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三搞)
温柔似野鬼°
697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06: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六一儿童节板报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
——
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
刘新星
玉溪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
09
级小学教育
指导教师:张竹萍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陆续开始培养本科学历 的小学教师,从
2010
——
2012
年玉
溪师范学院已有三届小学 教育本科毕业生投入基础教育一线工作。
但是随着小学教育专业学
生规模迅速发展,师范生整体 就业形势的寒流,已经渗透到小学教育专业。
文章从高校、大
学生自身、
社会等方面因 素,
分析了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的就业现状,
并提出了提高小
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 业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
大学生
;
就业
;
现状
;
对策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
(一)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玉溪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热爱小学教育 事业,
德智体全
面发展,
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
宽厚的文化素养,
掌 握小学教育教学技能并拥有
相应的教育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小学语文、数学、品德或科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
同时能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小学教师及其他儿童教育工作者,
并为
更高 层次的教育提供合格生源。
①
(二)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当前的就业现状
根据调查,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用人数量呈下降趋势,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由< br>于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尤其
2000
年以后,云南省部分家庭是一个孩子,每
个乡镇只有四五所小学,
基本上没有村小,
对小学教师的需求是很有限的。
随着小学生的减少、拆点并校的进行,小学教师区域性渐渐趋于饱和。在
2012
年云
南省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中,
弥勒县招聘的小学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仅仅
20
人,特岗教师才
16
人,而且每年的小学教师招聘数目不确定,呈现下降趋势。虽然
教 育主管部门通过老教师提前退休让出岗位、
竞争上岗淘汰不合格教师来缓解小
1 < br>学教师的就业难问题,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只能是权宜之计,
毕竟老教师人员
数量有限,竞争上岗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这个社会,
教 育学专业本身不是一个热门专业,
尤其是小
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候往往到处碰壁。报考教师岗位应该是小学教育专
业毕业生的第一选择,
但因招考难度大、
竞争激励 ,
能够考上教师岗位的应届毕
业生不占多数。
一部分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倾向于到企业 工作,
但因为专业不符
等问题,
大部分企业不愿意招聘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小学教育专业的大部分
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据调查,玉溪师范学院
2009
级小学教育文科班
65
人中有
83%
来自农村,
可以想象只有小部 分人有自主创业的意向,
却没有创业
的条件,
尤其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还 不成熟的提前下,
大部分毕业
生只能选择先就业后创业的举措。
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就业情况不理想也存在
部分社会因素,
社会外界对小学教育这个专业了解甚微。
小学教 育专业的毕业生
去应聘教师岗位时,
应聘单位常常因为对小学教育专业不了解,
误认为 是学历不
够,专业知识不够,很多学校招聘小学语文教师、数学教师时,他们会认为师范
院校的 汉语言文学、
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比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更专业化,
更占
优势。
通过对
2011
和
2012
两届小学教育本科毕业生展开就业情 况的调查和访谈,
目前他们的就业状况是,
2011
届两个班学生的就业率都是
100%
,
2012
届两个班
学生的就业率分别是
98.2%、
97.8%
,可以看出就业数据是相当理想的。在
2012
届小学教育 文科班毕业生就业统计中显示,考上事业单位的占
25%
,考上特岗和
村官的占
32.1%
,代课的占
17.8%
,灵活的占
7.1%
,签约的占
10.8%
,考上研究
生的占
1.8%,
创业的占
1.8 %
,
四项人员志愿者占
1.8%
,
无工作的占
1.8%。
特别
需要强调的是考上公务员和进入国企的几率为
0
。通过走访
2012
届小学教育专
业毕业生,
了解到大部分人还是对现有工作不满意,
很多毕业生对现有工作待遇
和发展空间感到担忧,正在为
2013
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招考做准备。
因此,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求职时,
一方面,
少数 社会外界对小学教育专
业不了解,
一些招聘单位不知道该专业相对于其他师范类专业的优势。< br>另一方面,
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面对用人单位时,
也不清楚该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优势 何
在,
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在哪些方面。
在对玉溪师范学院
2
小学教育专业
2009
级
67
名学生调查中,< br>有
52%
的学生认为小学教育专业与其他
师范专业相比,竞争力低,诸如在专业 理论功底和就业渠道等方面处于弱势。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多元化价值观
毕业生的就业跟其自身的价值观是脱离不了 关系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
价值观是影响其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通过对玉溪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 业
2009
级
67
名学生进行调查,
入学前选择小学教育专业的原因 是高考成绩不理想
或被调剂的学生数占
43.2%
,热爱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数仅占到
20.8%
,选择父
母意愿的学生数占到
19.4%
,选择其他原因 的学生数占
16.6%
。在问到小学教育
专业的就业前景时,认为就业前景一般的占< br>49.2%
,就业前景差的占
40.2%
,对
就业前景不清楚的占7.4%
,认为就业前景好的仅占
3.2%
。还有在问到他们如果
选择教 师,
是否愿意从事小学教师这个行业时,
愿意的占
77.6%
,
不愿 意的占
9%
,
别无选择的占
9%
,认为专业素质不够的占
3 %
,父母不愿意的占
1.4%
。在所调查
的学生中,对待小学教师事业的态度 呈现出差异性,认为小学教师工资低的占
43.2%
,认为小学教师招考难、竞争激烈的占34.3%
,认为小学教师职业高尚的
占
12%
,认为小学教师晋升机会 少的占
10.5%
。另外,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呈现多
元化,想去学校工作的占
53.7%
,想去国家机关单位工作的占
18%
,想去外企单
位工作的占3%
,
就业意向不明确的占
25.3%
。
谈到就业,
毕 业生们的择业观也有
所不同,所看重就业因素也有所差异,择业时考虑工作是否稳定的占
32. 8%
,择
业时看重个人发展机会的占
34.3%
,择业时看重经济收入的占< br>24.9%
,择业时看
重工作地点的占
9%
。
总之 ,大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传统、客观,就业意识薄弱。少部分小学教
育专业的学生不是因为毕业后想以小 学教师为职业而选择小学教育专业,
而是抱
有一种混文凭的心态来学习该专业。
这些因 素影响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
业。
(二)当前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状况不容乐观
1
、就业市场供求矛盾制约着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从事小学教育专业工作
近年 来,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严峻,
作为社会上较为特殊并且备受
关注的师范生也 相应出现了
“普遍就业难”
的现象,
尤其是地州师范院校的毕业
3
生更是
“难上加难”
。
②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下,
小学教 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更
是面临从事小学教育专业工作的压力。在报考小学教师岗位上就面临激烈的竞争,
既要面临招考比率甚低的残酷现实,
又要接受其他师范专业毕业生充斥小学
教 师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
随着计划生育和人口政策的调整,
适龄入学儿童数量锐减,
各地不断在整合
基础教育资源,调整基础教育学校布局,使得小学教师需求量逐渐减少。
③
2008
年中国教育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共有小学
30.9
万所 ,
比上年减少
1.92
万所;
招
生
1695.72
万人,比上年减少
40.35
万人;在校生
10331.51
万人,比上年减 少
232.49
万人。小学教师需求量的减少,与之相对应的应当是培养数量的减少,
但出于高等教育体制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
使其供需不能及时对接,
甚至于部
分高校 为了维持专业发展,
仍然按照以往社会需求招生小学教育专业学生,
加大
小学教育专业 毕业生从事教育系统工作的难度。玉溪师范学院
2007
级小学教育
专业的毕业生有< br>97
人,
2008
级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有
102
人,2009
级小学教
育专业的毕业生有
112
,不难看出招生数量在逐年增 加。
2
、小学教育专业相对于其他师范专业,认知度低
部分社会群体对小学教育专业是缺乏了解的,
比起小学教育专业,
他们听说
过 中文、数学等师范专业,但是没听说过师范院校有“小学教育”专业。少数人
对小学教师的认识还停留在 过去,
认为是中师毕业生来做小学教师的工作。
另外,
有些小学教育机构对小学教育专 业也缺乏相应的了解,
招聘小学教师时,
误认为
中文、数学等专业比小学教育专业在教 授语文和数学时更专业化,学科性更强。
3
、学生专业功底薄弱,综合能力欠缺
小学教育专业作为职业专业教师教育 ,
玉溪师范学院人才培养过于集中对学
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导致该专业学生 的知识领域过于狭隘,
使得该专业学生在从事非小学教育职业时面临困难。
在
67名小学教育毕业生中,
有
52.2%
的学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的因素是自己 综合能力不够。
就往届小
学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实际流向来看,
大部分毕业生还是流 向教育系统,
专业
能力不足和综合素养低下会导致部分毕业生有业难就和无业可就。
玉溪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小学语文、
数学、
品德
或 科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同时能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小学教师及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