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性教学质量分析

巡山小妖精
806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19:3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爱的代价歌词-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柴贞仪)
产品质量缺陷等级判定标准


















































































二年级数学阶段性教学质量分析
截至目前,
自己担任的二年级二班的数学教学已经完成
了“长度单位”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角的初
步认识”三个 单元的教学任务,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的教学也已临近尾声。教学进度与计划安排同步 。按照学校
安排及自己的教学实际需要,
课内安排进行了三个单元过关
检测,同时参加 了学区组织的月考一次。现就结合九周以来
的教学实际及四次检测情况对本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分析如下:

一、
根据教学体验自己认为本段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为

1

“长度单位”的教学重点在于“米”和“厘米”概
念的建立及单位换算,
难点在于对物体长度的估量及单位的
选择。

2


10 0
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教学重点在于竖
式加减法概念的建立与运算技能训练,难点 在于进位加、退
位减与解决问题。

3

“角的初步认识”重点在于 角的概念建立与分类比
较,
难点在于利用三角板判断角的大小及数角、
按要求画角。< br>
4

“表内乘法(一)

的教学重点在于乘法概念的建立< br>及
1

6
乘法口诀的编写,
难点在于乘加乘减与解决问题。< br>
二、教学过程反思

《长度单位》对大人来说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 br>要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理解概念,同时要求学生
对物体长度的估量及单位作出正确选择 ,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虽然利用多媒体尽量多的出示了一些长度是
1
厘米和
1
米的物体,
进行多次感知。
并且引导他们多动手量身边的
物体:比 如课桌的长、宽、高,门窗的高度等,但依然还有
部分同学,在没有老师提醒的情况下会做出错误地选择 ,自
主摸索、学以致用、经验积累意识亟待提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是在学生会口算两
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的基础上编排的。概念的建立与
竖式运算技能掌握问题倒不是很大,
问题最大的是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一位数加减法的计算还应留在数手指的阶段,









.
1

产品质量缺陷等级判定标准

而且错误率较高;其次是部分同学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 、
少几的数的问题时,
常常会把对象量与比量倒置……对于这
些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突出 问题,
自己还没有找到高效实用的
解决办法,虽然教学进度已经完成,但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 br>决。

《角的初步认识》
,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
方形、三 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
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 ,为
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自始至终将观察、操作、
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 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
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做
一做、画 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
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但在变式训练,如在梯形中画 一条
线,
使其增加一个、
两个、
三个直角时无从下手,
在数角时,< br>往往会忽略重叠的角,而得出错误的答案。虽说是年段儿童
学习过程中难免的认知规律,但很大程 度上还是教不得法,
导不得窍。

《表内乘法
(

)
》是乘法的初步认知,是建立在学生
已经学过加法的基础上,通过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进行知
识迁移,引导学生建立乘法概念。一个概念的建立,对于成
人来说不易,对只有七岁的儿童呢,就更不 易!虽然在教学
过程中尽量放慢脚步,时刻关注着后进生,但由于儿童思维
的局限性所决定,< br>特别是后进生对乘法的含义仍理解不深不
透,遇到稍微有难度的问题,比如乘加乘减的问题时,就 迷
糊不清了。反复推究之后,自己认为应给学生特别是后进生
一个循序渐进的消化过程,
应存一份阶段性不间断地导学恒
心。

三、
检测质量分析

1
、四次检测,平均成绩如下:

及格率


89.8%


优秀率:
69.5%


均分:
81.5%

各项指数最高的是学区月考卷面成绩:

及格率


94.6%


优秀率:
78.4%


均分:
81.9%










.
2

爱的代价歌词-


爱的代价歌词-


爱的代价歌词-


爱的代价歌词-


爱的代价歌词-


爱的代价歌词-


爱的代价歌词-


爱的代价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