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快乐读书吧(优质教案)
别妄想泡我
720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20: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水果西瓜
快乐读书吧
——小故事大道理
1.
了解世界各地的寓言故事,产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了解故事内
教
学
容 。
目
2.
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标
3.
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1.< br>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
引
教
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激
学
发学生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学会
重
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
点
2.
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
课外阅读寓言故事的良好习惯。
教师:
1.
提前布置学生
教
阅读中国古代寓言、
伊索寓
学
言、克雷洛夫寓言。
准
2.
准备多媒体课件。
备
学生:阅读了这本书。
课
时
机
安
动
排
一、自由交流,激发情感
1.
播放寓言故事的动画片或插图激趣。
预设:
教师播放动画片的精彩片段,如《守株待兔》《南辕北辙》《掩耳盗
铃》《叶公 好龙》《画蛇添足》等,或展示这些故事的插图,让学生猜猜是哪个
故事。
2.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过渡: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 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
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
但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
同学
们,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最近读了什么寓言故事 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
事?快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3.
学生代表交流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后,教师小结过渡。
过渡:
从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话语中老师看出来了,
这些精彩的寓言故事不仅
给你们带来了阅读的快乐, 还带来了明理的快乐!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快乐
读书吧”——从一个个小故事中去收获那些闪着智慧 光芒的大道理。
4.
出示课题:小故事大道理。
1
二、阅读寓言,交流道理
交流中国古代寓言。
1.
出示关于中国古代寓言的图片。
中国古代寓言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
它始终占有不
可取代的位置。
2.
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寓言的一些方法。
过渡:
中国古代寓言凝结 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这些寓言故事大多来自历史传
说或民间故事,
题材广泛,
形式活泼,
读起来轻松有趣,
既发人深省又可笑。
《叶
公好龙》《截竿入城》 《东郭先生和狼》《三人成虎》等寓言故事,都能让人在
会心一笑的同时获得有益的启示。同学们还记得 该怎么阅读寓言故事吗?
3.
出示课本上的“阅读小贴士一”。
教师相机点 拨,
提示寓言的一些阅读方
法。
阅读小贴士一:
读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读懂故事内容
寓言从结构上看,
大多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
所以,
首先要把寓言当成故
事去读,弄清楚寓言故事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有 时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的植物、动物等),主要人物
是谁,他们(它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领会寓言寓意
阅读寓言仅仅停留在故事上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对 故事的分析,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含义。归纳寓意的常用方法有:
看寓 言的题目。
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
通过弄清题目
的意思,
从而弄清寓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归纳寓意的方法。
我们只要把题目的
意思弄清楚了 ,也就知道其寓意了。
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有的寓言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有暗示寓意的语句。
看重点段 落和关键语句。寓言中的某些重点语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我们只要反复推敲,就能得出寓言的寓 意。
4.
出示教材精彩片段,师生集体赏读。
2
< br>古时候有个叶公,非常喜欢龙。他穿的衣服上绣着龙,戴的帽子上镶着龙,
住的房子也一样,
墙壁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这些龙张牙舞爪,回旋盘绕,好像在云雾里
飞翔。
< br>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这么喜欢龙,就决定去拜访他。霎时间,乌云滚滚,雷
电交加,真龙到了叶公 家里,把头伸进了南窗,把尾巴绕到了北窗。
叶公见了真龙,吓得脸色发白,浑身发抖,连忙跑走了。原来他喜欢的不是
真龙。
——根据《新序·杂事》相关内容改写
(
1
)
你听过这则 寓言故事吗?知道这是个什么成语吗?
(叶公好龙。
叶公,
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 ,名子高,封于叶(今河南叶县)。好,喜欢。比喻
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
(
2
)学生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叶公非常喜欢龙?为什么说叶公喜欢
的不是真龙?
(
3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启示我们丢 弃理论脱离实际
的坏思想,树立实事求是的好作风。)
(
4
)学生 讨论:生活中有没有像叶公一样的人?怎样才能避免成为叶公这
样的人呢?
5.
出示课本上的阅读提示二。教师相机点拨。
阅读小贴士二:
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6.
小组 交流:
中国古代寓言中,
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寓言故事?给
大家讲一讲,说说 其中蕴含的道理。
示例:
《画蛇添足》
楚国一户人家赏给仆人 们一壶酒。因酒太少,仆人们
决定谁画蛇画得又快又像,
就把酒给他。
一个人转眼就把 蛇画好了,
可他看别人
都没画好,就给蛇画起脚来。这时,另一个人把蛇画好,夺过他手里的酒 壶喝起
酒来。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多余的事情反而不恰当。
《愚公移山》
快九十岁的愚公家的大门正对着两座大山,
出门做事很不方
便,
愚公于是召集 全家老小移山。
一个叫智叟的老汉见愚公他们很辛苦,
劝告愚
3
公不要移山。
愚公认为自己的子孙无穷无尽,
而山不会长出土石,
他们一定会移
走大山。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老人粘蝉》
孔子到楚国去,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拿着竹竿粘树上的知了,
十分容易。孔子问老人有什么好办法 ,老人说除了练手腕、练站功,思想也要专
注。孔子深以为然。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专心致志,不分散注意 力,就会达到出神
入化的境界。
《刻凤凰》
鲁班在刻一只凤凰 ,
凤凰还没刻好,
前来围观的人取笑了一阵
就走了。
等到凤凰刻好后,
大家又聚拢来说各种赞美的话。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要
客观、全面地看问题,不要急着下结论。
7.
推荐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提示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
体
会故事寓意。
三、图文结合,阅读交流
交流伊索寓言。
1.
出示关于伊索寓言的多幅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 :
从图片内容想到了哪些故
事?
2.
小组交流: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片进行交流,讲述寓言故事。
3.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按小组发言的顺序,教师借助课件进行小结。
(
1
)出示单幅插图及故事《农夫与冻僵的蛇》,学生配乐朗读并交流启示。
有个农夫在冬天发现了一条冻僵的蛇,
他可怜它,
拿来放在怀里。
蛇温暖过< br>来,恢复了本性,咬它的恩人,把农夫害死了。农夫将死的时候说道:
“怜惜了
邪恶东西 ,我真该死。”
启示:
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小结:同情和怜悯,是人的善良本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对什么样的人
和事给予同情和怜悯,
却要讲究原则,
因而人必须要有明辨是非、
区别善恶的智
慧。毫无原则地同情和怜悯, 很可能会惹祸上身。
(
2
)出示单幅插图及故事名称《狐狸和葡萄》,学生观看动画,交流道理。
一个很热的夏天,
一只狐狸又饿又渴。
他偷偷地跑进果园,
走到葡萄架底下。
看见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倒挂着,他高兴极了,自言自语地说:“葡萄真好吃呢,
又甜又解渴,我 要吃一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