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平均数

玛丽莲梦兔
577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19: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东北民谣-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欧亚平)

《平均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42
——
45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

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
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
、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 应用,并能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时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平均数的概念,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来进行一次口算比赛,比一 比一分钟之内哪个同
学做对的口算题目最多!

2
、出示口算题目,孩子在一分钟之内完成

3
、同桌交换批改

4
、组织学生汇报自己做对的数量,评出个人前三名。

5
、师:现 在我们知道了我们班
**
同学的口算最棒,那么
8
个小组那个小组
在 本次口算比赛中表现得最优秀呢?这个怎么来评比,谁来出个主意?

二、

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一)

提出问题,从矛盾冲突中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1
、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 可能会呈现的方法是比较每个小组做对题目的总
数。

8
个小组的人数不完全 一样)

2
、师:大家赞成用这个方法来比较吗?为什么?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 br>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3
、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
、组织汇报:得出结论,因为每个小组的人数不一样,比较总数不公平。

5
、师:哎呀,看来当人数不相等时,用比较总数的方法来决定哪个小组做
得最好不公平,难道 就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比较每个小组本次比赛的总体

东北民谣-


东北民谣-


东北民谣-


东北民谣-


东北民谣-


东北民谣-


东北民谣-


东北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