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备课
巡山小妖精
676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07: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伦敦奥运会陈一冰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教
材
分
析
第二单元由《吃水不忘挖井人》和《我多想去看 看》
、
《一个接一个》
、
《四个
太阳》这四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 组成,自始至终贯穿了“好孩子爱祖国、爱
学校、爱他人”美好心愿的单元主题。四篇课文都是实施美育 的好教材,培养孩
子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德情操。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的 “昨
天”
,
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应该 热爱与珍
惜;
《我多想去看看》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感情;
《一个接一个》
以儿童诗的形式,
写出了孩子们喜爱的学校生
活是多么美好;
《四个太阳》
这篇课文充满丰富的想象,
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善 良的
心地和爱他人的美好心愿。因此,在教学这一单元时,要特别注意情境的创设,
通过朗读感 悟情感,使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1
、认识
58个生字、
6
个偏旁和
1
个多音字;会写
27
个字和3
个新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读好带有感叹句的句子。
3
、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能将学到的词语运用于表达中。
4
、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
5
、感受儿童的美好愿望,了解革命传统故事。
教学重点:
1.
认识“吃、忘”等
51
个生字和
11
个偏旁。会写“ 吃、叫”等
27
个字和
3
个
新笔画。积累课后词语和短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
读懂课文,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
1.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让孩子从小培养“爱祖国、爱学校、爱他人”的好品
质。
2.
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并与同学交流。
课题
: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主备人:
教
学
措
施
1
、
本单元识字写字仍是重点 ,
教师要激发学生识字热情,
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
启发学生发现构字规律培养良好 的写字习惯。
2
、在朗读方面,本单元的课文趣味性很浓,多以儿童诗的形式出现, 非常适合有
感情朗读课文。教师可以多种形式朗读本单元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
朗读 水平,能够做到阅读时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基础好一些的学生能比
较准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重 点训练读好“感叹句”
。
3
、
本单元的重点是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 息,
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不必
在课文内容的讲解上花费过多精力,要通过多 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并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结合文中明显信息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
课
时
安
排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2
课时
2
我多想去看看
2
课时
3
一个接一个
2
课时
4
四个太阳
2
课时
语文园地二
3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正确认读本课“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
”等
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
吃、主、住、以、叫、江、没”等七个生字。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积累词语。
3.
能找 出文中的明显的信息,
体会乡亲们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初步懂得饮水思源
的道理。< br>
重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过
程
识字写字,积累词语;找出文中的明显信息。
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
首先,
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位伟人
(看图片)
,
他是谁?
(毛主 席)
2
、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毛主席的故事?(如果有学生讲,师
生共同听 ,谈感受。如果没有同学讲,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毛
主席的生平事迹。)
3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
题,齐读课题)
.
并认识 “井、挖、忘”三个生字。读了题目,你
有什么疑问?
预设:谁挖井?谁吃水?水是怎样的?怎么挖井的?为什么
不忘挖井人?
二、整体感知,尝试读文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
.
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
要怎么办?(互相交流认字方法:可以问老师, 问同学,问家人,
查字典……)
2.
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
3.
出示我会读中的生词,小老师领读生字,开火车认读。并
说说读、记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挖:提手旁,右上边是穴宝盖,下面是“乙”。用手拿工具
挖,所以是提手旁。挖井,挖洞,挖 坑。
井:笔顺:两横——竖撇——竖。井,人工挖成能取出水的
深洞,洞壁多砌上砖 石。农村的吃水都是井里打来的。一口井,
二
次
备
课
水井,井水。
外:左右结构,左边半个 多,右边熟字“卜”,可与“处”
区别记忆。外和里是反义词。外边,外村,外单位。
主:利用熟字“王”上边加一点来记忆。主席,主人。
席:半包围结构。广字头,里边上是“廿”下面是“巾”。
乡:笔顺是——撇折,撇折,撇。乡亲,乡村,家乡。
亲:生活常用字,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妈妈……
面:面包,面条,上面,下面……
(利用熟字组词的方式记住生字)
4
、指导朗读课文
(
1
)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课文中去了 ,你还认识他们吗?请
你练习读一读课文吧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可以大声读, 轻
声读,同桌读……)
(
2
)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同桌练读)
(
3
)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5
、整体把握全文
朗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
1
)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
2
)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文章写的是谁干什么?)
三、扩展想象
1
、毛主席初到沙坝时,看到乡亲们吃水难,心里会怎么想?
2
、乡亲们得到主席的关怀和帮助之后,又会怎么想?
3
、他们在挖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事?
【建议:学生自由组合小组A 、可以分角色(即:主席、士
兵、乡亲)把题目表演出来;B、也可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比一
比 谁是优秀的小演员。(教师可以参与各小组的表演中去,做一
些必要的指导)】
四、指导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1、出示要写的字“吃、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 导观察这两个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一说怎
么写好看。哪一笔是最重要的?学生交流。
吃:口字旁的大部分写在左上格。撇的起笔在竖中线右边。
“横折弯钩”在横中线上起笔,折笔 沿着竖中线写。
没:第五笔是“横折弯”,先跟着老师练习写一写。横折弯
向下拐弯 有弧度,与横折弯钩区别开。
3、范写,指导写好“吃,没”。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五、课外作业:
课后搜集毛泽东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回顾课文,复习文章的大体内容。
1
、指名读课文,做到四个不:不漏字、不错字、不添字、不
重复字。
2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谁?做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体验感情
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
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1.
教学第一段。
课文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谁用课文中的句子说 一
说。这一自然段有三个表示地点的词,你能找出来吗?说说它们
之间的关系?图示出来。指一 名学生读第一段。
2.
教学第二段。
(
1
)以自己喜欢方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
2
)从读这一段你了解到什么
?
谁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a
、体会“很远的地方”这个词说明什么?
b
、想象一下乡亲要走那么远的路去挑水,会有什么感觉?
c
、毛主席看到乡亲们挑水很辛苦,心里会想什么?他又是怎
么做的
?
d
、毛主席对人民怎么样?【毛主席是一个(
)的人?】
引导学生感受毛主席善良(勇敢,有爱心,伟大……)。
“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读出毛主席的伟大。
学生读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进行朗读,先体会沙洲坝人
民吃水的困难;再读出毛主席对人民的关爱 。)
3.
教学第三段。
(
1
)看图片,这井水 多么的清澈,多么的甘甜啊!喝着这井
水,沙洲坝人民会怎样想,怎样做呢?指生读第三段。并在书上< br>划出石碑上的话。
提问: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
(
2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
3
)学生间进行交流学习
(
4
)
现在 ,
让我们想象一下:
挖井时乡亲见毛主席亲自挖井,
会想些什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br>?
当一股泉水喷涌而出时。乡亲们
又会怎么说?心情如何?指导朗读。读出对毛主席的敬 佩之情。
(
5
)引导说话: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
学生说话。
抓住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体会人们对
毛主席的想念。
五、写字(指导写字方法和写字姿势)
1、
说说
“住、主”哪里长得像?
2、写好这两个字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谁还有不同意见?
(学生边说,老师边范写“主”字)回忆单人旁的写法,竖不要
写太长;三横注意有长短。
3、学生描红,临写,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展示学生书写,师生共同评价。
六、回顾课题,学会感恩
课 文学到这里,我们就要结束了。在下课之前,我们再来读
一读碑文上的字,它时刻提醒我们吃水的时候, 不要忘记“挖井
人”。那么,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应该不忘哪些人呢?
比如,我们穿衣 服的时候,“穿衣不忘……”
七、布置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请爸爸妈妈给你讲一讲毛主席的故事。
课
堂
检
测
一、读一读,记一记
水井
井口
叫声
叫好
乡亲
亲人
主席
主人
上面
面前
战士
战友
二、读一读,写一写
ch
ī
shu
ǐ
ji
à
o h
ǎ
o
zh
ǔ
r
é
n
zh
ù
xi
à
zh
ǎ
ng ji
ā
ng
m
é
i
y
ǒ
u
y
ǐ
h
ò
u
三、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主(
)
(
)
工(
)
(
)
板
书
设
计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
教
学
反
思
2.
我多想去看看
课题
2.
我多想去看看
课型
新授课
教
1.
认识“想、告”等
12
个生字;会写“会、走”等
6
个生字。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难点
2.
能正确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
通 过诵读和交流,体会“我”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山
河的热爱之情。
积累偏正结构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整体感知
1.
师生谈话,揭示题目。
预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和新疆吗?
生
1
:去过。
生
2
:没去过。
师:北京是什么样的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流程:初备
师:其中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 征,它既雄伟,又壮丽,在首都北
京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每天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 br>
师:你们想知道新疆是什么样的吗?美丽的天山上都生长着什么
呢?
2.
导语:有一个孩子,他住在天山,他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
还有一个孩子,他家住在 北京城,他想去天山看看。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我多想去看看》。
3.
看 ,题目中有一个生字是要求会认的,
(
“想”课件演示红色
)
谁
来拼 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教师导学: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
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圈起来。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读它们。
2.
学生把生字画出来,小组内多读几遍,想出好办法记住它们。
3.
小组汇报。
4.
多种方式检查字音。
广场
北京
告诉
天安门
非常
壮观
想念
(1)
你会读哪个词 语?
(
个别学生拼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男
女生赛读等。
)
(2)
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拼音读准了。你能不拼拼音,把词语读
出来吗?
(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请同桌互读。
)
(3)
游戏:摘苹果。
三、指导写字
1.
教师导学: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其中一些是要求 会写的,
大家有信心掌握它们吗?
2.
课件演示书写,教师强调怎样记住“ 会”
“走”
“北”
“京”
“门”
“广”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br>
(1)
教师逐笔范写,学生跟笔书空。
(2)
教师整齐范 写,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
巡查指导。
(3)
师生 共同评价书写,
学生描红体验自己的书写与书中的生字有什
么不同。
(4)
学生再次练习书写生字,同桌相互评价,推荐优秀书写作品。集
体展示,共同评价。
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教师评价。表扬书写有进步的学生。
四、初读课文
1.
教师导学: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啦,你能读准字音,数数 课文有
多少个句子吗?
(
学生自由读文,标句子序号。
)
2.
教师设疑:你喜欢读哪一句?
(
我喜欢读第二句。
)
(
出示第二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
仪式非常壮观。
)
3.
引导学生理解“遥远”就是“很远很远”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最
吸引孩子的就是北 京的天安门。
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五、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搜集有关北京的风景图片和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一 节课学习了什么吗?
(
学生回答
)
你们
学得真好。
2.
开火车,读生字。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些朋友的名字吗?它
们叫什么?呜……小火车 开啦!
小朋友们,你们把这些朋友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了,真了不起!
3.
读词语游戏:水果大卖场。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水果, 如果谁叫出了词语朋友
的名字,我就把水果送给他,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课件出示:告诉、走出、北京城、天安门、广场、非常、壮观。
4.
教师小 结:刚才有许多小朋友都得到了掌声和奖品,没有得到的
小朋友别着急,等一会儿还有更大的收获呢!< br>
二、了解首都北京
1.
教师边讲解边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今天, 老师想给你们当一回
导游,小朋友们,一起来吧!
(1)
我们先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它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2)
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坛公园。
(3)
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它是中国的象征。
(4)
最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北京之行结束了。
2.< br>教师导学:小朋友,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丽
的景色,
你有什么想说的 吗?
(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己的感
受。
)
3.
有 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北京城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
本,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
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了,那么,你读懂了什么?
5.
刚才有一 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
京城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 看出来的,把它
读出来。
(
句子: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
(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句话
)
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
< br>6.
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
(
课
件出示妈妈的话
)
,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三、了解天山
1.
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美丽天山的风景图片:今天,老师想再给你们
当一回导游,小朋 友们,一起来吧!
(1)
我们先来到了博格达峰,看到了“雪海”。
(2)
接着我们来到了号称“天山第一峰”的托木尔峰。
(3)
然后我们来到了汗腾格里峰。
(4)
最后,我们来到了有“天山明珠”称誉的天池景区。
2.
教 师导学:小朋友们,天山这么美丽,你们有什么感受?
(
引导学
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自 己的感受。
)
3.
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想到天山去看看,请大家打开书本,
仔细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
刚才大家读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
5.
刚才有一 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天
山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看 出来的,把它读
出来。
(
句子: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
6.
教师导学: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
(
课< br>件出示爸爸的话
)
,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
四、说话训练
1.
过渡: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 ,现在,
我还想当一次导游,和你们一起再去游览游览。
(
出示杭州西湖、上
海外滩、厦门鼓浪屿的风景图片
)
我们到了这么多地方,
欣赏了这么多美景,
现在,
你想说些什么吗?
2.
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
__________
,我想对你说
__ ________
。
小朋友,老师把你的话录下来,你可要说得好一点哟!
小结:是呀,我们的祖国多美呀,我们爱我们的祖国!
3.
请你把心里话说一说。
(
可以加上动作
)
4.
我想小朋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现在让我们的男孩子们大声地
说一声——我多想去看看。让我们的女 孩子甜甜地说一声——我多
想去看看。让我们满怀对北京、天山的无限热爱,齐声呼喊——我
多 想去看看。
五、拓展延伸
1.
读了本课,你读懂了什么?
2.
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
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 课前搜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
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效果检测:
1.
将句子补充完整
北京是(
)
。
我多想(
)
。
我们爱(
)
。
板书设计:
2
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反思:
3.
一个接一个
课题
3.
一个接一个
课型
新授课
教
1.
认识“接、再”等
12
个生字和单耳旁
1
个偏旁,读准多音字“觉”的字音;会
学
写“各、过”等
7
个生字和“横折折撇”
1
个笔画。
目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标
3.
感受“我”的快乐,愿意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
教
学
在朗读诗歌中感受“快乐”
,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
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流程:初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
谈话导入:
(1)
孩子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能说说你们爱玩的游戏
吗?
(2)(
出示“踩影子”图片
)
你们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吗? 你们知道怎么玩吗?
(
学生自由说
)
2.
结合图片,教师简介游戏玩法。
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3.
踩影子的游戏很快乐,生活中还有哪些快乐的事?
在我们身边,快乐的事是《一个接一个》
。
(
板书课题
)
4.
齐读课题,认读“接”这个生字,理解“接”在这里是继续,
连续的意思。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
(1)
初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
标出本课共有几个小节。
2.
学习生字。
(
1
)出示加拼音的生字
自由读,小老师领读。
强调平舌音
“再”
和
“做”
;
翘舌音
“各种各样”
的
“种”
和
“这
么”的“这”
;多音字“觉”
。
指名读。
(
2
)去掉拼音,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
(
3
)交流识字方法。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做、种、伙、伴、样、趣、这、却。
结合“却”认识新部首“卩”
(单耳旁)
。区分单耳旁和双耳旁。
“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走”的最后一笔要长,托住
“取”字。联系“赵、这、边、问、起”< br>,进一步了解半包围结构的
字的字形特点。
形声字识字:种、样、伙、伴。
其他识字方法。
(
4
)跳房子游戏。
(
5
)读词语巩固生字词认读。
4
、指导书写:
(1)
“种”
和
“样”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这两个字左窄右 宽,
“禾”
和“木”作部首时,最后一笔要变成点,注意压线笔,及“种”的
“中”的 短数写在竖中线上,
“样”中“羊”的第三横要穿插到木字
旁的点下方。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练习书写。
②“过”和“这”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辶:是三笔写成的,第二笔的笔画名称叫“ 横折折撇”
,写法是
短横起笔低稍往上斜,往左下折,形成尖角,而后面的折撇写得自
然圆转。
书写要点:要先内后外,
“辶”的第二笔从横中线起笔,第一个
折 要短小一点,捺要舒展。
(4)
教师范写,学生仿写。提醒学生带有走之旁的字,都 是先内
后外,比如边、远、近、进等。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
指 名分小节读课文,
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我”
有哪些经历?
3.
出示填空。
月夜,
正玩着
____________
,
就听大人叫”
________________
!
”
正做着
____________
,又听见大人在叫:
“
_____ _____________
!
”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
______ ______
,
操场上却
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
谈话:小朋友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那个小朋友吗?
(
记得。
)
这个小朋友经历了哪三件事?学生交流
3
件事。哦!这可
真是——《一个接一个》< br>(
板书课题
)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
看这个孩子经历了这些后, 他是怎么想的。
2.
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3.
指名按小节朗读课文。
二、精读内容
1.
指导学习第一小节。
(1)
学习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