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 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754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07: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
全单元
)
15.
文具的家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
10
个 生字,认真学会
6
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
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
学会写
6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1.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感。
2.
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准备
1.
识字、词语卡片
2.
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3.
课文插图。
五、教学时数
2
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
展示学生 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
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 去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
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
1.
“具”里面是三横。
2.
八笔写成。
(三)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
1.
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
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
反馈指导:
(
1
)文具、丢、时候、仔细、平时、已经。
(
2
)学生评读,鼓励与纠正并用。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
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
2.
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
3.
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4.
师范读课文,学生并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
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
铅笔,只 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
吗?你想过为什么吗?
2.
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 伴
们?
3.
再次探究读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
4.
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
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
2.
赛读、赛背。
(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看图画,训练想象,培养习惯。
1.
出示课文的插图,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个文具,你会想什么?说什么?
2.
先自己想、
练,
再作交流,
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 ,
引发学生自主表达。
学生在以文具的身份,
向主人 诉说自己的遭遇时,
受到自我教育。
在学生交
流中,渗透爱护文具的习惯培养。
(二)联系自己,学习表达,学语育人。
1.
看看自己的小书包说说,你有哪些小伙伴?
2.
试着用书上的语言说说,你是怎样爱它们的?
3.
再用自己的语言练一练。
4.
在小组里人人发言,推选说的最好的同学作总结。
(三)学习生字,辨析字形,正确书写。
1.
复习“文具”
,并用“文具”说一句话。
2.
自己拿出识字卡片,独立分析: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3.
同桌检查,汇报,再说说觉得哪个字有困难。
4.
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指导。
5.
生字找朋友——组词练习,巩固记忆。
6.描红、抄写字头。
(写字好的同学可以为有困难的同学抄写字头。
)
7.
教师巡视,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四)巩固识记,积累词语,学以致用。
1.
读读“我的词语库”
,比比谁先记住它们。
2.
用上几个词语,说说自己是怎样爱护文具的。
按照“自己先练
→
小组练习
→
推荐全班交流”的流程进行。
课文
16.
一分钟
教学目标:
1.
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导语:听,清脆的上课铃声已响起,假如你快乐的话,就请你冲大
家“笑一笑”
,抓紧时间 吧,给大家“一分钟”
。
教师组织学生依次表演“笑一笑”
。
过渡:停,
“一分钟”时间已到。请同学们就刚才的表演谈谈自己的感
受。
学生交流。一分钟教案
|
一分钟优秀教案
生
1:
表演“笑一笑”
,我快乐,大家也快乐。
生
2:
看到同学甜甜的一笑,我也禁不住笑了。
生
3:
我也很想表演,但是没时间了,我觉得“一分钟”时间太短了。
生
4:
表演使我明白了,
如果不 抓紧每一分钟时间,
许多美好的事情就会
从我们的身边悄然流逝,想要做的事就不可能实现。< br>
教师小结:
一分钟时间虽然短暂,
但它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如果
我们不珍惜每一分钟,将会给我们留下遗憾,使我们后悔 莫及。那怎样珍惜“一
分钟”的宝贵时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知“一分钟”的重要。
(上课伊始,让学生在“一分钟”内表演“笑一笑”
,既为学生营造了
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
又顺其自然地把时间观念渗透其中,
顺理成 章地导入新课
《一分钟》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
二、看图读文,感知“一分钟”的重要
1.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教师启发谈话:画面上那
个 低着头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
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3.
学生尝试着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
,在课文中指 的是什么。
(让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4.
听课文朗读录音,边听边想象情景画面,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5.
再看看插图,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引导学生看图感知,读文想象图画,形成初步的感受。这 有助于学生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情境化,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增强 了学习的趣味性,
又降低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难度,
从而调动了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习效率。
)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
识记。注意读准翘舌音“钟”
“迟”
,后鼻音“零”
,鼻音“闹”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如:
(
1
)熟字 加偏旁认字:钟、
闹、哈等。
(
2
)熟字换偏旁认字:快——决,海——侮。
(3)
小组交流认字方法。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向大家介绍 好的识字方法,共同
讨论。
)
3.
用多种方式巩固生字、词。
(如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调动学生的热
情同时体验成 功的快乐,达到识用结合)
。
4.
指导学生读课文。
(1
)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
道了什么?(学生自由 谈)
(
2
)自由自读。
(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
同桌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这时,他会想些< br>什么?先自读感悟,体会元元着急的心情,再朗读,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
3
)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讨论:你觉得这一 分钟重要吗?为什
么?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
低着头走进教室时,
一定会受到强烈 的感染。
就
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
20
分钟,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再讨论, 让大家真正领
悟一分、一秒的重要。
(
4
)汇报讨论结果。
(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们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反复朗读,
加深理解。< br>)
4.
指导写字:
(
1
)观察字形,交流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
2
)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
3
)学生练写。
(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
,
注重“双基”训练,提
高识字 、写字教学的实效性。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明确读的要求,老师的范读
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果,
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
读习惯,同桌的交流能促进学生读得更 认真、更有实效。
)
四、品读析句,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过渡: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
20
分钟呢?让我们一起从课
文的有关句子里 帮元元找一找原因。
1.
指导学生懒洋 洋地、满不在乎地读句子:
“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
不会迟到的。
”从中体会元元 认为多睡这么短短一分钟是不会碍什么大事的。
2.
“他叹了口气,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
”元元为什么要叹气?< br>指导学生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3.
“他又叹了口气,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
” 同桌讨论:元元又
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4.
小组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交流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