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练习》
别妄想泡我
838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04: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描写人物外表的词语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课外阅读专项练习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窃
读
记
①
转过街角,
看见 饭店的招牌,
闻到炒菜的香味,
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
我放慢了脚步。
放学后 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②我边走边想:
“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走
到门口 ,
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
我可以安心了。
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 br>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③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
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
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
来,再找一遍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④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 ,我像一匹饿狼,贪婪
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
..
种窃读的滋味!我害怕 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
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 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⑤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 ,
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
但是像我
这样常常光顾而 从不购买的,
恐怕没有。
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
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
的 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⑥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
我越高兴,
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
....
待下 去。
就像在屋檐下躲雨,
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
不时望着
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
些! ”
⑦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
我已饿得饥肠辘辘,
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
如果口袋
里有钱该多好!
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 ,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
服服地接着看。
我的腿真酸哪,
不得不交替着 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靠在书柜旁,
以求暂时
的休息。
⑧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然地亮了起来,
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
我合
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⑨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
我却浑身轻松。
这时,我总会想起 国文老师鼓
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
《窃
读
记
》
的
作
者
是
台
湾作
家
林
海
音
,
我
们
还
学过
她
的
一
篇
回
忆
童
年
的课
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窃”字 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
。(填选项)
①偷盗;②偷偷地;③私下。
2.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倾盆大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贪婪: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
按
短
文内容填空。
当她感觉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
她会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为了隐藏自己,她会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令 她开心的是下雨天,
为了让别人更相信自己,
她会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第
3
自然 段,找出作者读书时一系列动词,用“
___
”画出来,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
____ ______
的读书心理。
5.
写出你对画曲线句子的理解。
< 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筝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
(
zh
ē
ng zh
è
ng
)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
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 娜娜地飘挂在天际,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
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
②在乡下,
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
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 里的孩偷偷找
来竹篾,
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
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
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
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
拼在一起,
悉心系 好,
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
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 (裁
材)地用彩笔在糊好的
桑皮纸上勾勒一通,
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 衫。
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绵
锦)绣
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 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
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
这些线来
得可不易呢,
是我们这些
“男子汉”
低三下 四,
求爷告奶,
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
“好
姐姐”才弄到手的。
③
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 风筝!这些
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
从辽阔的麦田里,
迤逦的大道旁,
潋滟 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
底下幼稚(
zhu
ī
zh
ì)的欢声笑 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
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br>
④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 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
的环眼圆睁,
一脚踏翻它的,
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
找出毛病,
对症下药,
修好它们。
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 意处,
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
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⑤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
我 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
在文中括号里用“
”画去错误的读音或字形。
2.
请分别给②、
③、
④三个部分各自加一个小标题。(
6
个字以内)
②
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
3.
将下列做风筝的过程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序。
_
a.
做骨架
b.
勾勒图案
c.
做放线
d.
挑竹篾
e.
烤竹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结构紧凑,请在文中用“
_______
”画出首尾呼应的句子。
5.
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
___________
、
_____ _____
、
__________
三种修辞手法。这
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
顾
茅
庐
①刘备非常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一天,刘备 同
关羽、
张飞来到隆中,
找到了卧龙冈诸葛亮住的茅草屋。
刘备上前敲门,< br>里面走出一个书童,
说:
“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刘备问:
“上哪儿去了?” 书童说:
“不知道上哪儿去了。”
< br>刘备又问:
“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
“那更说不定了。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 准
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②回到驻地新野, 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
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
“ 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
斥责他:
“胡说!孔明(诸葛亮 字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
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 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
“天寒
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
“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
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 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
回那个书童。
可是,
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 ,
诸葛亮被人请走了,
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③时间过 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
张飞说:
“哥哥不 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
“你怎
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 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
“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
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 :“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④三人第三次到 了隆中,
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
刘备就下马步行。
刘备走到柴
门前, 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
门外等着,
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关羽、张飞在门外站
了好久,张飞气 极了,对关羽说:
“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
他起不起来!”关羽 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⑤又过了好长时间,
诸葛亮才睡醒 。
刘备赶紧下拜说:
“久闻先生大名,
曾经两次谒
(y
è)见,都没 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
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 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⑥刘备听了诸葛亮关于当时形势的一番 精辟见解后,
更加敬佩诸葛亮了,
他恳请诸葛亮
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 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
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奠定了蜀国的基业。< br>
1.
根据所给解释找出文中相应词语,填在括号内。
①不满意,闷闷不乐地回去。(
)
②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
③比喻诚心地邀请别人。(
)
2.
本文主要通过对张飞的
__________< br>描写,
突出了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格 。
3.
文中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
__________
描写,
作用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通过短文内容,对刘备的性格特征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B.
有政治抱负但性格懦弱
C.
没有主见,卑躬屈膝
5.
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 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
侮
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 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
.
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 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
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 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
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 分好歹,却又大
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有诗为证。诗曰:混元体正 合
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
本 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
外。幸有佑圣真君 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
“泼猴何往!有
吾在此,切莫猖狂!” 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
一处。好杀——
1.
本段节选自《
___________
》,作者是
_ ______________
。小说主要人物有
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
古典名著的语言和现在不太一样,例如加点字“侮”在本文中的意思是(
)。
A
.欺负
B.
欺骗
C.
同“捂”动词,指用手蒙上
3.
给本文加一个小标题。
4.
概括美猴王的人物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书籍的演变
正 式的书籍,
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
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 br>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作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
5
寸至< br>2
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
8
到
14
个字。有的把简牍
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作“册”,也写作“策”。这个“册 ”字,像在几片竹
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br>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
120
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
3000
片竹简。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
就
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 br>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
1/48
。使用的时候,通过阅 读器
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
19
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 当时法国
的谍报人员把一份
3000
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 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
1
万种每种
15
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
量大约有
5
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
15
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
.阅读选文,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选文第
4
自然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_____ _______
、
____________
。
3
.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由“策”到“缩微图书”的演变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
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选文第
3
段中说 “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
1/48
”,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
.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汉字的优势
①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 汉字,
在它成为现今世上仅存的象形表意文字系统后,
“汉字
是中国落后的根源”这一 结论,就被名正言顺地载入典籍,并广为流传。
②
1977
年,钱伟长教授 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汉字影响你们现代化。”外国教授对
中国教授说,
“
_____
拼音文字
____
能救你们,
_____
你们的文字是 无法进入计算机的。
当
今,计算机是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也是脑袋!”
③ 然而,外国教授说错了,中国人能在
6000
年前创造汉字,并且使它成为世界众多文
字中现今独存的象形表意文字,
说明这种文字具有别的文字根本无法相比的优势。
今天,
中
国人已经成功地把这种外国教授断言不能输入计算机的方块字敲进了计算机。
④ 表意文字形、
音、
义的多码性,
使汉字显示出自己的优势。
像英文这样的拉丁 化文字,
是采用全息输入的方法(按字符逐个输入),只能靠熟练程度来提高速度,因此太有限了。汉字通过音码、
形码、义码几个途径的结合,
采用非全息编码输入的方法,
计算机 的智能化
又使中文输入由单个汉字输入进入了词语输入的新阶段。同样内容的英汉对照短文,汉字
161
个,英文字符(字母)
778
个。汉字以每分钟
203.3
个的速度输入,输入一个汉字平均
击键
1.5
次—
2.5
次,
161
个汉字击键
371
次,
用了
48
秒。
英文 以每分钟
500
键的速度键入,
778
个字符击键
778
次 ,用了
1
分
30
秒,汉字比英文将快
了近一倍。
..
⑤
20
世纪称之为科学奇迹的计算机,有史以来头一次证明:汉字是我们祖先创造 的、
经历了后人不断完善的、
凝聚了高度智慧的、
科学而又实用的文字。
当古 老的象形表意文字
进入计算机神奇的时刻,
“汉字是中国落后的根源”这个被外国人、某些中国 人重复了无数
次的“结论”,竟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1.
在第
2
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写关联词语,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
只要……就……
那么……
B.
只有……才……
因为……
C.
如果……就……
否则……
D.
除非……才……
因此……
2.
对汉字输入计算机显示的拼音文字无法相比的优势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有
6000
年悠久的历史
B.
汉字是世界众多文字中现今独存的象形表意文字
C.
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形、音、义的多码性
D.
汉字输入计算机的速度比英文快一倍
3.
文中画
“< br>______
”
的句子主要采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
的说明方法,
将加点词语
“将
近”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什么是“全息输入”? 什么是“非全息编码输入”?请根据相关语句完成下列句子。
①全息输入就是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非全息编码输入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拼音文字的全息输入使提高输入速度受到局限
B.
表意文字的多码性使汉字显示出别的文字根本无法相比的优势
C.
汉字的多码性使中文输入由单个汉字输入进入了词语输入的新阶段
D.
汉字成功地进入计算机证明了汉字的优越性、外国教授“结论”的荒谬性
七、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备注:作者做此诗时六十八岁,正当国难当头,南宋王朝命运岌岌可危之时。
1.
首句“僵”和“孤”两字,写了诗人晚年生活的
__________ ____
;即使这样,作者仍然
“尚思为国戍轮台”
,
体现了他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
这在本册我们学习
的他另一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也有体现。
2.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
.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
.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
.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
“风吹雨” 既指当晚的天气,同时也影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4.
本诗以梦境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林则徐请客
①林则徐五十三岁那年,
道光皇帝派他到广州担任湖广总督,
负责查禁鸦片。
一些外国
人,总想找机会 摸摸林则徐的底细。
②一次,英国领事查理设宴,邀请林则徐参加宴会快结 束时,送上来的最后一道点心,
是甜食冰淇淋。那时候,冰淇淋还罕见。林则徐见冰淇淋冒着气,以为很 烫,送到嘴边,还
用嘴吹了吹。
这一来□在座的外国人便趁机哄笑起来□林则徐受到侮辱□心里 非常生气□但
是他压住怒火□似乎毫不在意地说□这道点心
□外面像在冒热气□其实是冷冰冰的 □今天
..
我算是上了一次当□
③过些天,林则徐在总督 府设宴请客,回敬上次参,加宴会的那些外国人。宴席上,端
上来的一道道中国名菜。
那些外国 人,一个个张大嘴巴狼吞虎咽。
他们一边吃喝,
一边赞不
绝口。
酒足饭饱之后 ,
有个外国人说:
“中国菜,
好吃得没话可说,
只可惜少了一道甜食。
”
④“有
!
”林则徐便吩咐道:“上甜食
!”话音刚落,一盆槟榔芋泥端上来了。外国人见
是甜食,便举起汤匙,兴冲冲地舀着往嘴里倒。这一 下,可够那些外国人尝的了。他们“啊
——”,“啊——”,嚷成一片,喉咙里比卡着鱼骨还难受。他们 有的挥起手,想伸进嘴巴
里抓,有的按住嘴,泪水直淌。一个个洋相出尽,狼狈不堪。林则徐不动声色, 若无其事地
说:“这是我家乡福建的名菜,叫槟榔芋泥。这甜食,看上去外面冰冷,内里却滚烫非常,< br>正好和似热实冷的冰淇淋相反。吃的时候,性急不得,性急了就要烫了喉咙
!
”
⑤外国人瞪圆了蓝眼睛,个个呆若木鸡。
⑥他们这才感到林则徐不是个好对付的中国官员。
1.
找出文中两个带动物的成语,并联系上下文解释它的意思。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br>)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第②自然段“□”中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3.
第②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点心”实际上指的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4.
本文对林则徐的描写主要运用 的是
___________
描写,表现了林则徐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物性格。
5.
对画线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向这些外国人科普吃槟榔芋泥的方法,要等它凉点再吃,否则会烫到
B.
将这槟榔芋泥比喻我们中国人,虽然外表看着冰冷,实际是热血爱国的。你们想要用鸦< br>片毒害我们,是会遭到我们中国人的反抗的
C
.上次你们用
冰淇淋< br>让我受辱,这次我用槟榔芋泥也让你们出尽洋相
6.
林则徐是清末著名的禁烟 英雄、
爱国将领,
我学过他的一句爱国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剥
豆
一天,
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
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
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
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
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
的机会稍 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 事。”剥豆的速度分明
在加快。
儿子的手不停,
眼却时时 在两个容器间睃,
见他如此投入,
我心生怜爱,
学校考试名次,
够他累的了— —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
一大一 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
我知道儿
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 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
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 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
执着
。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 ,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
清澈的笑容。
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
承受的,该 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
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 ,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1.
文中画线句说“一 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
< br>(
1
)慢下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快起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刻画人物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 _______
。
请把文中的材料各举一例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 __
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描写:< 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描写: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
儿子的性格表现
得
十分鲜明,
其突出的两点是比 赛时的
_________
和比赛后的
__________
。
< br>5.
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 br>不超过
20
字
)
本文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
全
善
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
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 得满满的,
我买了一份报纸,
一边看报一边等
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 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
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 。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
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 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 老人说:
“大爷,您坐吧
!
”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 奇怪的是他的
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
“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
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 着眉头,
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
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 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
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
下车 后,
我听到这对
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
?
”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
”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
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
有顾虑了 ……”
我明白了,
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
而是另有隐情。< br>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
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
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
老人强忍 着可以避免的痛楚,
成全了那个
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
填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探望—(
)
顾忌—(
)
反义词:空无一人—(
)
接受—(
)
2.
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本来体格不好,应该接受女孩的让座
B
.
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年龄大了,感觉累,所以应该接受女孩让座
C
.
老人身体不适是因为臀部受伤,
接受女孩让座是为了成全女孩 的善良,
体现了老人宁可
自己受苦也要顾全女孩感受的美好品质
3.
在文中找出两处能显现女儿关心父亲的句子,用“
_______
”画出来。
4.
文中老人对待女孩让座的态度是:开始(
)——感觉女孩尴尬(
)
——下车(
)
5.
“
成全别人的善良,
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这句话中第一个
“善良”
指的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善良”指的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磁疗表带的问世
日本东京都中野区,住着一个(
)的知识分子——田中正一,他没有职业 ,一文
不名,却整天关着门在家里研制一种“铁酸盐磁铁”,被邻居看成是
怪人
。
当时他患上了
“神经性头痛”
的毛病,
病一发作折腾的他
(
)
,
怎么治也治不好。
那时候,每逢星期四他都要带着许多制好的磁石,到大 井都工业试验所去测试。时间一长,
一个偶然的现象出现了:
每逢星期四,
他的神经痛 就得到缓解。
田中正一是一个探究心很强
的人,
他感到十分好奇,
于是就找来 一条橡皮膏,
在上面均匀地粘上五粒小磁石贴在自己手
腕上做试验。
很快, 他发现这玩艺对治神经痛很灵,就立即申请了专利。田中正一认为:
“将磁石的
南极、
北极相互交错排列,让磁力线作用于人体,
由于人体内有纵横交错的血管,
血液流过
磁 场时,便能感生出微电流,这种电流能达到治病强身的效果。”
取得专利权后,
田中正一模仿表带的式样,
制造四周 镶有六粒小磁石的磁疗带,
向市场
推出。产品上市后,果然(
),在全日本出现了人人争购、趋之若鹜的现象。工厂三
班制生产也(
)。在销售最好的时期,仅一周销售额达两亿日元。
就这样,转眼之间
,一个穷汉就变成了大富翁
!
1.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选项。
A.
不同凡响
B.
痛不欲生
C.
穷困潦倒
D.
供不应求
2.
根据原文内容判断对错。
(
1
)田中正一因为有“神经性头痛”,因此被称为“怪人”
。(
)
(
2
)磁石能够治疗
田中正一
所有的头痛问题。(
)
(
3
)田中正一模仿项链的样式做了磁疗带,推向市场。(
)
3.
磁石治疗神经痛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有人认为田中正一的成功完全是因为他幸 运,
对此,
你认同吗?你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是什
么?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5.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换一种方式试试
“换一种方式试试”,这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做的一种选择。
美国有一个孩子,< br>读书成绩很差,
同学们看不起他,
邻居们都认为他将来肯定一事无成。
他也发愤
努力过,可是毫无起色。但孩子的父亲却不责怪他,并尝试换一种方式来教育他。
< br>有一天,父亲带他外出,途经一个小站时,父亲下车买东西,时间长了,汽车开走了。
他很害怕。
但到终点站一看,父亲却在不远处微笑着等着他。
他急切地问父亲,怎么会先到
终点的 。父亲说,是骑马来的。接着,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
“到达目的地的方式不止一
种。换一种 方式,结果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