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巡山小妖精
704次浏览
2021年01月21日 21: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南瓜灯图片-
一
心理现象
必考填空或判断
< br>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个体心理差异与知,情,意三大心理过
程合起 来就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1
,
心理过程:
认 识过程
(感知,
记忆,
思维,
想象等)
情感过程
(喜怒哀惧等)
意志过程
(采
取决定,执行决定等)
2
,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
能力(一般能力,执行能力等)
气
质(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等)
性格(谦虚,乐群,自信,勇敢,毅力等)
二
心理学研究方法
填空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法等
三
感觉的相互作用
填空或判断
(一)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1
,视觉中的闪光融合现象
2
,感觉适应:视觉的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
3
,感觉的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
(二)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1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2
,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3
,联觉:色听现象
“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体现了感觉的嗅觉适应。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属于
感觉的适应现象
举例子:
(一)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例黑暗中的某个小光点,旁有易看,旁有强光刺激则难看
1
,视觉中的闪光融合现象:开灯关灯一秒以内,长点灯闪光,更短的则融合(一个 闪烁的光源
每秒闪烁超过
10
次,就会出现闪光融合现象,电影就是利用融合想象制作 的)
3
,
感觉适应:
视觉的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黑暗中要适应一会才看到东西,太阳光太明亮也是)
听觉(高音机器声,会发生适应现象,并且听觉感受器有明显丧失)
肤觉
味觉
3
,感觉的对比:
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例如两个灰色的小正方形,分别放在
和白纸中央,黑色背景上的会亮些,白色会暗些,这叫同时对比,明度对比。
)
(再如吃就 觉得葡
萄酸,吃了苦药觉得白开水甜)
(二)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 br>1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例如噪音听觉影响下,黄昏视觉的感受性降低为受刺激前的百分之20
,
轻微的肌肉运动或凉水擦脸,则提高。
2
,不同感觉的 相互补偿:盲人失去视觉可通过触觉阅读钞票上的盲文数字去识别,同理聋哑人。
3
,联觉:色听现象
例如
c
—红,
d
—紫,
f
—粉红,
g
—纯蓝,
b
—非常明亮的铜色
四
知觉的特性
1.P27_37
知觉的特性(四个,重在理解,给现象作分析,结合第五节,解答如何运用,去年简答
题)
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答案在课本P27――29,全部的例子都要看并且理解分析
在不同照明条件下,人们总是把国旗看成是红色的,这现象表明:
人的知觉具有恒常性
五
P33
在使用直观教具时的应用
1
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具
2
以适当方式,在适当的时候适当位置呈现直观教具
3
使用教具应当适应学生感官的特点
4
把实物标本,图像的直观与语言直观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课本上有答案P33
有印象就好了。
六
P38
记忆表象的种类
记住
视觉表象
听觉表象
运动表象
记忆表象的两个特征:直观性
概括性
七
P39-P40
记忆的种类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
(填空)
1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
,语言—逻 辑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对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和
性质等为内容的记忆。
3
,情绪记忆: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更持久)
4
,运动记忆:对活动的动作及动作顺序为内容的记忆
中学生记忆力的特点:
1
,
中学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代
2
,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3
,意识识记方法主导地位
4
,抽象识记能力有较大发展
5
,记忆广度增大
(二)根据储存信息的久暂分类
(大题)
.P40
记忆根据储存信息的久暂分类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侧重理解短时记忆)
判断题:
保持在一分钟左右的信息属于
短时记忆。
填空题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7+2个
组块
长时记忆的编码以语音为主。
(错误)
语义为主(正确
)
P50
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
1
,头脑清醒,无疲劳感
2
,有能够记住的自信心
3
,记忆的目的任务
明确
4
,又适应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四个,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作简述分析题)
八
P47
遗忘的规律
遗忘过程的规律
(填空)
遗忘的规律: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即遗忘规律发展是“先快后慢”的一条规律。
判断题
材料达150%,记忆效果最佳。
(正确)
实例分析
艾宾浩斯的揭示的遗忘规律是怎样的?它对我们学习有何启示?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
点。及时复习 的意义。在学习中你是如何运用记忆规律的?(答案自己想,没有现成的)
九
P68
思维的分类
(一)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
(二)根据在问题解决中思维探求问题解决方案有无确定的方向: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变式:指概念中非本质属性的变化。在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变式可以通过变化事物的非
本质属 性,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P68
(必考)思维的分类
(一)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分为:
直观动作思维: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而具体 问题的思维活动。例如三岁以前的儿童拆玩具,成
人的进行技术操作的专业人员。
具 体形象思维:例如人们布置房间是事先构思的,
3~7
岁的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画家,作
家,导演,设计师也是。
语词逻辑思维:当人们面临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考
< br>例如科学家,企业家。儿童
7
岁开始能进行语词逻辑思维,但离不开具体
~。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
态。
(二)聚合思维:例如
A>C,AC,B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 对问题中所提供的信
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的思维活动方式。 例如如何保
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案件侦查,新产品研制和广告设计等
判断题:三岁以前的儿童只能进行直观动作思维。
(正确)
认识过程的核心是思维。
(错误)
应该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是思维
十
P78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P78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看前四个即可,分析具体影响,必考,去年简答题)
问题中材料组织的形式
定势
功能固着
情绪与动机
人际关系
定势: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
最早研究定势的是
迈尔
陆钦欣
罗森塔尔效应
P221
罗森塔尔效应 (仔细理解该试验,如何来,见事实一段)
(心理暗示,期望,自信)
十一
P83
想象的分类
想象的分类:根绝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
1
,
无意想象
例如梦
判断题
我们听别 人讲故事,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故事的情景,这种情况属于无意想象的表现。
(正确)
2
,
有意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新颖性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对已有表象加工主要有:粘合,夸张,典型化三种方式)
想象可以根据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
无意想象
:人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
.
例如梦。
有意想象
:事先有预定目的的,又可分为:
再造想象
: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建筑工人看工程图纸,歌唱家
歌谱,学生理解粒子的运动,人们欣赏艺术作品。
判断题:文学家塑造新人物的过程是属于再造想象。
(错误)
是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
: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根据一定的人物, 在头脑中直接形成新想象的过程。如作曲家
谱曲,工程师设计机器
举例说明区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填空题:
创造想象对已有表象的加工主要有
粘合化、夸张、和典型
三种方式
.
P84
创造活动中想象的作用(三个,可不按书上作答,去年论述题)
填空:
吴承恩写《西游记》属于
创造想象
,读者读它属于
再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