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学六年级毕业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绝世美人儿
927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09:3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

2021年1月22日发(作者:人定湖公园)
2018
年小学六年级毕业调研考试









注意:
本试卷共
8
页,
试题总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题号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积累与运用





阅读









写作

总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

8
题,
45
分)

1.
书写题。将下面一段话正确、工整地抄到方格内。
(10

)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
有苍莽的黄土高原,
有草木茂
密的西双版 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
南岛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 ……祖国的大地山河
哟!哪一个地方不是经过劳动者苦心的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
动者的 汗,淌过战士们的血!

——《祖
国颂》




















































































































































2.
看拼音,写词语
,
并完成练 习。
(每空
0.5
分,共
10
分)

无论生活中有怎样的
k
ē
k
ē
b
à
n
b
à
n



,他都会和
q
ī


)子一起艰强地活下去。

p
ù(




)布从陡
qi
à
o




)的山涯上
f
ē
i xi
è(



)下来。

廉颇觉得很
ku
ì

ji
ù(





,于是
ju
é(


)定负
j
ī
ng







zu
ì(



























字:









②给画“

”的字换偏旁写三个新字:







③找出上面句子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应改为(





)应改为(



3
.
把“
欧阳询 、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按姓名第一个字的音序排
序(
2
分)
















































































4.
选择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填入括号内。

4
分)


反问

比喻

设问

拟人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②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③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④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5.
按要求改写句子。

3
分)
< br>①她在六十六岁的高龄仍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形象,这真是个奇
迹。
(改为双重否定 句)


②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灯静静地照着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


③周总理站起来对警卫员说:
“我要去休息了,你也回去睡觉吧。

(改为转述句)


6.
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2
分)

①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你能发现真理。


②地球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能任意浪费自然资源。



7.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句中破折< br>号的作用是(



2
分)

A.
表示补充说明
B.
表示声音的延长
C.
表示意思的转折

8.
积累。
(共
12
分)

课内阅读(每空
0.5
分,共
6
分)

①许多诗句 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为了表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我们在困境
中生出新希望时,
我们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



当我们想说明
“站得高,
看得远”
时,
我们要 引用



更上一层楼”


②我脚下长出的

,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

,胳
膊变成

,血液变成树的

,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山中访
友》


③前 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来形容容颜之美。宋代词人王观
反用其法,说:
“水是













,山是



















④当朋友不讲诚信时,我会用马尔克斯的名言“


”去劝告他。
























蒂,




课外阅读(
6
分)

①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2
分)

A.
三顾茅庐
B.
三气周瑜
C.
三打祝家庄
D.
草船借箭

②写出你所知道的四部外国名著的题目。

4
分)




























































得分

评卷人



第二部分:阅读


9
——
22
题,
35
分)

一、古诗文阅读。

9

13
题,
12
分)

材料一: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9.
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

)诗人



2
分)

10.
找出本诗中的两个成语





2
分)


材料二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
y
ù)盾与矛 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
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
同世而立。

11.
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2

)


之曰






②于物无不陷
也(




12.
把“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13.
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
分)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2

)





得分

评卷人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


14

17
题,
11
分)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
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
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 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
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 br>山还要重的。

②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
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
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 ,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
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 对人民
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
利益改正错的,我们 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的。

14

《为人民服务》是

同志在
1944

9

8
日为纪念


志而作的演讲。

2
分)



15
.查字典,填空。
“鸿”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精兵简政”的意思是


3
分)

16.

















































1
分)

17
.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5
分)

一个人死得
“比泰山还重”
是因为




















死得
“比
鸿毛还轻”是因为





























。张思德的死比泰
山还重是因为























;联系实际,你还知道有哪些
人物的死比泰山还重的?请写出两个


































得分

评卷人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


18

22
题,
12
分)

十八岁的记忆


①许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 气的
男青年倚窗而坐。他是个农村娃,一件崭新的白色半袖衫掩盖不住黝
黑的皮肤。在此之前, 他连火车都没坐过,他要到南方去上(
m
è
ng m
è
i y
ǐ

qi
ú
)的大学。男青年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对母子。



②车厢内闷热异常。男青年感到口渴难耐。



③“方便面、健力宝、矿泉水!
”乘务员大声叫卖着。



④健力宝?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极(
sh
ē

ch
ǐ)的饮料。读高中
时,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如今,他要
到外 地上学了,衣兜里有了些许可以支配的零花钱。犹豫再三,他终
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
5
元钱,递给乘务员。


⑤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这罐饮料。他把健力宝拿在手 里,颠来倒
去看了看。最后,他把目光定在了拉环的位置。迟疑了一会儿,他从
腰间摸出了一把 水果刀,企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健力宝撬开,撬了两下,
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 又把目光盯在了拉
环处。这时,却听见对面的妇女对儿子说:
“童童,快把健力宝给妈妈
拿过来。
”小男孩说:
“妈妈,你刚喝过水,怎么又渴了?”小男孩便
站在车座上, 把手伸进了车窗旁边挂着的塑料袋。

⑥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注视着 男青年,
只听“嘭”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出“嘭”的一
声响,男青年的易 拉罐也打开了。妇女微微地笑了一下,喝了一口,
就把自己的健力宝放在了茶几上,显然,她并不渴。< br>
⑦男青年望着这位素不相识的妇女,咧开嘴笑了。

⑧许多年后,男青年参加了工作,却仍对这件事(
j
ì

y
ì

y
ó
u x
ī
n


他感激那位善良的中年妇女。她为了不使他难堪,没有直接教他易拉
罐的开启方法,而是间 接地完成了这一过程。妇女的举动是一种小小
的善。

-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


-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


-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


-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


-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


-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


-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


-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