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分析——平均数
别妄想泡我
892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19: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轩轾-
教学设计
流程图
引入平均数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目
的
小组合作为公司招聘不同的职员,渐渐引入权的概念
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通过解决公司招聘中的系列问题,强化学生加权平均
数的计算能力,深刻体会权的含义及作用
.
培养学生在用
中学,在学中用的意识.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让学生感受权在生活中的广
泛运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实用 性
.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
三、点击生活,应用新知
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
.
让学生运用加权平均数,对自己进行量化评价,既是
对所学知识的反馈,也是课堂评价的体现,并引导学生学
会自我反省、自我矫正、自我完善,从而自律 ,自信、自
强
.
通过师生课堂小结,
总结知识、
提炼方法、
升华情感,
四、回眸课堂,自我提升
给学生启迪和鞭策
.
通过作 业使学生再学习、再探索、再
提高,逐渐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当我们收集到数据后,
通常是用统计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
为了进一
步获取信息,还需 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前我们学习过平均数,指导它
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本节课我们将在实际 问题情境中,进一
步探讨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共同阅读 节引言,
让学生回顾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
了
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同时体会数据分析的重要环节,
而平均数是数
据分析中常用的统计量。
问题
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候选人进行了
听说 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
应试者
甲
乙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该录用谁?用依据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 生提出评判依据。若学生提出以总分作为依据,教师要将
学生的回答引导到算数平均数。
通过师 生共同计算,
理解公式
X
的意义是
所有数据的和与数据个数的商,体会公式中 分子与分母的意义,为后继
学习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回顾小学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总
 ̄
听
85
73
说
78
80
读
85
82
写
73
83
和与数 据个数的商。说明算数平均数在统计学中能反映一组数据总体的
平均水平(集中趋势)
,为后面 引入加权平均数作铺垫。
问题
2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 译,能否同等看待听、
说、读、写的成绩?如果听、说、读、写成绩按照
2:1:3
:
4
的比确定,
应该录取谁?
追问
1
:用算数平均数解决问题
2
合理吗?为什么?
追问
2
:
“听、说、读、写成绩按照
2:1
:
3:4< br>的比确定”说明在计算平
均数中比较侧重哪些成绩?
追问
3
: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听、说、读、写的差别?
师生活 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若不能提出合适
的方案,教师再通过
3
个追问进行引导。对于追问
1
,学生能感受到不
合理,
但原因可能说不清楚,
教师可举生活中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先体会,
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先行组织者”
。追问< br>3
尽量让学生独立解决,给学生
充分思考、尝试的时间。若学生还存在困难,再进行小组 合作讨论,让
学生经历加权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体验权的产生是自然的过程,体会计
算的合理性 。问题解决后,教师总结,权的意义是反映是数据的重要程
度,如
2
,
1,
3
,
4
分别表示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权,而这样计算
的 平均数
79.5
,
80.4
分别成为甲和乙的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加权
平均数。
2.
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问题
3 < br>在问题
2
中,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权不同)
,这种计算平
均数的 方法能否推广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