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别妄想泡我
787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05: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我童年的天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 识
8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积累“伯父、
模范、巡警、 吵嚷、惩处、
抱负、
胸怀、
帝国主义、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风和日丽、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振兴中华”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中华不振”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人物及联系事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体会中华不振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感受人物形象,揭示课题
1
.出示周恩来的图片,这个人是谁呢?
请学生说说对周恩来的了解。
过渡语:
是啊,
周恩来是我们开国的 第一任总理,
是伟大的革命家、
政治家、
军事家。是深受全国各族人民敬重和爱戴的领 袖,他卓著的功勋、崇高的品德、
光辉的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
今天,< br>让我们走近少年周恩
来,了解他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
揭示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
.
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预
设:
如果学生不知道题目的意思可让 学生采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
“之”
和
“崛起”
的意思,帮助理解题目的意思。 )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
.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顺句子。
2
.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
1
)帝国主义列强;租界;巡警;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惩处。
(
2
)模范;吵嚷;踊跃回答;铿锵有力。
3
.
想课文人物及人物身上的事,结合课文题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①默读课文,思考在周恩来身上发生了哪些事情?
②小组交流课文中发生的事情。
预设:如果学生对内容的概括很啰唆,带有复述课文 的性质,教师则应先肯
定学生对课文读得熟练,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哪些话可去掉不用说,
哪些话必须保
留,直至每件事情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如果学生能把几件事情串连 起来说则让学生总结概括叙事性课文大意的方
法,使学生明白要结合人物、事件、课题来概括。
(三)聚焦“中华不振”,感受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1
.过渡语:有人说:有 志不在年高;也有人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的
祖先还教育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什么原因 使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预设:如果学生说到周恩来看到洋人欺 凌中国人,而中国人却无处申冤或者
伯父告诉他不要随便到租界去玩,
教师都加以肯定。
同时总结到这一切都是因为
中华不振。
2
.默读课文,画出体现中华不振的句子,写上自己的批注。
3
.学生交流。
(
1
)出示句子:
他 在沈阳下了车,
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
热闹的地方,
对他说:
“没< br>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①指导朗读。(如果学生 感情不到位,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情境和标点来
领悟朗读。)
②体会中华不振。
③词语积累:周恩来不解地问。横线上的词语还可以换成什么?( 预设:疑
惑地;睁大眼睛;仰起头)
(
2
)出示句子: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
周恩来背着大伯,
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
①引导学生体会“闯”字所蕴含的意义。(中国人是不能随便进到租界里去
的。)
②理解“租界”的意思。结合描写租界特点的句子体会租界是一个什么样的
地方?
③插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