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溪:李太白与王子猷

巡山小妖精
531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18: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环保宣传稿

2021年1月22日发(作者:mightier)








剡溪:李太白与王子猷












留白












初下荆门



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



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



自爱名山入剡中。












这首题为《初下荆门》的七绝,在李白的诗集里算不上有名,而其意味却可谓深长,值
得涵泳再四。若将其与另一首名气奇大的《早发白帝城》并观对读,则不难发现,二诗从题
目到内容、 以及诗歌所传达的“速度感”诸方面,均极为相似。然仔细品味,两者又有着微
妙的差异。
《早 发白帝城》是乾元二年(
759

,诗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时所作: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 过万重山。

其叙事、
写景、抒情均属“写实”
,欢快之情溢于言表。而写于 三十余年前的这首《初下荆门》则虚实
结合,后三句连用《世说新语》中三个典故,似乎更具文化内涵与 情感张力。那是开元十三

(725)

青年李白第一次出蜀漫游,
诗人沿长江顺流而下,
对两岸风光似乎心不在焉,
刚出
湖北的荆门,心里所想、梦里所 见的,便只是此行的目的地——剡中。
“此行不为鲈鱼脍”

与后来欧阳修的“醉翁之 意不在酒”差可仿佛。此时此刻,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
游”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的诗人,朝思暮想的不是张翰的“鲈脍堪脍”
,而是剡中那片
风景独好的佳山秀水。作为一处长江中上游以险峻著称的名胜,诗题中十分醒目的“荆门”

反 倒成了诗人急于摆脱的羁绊了。如果说,在《早发白帝城》里,我们读出了“千里江陵一
日还”的沉着痛 快,而在《初下荆门》中,我们则领略了一份心无旁骛、日程紧迫的殷切期
冀。






我猜测,此时的诗人心里,江南,还只是古书里的江南;而 剡溪,也还只是典故里的剡
溪。如果时光倒流,后生如我,能得以和谪仙太白同船共渡,伫立船头、意兴 遄飞之时,彼
此津津乐道的,一定是王子猷“雪夜访戴”的雅事吧。年轻的太白一定深慕子猷。
“自爱名山
入剡中”一句,隐隐含有“重走子猷访戴路”之意,这是隔代文人常有的神交冥会,灵魂在< br>那一刻如此轻灵,雪泥鸿爪间,古心与今意的无声知遇,凡夫俗子岂能梦见?






说到这里,不妨宕开一笔,说说王子猷,说说那六朝最著名 的一个长夜。史上多少个夜
晚皆因平淡无奇而永远消失于时间的黑洞里了,唯独这一夜,在后世文人心里 扎下了根,以
至于一提起魏晋风度,人们便会想起并看到那个长夜的漫天风雪。那是目下已经难得一见的
江南雪啊。



王子猷名徽之,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子。此 人既无绝世之才,也无丰功伟绩,品
德方面更是乏善可陈,似乎儒家所追求的“三不朽”——立德、立言 、立功——他一个都沾
不上边。然而,他却是中国文化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如果说,刘伶是个“以酒为 名”的方
外之人,那么王子猷就是个靠标新立异而爆得大名的“行为艺术家”了。






以今天的眼光看来,王子猷绝对是个怪人。比如,他偶然到 别人的空宅里暂住,也要令
家人种竹。
有人不解:
“只是暂时住住,
何必这么 麻烦?”
王子猷啸咏良久,
指着竹子道:
“何
可一日无此君!
”有一 回,他去拜访雍州刺史郗恢,郗在卧室里还未出来,他就四处乱看,见
客厅里有一种名贵的毛毯,立马叫 随从将毛毯送回家去。郗恢出来找不到毛毯,正纳闷,王
却笑说:
“刚才有个大力士背起毛毯跑 掉了!
”郗恢明知他在作祟,却也无可奈何。还有一个
“梅花三弄”的故事说,王子猷应召赴都 城建康,所乘之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从岸
上过,王与之并不相识,船上一位客人道:
“ 此人就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

”王便命人对桓
伊说:
“闻君善吹笛,试为 我一奏。
”态度傲慢得一塌糊涂。桓伊此时已是高官显宦,但他素
知子猷之名,对如此唐突的邀 请也不在意,当即下车上船,坐在胡床上,拿出笛子吹奏了一
曲“梅花三弄”
,笛声清越,高妙 绝伦。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人。整个过程,宾主未交
一言。用今天的话说,这两人的做派,简直“ 酷毕”了!数百年后,晚唐诗人杜牧有诗追缅
此事云:
“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 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


《润州》
二 首其一)



这样一个落拓不羁的贵家子弟,竟也做上了车骑将军桓冲的骑 兵参军。但他的官儿做得
实在与众不同。
一次,
桓冲问他:
“你在哪个部门任 职啊?”
王回答:
“不知哪个部门,
不过,
时常看见有人牵马来,大概是马曹 吧。
”桓又问:
“官府里现有多少匹马呢?”王子猷便引用
《论语》里马棚失火,孔子 问“伤人没有”而“不问马”的典故说:

‘不问马’
,怎么知道马
的数目? ”桓复问:
“马近来死了多少?”王也不含糊,又引用孔子的话说:
“未知生,焉知
死 ?”把个桓冲噎得够呛。这就是王子猷。用尸位素餐、玩世不恭形容他,真是再合适不过
了。






上述故事均见于《世说新语》
。同书《 任诞》篇还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
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
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这便是< br>“雪夜访戴”
的出处了。
此条记载不足百字,
然以少胜多,
叙事如画,
涵蕴无极,
历来笔记小品,
无以过之。
读者若以意逆志,
沿波讨源、
目驰神移之时,
当常兴
“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之叹吧。而令李白无限向往的 剡溪,正是从这个典故中汤汤流向中国文化的宽广
河床的。



旧 时剡溪顺流而下,历经东门、艇湖、竹山、禹溪、杉树潭、仙岩、清风、嶀浦、鼋头
渚等胜景,统称“九 曲胜景”
。王子猷的小舟就在风雪中的剡溪走了一夜。这一夜,他愣是把
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剡 溪,走成了一处人文得不能再人文的名胜。故事的末尾,当这位落拓
不羁的公子哥儿终于赶到戴逵的家门 口时,却忽然改变了注意,竟转身又按原路打道回府。
这一深具文化意味的骇俗之举,令后世无数文人恍 兮惚兮,唏嘘不已,而惯会“言约旨远”
的《世说》却只用了六个字:
“造门不前而返。
”个中迂曲,则一任读者遐思玄想。






好的故事往往在高潮处奏响尾声。王子猷有没有敲响那扇隐士的柴扉,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在 一个事件的结果处停住了脚步,从而赋予过程以一种非凡的价值和意义。这
个故事之所以迷人,就在于它 没有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一个功利的圆满——所谓“相见尽欢”

-环保宣传稿


-环保宣传稿


-环保宣传稿


-环保宣传稿


-环保宣传稿


-环保宣传稿


-环保宣传稿


-环保宣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