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名词解释大总结

别妄想泡我
690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20: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大雨-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施桢)
新速度教育教师资格培训
-----
心理学




1




8









心理学大总结之名词解释部分

注:加粗为一级概念

普通为二级概念
*
为三级概念

括弧
中的时间是考过年 份(并不是说二级三级概念不主要,这个
只是按照重量级划分,心理学考的还是很细的)
1

心理学(
2002.4


2004.4


2009.7

:是研究人的行为
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br>
2
、心理学研究方法

3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 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
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
,
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
,

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
、测验法(< br>2010.10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
,
对个体的心理 特征进行间接了解
,
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
法。

5
、< br>实验法

2002.10


2003.10

2006.7


2007.4


200 9.9


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
的方法。

6
、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
的想法或做法< br>,
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
研究方法。

7

意识(
2002.4


2004.1

2004.4


2006.4


2007.4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
指个人运用感
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
,
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
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 变化的觉知。

8

注意

2002.10

2003.10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
某一时刻所处状态
,
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9
、不随意注意(
2009 .4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
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0
、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
力的注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 象。

11
、随意后注意(
2007.10

:事先有预定 目的、但是不需要
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2
、生物节律(
2008. 4

:是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

,
它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 个“生物钟”
,
随时监视着时间

20
×

20 = 400
新速度教育教师资格培训
-----
心理学




2




8


的进程。

13

日节律

2005.10


2010.7


存在于动物和人身上
,

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
,
以及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
变化
,
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
< br>14
、感觉: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
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 别属性的反映。

15

知觉

2002.10

: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使人对感觉 信
息的整合和解释。

16

感受性(
2005.4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17

感觉阈限(
2005.4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剌激存在
或剌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 界值。

18

社会知觉

2002.4


2006.10

: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
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 机和意向
(
社会特征和社会
现象
)
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19
、超感知觉(
2004.4

:通过不同于人类感观而获得有关
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

20
、最小可觉差: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简

jnd. < br>21
、视觉适应(
2004.10

:是在剌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
生的变化
,
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
,
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

22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
,
新近获得的信息
比 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23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 形成过程

,
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24
、晕轮效应(
2004.4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
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
,
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
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 现象。

25
、社会刻板效应(
2007.10

:社会刻 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
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
,
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
的看法。

26

记忆

2002.10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
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7
学习

2003.4


2004.10


2008.7


2010.4


2010.7



20
×

20 = 400
新速度教育教师资格培训
-----
心理学




3




8


通过主客 观的相互作用
,
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
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
,
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
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28
、接受学习(
2006.10

: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
,
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

,
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 br>
29

*
陈述性记忆(
2007.4

: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
,
即事实类信息,
(是可以言传的)


30

*
程序性记忆(
2007.4

:又称技能 记忆
,
记忆程序性知

,
(一般是很难言传的)


31

*
组块:是指人们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
理组合 。

32

*
编码(
2005.10

: 编码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
,
它把
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 式。

33

*
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
材料进行系统、
有序地分类、
整理和概括,
使之结构合理化。
34

*
语意网络:信息被组织在体系不太清晰的框架中,包
含了表征各 种概念的节点和彼此相联系的连线,连线的长短
代表着联系的密切程度。

35

*
图示:是一种心理网络结构
,
它表示的不是许许多多的
具体事 物
,
而是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6

思 维

2002.4


2003.4


2007.10

:思维是以人已有
的知识为中介
,
对客观事物的概 括的、间接的反映。

37

概念(
2011.4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
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
是高级认知 活动的基本单

,
以词的形式来表现。

38

问 题解决(
2009.7


2011.1

:定义为具有一 系列目标
指向性的认知操作,
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①目标指向性


操作系列性

③认知性操作

39

想像: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
形成
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0
、创造性思维(
2005.4

: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 识经验
,
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
,
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41
、演绎推理(
2004.10


2006.7


2009.9

:是指从一组

20
×

20 = 400
新速度教育教师资格培训
-----
心理学




4




8


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

42
、归纳推理: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43
、算法式(
2006.10

:依照正规的、机械的途径去解决问
题。

44
、启发式: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的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
的相似关系,利用经 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

45
、爬山法(
2007.4

: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
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
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46

*
算子:解决问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性操作来从初
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这些认知性操作称为算子。

47

*
功能固着性:即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趋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

48

*
定势(心向、心理定向)
:在连续进行工作时,如果一
个人屡次成功地以相同地方法解决了某类问题,会使他机械
地或盲目地以原有的方式方法解决类似问题,而不去寻求新
的、更好地方法。

49

智力

2004.4

: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 br>,
包括学
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

50
、< br>能力

2003.4

: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
个性心理特征
,
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
而智力则只是表现在
人的认知 学习方面(比较)

51

流体智力

2002.4


2009.4

: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
力。

52

晶体智力
: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53
、个别智力测验(
2004.10

:指那种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
能对一个受 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

54

信度

2003.10

即可靠性,
指多次测验的一致性程度。

55
、效 度(
2005.10


2011.1

:指测量的有效性 ,即一个
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56

常模< br>(
2004.1


2004.4


是解 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
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57
、智商(
2007.10

:智力商数,表示儿童的智力水平。

58

*
比率智商(
2006.7


2009.9

: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

20
×

20 = 400

大雨-


大雨-


大雨-


大雨-


大雨-


大雨-


大雨-


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