时已经
52
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既要尽情歌唱,
又要开怀畅饮
,
真是“喜欲狂”呀
!

:
诗人是为何事、何人而“喜”呢
?

1:
他为战争结束了
,
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而喜。




6




30



2:
他为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而喜。
< br>师
:
他为战乱平息、国家安定而喜
;
他为老百姓不再流离失所
,

于可以安居乐业而喜。在这
“喜”中包含着他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忧国
忧民 之情。

五、小结。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
,
我 们看到了古代边关的烽烟四起
,
感受
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
体会 到了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失望悲愤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爱国之情


通过反复朗读
,
使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感受古诗的内容
,
在学最后一首诗时
,
采用学生自 主探究学习的方法
,
引导学生结合注
释理解内容并体会情感
,
做到读 思结合。


悲喜交集

忧国忧民

9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
认识“ 彭、拟”等
8
个生字
,
会写“泽、彭”等
11
个字
,
会写
“拟定、锻炼”等
10
个词语。

2.
找出文章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
,
体会他的内心世



7




30



,
感受他博大的胸怀。

3.
结合 课文内容
,
理解
“青山处处埋忠骨
,
何须马革裹尸还”
的含
义。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
激发兴趣。

(
出示毛泽东图片
)
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
毛泽东
)
他是中国共
产党创始人 之一
,
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
者和领导人。他是一位伟大的 领袖
,
同时
,
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

也有普通 人的喜怒哀乐。
今天
,
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
,
去感受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
爱。
(
板书课题
)
二、初读课文
,
扫清字词障碍。

1.
快速浏览全文
,
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
出示生字词
)
着重指导。

(1)
学生分组练习识字
,
采用分组比赛、开火车的形式加深印象
;
(2)
学生汇报找出的生字词
,
师指导识字词。

(3)
注意区分形近字“拟”和“似”、“眷”和“誊”。

3.
正 确流利朗读课文
,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毛主席接到毛
岸英牺 牲的电报悲痛万分
,
但是最终
,
他还是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
,

意将毛岸英葬在朝鲜。
)
三、了解背景
,
交流资料。

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
,
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历史。
(
生交流抗< br>


8




30


美援朝的资料。师出示地图
,
简介历史。
)
四、再读课文
,
整体感知。

1.
快速浏览课文
,
说一说
,
课文第“一”和“二”两部分分别写了
什么内容
?(
第一部分写了毛主席接到了毛岸英牺牲的电报
,
悲痛欲绝
;
第二部分写了毛 泽东关于毛岸英遗骨安葬问题的抉择过程。
)
2.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诗在课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
(
学生带 着这个问题初读课文
,
不仅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还要
将诗句放到 具体的语境中
,
理解毛主席用此诗表达的情感。
)
五、小结。


老来丧子最是心痛
,
此刻
,
毛泽东只是一位孤独无助的父 亲
,

失去了最心爱的儿子
,
他心中是多么痛啊
!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
,
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
,
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内容
,
初步体会了毛主席痛失爱
,
悲痛欲绝。但是
,
他作为一位领导者
,
他要面对的 不仅仅是丧子之

,
还有后续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是什么事呢
?
我 们一起接着看。

二、掌握内容
,
感受细节。

1.
感受丧子之痛。

(1)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
,
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
可谁想
,
踏上朝鲜战场才一个多月
,
年仅
28
岁的毛岸英就牺牲了。

①读电报
,
感受战争的残酷。
(
配上战场的枪炮声
)
读了电报内容
,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



9




30


②再读电报
,
感受毛主席的悲痛心情。

请大家再读电报
,
想想毛岸英牺牲的这个消息对毛主席来说简直
就是什么
?
指名回答。
(
噩耗、晴天霹雳
)
(2)
请你默读课文有关段落
,
在重 点词句下加上小圈
,
然后多读几

,
从这些语句中
,
你体会到了什么
?
(3)
交流并指导朗读。


“从见 到这封电报起
,
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
只是一支接
着一支地吸 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
教师设置语境
,
启发学生 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
用提问引导学
生体会感情
:
“这一天
,
对毛主席来说是长还是短
?
”“这一天对毛主
席来说
,
就像一个月那么长”“这一天对毛主席来说
,
真是度日如年

!
”< br>)
②“‘岸英
!
岸英
!
’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
情不自禁地
喃喃着。”

(
教师通过
“轻一点
!
是喃喃
!

“声音有点大了
,
应该是轻声呼喊
!

来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
(4)
小结引读。

①噩耗传来
,
这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悲痛不已
,
他整整一天——

②老来丧子
,
白发人送黑发人
,
年近
60
的毛泽东 失去了最心爱的
儿子
,
他整整一天——

③更何况毛岸英已是毛主席 一家为中国革命牺牲的第六位亲人

,
他怎能不肝肠寸断呢
?
他——




10




30


④此时此刻
,
老人多么希望岸英能像去苏联留学 时那样平平安安
地回来
,
像去农村锻炼时那样平平安安地回来
,
他喃 喃着儿子的名字
——

⑤此时此刻
,
老人想到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 br>,
他的眼睛模糊了
,

喃喃着儿子的名字——

⑥此 时此刻
,
老人多么希望岸英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
亲切地唤
着“爸爸
!
”他哽咽了
,
喃喃着儿子的名字——

可是
,< br>岸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
他再也唤不回心爱的儿子了。

2.
体会抉择之痛。

(1)
屋漏偏逢连夜雨
,
事 情还不止如此
,
秘书带来的志愿军司令部
的电文
,
让这颗滴血的心更 痛了。

出示电文的主要内容
,
轻声地读。
这封电文的到来
,
说明毛主席面
临着什么
?
(2)
面对这封电文
,
毛主席是怎样的心情呢
?
你觉得用什么词可以
概括出来
?
指名回答 。
(
犹豫、痛苦
)
(3)
他犹豫什么
?
为什么为难呢
?
(4)
交流并指导朗读。

①“儿子活着不能相见
,
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


他内心想让儿子回来吗
?
用朗读来表现他的愿望。


②“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你体会到主席矛盾、痛苦的心情了吗
?< br>用你的朗读再现主席当时
的心境吧。




11




30


(5)
小结引读。

①岸英在世时
,
他们聚少离多
,
就这样把岸英留在朝鲜
,
他该有多
么内疚啊
,
他自言自语 着
“儿子活着——”
,
可是当他想到那么多牺牲
的战士都长眠在朝鲜
,
他决定——

②岸英从小受尽苦难
,
作为父亲
,
他多想对儿子做点补偿啊
,
他现
在能做的仅仅是让他魂归故里
,
可是 当他想到那么多牺牲的战士的父
母也无法见到自己的儿子
,
他决定——
③岸英是杨开慧烈士留下的骨血
,
自己非但没照顾好岸英
,
现在
还要让岸英永远留在朝鲜
,
他该多么愧疚啊
,
可是当他想到那些把志
愿军战士当成亲骨肉的朝鲜人民
,
他决定——

(
通过个别指导朗读
,
再加上教师精心设计的小结引读
,
一步步把
气氛烘托出来
,
让学生走进毛主席的内心
,
细细体会伟人的悲痛。
)
(6)但是
,
当秘书把电报记录稿交给他签字的一瞬间
,
他还是





,
因为这一落笔
,
就意味着












(
教师在说过渡语时
,
出示上句
,
与学生互动。
)
这支握在手中无数次的笔
,
这支做过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决策
的笔
,
此时竟是那么沉重
,
毛主席提不起
,
更放不下。

(7)
出示
“第二天早上
,
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
毛主席已经出 去
了……青山处处埋忠骨
,
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该是一个多么难 熬的漫漫长夜啊
!
请你闭上眼
,
走近他
,
贴近他
这 颗滴血的心
,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
听到了什么
?
请你用手中 的笔为我
们重现这个夜晚。




12




30


学生进行练笔
,
播放音乐《神秘的花园》来烘托气氛。出示练笔
的开头
:
“窗外的风更大 了……”

学生完成练笔后
,
点名反馈。

(
此处 安排这个练笔
,
让学生更加贴近主席的内心世界
,
内化语言
,
升华情感
,
领会伟人痛苦抉择的心路历程。
)
3.
总结课文
,
升华主题。

出示填空
:
作为主席
,
他多么想
(


),
多么想
(


);
但是
,
作为主席
,
他不能
(


),
不能
(


)
。毛泽东是平凡的
,
更是
(


)

!
三、朗读诗句
,
总结全文。

1 .
尽管不舍
,
尽管悲痛
,
但主席克制了自己的情感
,
做出了常人难
以想象的决定——
(
青山处处埋忠骨
,
何须马革裹尸 还。
)
这铮铮的言语下
,
是毛泽东那宽广的胸怀和深深的父爱。

毛泽东是平凡的父亲
,
但他更是伟大的领袖
!
我们再一起来朗读一下这句诗
!
(
再次引读
,
让学生在再三读诗句的同时
,
明白诗句中蕴含着伟人
艰难的心路历程。
)
2.
结合课文,
说说你对
“青山处处埋忠骨
,
何须马革裹尸还”
的理
解。
(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
,
至于死后
是否要把遗骸运回家乡安葬
,
那倒无须考虑
,
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
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
,
又表明了毛主席对
儿子遗骨安葬问 题的态度
,
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
,
将儿子葬于朝鲜
,



13




30


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
青山处处埋忠骨

接到电报
:
痛失爱子


这篇课文重在一个“情”字。这份“情”是深厚的、深沉的、凝
重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重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
,
从人物的语言、
动作、神态中去体会人物 的内心
,
再通过读的方式
,
感受人物情感
,

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11
《军神》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
认识
“沃、
匪”

6
个生字
,
读准多音字
“晕”
,
会写
“庆、
诊”

15个字
,
会写“诊所、年龄”等
20
个词语。

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
找出文中对刘伯承语言、
动作、
神态的描写
,
体会其心 理活动
,
感受其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
理解其被称为
“军神”< br>的原因。
4.
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
,
体会 他的
心理变化
,
再试着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激发兴趣。

1.
师板书
:(
板书
:





),
给军组词。


2.
补充板书
:< br>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题目是
(
板书
:
军神
)


3.
释题
:
“神”在字典里有好几种解释。
(
出示“神 ”的解释
)



14




30




4.
过渡
:
这里的“军神”是什么意思呢
?
二、初读课文
,
扫清字词障碍。

1.
快速浏览全文
,
标出自然段
,
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
出示生字< br>)
生齐读
,
师正音
;
生汇报有问题的字词
,
师指导认识。

注意
:
(1)
多音字“晕”
:y
ū
n(
晕倒
)
y
ù
n(
晕车
)
(2)
“崭”是上下结构
,
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3.(
出示新词
)
学生开火车比赛读词。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
整体感知。

1.
再次默读课文
,
思考
:
谁称赞谁是军神
? < br>出示句子
:
沃克惊呆了
,
大声嚷道
:
“……你堪称军 神
!


明确
:
沃克称赞刘伯承是军神。

2.
了解人物
:
(1)
沃克是一位……
(
生齐说
)
(2)
刘伯承呢
?
川东支队的将领。

(3)
背景介绍。
(
出示多媒体
)
3.
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
(
刘伯承眼睛受了重伤
,在就医时因从容镇定被沃克医生认出其
军人身份
,
在手术过程中拒绝使用麻醉剂并 坚持到手术完成
,
沃克医
生称他为军神。
)



15




30

中国历史简介-


中国历史简介-


中国历史简介-


中国历史简介-


中国历史简介-


中国历史简介-


中国历史简介-


中国历史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