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余年寄山水
970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06:1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世间只有你好

2021年1月22日发(作者:匆匆那年好久不见)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小学的教育对学生有着深大的影响,下 面是为大家搜集的小学教育,供大家参考,欢
迎大家借鉴。



小学教育
(

)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教 学改革,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次调查采用采访法。通过
采访,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 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
、教学问题



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
上高中、上大学。有
71%
的 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
68%
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 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
6

4%
。由此看来,
教育已经受 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
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 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
才和技术的。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 中的一员
;
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
驽。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 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
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 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
思想
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 查发现很多学生愿意留在家乡建设
家乡,为家乡人们过上幸福生活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教学内容有些脱离农村实际,人才
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
、教师问题



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

很不满
;
尽管近些年来大力 倡导素质教育,积
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尤其是小学从三年级开英语

课,但很多 小学校里英语老师数
量太少,导致老师工作量太大,出现了

一人多课
的现象。一些老师竟教全校学生的英语,
可见工作量之大
!
由此导致教师不能安心 工作



农村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无心从教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 br>1)
跳槽:包括彻底调离教育系统或由村级学校向县、乡级学校转移。跳槽教师多为农
村 中的佼佼者,这部分人员的离去无疑会降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2)
厌教:部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落实不利,教师敬业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责任心淡
化,不愿钻研 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动丝毫不感兴趣。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
部门为了引 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
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 ,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另外,农村教师水平远远 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正规的全
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很多骨干 教师不愿意呆在农村,调至乡镇或县一级教
育机构,这是因为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
;
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
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 公办教师,但是音乐

、美术
,
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
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
见异思迁。< br>


3
、学生问题



通过和 学生们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小学生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
村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 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
心理发展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 ,缺乏主动性,需要家长及其老师的监督指导
才行。据调查,
76%
的农村学生一般都 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这就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
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 匮乏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
的学习。就学生资源而言,学生基本上出了课本教材没有课外书可供阅 读,学校里也因自
身经济、书目价格太高等原因无法大量购进阅读书目供学生阅读,这就导致阅读视野很 窄,



4
、家庭问题



在西部农村,父母为了维持家庭这种开支,相当一部分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
爷奶奶照看。由于隔 代的关系,爷爷奶奶们大都很宠孙子孙女,对他们溺爱有加,这对孩
子的成长,性格的形成都极为不利。 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现在的孩子大
都很调皮,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他们,任他们由着性 子来,一位有一个
6
岁小孙子的老
人说:

没办法,爸爸妈妈没在家 ,我们根本管不住他。




还有大多数家长没有家教意识,他们 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
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
;
家长没 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
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 力也是相当有限的
;
家庭影响大于
学校,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们一 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
地里刨食吃。



三、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 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
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 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
状,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

)



坚持

把解决

三农

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这体现 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心
和重视。要从根本上解决

三农
问题,就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农村劳动
力的素质。卓尼县木耳镇中心小学实行农村 集中办学、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寄宿,走出了
新路子。本人就该在校寄宿学生学习

生活的情况进行调查,采写了这篇调查报告。



木耳镇位于卓尼 县东南部,全镇辖
11
个行政村,总人口
8941
人,其中农业人口占
97%
以上。目前,全镇有中心小学
1
所,六年制完全小学
3
所, 村级教学点
2
所,中心
小学现有在校学生
586
人。



一、发挥师资作用,走集中办学之路



在 上世纪
80
年代普及初等教育时期,我县按照分级办学原则,各乡镇和村组普遍兴
办了 乡、村学校以及教学点,形成了村村办学的格局。进入
90
年代后人口出生率大幅度
下 降,小学在校生以每年
40%
左右的数量锐减,一些学校不得不实行隔年招生。加上居
住分散,有的学生需走十几里山路,致使许多孩子到八九岁甚至十岁才上学。【小学教育
调查报告优秀范 文】小学教育调查报告优秀范文。这也造成一些学生到初中

阶段就因年
龄偏大而辍学 ,前些年该镇初中辍学率高达
14%
,小学也达到
8%
以上,
普九

目标

难以
实现。

由于生源减少,有 些教师不安于在偏远农村教学,积极性难以发挥,办学效益低
下,如该镇寺古多村
1998年村级小学共有学生
28
人,配有教师
4
名,师生比为
1

7

大大高于
1

23
的国家标准。同时,由 于有的村还存在一校一师,一师多用现象,教师
既要负责各年级各科目的教学,还要管理行政、财务等全 部事务,难以集中精力教学,师
资资源浪费,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学校无法按课程计划

开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当地
群众反响十分强烈。



为改变

不利局面,木耳镇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密论证和精心准备,于
20xx

下学期施行了集中办学,将部分村级小学撤并,全乡只办一所六年制中心小学,在校 生达
389
人,服务半径
20
公里。开始走上创办乡镇中心学校的集中办学路 子。



二、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农村学童寄宿制



农村尤其是小学年级集中办学,面临着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过远的难题,家长和校
方均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方便及人身安全问题存在较大顾虑。如离中心校较近的拉路村学生
上学需走
6
华里村道。最远的冰古村则为
20
公里,创办中小学生寄宿,学校,家长、学生和老师

都认为是较好的办法。为此,中心校在当地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 br>力支持下,于集中办学的当年即开始筹办并实施了农村学生寄宿制度。积极争取到农村义
务教育阶 段寄宿生生活补助,乡政府出资
2
万元,县教育局出资
3
万无,学校自筹2

5
万元突击整修和改建了学生住宿房
20
间,面积
1260
平方米,订制上下学生床铺
320
位,
可收住学生
320< br>人,当时入住学生
184
人。设学生和教工食堂一处,面积
250
平方 米。
购置了彩电、
VCD
和适合儿童观看的碟片,添置了洗衣机、蒸汽柜、微型锅炉、 餐桌等
等。新建了学生食堂、餐厅,配备了卫生、健康

、负责的炊事员,学生每月伙 食费大概
只有
50

70
元。因此,实施寄宿制后,全校师生的学习 和生活即走上正常轨道,得到广
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同。从当年在全乡进行民意调查中,召开
2< br>次座谈会,发出征求意见

300
份,对集中办学,学生寄宿制的实施效果感到 满意的达
262
人。



三、健全制度,加强完善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木耳镇中心学校 的集中办学和实施学生寄宿制走过的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路
子。在集中财力解决好基础设施的同时,校领 导十分重视有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努力使
全新的办学方式和物质资源收到最好的成效和发挥最大的作用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


,他们的办学和学生寄宿管理模式渐渐走向成熟

和完善。



1
、以管理约束人,建立完善制度。



寄宿制学校师生 几百人在一起学习生活,犹如一个小社区。学校及时拟订并实施了
《日常行为规范》、《文明

住校生标准》、《文明寝室评比制度》等,使学生个人、班
级集体、寝室集体都有道可循、有据 可依、有效地促进学生生活秩序的正常化。一是加强
宣讲教育。利用集会、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结合发 生在学生当中的好习惯

或不良习惯
展开剖析,使学生明辨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
;
二是建立校监督岗和班级监督岗。成
立值周班监督岗,负责全校教室的卫生包干区的 监督。对住校生早、中、晚三餐就餐情况
进行监督。通过记录和文明班级评比挂钩,督促了学生良好卫生 、生活习惯的形成
;
三是
大力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去 美化自己

的寝室、教室。
让学生大胆、自由地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 通过活动来增强学生热爱集体
的观念,感受分享

劳动成果的喜悦。



2
、配齐配全生活指导老师,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



一是配齐了生活指导老师。特别是对低年级寄宿生,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因此,生活
指导老师注重加强了对学生夜间就寝的管理。如在晚上,每隔两个小时生活指导老师起床
一次,给学生盖 被,叫学生上厕所,监督寝室纪律等。每周二、四开设劳动兴趣课,由生
活指导老师负责帮助寄宿生学会 洗脸、洗脚。叠被晒被、洗饭盒、蒸饭、系鞋带、换洗衣

-世间只有你好


-世间只有你好


-世间只有你好


-世间只有你好


-世间只有你好


-世间只有你好


-世间只有你好


-世间只有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