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 谈闻一多
绝世美人儿
927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02: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无证驾驶怎么处罚-环保小报资料
梁实秋
谈闻一多
《谈闻一多》这本书在
1967
年由传记文学
杂志社在台湾出版。
这本书是写闻一多在清华求学、
游美及返国教书,
一直
到抗战发生为止的几个重要时期。
闻一多与梁实秋
的交往
抗日战争以前,
梁实秋可算是闻一多交往最密 切、
最知心的挚友了。
他们是
清华同学
;
又曾经同在美国科罗拉多大 学学习,
并同住一室
;
他俩一同参加大江学
会,参加在美国的戏剧演出
;
后来又一同在青岛大学任教。他俩互相钦佩,情投
意合,经常互诉衷肠,把自己心底的深层 隐私都向对方倾诉
……
在清华园
闻一多出生于1899
年,于
1912
年考入清华学堂
(
清华大学前身
)
,
1922
年
毕业出国。在清华园的
10
年期间,闻一 多除认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外,还积极
参加校内外各种政治、文化、戏剧、美术活动,曾担任《清华学报 》、《清华周
刊》的编辑,并发表许多诗歌
,成为清华园内颇有名气的诗人。
比闻一多晚一年
(
即
1923
级
)
的梁实秋也很喜爱文学,并于
1 920
年
12
月
5
日和同级的顾毓琇、吴文藻等组成一个
& ldquo;
小说
研究社< br>”
,还编写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作法》。闻一多很钦佩他们
的精神,建议他们把
“
小说研究社
”
改为
&l dquo;
清华文学社
”
,
以扩大研究范围。
梁实秋等 欣然接受了这位老大哥的建议。
1921
年
11
月
20
日,
清华文学社正式成立,参加者
14
人,闻一多被选为书记,梁实秋被选为干事。
梁实秋后来在《清华八年》中回忆:
“
闻一多 长于图画,而且国文根
底也很坚实,作诗仿韩昌黎,硬语盘空,雄洋恣肆,而且感情丰富,正直无私。< br>这时候我和闻一多都大量的写白话诗,朝夕观摩,引为乐事。
”“喜欢文学的同学们络绎而来,
每人有新的诗作都拿来给他看。
他又毫不客气地批
评 ,很多人都受到他的鼓励,我想受到鼓励最多的我应是一个。
”
闻一多
开 始写诗评。
俞平伯出版了
《冬夜》
诗集,
闻一多对它评论,
写了《冬夜评论》
。
梁实秋建议将《冬夜评论》以书出版,但一时未能如愿。后来梁实秋干脆自 己也
写一篇,名为《草儿评论》,他将两首合并,命名《冬夜草儿评论》,此书印刷
费约百元, 全是梁实秋从家里要来的,寄售后,连成本都没有收回来。闻一多知
道此事后,对梁十分感激。
离开清华前,闻一多曾在给顾毓琇的信中写道:
“
得与诗人梁实秋缔
交,真喜出望外。
”
他还特地送梁实秋两幅画,一幅《 荷花池畔》,一幅
《梦笔生花图》,梁实秋珍爱之,称其
“
颇见奇思”
。
梁实秋还有意将闻一多在清华时所写诗 结集,
作为清华文学社丛书之一出版,
未果。闻一多赴美后,对原来的诗加以删削,又增添若干 ,共成
103
首,集结成
《红烛》,于
1922
年
12月
26
日寄回国内梁实秋处,得到梁鼎力相助。几经周
折后,梁实秋请郭沫若
帮忙,
郭向上海泰东图书局推荐 ,
《红烛》
得以在
1923
年
9
月出版,
有
《李
白
篇》、《孤雁篇》、《红豆篇》,还专门收入《寄怀实秋》,其中有这样的
句子
:
“
莲蕊间甜睡 的骚人啊
!/
小心那成群打围的飞蛾,
/
不要灭了你的纱
灯哦
!”
《红烛》中还有一首《红荷之魂》,序曰:
“
听侄辈 读周茂
叔底《爱莲说》,便不得不联想及于三千里外《荷花池畔》底诗人,赋此寄呈实
秋。”
在美国初期
闻一多在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门前
1922
年
8
月闻一 多到美国后,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学艺术,并继续写诗,他
在《太阳吟》中写道:
“
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
!/
又逼走了游子的一
出
还
乡< br>梦
,
/
又
加
他
十
二
个
时< br>辰
的
九
曲
回
肠
!/…&hellip ;
太
阳
啊
,
……
神速的金乌
———
太阳
!/
让我骑着每天绕太< br>阳一周,
/
也便能望见一次家乡
!……&rdq uo;
他把诗抄寄给梁实秋、
吴景超,
还在信中提醒:
“
请不要误会我想的是狭义的
‘
家
’
,
不 是
!
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
人。”
1923
年暑假后,
梁实秋也从清华毕业 ,
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攻读英国文学,
该校地处珂泉,规模不大,只有
500
多名学生,但周围风景很美。梁到后,立即
寄给闻一多
12
张风景照片,本意只是想炫 耀一下那些迷人的景色,没想到闻一
多接到信后,
事先也没有打招呼,
提着小皮箱径直 来了。
他并非为珂泉的景色所
吸引,
实在是想和爱好文学的好朋友住在一起。
来了以后,
闻一多进入科罗拉多
大学美术系学习,他们还经常出去游山逛水,攀高峰,探深谷, 写生、作诗,不
亦乐乎。
闻一多生活向来不规律,各种文具、 诗集以及作画用的颜料、画布、茶具等
乱放,
引起梁实秋的讥笑。
作为回应,
闻一多写了一首名为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
的诗,
诗中幽默地虚拟地写了桌上各种用具 对自己凌乱处境的埋怨。
但在诗中最
后一句话说:
“
秩序不在我 能力之内。
”
使人感到很滑稽。
192 4
年夏,梁实秋离开科罗拉多大学赴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闻一多同
路,
经芝加哥去 纽约的美术学院。
两人离开珂泉时,
闻一多送给朋友两本心爱的
诗集,梁实秋则回赠一 具珐琅香炉。梁实秋回忆说:
“
那是北平老杨天利
精制的,
上面 的狮子黄铜纽扣特别精致,
还附一大包檀香木和檀香屑,
闻一多很
喜欢
&ls quo;
焚香默坐
’
的境界,
认为那是东方人特有的一种妙趣,
所以他
特别欣赏陆放翁的两句诗,
‘
欲知白日飞天法,尽在焚香 听雨中
’
,
……
闻一多就带着这 只香炉到纽约
‘
白日飞升
’
去了。
&rd quo;
参加大江学会
清华学校
1921
级和
1922
级的同学,
许多 都接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
在校时
就关心国家大事。到美国后,看见有些中国留学生只知找女朋 友玩,生活散漫,
不关心政治。
这些同学就想办一个团体,
做些事情以唤起那些颓废同 胞们。
清华
的留学生们曾经建立起多个通讯小组,
在信中相互交流思想,
取得 一定共识。
1924
年
9
月,闻一多和梁实秋离开科罗拉多到达芝加哥后,与 罗隆基、何浩若、吴泽
霖等,联络各通讯小组,成立了大江学会
(
大江会
)< br>。他们的宗旨是:提倡国家主
义
(Nationalism
,
这个词和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相同,
但他们认为,
如译为民族主
义,
容易使人误会为狭隘 的民族主义,
因此称为国家主义更为合适
);
反对帝国主
义的侵略
;
反对军阀专横,提倡自由民主
;
拥护人权
;
主张加强建设发展经济, 把
国家从农业社会建设成工业社会,
解决农民贫困问题。
但他们反对阶级斗争,
赞
成以和平的手段改造政权。
大江学会的纲领和宣言译成英文后,
在中国留学生中< br>广泛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