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题及试题答案

玛丽莲梦兔
500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20: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最天使-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郎葆辰)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
3
分,共
30
分,请将正确答案的 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
.某种感觉的韦伯分数越小,说明该感觉越
(


B )


A
.迟钝








B
.敏锐










C
.正常





















D
.低常

2
.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



C

)


A
.思维








B
.感觉







C
.知觉。












D
.想象

3
.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辑学写内容所产生的干拉作用叫
( A


)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超限抑制

















D
.侧抑制

4.
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
( D


)
特点。

A
.直观性



















B
.稳定性




C
.概括性











D
.可操作性

5.
以下不属于诱导依从策略的是

(


D

)


A
.登门槛放应








B
.留面子效应





C
.引诱法
















D
.示范法

6.
冯特创立的心理学派是
(

A


)


A
.构造心理学
















B
.机能心理学
C
.格式塔心理学














D
.行为主义心理学

7
.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
(


A

)


A
.詹姆薪—兰格理论










B
.坎农一巴德理论
C
.沙赫特—辛格理论










D
.腾斯伯格理论

8
.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智力量表是
(

B


)


A
.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




B
.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




C
.韦克斯勒智力量




D
.瑞文推理测验

9

“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是人的
(


A

)
特征的表现。


A
.气质






















B
.能力






C
.性格






















D
.兴趣

10

“印刻”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的
(


A

)
提出的。

A
.劳伦兹




















B
.皮亚杰









C
.艾里克森


















D
.柯尔伯格

1
.知觉的特性不包括
( D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间接性



2
.以下不属于睡眠失常的是
(

B

)


A
.日间嗜睡




























B
.白日梦

C
.突发性睡眠


























D
.睡眠窒息

3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

B

)
A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B
.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C
.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


















D
.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

4
.老虎钳可以当作锤子用,缝制衣服的棉线可以裁纸,这克服了
(

B

)
的限制。

A
.对问题的认知方式




















B
.功能固着

C
.知识经验




























D
.思维定势

5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

B

)
的影响所致。

A
.激情
































B
.心境

C
.热情
































D
.应激

6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觉其臭”
,说的是
( A )


A
.感觉适应




























B
.明适应

C
.暗适应






























D
.感觉调整

7
.下面关于生理性动机说法错误的是
(

C

)


A
.生理性动机除了受生理因素影响,还受心理因素影响。

B
.母性动机也是一种生理性动机。

C
.古代被阉割的太监,体内基本没有性激素,所以就不再有性动机。

D
.厌食症患者强迫自己减少进食或者不进食。

8
.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
(

D

)
特点。

A
.直观性






























B
.稳定性

C
.概括性






























D
.可操作性

9
.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称为
(

A

)


A
.认知风格




























B
.认知类型

C
.认知过程




























D
.认知活动

10
.以婴儿理解客体恒常性为重要特征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

C

)


A
.前运算阶段


























B
.具体运算阶段

C
.感觉运算阶段
























D
.开式运算阶段

1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







A
.华生与斯金纳















B
.冯特与铁钦纳






C
.詹姆斯与杜威















D
.魏特曼与苛勒

2
.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 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A
.感觉























B
.知觉






C
.感受性





















D
.感觉阈限

3
.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是
(

ABCD


)







A
.邻近原则



















B
.连续性原则






C
.闭合原则



















D
.同域性原则

4
.下列关于短时记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BD


)







A
.短时记忆的保存容量为
7
±
2
个项目






B
.短时记忆的信息单位是组块






C
.机械性复述无助于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保持

D
.人们的知识经验会对组块产生影响

5

“美人鱼”的形象是下列哪种想象的产物
(

B

)







A
.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无意想象



















D
.幻想

6
.下列关于表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BCD


)







A
.表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B
.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C
.表象往往不如知觉完整和稳定






D
.表象能够承接各种施加于它们的心理操作,如心理旋转等

7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

C


)


A

)








A
.一种交叉关系















B
.一种线性关系






C
.倒
U
形曲线关系












D
.一种直线关系

8
.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的是
(


AD

)







A
.尼科尔斯



















B
.平崔克






C
.班杜拉





















D
.德韦克

9
.个体智力呈直线式发展的年龄阶段是
(

A


)







A

12
岁之前


















B

12

18







C

24
岁以后


















D

36
岁以后

10
.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BD

)






A
.从众
























B
.合作





C
.竞争
























D
.捐赠

1
.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 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
规律性的方法称之为
( A


)


A
.调查法






















B
.个案法






C
.观察法






















D
.测量法

2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B


)







A
.冯特
























B
.铁钦纳






C
.华生
























D
.苛勒

3
.看见一朵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B


)







A
.思维
























B
.知觉






C
.感觉
























D
.错觉

4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
(

ABCD


)







A
.新颖性






















B
.流畅性






C
.灵活性






















D
.精致性

5
.儿童获得语言的关键期是
(

C

)







A

0

1

5




















B

1

3







C

1

5

5




















D

3

5


6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词汇的理解
(

ABCD

)


A
.词频
























B
.词长






C
.语义
























D
.语境

7
.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这个观点是

(

C


)
提出的。






A
.拉扎勒斯




















B
.阿诺德






C
.坎农—巴德


















D
.詹姆斯

8
.正直、诚恳、认真、乐于助人等属于性格的
(

A


)
特征。






A
.态度
























B
.意志






C
.情绪
























D
.理智

9
.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


BC

)







A
.艾森克人格问卷














B
.罗夏墨迹测验






C
.主题统觉测验
















D
.卡特尔
16
种人格因素问卷

10
.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属于
( C


)






A
.急性应激障碍

















B
.应激后障碍





C
.心境障碍





















D
.人格障碍

1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C )


A
.华生与斯金纳
B
.冯特与铁钦纳

C
.詹姆斯与杜威
D
.魏特曼与苛勒

2
.心理学的主要功能
( ACD )


A
.描述和测量
B
.调节与预防

C
.解释和说明
D
.预测与控制

3

( A )
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它是注意的时间特征。

A
.注意的稳定性
B
.注意的分心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4.
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记忆属于
( C )


A
.陈述性记忆
B
.外显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情境记忆

5.
艾宾浩斯在遗忘研究中创造的两个重要的工具是
( AC )


A
.无意义音节
B
.组块

C
.节省法
D
.默读

6.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这支持了
( D )
A
.语言获得的条件反射学说
B
.语言获得的强化学说

C
.语言获得的社会学习理论
D
.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说

7
.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这个观点是
( B )
提出的。

A
.拉扎勒斯
B
.阿诺德

C
.坎农
D
.詹姆斯

8
.情绪的成分是
( ABD )


A
.主观体验
B
.外部表现

C
.神经结构
D
.生理唤醒

9
.系统地提出了动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B )


A
.海德
B
.韦纳

C
.赫尔
D
.华生

10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CD )


A
.弗洛依德
B
.奥尔波特

C
.马斯洛
D
.罗杰斯

1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BCD

)









A
.佛洛依德

























B
.魏特墨






C
.考夫卡



























D
.苛勒

2
.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称为
(

C



)


A
.注意的稳定性


















B
.注意的分心

C
.注意的转移




















D
.注意的分配

3
.我们知觉到月亮在动,而浮云是静止的,是因为
( B


)


A
.动景运动






















B
.诱发运动

C
.自主运动






















D
.真实运动

4. (


ABD

)
属于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
.线条透视






















B
.相对大小

C
.辐合


























D
.遮挡

5.
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是

(

B


)


A
.短语


























B
.音位

C
.语素


























D
.单词

6.
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
( ACD



)


A
.巴甫洛夫






















B
.乔姆斯基

C
.班杜拉
























D
.斯金纳

7

“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是
(

D


)
的观点。

A
.拉扎勒斯























B
.阿诺德

C
.兰格



























D
.詹姆斯

8
.独立、果断、勇敢、坚韧等属于性格的
(


B

)
特征。

A
.态度




























B
.意志

C
.情绪




























D
.理智

9
.有些原本学习很好的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 ,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心情烦躁、无所事事,甚至出现想
退学的想法,这种现象通常属于(




A




A
.适应性障碍






















B
.急性应激障碍

C
.心境障碍
























D
.情绪障碍

10
.下列运动中,容易出现沉浸体验的是
(


AD

)


A
.运动





























B
.逛街

C
.做家务



























D
.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

1
.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A

)







A
.感觉





























B
.知觉






C
.感受性



























D
.感觉阈限

2
.我们回想儿时经历的事情,属于
(

D

)


A
.陈述性记忆























B
.外显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情境记忆

3
.美人鱼的形象,是下列哪种想象的产物

(


B


)


A
.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

C
.无意想象





















D
.幻想

4
.下列关于表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BCD

)


A
.表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B
.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C
.表象往往不如知觉完整和稳定。





D
.表象能够承接各种施加于它们的心理操作,如“心理旋转”等。

5
.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这个观点是

(

A


)
提出来的。

A
.拉扎勒斯
















B
.阿诺德

C
.巴德




















D
.詹姆斯

6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D

)


A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描述的是人的不同的心境状态

















B

“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人的激情状态

C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D
.研究表明,人可以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对健康影响不大。

7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


C

)










A.一种交叉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









C.倒
U
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

8
.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的是
(

AD


)


A
.尼可尔斯


























B
.平崔克

C
.班杜拉




























D
.德韦克

9
.个体智力呈直线式发展的年龄阶段是
(

A


)
特征的表现。


A

12
岁之前






















B

12

18


C

24
岁以后






















D

36
岁以后

10
.下列因素中,能够影响人际关系的是
(

ABD


)


A
.相似性




















B
.互补性

C
.差异性




















D
.熟悉性



二、名词解释
{
每小题
5
分,共
20

}
11
.韦伯定律:韦伯定律由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概括成一个公式:
K
= △
I/I
,即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
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

12
.聚合思维:指把问题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一个方向,在一定范围,有条理地得出一个正确答 案或
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活动。

13
.复合情绪: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 通过自我的认知评价所产生的。主要的复合情绪有:爱、焦虑、敌
意和自我意识情绪。

14
.刻板印象:是对某一社会群体的一个概括,认为这个群体中的人都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无视成 员之
间实际存在的差异。

11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它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12
.依恋:婴儿与父母或其主要看护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系,这种强烈的、持久的社会 一情感关系
称为依恋。

13
.情境智力: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 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
统称作情境智力。

14
.主我与客我: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自我由主我和客我两部分组成。主我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
察和体验者,客我被主我觉察和体验的对象。

11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 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2
.精细加工:是通过把 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己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
理化的加工方式。

13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4
.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 也容易产生
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人为主”

“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 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11
.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
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 过程,这就是感觉。

12
.定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用某种方法解决 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
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 定势。

13
.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14
.心理健康: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心理健康:从心理状态来理解,心理健康是一种认知和情绪的良好< br>状态;从心理特质来理解,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 br>一种享受生活和承受生活压力的能力。

(如果采用
WHO
的定义也正 确,即:世界卫生组织(
WHO


2005
)将心理健康定义为“ 一种良好
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 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
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做贡献”



11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 入
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12
.电报式语言:
18< br>个月左右的婴儿会进入电报式语言阶段,这种语言基本上是由实词构成的简单句,通
常是名词和动 词,没有介词、冠词等功能词。

13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 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由
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的原动力,可以推动个体的 行为。

14
.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 的信息加工方式。

11
.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 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
等三部分。

12
.感觉的绝对阈限 :心理物理学中将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13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14
.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 br>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1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2
.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 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13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 br>14
.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压力 下,放弃
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人的看法。


三、简答题
{
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从以下
4
个题中任选< br>3
个完成
}
1
.简述意识的含义并列举意识的几种不同状态。

从心理内容上讲,意识就 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其中既包括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
的,也包括难以用言语表述清 楚,但是却是能够让人亲身体会到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
意识的概念:
第一,意识是一种觉知。第二,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第三,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意识的不
同状态有:睡眠、梦、催眠和白日梦。

2
.遗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遗忘的进程不但受时间的素的影响,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1)
材料的性 质和数量。一般来说,人们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较慢,并且有意义的材料比无
意义的遗忘得慢 。在学习程度相同的情况下,识记的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越少,遗忘越慢。

(2)

学习的程度。实验证明,低度学习容易遗忘,适度的过度学习可以巩固记忆效 果,但是大量的过
度学习,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一般来说,学习程度达
120%
效果最佳。

(3)
记忆材料的位置。
有研究表明,
最后呈现的项目 最先回忆起来且遗忘的少,
其次是开始呈现的项目,
回忆效果最差的是中间部分的项目。所以, 在记忆一份学习材料时,对学习材料的中间内容要重点加强,
前后学习材料是相对容易记忆的部分。
(4
)
记忆者的态度。记忆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有一定的影 响。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
经历,该记住没记住,不该记住反倒记住的现象。一般来说,对于自己不重要、 不感兴蝠,或是不需要的
信息,人们容易遗忘。

3
.使用智力测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
)智力是动态过程,不能贴标签;



(< br>2
)智力有多种成分,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只给出单一智商值结果的测验可能不恰当;




3
)注意智力测验的文化适用性;




4
)多因素影响智力测验结果,如健康、环境氛围等。

4
.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 控系统,它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
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 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最天使-


最天使-


最天使-


最天使-


最天使-


最天使-


最天使-


最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