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

绝世美人儿
961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06: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叹息的后花园

2021年1月22日发(作者:亚基拉)
《小学教育学》讲义






教学目标:

1


了解教育和教育学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到教育发展与社会各因素关系密切;

2


对小学教育的基本状况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形成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的态度;

3


初步掌握教育理论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意义。

教学时数:
2
课时


导言:

*
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教育的问题
,
学会用教育的眼光看教
育的问题。

第一节

教育学学习的意义、目标与方法

一、本学科的意义

(一)增强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无根基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我们过去的教 育工作中的摇摆不定的现象,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理论上的偏差导致的
教育实践的盲目 。

如,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常常取其一而忽视其他,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的时候和文化功能的时候,忽视教育的经济功能;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又忽视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常常以 教育的社会功能代替教育的个体功能,在对人的教育过程中,重视共性而忽视了个性,
等等。所有这些教 育问题的出现,与教育理论上的偏颇有着很大的关系。

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有了教育理论的 正确的指导,教育实践就可以少走弯路,教育工
作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反之亦然。
教 育理论的学习,
可以帮助教师形成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办
事的观念和行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教育实 践。

(二)有助于学好其他教育学科

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 ,
它反映了小学教育现象中最基本、
最本质的东西,
对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作出了概括 和总结。
只有以这些基本规律为指导,
才能有助于师范生掌
握之后的其他的教育理论学 科知识。

(三)有助于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教育理论来自教育 实践。广大的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育理论不断丰富和
完善的源泉。
广大的一线教 师的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
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总结出教育教学的
规律,使教育理论的内容不断 丰富和完善,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地密切。

二、本学科的内容结构

本学科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教育概论,介绍教育概念、教育学的发展、教
育与社会及个 体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的基本因素等,该部分为
教育学理论的最基本的部 分。第二部分为教学论,主要介绍

三、本学科教学目标(明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想)


1
1
、掌握基本的教育常识和教育原理

2
、初步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3
、掌握一些处理教育问题的简单方法

4
、初步学会用教育的观点去考察教育的问题

三、具体学习方法指导

1
、认真听课,掌握基本理论

2
、深入思考,理解教育原理

3
、加强课外阅读,广开视野

4
、充分利用自己的成长经验,帮助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5
、认真观察,尝试应用教育原理


*
教育是事业,需要奉献;

教育是科学,需要钻研;

教育是艺术,需要创新。

——吕型伟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

1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从几个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看


发展阶段

作品

学记

萌芽

雄辩术原理

作者

时间

价值

著名观点

有教无类、因材施
世界上最早的教
教、循循善诱、学
育专著

思结合、温故知新

西方最早的教育

专著

最早的体系比较
完整的教育学专

著、教育学成为
独立学科的标志

旧三中心:教师、
第一部现代意义
教材、课堂

上的教育学著作

传统教育的代表

实用主义的代表

新三中心:学生、
经验、活动

孔子弟子整理
先秦



昆体良


35~95


古罗马

形成阶段

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1632


普通教育学





学校与社会



教育学

教育过程

赫尔巴特

1776~1841
杜威

1859~1952
凯洛夫


布鲁纳

1806




1963


1956



马克思主义科学

教育学











教育目标分类

布卢姆



教学与发展

赞可夫


2
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

儿童心理学

1970





(二)区别几个概念

1


教育学



小学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小学教育学”是在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小学教育规律的科学。

2


教育



教学


“教育 ”广义的指一切对人的影响,狭义指学校教育,包括思品教育和学科教学;
“教学”特指学科教学。
3


教书



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常指学科教学,
“育人”指对人的思 想品质
的影响。
“教书”和“育人”就象一张纸的两面,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教学永 远具有
教育性”
(斯宾塞)没有只教书不育人的教学,即使教师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 br>行积极的引导,其各方面的影响也会以隐性的方式产生。而且,可能负面的影响更容
易表现。
4


实用



应用


教育学是理论学科,对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教育学为我们提供的是教
育的 普遍规律和原理,指导我们的教育方向。不是提供具体事件的具体的解决方法。
所以,不能简单地以教育 学能否直接提供给我们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来认识教育学的
实践意义。



第一章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教育 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理解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的社会意识
形态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初步形成教育总是受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所
制约的认识。

2


使学生懂得教育的基本职能和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学好师范专业和从事
教育工作的 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教育的含义

教学难点:教育的社会性

教学时数:
4
第一节





教育的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一)

教育

广义的含义——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 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
有活动。

1
、指影响的过程:

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2
、影响的结果



我从这部电影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3
、影响的方法:

我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因为从小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
”< br>
(二)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

3
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三)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二、

教育

的词源分析

1
、西方词源

(
英文
)Education

n.






Educate


v.
(
拉丁语
)E-ducê
re(

) E-ducê
re(
引导
)

2
、中国词源


教育

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
·
尽心上》

孟子曰:父母具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二乐也;得天
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说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字的意思
:
左边上部“爻“代表经典的内容”
,下边“子”是孩子,右 边上部“卜”
代表棍棒,惩罚和约束孩子不良行为,右边下是“手”
,即成人手持器械,督促孩 子学习
经典的内容



“学”字的意思:孩子在一所房子里学习有关的知识




育:象形文字中“育”的左边是女字,右边是一个倒立的孩子。也表示“妇女生育
孩子”
,这 里也有产出、引出的意思

:子形倒立,是孩子未生出时的状态。

3
、中西方

教育

的差别


西方

中国



内发论

外烁论

方法

(注重引导、启发心智)

(强制灌输)



宽泛(崇尚自然)

儒家经典(崇尚书本)

内容

三、教育的要素

教育是一个由人、财、物、事所占据的空间和时间构成的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
立的子系统。



4
(一)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二)学习者(教育对象)

学习者凸现出教育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

学习者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三)教育媒介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和教科书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要求: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统一,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统一

(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的活动













(主导活动)



教育活动














学的活动












(主体活动)

四、教育的形态

(一)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非制度化的教育和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
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 化的教育:
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
构成的教育 形态。


(二)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 会教育、自
我教育

家庭教育: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
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
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教育活动。

自我教育:
个体在思想上对自身进行的教育活动。

(三)
根据教育 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
农业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教育)

工 业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当代教育)
(见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

1
、基本观点:教育是由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傍依于神或
顺从于天。

朱熹:
人天生就被赋予仁义礼智等本性,但个人气质不同,有的人不能明白和保全自
己的本性, 一旦有聪明睿智并能保全自己本性的人出现,上天就会派他做众人的教师,以
帮助众人恢复本性,这就是 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人以及司徒、典乐等职位出现的原
因。即教师的出现、教育的产生,都体现了 上天的意志。

2
、评价:
限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不能正确 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二)生物起源说


5
1
、基本观点:
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勒图尔诺

1831-1902

认为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
而且存在于人类社
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
一种由遗传而得 到的潜在的教育。




沛西
·


198 7

1994
1923
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说词《人民
的教育》中指出:

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2
、评价:
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
育行 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三)心理起源说

1
、基本观点: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孟禄
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 没有学校、
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写道:
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
就 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2
、评价:
把全部教育归于无意识状态下 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意识的和在意识支配
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于教育之外,走向极端。

(四)

劳动起源说

1
、基本观点:


1
)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2
)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前者是社会性的,
因而教育是 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


3
)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4
)教育的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教育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5
)教育是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随着社会和人的发展而发生变革。
< br>2
、评价
: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突出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本质区别——意识性。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四次革命

时间

作用

文明



进程

发展





250

使人区别于动物

原始



革命

年前

文明

教育

农业革命

1
万年
使人从食物采集
农业





者变为食物生产者

文明

教育

200

使人类产生从手
工业革命

工业生产变为机器
工业





生产

文明

教育

使人类消费从物
知识革命

50
年前

质消费向知识消费
知识



转向

文明

教育

(一)

原始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点:

1


教育与社会生活和生 产劳动紧密结合:
没有专门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在共同的劳
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

2


教育的水平很低:
教学内容是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经验,教育方法是口耳相传


6
3


教育没有阶级性:
大家都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点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人类有了剩余产品,可以供养一
部分人不用直 接参加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务;并且国家和阶级出现后,也有一
大批社会公务人员和官吏需要 专门的机构进行培养;特别是知识的积累与文字的出现,为
学校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内容和手段。于是, 学校便应运而生。

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有:庠、序、校、学等不同级别和性质的名称;礼乐射 御书数已
经成为当时学校主要的学习内容。

古希腊的学校教育

古 希腊雅典当时有两类初等教育学校: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男孩
7
岁入学。学校是
私立 收费的。学校同时自由入学,可以进两校,也可先入文法学校,再入琴弦学校。教师
待遇低下,社会地位 有如手工业者,不受重视。儿童每日上学均有教仆相伴,以免途中接
触不良影响。儿童在文法学校学习阅 读、书法、计算。弦琴学校主要学习音乐、歌唱和吟
诗(荷马史诗)
,年长的学生可以学习琴弦 和吹笛,培养美感、节奏感、旋律感,涤除邪
念,
培养德性。
无一定修业年限,
一般在
7

14
岁之间。
采用个别教学法,
注重机械背诵 ,
常实施体罚。



2.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我国古代就有“学在官府”之说。奴隶及其子女是无权进入学校学习,只能在繁重的
劳动中学习生产经 验和劳动技能。

3.学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

统治阶级学习的是“治人 之术”而不事稼穑,劳动人民又无权入学,学校教育的内容
与形式都与生产劳动没有关系。

(三)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

1
、不仅具有阶级性,还有严格的等级制

唐朝官学体制的等级性


唐朝的官学体制中,设有

二馆六学

:弘文馆、崇文馆 和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
学、算学、律学。

弘文馆、崇文馆招收皇亲国戚和宰相的儿子

国子学招收三品上文武官的子弟

太学招收五品上官员的子弟

四门学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

书学、算学、律学则招收八品以下人员子弟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
近代教育的特点(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9
世纪以后 ,
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
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
、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 起,促使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普及
初等义务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英国
1880
年提出了实行
5~10
岁儿童的义务教育,1893
年提高到
11
岁,
1899
年提高

12
岁,
1891
年在全国完全实行初等免费教育,
19
世纪
80
年代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达

90%



7
德国
1763
年指定了乡村教育规程,作出了普通义务教育的规定。

美国从
1852
年马萨诸塞洲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

1918
年密西西比洲最后一个颁
布义务教育法,经过
60
年,义务教育在全国得到法律的保证 。

中国
1986

4

12
日,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
务教育法》

2006

6

29
日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又进行修订。
(义务 教
育时间为
9
年)

2.
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普及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人民的素质,提高生产劳动水平,从而促进生产发展。


(

)
近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1.
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学校的目的;学校的类型;学校教育网络的建立;学校市
场化;班级授课制的 改造;学校教育观念等方面的改革。


2.
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解释。






生产性
——
政治性、文化性

3.
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
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学龄阶段
——
长及人的一生








第二章







教学目标:

1
、了解学校及学制的产生

2
、理解学校的公益性特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服务”的意识

3
、了解学校文化及其作用,初步形成关注学校文化的隐性教育影响的意识。

4
、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不同影响,初步形成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
响, 形成教育合力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时数

4
学时


第一节


学校概说

一、学校


(一)学校的定义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
是有计划、有组 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

8
遍的组 织形式。
教育教学活动就是由许许多多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机构来实施
的。

(二)学校的功能:

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环境实施 教育教学活动,培
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选择有教育价值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之充分做好参加 社
会生活的准备。


(三)学校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
、有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2
、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育队伍。




3
、有按规定标准配置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和卫生器材。


二、学制

(一)学制的含义:

学制,
广义的 讲,
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
它反映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
其相互关系,规 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
接、转换等。我们现在所称的学 制,是一种狭义的内涵,主要指修业年限。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 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
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 授权教育行政部门
规定。

(二)学制的产生与发展(
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
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欧洲,其发展是依照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
以最早的中 世纪大学及后来大学为顶端,
向下延伸,
产生了大学预科性质的中学,
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是由小学(及职业学校),而后
中学( 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业学校。前者是学术性的现代学校系统,后者是
普及性的现代学校 系统。
这一发展的结果导致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在欧洲产生了 所谓的双
轨制。






现代小学的 发展要比大学和中学要晚得多。
在文艺复兴以前,
欧洲的许多国家存在着一类
学校,叫 行会学校和基尔特学校,主要是学习本族语的读写、计算和宗教,这是欧洲城市最早
的初等学校。
文艺复兴时期,
当时的教会又办起了许多类似的学校,
这些教育机构可视为现代
小学 的前身。到
19
世纪后半叶,英、德、法、美、日都先后通过了普及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
法,小学由此得到了广泛发展。

在小学逐步普及的基础上,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中叶的近一百年时间里,由于科学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
对国民素质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一要求促进了普及教育的延长。
在许多发达
国家,义务教育先后延 长到
8

9
年。延长的这部分教育统称初中教育,实施初中教育的学校
一般叫初级中学。在欧洲各国,这类学校都只是小学的延伸,并不能与高等学校相衔接。与大
学相衔接 的高级中学是由古典文科中学演变而来的。
上述这两种学校系统在办学形式、
教育对
象 、教育内容、教育水平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典型的
双轨学制


在美 国,并没有发生类似欧洲的发展过程,群众性学校由初级中学继续上延到高中,形
成了所谓的
单 轨学制



总之,在统一学校系统的过程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学校从纵横 两个方面开始逐步衔接和
贯通,形成了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即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 支学制。






(三)学制变革与学校的大众化


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
双轨学制 必然要逐步过渡,
最终走向机会均等的单轨学制。
从当前
看,
综合中学是双轨 学制并轨的一种较为成功的形式,
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学教育发
展的一种重要趋势。< br>


9






20
世纪中期之后,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的要求就成为世界各国学制改革的一个主旋
律 ,
构成了现代学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许多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机构如回归教育、
终 生教
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业余教育、远程教育、企业职工培训、老龄教育等,都得到了广泛
的发展并在学制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的学制形式具有开放性、
大众性以及和社会生产、< br>社
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
随着教育机会的逐步均等化,
现代学制正由传统的封 闭的精英模式向
开放的大众模式过渡,
现代学校正由职前准备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向终生教育的 施教机构系统
过渡。





(四)我国现代学校及学制的产生





1
、清及清以前的学制

清末以前,
我国没有形成系统的学校教育制 度。
从夏朝始有官立“庠”、
“序”之类学校
的设置到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兴起,再到汉武帝以后官学和私学的并举,
学校在招收学生年龄、
学习年限、课程内容等方面,均 无统一的规定。

自隋唐实行选士制度和科举制度以后,历代学校教育,逐渐变成选士和科举的 预备教育,
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鸦片战争失败后,封 建教育空疏无用的弱点益形暴露,改革科举教育,加试实用科学,成
为当时有识之士的普遍要求。
1898

6
月,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颁布了一系列除旧
革新的政 令。在文化方面,普遍设立学堂,大力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奖励科
学著作和发明,终遭 失败。
1901
年,清政府迫于形势再次明令废除八股,考试策论,废除武
试。科举制 度稍有改变。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
190 2
年,
这就是
《钦定学堂章程》

又称


寅学制

。这一学制虽经正式颁布,但并未实行。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规定小学
实行“三三”制,即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各为三学年,春季始业。同时还规定,儿童在入< br>初等小学堂前,还须进蒙学堂学习
4
年。


光绪二十 九年(
1903
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
癸卯学制共分三段七级,长达
29-30
年。规定小学改 为“五四”制,
即初等小学堂
5
学年,高等小学堂
4
学年。

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年),许多大臣联名奏请,要求立停科举。清政府在多方压力 之下,
不得不于同年
8
月“谕立停科举,
以广学校”。
至此,
实行了
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方告废止。
从此新式学校得以迅速发展。

光绪三十三年(
1907
年)正月,学部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分女子小学教育初 、高
两级,修业年限各
4
年,并规定男女小学分别设立,不得混合。因各地反映学制太 长,宣统元
年(
1909
年)又颁布《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为年长失学及贫寒子弟 无力就学者设立“简
易识字学塾”,学习年限为
1-3
年,每日授课
2-3< br>小时,也可上半日、下半日分班施教,并可
增夜校,学生不收学费。


宣统二年(
1910
年),小学学制又改为“四四”制,即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各 为
4
学年。


2
、民国时期的学制

民 国元年(
1912
年)
1

3
日,
孙中山在南京组 织临时政府,
9
月间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
会议,公布了新定的学校系统,称为“壬子学 制”,俗称旧学制,但在公布后又陆续颁布了各
种学校法令,与“壬子学制”略有出入,于是便在次年综 合成为“壬子癸丑学制”。规定:


1
)初等小学校
4
年 ,收
7

10
岁儿童;


2
)高等小学校
3
年,收初小毕业生;


3
)中学校
4
年,收高小毕业生;


10

4
)大学或专门学校,预科
3
年,本科
3

4
年。

小学以下的蒙学院和大学以上的大学院都不计年限。

此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有的系统还特设或附设学科。

民国
11


1922
年)

北洋军阀政府公布了
“ 新学校系统改革令”,这就是当时以美国
学制为蓝本的“壬戌学制”,俗称新学制。规定小学、中学、大 学均为
6
年,小学分初、高两
级,
初级小学
4
年,
高级小学
2
年,
即“四二”分段制。
中学分初中、
高中,
学 制各
3
年。


戌学制

是在总结民国以来学校发 展的经验教训,借鉴本文国家学校教育体制基础上制定的,
因而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现代学校系统,
该学制首次规定了中小学的六三三制,并一直延续至



民国
1 7
年(
1928
年),国民政府公布“戊辰学制”,俗称现行学制,其中小学学制仍实
行“四二”分段制。

3
、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制

建国后,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学制有过多次变革。

1951

11

1
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决定中关于新学制的 组织系
统,包括
5
个主要部分:


1
)幼儿教育 :幼儿园收
3-7
岁儿童,满
7
岁升入小学。其任务是使幼儿

的身心在入学前获得健全发展。


2

初等教育:修业年 限
6
年。其任务是给儿童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青年和成人初等学校,包括工农速成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修业年限不定。


3
)中等教育:中学修业年限
6
年,初中
3
年,高中
3< br>年,均得单独设置。

工农速成中学修业年限
3-4
年,招收相当小学 毕业程度的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

业余中学分初高两级,修业年限各为
3-4
年,招收业余初等学校或业余初级中学毕业生,
或有同等学历者。

上述各中学任务,是给学生以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包括技术学校 、师范学校、医药及其他专业学校的任务是根据国家建设需
要,实施各类中等专业教育。


4
)高等教育


5
)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培训 班,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和函授学校,以及聋、哑、盲等特
种学校。

1952

3

18
日,教育部颁布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同年
11
月发出指示,全
国小学自
1952
年秋季一年级新生起,一律开始实行“五年 一贯制”。后由于教材、师资等条
件不足,
政务院遂于
1953

1 1
月发出指示,
停止推行“五年一贯制”,
继续实行“四二”制。
小学一年级 新生入学年龄为
10
周岁。

1958

9
19
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现行学制是需要积
极地和妥善地 加以改革的”。
“经过典型试验之后,
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为了“多
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
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
“三个结合”、
“六 个并举”
的具体原则。即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 br>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
童教 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农)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函授、广播学
校)并举,免费 教育与不免费学校并举。同时规定全国有三类主要学校,即全日制学校(包括
大、中、小学和中等专业学 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1980

12
月,国务院发出 《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普及教育,
涉及到学制问题。中小学学制,准备逐步改为 十二年制,今后一段时间,小学学制可以
五年制
与六年制并存
,城市小学可以先试行六 年制,农村小学学制暂时不动。”1981
年,教育部又

11
颁布《全日 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至此,中小学学制经过
20
年的徘徊,
又 回到“文革”前的“六三三”制,一直沿用至今。

4
、我国中小学在现行学制中的地位






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纵向分为四个等级,横向分为若干的不同的类型。






幼儿教育(幼儿园)。






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






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






高等教育,
指全日制大学,
独立设置的学院、
专科学校、
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第二节


学校文化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是现代社会中最常 见的一种社会组织,
学校活动是整个社会在文化活动中最具有效力
的一种文化活动,学校的文化 功能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所不可比拟的。






(一)学校文化的含义

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
教学、
科 研、
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
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
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 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二)学校文化的构成

1
、从学校文化的形成看,学校文化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 特定要求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安排的文
化,
即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社 会化过程,
学校和教师必须对进入学校领域的各种复杂的社会
文化因素,进行精心取舍、组织, 建立适宜的文化环境,这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来源。
(自
觉性)

二是年轻 一代的文化,主要是来自学生团体中的各种习惯、风俗、民约、传统、时尚、规
范、
语汇、价值观念等,
这种文化就其本源而言是成人文化的一种反映,
但其内容与成人有别,
是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

(自发性)





2
、从学校文化形式上看,可以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类。

第一、
学校精神文化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
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
形态。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他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是形成学校文化的最重要的 因
素:教师的知识背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师生关系处理等。

第二、学校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比如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 ,如校园面积、校园布局、学校建筑、教学设备、图书馆等等,
都会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

第三、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


学校中的传统 、
仪式和规章,
一般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是学校组织对组织内部
各 类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不同的出发点,会有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制度文化。
比如西方国家 的中小学在行为规定上比较强调放纵,
认为自由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而东
方国家 中小学则比较强调管束,认为严格的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学校传统是一所学校在较长时 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
学校传统的形成受学生文化的影响较大,一般 不是通过强制性的要求实现的。

学校仪式是学校的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
表 现在学业方面有开学典礼、
毕业典礼
等;表现在体育运动方面有运动会、体育比赛的各种仪式; 其他还有升旗仪式、周会、校训、

12
校歌等。
学校仪式一般是在学校的 要求下产生,
受教师文化的影响较大,
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
性,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 有效的工具。

学校规章是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
如学生守则、
教学规范、
学校工作常规等。
学校规章的制定者一般是办学者或教师,
代表他们的意愿 和办学理念。
规范的对象不仅包括学
生,也包括学校的教职员工。


二、学校文化的影响(价值)

学校制度文化对学校中每一个成员,
包括学生 和教师、
管理人员都会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
作用。
独特的学校制度会对学生人格的养成 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身心的
健康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主体性的养成
等,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三节


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的概述

(一)管理

所谓管理,
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
通过一定的组 织机构和为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所
必需的一套规章制度,
对该机构内的人、
财、
物等进行决策、
计划、
组织、
控制、
领导和创新,
以有效地实现该 系统的预期目标的过程。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

第一,管理是一种理性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对象化的行为。

第二 ,管理必须有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管理主体就是管理者,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管
理客体就是管理的对 象,是由人或事组成的动态系统。

第三,管理必须有其自己独特的手段,亦即管理手段,它是 指管理者在完成管理任务的过
程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一般包括该组织系统的组织机构、< br>为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所必需
的一套规章制度,
以及通过这一机构和制度所实施的决策、
计划、
组织、
控制、
领导和创新等。

第四,管理必须要有 效果,亦即管理效果,它是指管理主体预期目标的实现状况,包括工
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 、工作效益的好坏等等。





(二)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 一定的手段和措施,
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
有效实现工 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
动。

学校管理是由管理者、
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 三个基本因素组成的。
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
学校的正副校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 br>此外也包括学校的教职员工。
学校的管理手段
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学校管理对象是学校的人、
财、
物、

(工作)

信息 、
时间和空间等,他们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客体或被管理者。


二、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




(一)沟通的含义: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 管理系统中的层级越高,管理工作
中沟通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二)沟通的功能:

信息传递:沟通把信息向学校的各个层次 景象传递,使学校成为运行有序的系统。这是沟
通的最直接的目的,所有其他目的都是通过达到这一目的 才得以实现;

控制:上下级的指令通过沟通层层下达,下级的情况通过沟通层层上报,以达到 对系统的
有效控制。









13
激励和情感交流:领导及时对工作进行评估和肯定、奖励等,都能 起到激励的和情感交流
的作用。

(三)沟通的形式

学校的沟通一般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按照学校 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
一般可以分为下行、
上行、

行和斜向几 种渠道。

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之外的信息传递,一般有三种渠道,即个人之间的自发交 往、
非正式的接触或聚会和社会传闻。


(四)沟通的障碍

学校组织的沟通障碍主要有下列三种情况:

主观方面的障碍;

客观方面的障碍

沟通渠道方面的障碍:

(五)沟通障碍的克服

可以从许多方面改善沟通的状况,
如:
在发 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彼此信任、
相互尊重的
良好关系;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文字;选择最 佳沟通媒体;注意信息的时效性;重视对信
息的反馈。






三、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学校绩效






(一)学校绩效的含义: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二)国内外学者评价学校绩效的几种理论:
< br>(
1
)目标模式。这是一种分析学校绩效的较普遍和传统的方法,由教育主管机关制定一
套学校绩效的指标体系,通过学校工作的最后结果来检验学校的绩效,达到标准就是绩效高,
反 之就是绩效低。


2
)投入
――
产出模式。这种模式注重 效率,认为绩效应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
多、质量较好的人才为标志。

3
)需求满足模式。这种模式注重需求的满足程度,认为学校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工
作能 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各主要的相关群体的正当需求,如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校长、教师、
家长和学生等, 因为学校的活动要受到这些群体的支配或影响。


4
)环境适应模式。它强 调学校应不断变换自己,适应环境,主要迎接环境的挑战,获
得外界的认可,并求得功能的有效发挥。< br>

5
)学校内质优化模式。它侧重学校本身的因素对于学校绩效的影响,认为 学校功能的
发挥取决于学校的办学思想、
组织的健全程度、
制度的完备程度以及领导机 构的决策领导能力
等。






(四)学校绩效评估的分类

学校的绩效只有经过评估才能量化并加以比较,
才能成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尺度。
因此绩效
评估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估的总体目的 在于提高绩效。





1
、按性质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两种:


1
)定 性评估。是对工作绩效所进行的质的鉴定,一般常用于职称评审、职务任命、宣
传表彰等管理领域。

2
)定量评估。是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的学校绩效的量的测定,然后在此基 础上做出
分析评价。一般较多地用于评估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2
、按形式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三类:


1
)口头评估和书面评估;


14

2
)个别评估和集体评估;


3
)直接评估和间接评估。


3
、按主体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四类:


1
)上级评估;


2
)同级评估;


3
)自我评估和


4
)下级评估。


4
、按时间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三类:


1
)日常评估;


2
)定期评估


3
)不定期评估。


5
、按标准分类,学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两类:


1
)绝对标准评估


2
)相对标准评估。

四、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是指各种能够实现管理职能,
达到管理目标,
确保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

径和措施。一般来说,学校的管理方 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行政管理方法。
是指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力,
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 br>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按行政系统进管理的方针。






2

法律方法。
这是指运用法律这种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受国 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
为规范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3

思想教育方法。
是指通过对正确的精神观念的宣传,
从真理性方面启发人们的理想同,
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方法。< br>




4
)经济方法。即物质效益的方法,是指 把物质作为激励动力,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
运用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的方法。

(< br>5
)学术方法。这是对学校中的教学研究等学术工作进行管理时运用的方法,对这类工
作 的管理不应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而应贯彻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 针。






五、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1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加强和改善对品德教育各种的领导,
组织和提高思品教育的师资 水
平,强化和规范品德教育工作,保证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

学校应成立思想品德教 育领导小组,健全德育工作的职能机构和少先队组织,协调学校内
部和学校外部的各个教育因素的关系。
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评比。

2
、教学工作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 教学方向,严格各项教学常规,建
立责权分明的规章制度,强化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

3
、教务行政管理:

包括招生、编班、报到注册等,检查各种教学活动的情 况,落实教学任务,教学资料与档
案的管理等。

4
、总务工作管理

总务工作复杂、
细致又具体。
总务工作应该为教学服务。
主要包括:
校产管理、
财务管理、
生活管理等。

六、国家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的内容


国家对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就具有某 些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特点,
主要通过宏观的政策、
法律、
经费、督导等方法来进行控制 和监督。



15




1
.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






2
.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






3
.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中小学的学籍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等项内容。






4
.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纳入国家干部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第四节


学校、家庭和社会

一、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对学生施 加的影响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这是因为学校可以
有意识地对各种影响个人身心发 展的因素进行选择和组织,
系统地发挥主导作用。
古希腊哲学
家柏拉图就已经提出学生 只有在学校中才能受到真正的教育。






首先,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
青少年成为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一代,但由于对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理解不
同,
实际效果也就 有很大差别。
如有的学校存在着以智育为中心、
单纯追求升学率等错误思想。






其次,
学校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 的发展。
学校的教育水平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教师
的职业素养的高低。






再次,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二)家庭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是以婚姻、
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单位,
是影响少年儿童发展的最 初
的也是重要的因素。家庭结构、家庭职能、家庭关系、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形成的家庭特点,
会极大地影响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孩子。



国外学者把家庭关系和家庭教 育分为如下四种类型:独裁型、保护型、和平共处型和合作型。
其中合作型家庭最有利有孩子的成长。< br>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有:(
1
)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 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
合做好教育工作;

2
)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 健康人格教育;

3
)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
条件;(
4
) 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三)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
、社会中存在的主要的影响因素


对一个学生来说,对他的发展 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和大众传
媒等。






1
)社会群体主要有:朋友群体:作为一种非正式群体对儿童 的成长影响极大。这种影响
可以有两个方向,
如果它形成的基础是健康的,
则对儿童的 发展起促进的作用;
如果它是在不
健康的思想影响下结成的,
则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消极 的影响。
因此,
我们应当重视小学生的社
会交往,
既不应一概否定,
又不能任其自由存在和发展,
而应当有意识地指导儿童正确地择友,
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2
)社会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影响 着个人的心理和意识,调节个人的行为。一个
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会受到先进道德意识和社会风气的影 响,
也有可能受到没落道德意识和
社会风气的侵蚀。因此,为了保护儿童的健康发展,就应当在 大力宣传先进道德的同时,结合
社会环境,清除一切没落道德的残余,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3
)社会文化:主要包括音乐、美 术、戏剧、文学等类的艺术作品,电视、电影、书报刊
物、
音像制品各种形式的大众传媒,以及图书馆、
博物馆、
青少年活动中心、
影剧院、
游乐场、
歌舞 厅等文化娱乐场所。
社会文化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是双重的,
它既能改变、
净化和鼓舞人 的

16
灵魂,也能损害、压抑和毒化人的灵魂,对成长中的小学生尤其如此。因此 ,在发挥社会文化
的教育作用的同时,社会应当干预他们所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引导他们健康地发展。







2
、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1
)组织校外社会文化教育场所,对青少年儿童实施、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






2
)在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下,组织好学生的寒暑假生活及节假日的活动。






3
)为学校培养科技、文艺、体育、美 术等学生骨干,推动学校的课外活动。同时为国家
积极发现和培养各方面专业人才。






4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 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树立服务社会、
服务群众的观点。






5

开展各种家庭服务,
如设立校外青少年儿童活动站 ,
为少年儿童的校外活动提供场所,
为家长解决双职工子女的午饭问题等等。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一)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配合


1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类情况:



1

一般性指导。
这是指向家长宣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
普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出家庭教育的一般要求和建议。



2

针对性指导。
这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找出原因,
分别提出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应采取的教育措施,以及实施措施的途径和方法。


3

分类指导。
这是针对不同年龄、
不 同类型的学生以及不同类型的家庭条件所进行的
分别要求、分类指导。



4

个别指导。
这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所作的个别深入细致的指导,< br>帮助分析学
生情况,制定教育措施,总结经验教训。


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互访。包括教师访问家长和家长访问教师。其中应强调班主任的家访活动。


2
)家长会。这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较为普遍的方式。



3
)家长委员会。这是学校与家长互相联系和配合的经常性组织。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有:


1
)学 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
活动中的表现。


2
)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 门
反映意见和要求;
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
应动员学校的人力和物 力,
为校
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3
)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


4
)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17
第三章


学生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学生的基本特点,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和小学生的情感;

2
、掌握学生发展的特点,增强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小学儿童的发展特点

教学时数

6
课时

第一节



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
儿童发展观的含义:除了儿童发展的 概念外,还包括儿童人性特点,儿童发展的性质,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和儿童发展的价值等重要内容。< br>
一、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

(一)
遗传决定论:
个体的差异 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者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霍尔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评价:
这种观点不仅为统 治阶级放弃民众教育、
实行等级教育制度找到理论依据,
更为个别教
育者推卸自己的责 任找到借口。

(二)
环境决定论:
真正在而发展中起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
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
教育引导。

洛克:白板论——儿童犹如一块 白板,到他们长大后,是好是坏,有用无用,感到幸福还
是痛苦,主要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
华生:
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
更给我特殊的环境,
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 法,
把他们加以任
意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 。——儿童生活
于其中的环境,就像一个模具,儿童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这个模具的形状。

评价:
与遗传决定论相比,
该观点发现了对儿童发展影响更大的一个变量。
该 观点直接导
致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师权威、
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的特点。
其目的就 是希望通过控制儿
童学习活动的环境来达到控制儿童发展的目的。

“棍棒底下出孝子。

“不打不成材。


(三)
辐合论
(二因素论)

肯定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br>二者作用各不相同,
不能互相代替。
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
两种因素的作用大 小也有明显的
差别。

皮亚杰:
环境对儿童的作用产生于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 用中。
只有儿童把环境因素作为自
己的反应对象,
借此来构造自己的认识结构和反应方 式的时候,
这一环境因素才对儿童的发展
有意义。

杜威:
儿童的发 展必须依赖儿童的自我参与和自我体验。
他强调儿童主体性的同时,
也强
调环境条件,
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
设计教育活动,
尽量去除教育过程中脱离生活和脱
离儿童的内容与形式,
及其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阻碍的各种因素,
让儿童的发展更时候其个性
需求,更贴近社会生活。





评价:辐合论 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明显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被确定为教育者必备的知
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被视为 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依据,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加强
了对教育内容、方法选择方面的控制,加强了对学 校教育环境的设计与控制。

二、学生观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18
1
、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具有可塑性

2
、学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多方面发展

3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主要的任务是学习

(二)学生的权利
[
联合国大会《儿童权利公约》
]
1
、生存的权利

2
、受教育的权利

3
、受尊重的权利

4
、安全的权利

(三)童年期学生的发展任务

1
、发展基本的阅读、书写、计算技能

2
、发展有意注意的能力

3
、发展借助于具体事物进行推理的能力

4
、发展社会性情感

5
、发展意志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6
、建立起对自己的完整态度

7
、学习与同辈的相处

8
、学习分辨是非、发展良知、德性

9
、发展对社会、集体的态度

10
、培养创造意识


第二节

儿童发展与教育

一、儿童发展的内涵

(一)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遗传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不确定会转化为儿童发展的现实。因为儿童的发展
离不开必要的外界条件。

遗传素质 转变为发展现实的过程,并不完全取决于外在影响性质,遗传素质本身有
生物特点的自身演变规律。
(二)儿童的发展蕴涵在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儿童发展是作为一个生物体和社 会个体的儿童自我调节机制的活动结果。儿童的主
体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源泉。
主体活动,
是儿童依据自身条节的能力水平,
对与自己有关系,
也有意义的内外刺激进行反应的过程。< br>
把外在刺激与自己原有反应结构之间建立联系,是儿童活动的实质,避免把儿童所
参与 的外在于儿童的客观活动过程,看作是儿童发展的根源。

(三)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联合国大会《儿童权利公约》
:发展的权利问题及其保障措施

《儿童生存、 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最优先地重视儿童的权利、儿童的生存以及儿
童的保护和发展。
“”为所有儿童,不论他们的背景和性别,提供教育机会;使儿童作好
准备以参加生产性就业和终身学 习机会。

(四)把握儿童发展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
、儿童的发 展不是简单的“变化:发展——简单到负责,低级到高级的序列演变过
程。

2
、儿童的发展是其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
生理成熟的过程。< br>
3
、儿童的发展也不等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儿童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

19
变不断转化、互为基础的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知识的积累,更是儿童个体知识结构、认
知结构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变化过程。

二、儿童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一)顺序性

儿童发展的过程,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秩序。

顺序:简单——复杂,低级——高级

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教学要循序渐进

(二)不平衡性

儿童身心发展速度不是匀速的:不同年龄阶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
的;

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不完全协调统一:生理成熟先于心理成熟。

——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阶段性

在儿童发展的连续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
点。
(也称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教育要有促进作用,把握发展的潜能“最近发展区”


提出合理要求。








第四章


教师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形成比较稳固的专业思想;

2
、了解小学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加强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的意识;

3
、掌握新时期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教师的职业素养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对教师劳动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时数:
10
课时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和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

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学校里,我国是存在“政教合一”
“以吏为师”
,西方则常以
僧侣或其他劳动者兼任。






在封建社会,随着学校结构的负责和规模的扩大,教师职业开始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义务教育开始普及,中等和高等教育都有了迅速的发展,教育结
构更复杂,教育规模更 大,

了专门培养教师的各级师范院校,教师职业更趋专门化和专
业化。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加快,必将造成教师职业的进一

20
步扩大,教师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教师职责中“教书”与“育人”不 是两个平等并列的概念,教师的教书是手段,育
人才是目的,是教师工作的本质。

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用所教的知识影响学生,教师自身的人格特征,教师的观
点、态度和行为等,都是 影响学生的因素。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斯宾塞)
,如果教师不注意积极主动的
“育人”过程,就可能出现对学生的消极的影响。

二、教师的劳动特点

(一)复杂性——鸡叫忙到鬼叫

原因分析:

1
、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决定:教育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青 少年。影响人的成长
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儿童个性特征也影响着他们对教 育影
响的接受的程度和方式。

2

教育任务是复杂的:
教 育的目的和任务是让青少年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在德育、体 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影响学生;不仅
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发展品德、实践能力等。
3
、教师的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也是复杂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的教育目标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结构,不同的教育途径等。

(二)创造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要求,不同的 教育环境和其他的影响因素,教师
没有现成的可以直接搬用的教育措施,必须要在教育基本原理的指导下 ,创造性地完成教
教学活动任务。

(三)示范性——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育教学内容的二度开发,把自己的观点、态度融入到
教育教学过程 中去影响学生。而且,教师主体本身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其人格素养、个
性特征、观点态度等,也是影 响学生的教育内容,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长期性——百年树人
人的成长周期比较长,教师培养人的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的劳动成果也
要经过一个比较长 的时间才能得到检验和体现,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三、教师角色的多样化

1
、教学与行政角色:

教学人员、社会榜样、课堂管理员、办事员、青年团体工作者、公关人员

2
、心理定向角色

人的关系的艺术家、社会心理学家、催化剂、临床医师

3
、自我实现的角色

帮人的人、学习者与学者、父母形象、寻求权利者

4
、教师是家长的代言人(父母形象)

1
)教师要热爱、关心学生

2
)要把教师权威与家长权威区分开

5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社会榜样)


1
)教育具有言传身教的特点

2
)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

3
)隐性课程建设的需要

6
、教师是心理工作者(临床医师)


21
1
)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2
)创设舒适宽松的学习环境

3
)教师的心理要健康:狭隘、嫉妒、自卑、神经质、职业倦怠感

4
)避免唠叨

5
)让学生做到
:*
太好了
!*
我能行
!*
你有困难我来帮助你!

7
、教师是课堂纪律的管理者

1
、帮助学生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与习惯

2
、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学生的学习上

3
、体现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上

第二节

教师素质

一、文化素质

“通才”和“专才”——一专多能

小学教师担负着 全面朋友小学生的认为,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的知
识。

(一)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和其他一两门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横:语文 、数学、其他学科(艺术——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社会,综合实践活
动等)

纵:小学各个年级的教学

要求:全面扎实,求深求精

[
杯水理论
]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长流水”

“给学生一杯水是不够的,教师要教给学生找水的本领”

(二)必须具备艺术、体育、劳动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农村小学办学规模小 ,教师少
[
农村小学师生比例:
23

1
,城市
2 1

1]
一般的教师配
备都不够齐全,但是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引导, 所以,教师要多才多艺才能更好地
适应社会的要求。

同时,小学生好动,喜欢文体活 动,多才多艺的教师能更好地寓教于乐,增进师生之
间的交往,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提升教育教学的效 果。

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能够充实和丰富教育教学,为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素质:

(一)教育理论知识

主要指心理学、教育学、课程教材教法,以及班级管理的知识等 。旨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
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减少教育活动的盲目性。

(二)教育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是一项动态的活动过程。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活动 成效,直接受到教师
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影响。

1
、语言表达能力:


1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艺术,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口头语言表达的艺术。一< br>个人纵然满腹经纶,但缺乏表达的能力,不能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不能与学生很好
地交流,其教育成效肯定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教师语言表达 能力的基本要求:准确、清晰、流畅;文明且具有教育性;富有情感,
具有感染力与幽默性。语调把握得 当,语速适中等。


22

2
)书面表达能力:板书、 作业评语、操行评定等,文字书写工整、优美,意思表
达清晰明了。

2
、教学实践能力


1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研究与掌握 :能明确教学的目标,正确把握教学的重点、
难点和关键,能恰当地安排学期、单元、课时的计划。

2
)合理组织教学过程:能针对学生的特点、教材的要求、教学条件等诸方面 的因
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富有启发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布置
的 作业在质量上都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巩固与学习兴趣的保持、学习能力的提高。


3< br>)听课和评课的能力: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教学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并能够在
听课评课的过程中 ,吸取优点克服确点。

3
、教育能力


1
)研究和了解学生的能力


2
)选择和培养班干部的能力


3
)组织班队会


4
)转化后进生


5
)人际交往:学校内外的人际关系


6
)总结和提高的能力

(三)教育机智

教育 机智是指教师面对(包括课堂内外尤其是课堂教学时)教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能
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 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教育机智一方面受教 师的个人的个性特征的影响,同时,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对教育现象的思考、教育经验的积累都是分不 开的。

运用教育机智的基本原则

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冷静处理,灵活 面对,把课堂内外发生的事件,都尽可能地转
化为课程资源。

(四)教育研究能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
=
经验
+
反思

教师对教育教学活 动、对教育对象的研究,不仅能提高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
力,
还能提高教师的理论修 养,
使其实践经验有效转化为理论认识,
与周围的其他人进行交流,
达到互相促进,共 同提高的目的。

教师研究的内容,可多进行教材研究、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的研究、教学 方法的研
究、教育管理的研究等。


三、职业道德素质

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
补充
]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国家教育部颁布
)

一、依 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 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
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 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 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
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 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 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
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 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23
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 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
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
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 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抑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
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
于律已,作风 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五、对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理性思考

教育是世界上唯一直接与人的全面本性打交道的职业。

教师的职业生活,有特 殊的主体
性和示范性的劳动特点,
即教师不仅在用教材教学生,
其自身更是一本活的教 材,
他们的思想、
言行、品质无时不在对学生起着重要的教育影响。由此,作为教育职业的主体
——
教师,其职
业生涯中表现的道德水准,是决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

(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是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


学高

为教育奠基,

身正

为教育指 引方向,二者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在节节攀升,却 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
各种媒体在发布着各种教师职业道德缺失事件,
比 如:
有教师对学生进行敲诈勒索,
有教师衣
冠禽兽,
猥亵甚至残害学生,有教师对学生泄愤,
肆意惩罚学生出气
……
教师的社会声誉在这
些负面的 报道中受到冲击,教师正面临着信任危机。


批判、分析、反思教师的职业道德缺失 问题,目的不在于否定教育,否定教师,而在于唤
起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
重塑教师 的职业形象,
提升教师的社会声望,
提升教育的
价值。

(二)做

有职业道德的教师



教师的职业道 德是教师在履行其职业职责中表现出的道德,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要立足
于他们的职业过程中的职业行 为。做为教师,以

教书育人

为天职,教师的职业行为必须对学
生 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否则,

无功便是过

。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仅 仅不做违背私德
和社会公德的事是不够的,

不做不道德的事就是有道德
”< br>很显然违背了

无功便是过

的职业道
德的评价原则。

教师的职业道德最根本的要求


1
、较强的职业能力

教师的职业能力的重要表现就是有实施有效的教育的能力。所谓有效教育,笔者认为就是
教育者 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创造性地完成教育任务,
使学生在受教育的
过程中能体验学习的意义与乐趣,能主动学习,充分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形成真正的学力。

教 师教书育人的天职是不变的。教师首先要能够

传道、授业、解惑

,因为学 生以学为主,
教师的教学能力,
是其对工作负责的第一要素,
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直 接的表现。
所有的学
科教学(包括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必须能给学生启迪,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一个口不能言手
不能写的教师,首先是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自然也不能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
而且,教师不能停留在

独善其身

的境界,要能够和学生交 流,不仅对学生有

以身作则,
潜移默化

的影响,还要有直接教育 的能力,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师的职业职责。

同时,
有效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发 展的能力。
前一个时期,
业内人士评价某些教师在

24

兢兢业业地扼杀人才

,在教育界引起不小的震动。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有些教师的工作态度
是认真的,他们不惜牺牲大量休息时间甚至是自己的健康,一心扑在工作上,给学生补课、辅
导 、改作业,结果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上去了,但是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愿望没有了,社会生活的
能力被扼杀了 ,他们在考试之后最大的愿望就是

不要再学习

。教师的如此职业行为,违 背了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的要求,那么其职业行为的

道德性

就应该受到质疑。

2
、踏实认真的职业态度
< br>职业态度是人们在工作中的情意表现,
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表现。
教师良好的职业态
度是教学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一个没有正确的工作态度,
没有积极的 工作热
情的教师,
是无法发挥其工作能力的,
更不会积极主动去提升自我的工作能力,
必然也无法履
行教师职责,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

好的职业态度能在一定程 度上弥补职业能力的不足,
教育工作尤其如此。
因为,
学生的发
展,
主要取决于他们自身的主动努力,
教师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唤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从而
收到

亲其师,信其道

的教育效果。教师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学生的教育影 响,表现为促进学生
学习主动性的增强,其教育的效果甚至要超越教师的教育能力的影响。
< br>良好的职业态度是直接的教育影响因素。
学生能很敏感地捕捉到教师的行为中透出的
价值 观念、思想态度,并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是学生的学习、工作、生
活态度的直接范本。

3
、良好的职业提升的意识和能力:主要是对教育专业水平的提升。
教育实践是一项创造性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等都
可能随之发生变 化,需要教育者终生学习和发展,才能满足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才能
更好地履行和表现职业道德。< br>
教师的学习和反思,都是教师职业提升不可缺少的环节。当前提倡教师的教师发展理
念 是: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反思,意味着教师要能够反观自我,把客我具有 的思想、行
为置于主我的监督之下,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自我监督和调控,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境界。


(三)教师职业境界的三个层次
:生存境界、责任境界和幸福境界。

三个层次的教师都可能认真工作,但活动动机是不同的。

第一个层次的职业行为教师 是出于谋生的需要,第二个层次的教师是责任心使然,第
三个层次的教师则是出于一种近乎自然的行为, 工作过程就是其创造的过程,是享受生命
的过程。

三种的职业境界也可以理解为教师 的成长历程。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的教师,受其职业
动机的影响,职业道德的履行情况会出现一些差异。< br>
第一个层次的教师容易因为教师职业不能满足其生存的需求而出现背离教师职业道
德的 行为,

第二个层次的教师会因为教育工作中受挫或者受诱惑而放弃责任。

第三个层次的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则比较积极而且稳定。
毕竟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渐进
的过程,而 且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一生也无法达到

幸福境界

,所以,教师 履
行职业道德的情况也是不确定的。

(四)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段

1
、适应阶段:
1
——
3


2
、分化定型阶段:
5


3
、突破阶段:
8
——
10


4
、成熟阶段:
15



25
5
、衰退阶段:
20


6
、回归阶段:
25


7
、僵化阶段:
30


(二)实现教师角色的四个转化

1
、知识的传递者
----
学习的促进者

创设丰富的情境

建立接纳、支持、宽容的课堂气氛

积极地旁观

注意教学的生成性

走进儿童文化

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向生活、社会、自然

2
、知识的权威者
----
知识的组织者、平等者

3、重知识掌握
----
重知识的伦理问题
(
两者并重
)
4
、重间接经验
----
重直接经验
(
两者并用
)

第三节

师生关系

[
有趣的想象
]
1
、如果用两种动物分别比喻教师和学生,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2
、你觉得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3
、你愿意用什么样的比喻来表现当前二者的关系?为什么?

一、师生关系的历史概况

(一)中国古代的师生关系

1
、教师地位高,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

天下无不是的教师(天下无不是父母)

2
、师生关系良好:孔子及其弟子

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爱生尊师

3
、师生关系平等:

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二)古代师生关系的启示

1
、教师博学,是获取教师威望的基本条件

2
、教师具有一定的威望是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

3
、教师爱护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

(三)西方近代师生关系

1
、教师中心
——
赫尔巴特


旧三中心

: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

2
、学生中心
——
杜威


新三中心

: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学生中心

[
案例
]
地球的结构

(四)西方近代师生关系的启示

1
、教学要

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求

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情境的设计

二、我国社会主义的师生关系的主要内容

(一)民主平等:人格平等,但责任不对等


26
自由型、对立型、依赖型、民主型

(二)爱生尊师:爱生是尊师的基础,尊师是爱生的结果

(三)心理相容:观点、信念、价值观一致

(四)教学相长:双方互相促进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扶持,学生必须尊重教师

(二)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交往过程中,相互了解,互相满足需要

(三)树立教师威信(人格魅力)

主要因素:教师素养、教学效果、教师的个性(公正、童心、自制力)




第五章




教育目的

教学目标:

1
、知道我国当前的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基本内容

2
、能用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理论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些简要分析,并对此提出自
己的理论对策。

3
、初步建立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

的教育理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用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理论对 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些简要分析,
并对此提出自己的理论对策。

教学时数:
6
课时

第一节

教育目的及其确定

一、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活动要培养的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教育目的的意义: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依据、标准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

1
、导向功能:如
——
提倡素质教育

2
、调控功 能:如
——
反对

片面追求升学率


3
、评价功能:如
——
督导评估,以目标为标准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

1
、教育方针:我国教育的总的方向的表述

2
、教育目的:培养人才的最高理想的体现

3
、教育目标(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目标

4
、教学目标、活动目标:往往是各个学科甚至是课时的目标





名称

制定者

内容

27



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






明确人才培养 的质
量规格、实现途径
和原则
(
抽象化
)









义务教育

课程目标

语文

课程目标

1

2
年级阅
读课程目标








抽象

逐步

过渡到

具体





教学目标

(本单元/章或节课
或本次活动)

教师

具体化



[
实例
]
1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
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教育方针

2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
义务教育课程目标

3













































——
语文课程目标

4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
1

2
年级阅读课程目标

5
、感情充沛地吟诵;当堂背诵;理解诗人的壮志豪情。

——
《沁园春
·
雪》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


三、不同教育目的论:
(郑金洲:
《教育通论》


1
、个人本位论:卢梭

教育目的是使个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

2
、人格本位论:裴斯泰洛齐

更注重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陶冶,也关注社会 的需要(介于

个人本位论



社会本位

,偏于前者。


3
、文化本位论:

用< br>“
文化

来统筹教育、社会、人的关系(团体精神、规范精神、客观精神、人格 精神)

4
、生活本位论:

斯宾塞:为

完满生活

作准备

杜威:教育即生活(不为将来而就是当下)


28
5
、伦理本位论:

康德:塑造

文化

道德

的人(摆脱自然欲望)

赫尔巴特:必要目的(道)和可能目的(技)

6
、社会本位论:涂尔干(社会学创始人)

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人

四、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一)

社会依据


1
、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形态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


统治阶级

培养维护奴隶制度的统治者

培养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官


培养掌握国家机器和管理生
产的统治人才

被统治阶级

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愚民政策

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
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
安宁和悠闲的奴仆

社会主义社


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

2


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社会形态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人才规格要求

只规定了政治思想品德上的要求




一定的阶级意识和思想品德





科学知识与生产技能





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注重个性、开拓性和创造性


信息社会

(二)

人的依据

1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教育目的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要具有针对性

各级各类教育目的要形成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有机序列

2


人的需要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目的要考虑学习者在不同环境、 时代下的心理需求和
动机。

(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1
、教育活动中人的的价值选择:学习知识、发展身心、锻炼身体
……

2
、思想家和制定教育目的的人的人性假设

3
、思想家和制定教育目的的人的理想人格:

孔子:培养

修己以安百姓的

君子儒
’”——
提倡自觉修养德行

卢梭:培养

绅士
”——
启发理性


29

第二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一、马克思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

的含义
:
人的 全面发展:
是指个人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
脑力劳动和体力 劳动的结合。
——
反面是

片面发展


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体力和脑力充分运用和发展

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发展
(才能全面发展、
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发展)

——
适应职业流动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
——
前提

(二)社会关系
——
条件(受教育权、教育内容等)

(三)教育
——
途径

小结: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
逐步缩小和消灭脑力劳动和体 力劳动的本质差别
——
实现两者的完全结合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1
、 第一阶段(建国初至
1956
年)
:基本特征:改造旧的教育目的,没有形成统一的教
育目的。

1949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 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
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为主要任务。


1951



普通中学的宗旨 和教育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
获得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新社会自觉的积极 的成员。


1954



中学教育目的,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
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成员。





2
、第二阶段(
1957

1966

: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
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和原则。


1957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 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

提出: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 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
结合



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 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
、第三阶段(文革期间)
:实际操作背离既定要求。

仍沿用毛泽 东
57
年的提法: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但是在实际
工作中已背离了这一要求,把劳动者片面理解为体力劳动者,而大肆地对脑力 劳动者,知
识分子进行批判。轰轰烈烈地开展

学工、学农、学大寨



劳动下乡




4
、第四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融入时代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日益 完善。



30
1981

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纠正


1982

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

1 985


四有

新人,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

1986

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1995

教育 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

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
、以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 的全面发展学说

为指导思想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明确了我
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



又红又专



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

坚持 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培养劳动者

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 总要求




求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

是社 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

(一)新时期的要求和问题

新时期的要求

创造精神

问题

会答不会问

实践能力

会说不会做(会考试)

开放思维

会找标准答案不会发散

会竞争不会合作

崇高理想

有崇高理想没有脚踏实地的精


**
创新应让学生

会问


1
、没有人 怀疑教师提问在教学中的价值
……
我们要关注和研究另一半
——
让学生






2

问题应该成为创新教 学的开端。
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播现代
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 问题。

3

问题应该成为创新教学的归宿
……
在学生初步 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的、

广泛的新问题
……
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 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4
、教师要能够启思、设疑,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



31
[
思考和讨论
]
以上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1、最大的误区:关注今天的成绩,追求未来的快乐(孩子今天不快乐,也失却了创造
未来的幸福和快 乐的能力)

2
、对策
——
克服

急功近利

的思想:要关注今天的快乐,发展明天的能力


(二)落实教育目的要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1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育目标)
:一般
——
具体

2
、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诸育并举,相互贯通

3
、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
均衡发展???

4
、全面发展和职业定向:关于职业定向目标








中国、

初步学会生活自理,
会使用
简单的劳动工具

简单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社
会职业分工和择业知识

日本

培养衣食住行和生产方面的
基本理解和掌握基础技能

培养学生具有作为国家 和社
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将
来从事职业必须的基础知识
和技能劳动态度和选择出路
的能力

提高一般文化素养,掌握专
门的技能




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职业
观念,有一定的劳动技能

观点:

1
、从字面的表述看,两国都有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但要求不一样,起
点也不一样,培养方法也不同。

2

日本比较注 重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和专门的技能的训练,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
接触社会各种的职业。我 国的学生(包括农村的孩子不是生活所迫极少参加各种生活和生
产劳动)


3
、虽然生活中缺乏职业教育的内容,但是,家长和学生却有

过早职业定向

的倾向,
集中表现在

早教



选择 高考志愿

方面。

(三)教育目的的实现
——
素质教育


1
、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2
、树立面向全体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3
、正视学生

主体

,尊重学生的差异

4
、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各育不可分割又不能相互代替


教育价值观

教育内容

应试教育

培养尖子


以应试和升学为
中心,
设置课程,
重智育

素质教育

提高全民素质

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心,

置课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2
教育方法












授之以鱼
(讲授)

考分

授之以渔(启发诱导)

综合素质

(思想品德、
科学文化、
生理
心理等)

教书育人整体效果

(师生关系、学生发展)





考分、升学率

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认识各育在人的成长中的独特的价值。

2
、认识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观点和实践的偏差,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3
、初步形成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观点和实践的偏差,深刻理解全面发展教育不仅是在
课堂上完成的任务< br>
教学时数:
6
课时


[
我国的教育方针
]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 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几方面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
思考与讨论
]
各育与学科教学

德育
=
思品课,智育
=
语数课,体育
=
体育课

美育
=
美术、音乐课,劳动教育
=
劳动


第一节


智育

一、智育的含义:

智育: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的教育。

[
思考
1]
知识水平,智力水平,智慧???一样吗?

1
、知识:
知识
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是人类社会积累下来的经验的总结。

2
、智力:人的心理因素,表现为感知力、记忆力、















































思维力、想象力等,思维力是核心。

3
、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二、智育与知识教学

(一)知识分类

1
、陈述性知识:记忆性知识
——
是什么?

2
、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
——
怎么样?

3
、策略性知识:调控性知识
——
如何学?

1
、 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关于世界的知识,

个人有意识地提敢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
的知 识




33
2
、程序性知识,指用于具体情 境的方法或一套步骤,

个人无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
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活动形式间 接控测出来的知识



3
、策略性知识,指如何学习、记忆或解决 问题的一般方法、包括应用策略进行自我监
控的方法。从知识分类的观点看,策赂性知识也属于程序性知 识的范畴,其实质也是
一套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和程序,它控制着人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


[
思考
2]
1
、对人的成就水平影响较大的是哪一种知识?

2
、我们是否就不用学习

陈述性知识




[
例如
]
地球的结构
——
铺设海底隧道可能遇到 什么

智育除了知识学习,还需要什么?

1
、知识学习:

2
、发展技能:

3
、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4
、智育是在语文和数学课堂中完成的吗?


小结:

1
、知识及其分类,各种类别知识的价值

2
、学校教育中,智育与各种的教育活动的关系

要点:智育不只是知识教育 ;智育不只是语文数学课的任务;智育是在儿童的学
习和活动中逐渐发生的,
要重视学生的主体 性和创造性的教育。
(不能让学生只做知识
的仓库,还要有生产能力。不过仓库如果是空的,巧 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
思考
3
:作业
] < br>1
、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存在哪些对

智育

的理解误区?
2
、除了文化课外,艺术、体育课有

智育

的成分 吗?


第二节


体育


[
讨论
]
看到这则新闻,有何感想?

[
新闻1]
中新网(
2007

3

15
日电

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
在今天出版的人民日
报撰文指出,
高身材、低体质

已经让中国青少年显得

外强中干

。而高身材的表面
现象,更容易掩盖体质差的现实。青少年不能仅仅追求没病,没病不等于很健康。

1985
年开始,中国进行了
4
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 。调查显示,最近
20
年,
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不断滑坡。
资料显示,
中国高中生眼睛近视的比例高达
76%

大学生达
83%
。青少年 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及肥胖的检
出率呈上升趋势,城市里
1

4
男生肥胖和超重。


[
新闻
2]

手无缚鸡之力

的学生将不会受到重点大学的青睐。

昨 天
(2006.12.25)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后将把中< br>学阶段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对连续两年或者几年学生体质健
康下降的省份 ,要调整其重点高校招生的指标。



杨贵仁介绍,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日前联合发布文件,对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提

34

-叹息的后花园


-叹息的后花园


-叹息的后花园


-叹息的后花园


-叹息的后花园


-叹息的后花园


-叹息的后花园


-叹息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