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整合课教案教学内容
温柔似野鬼°
760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22: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国范文网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整合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 br>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9
、
《古诗两首》诗人在秋天里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10
、
《 风筝》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体会小伙伴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
11
、
《秋天的 雨》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12
听听,秋的声音
从秋天的音响
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语文园地 三》口语交际,话题是“秋天的快乐”
;我的发现,扩展出表示前面
这种颜色的新的词语;习作 :看图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日积月累:对对子、训练词语的搭配。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第二,课文的语言
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
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
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
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
,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 作
提出了学习的准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二、总体构想
本单元,围绕“美好的秋天”这一主题,把整个单元综合起 来,设计“欣赏——感受——描绘”的教
学活动:先结合学习《古诗两首》
《秋天的雨》
《听听,秋天的声音》
,引导学生欣赏秋天的美丽;在朗读与
欣赏中,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与创 编活动:
“秋天的雨,是(有)
”
“秋天的雨把
给
了
,
”
“听听,秋的声音,
”
“秋的声音,在
”等等;
再结合学习《风筝 》
,开展秋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快乐;最后,结合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指
导学生 收集积累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句,画秋天的景物,进行以秋天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等
语文实 践活动。相信这样的活动会让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在孩子们心中产
生不同 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三、课时安排:
8
课时
第三组整体教学课时备课
学习目标
:
1
、会认
20
个生字,会写
3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
、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 br>3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是
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
4
、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
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前置学习提纲:
(一)
一、
导语质疑:
读了本单元导语,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
< br>1
、第一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标出生字词,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不认识或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查 字词
典。
2
、第二遍读课文,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要求读得准确、流利。签字:
3
、识记生字新词。
(
1
)我会选:
促、忆、异、逢、佳、倍、遥、插
(
)进、记(
)
、
(
)同、相(
)
、
(
)节、加(
)
、
(
)远、
(
)花
(
2
)比比组词:
、
依(
)并(
)精(
)抽(
)扬(
)婆(
)房(
)
衣(
)拼(
)情(
)邮(
)杨(
)菠(
)坊(
)
(
3
)我会填:
五(
)缤纷、舒(
)
(
)服、
(
)惊(
)色、
(
)呼(
)唤、垂(
)丧(
)
前置学习提纲(二)
一、初通文意:
1
、第三边读课文,每读完一篇都要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第四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段,把感受写在旁边。
二、品读重点,体会感情
1
、通读古诗两首
(
1
)
《夜书所见》中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结合注释解词)
第
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
。
(
2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结合注释解词)< br>
。表现诗人一个人离开家乡、亲人的孤独心情的字是
。
“遥”
字你体会到什么?
“少一人”少的是谁?
。
(
3
)再古诗你体会到两位诗人是什么样的感情?
2
、
《风筝》
(
1
)朗读第
2
自然段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
2
)默读第
3
自然段想一想风筝做好了,此时你 最想干什么?
(
3
)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 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受?
(
4
)实践活动:说说自己放风筝的快乐。
3
、
《秋天的雨》
(
1
)读课文第
2< br>、
3
段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呢?
(
2
)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这一句里是用了
修辞手法,你是从
这个字上看出来的。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点,仿照书上的句式写一句话。
(
3
)默读第
4
段完成安课文内容填空“它告诉大家,
。小喜鹊
,小松
鼠
,小青蛙
,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
,杨
柳树叶
,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
”你还知道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
的。
4
、
《听听,秋的声音》
(
1
)通读课文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
2
)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
四、质疑:将单元中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
(边读边记)
前置学习提纲(三)准备秋天的诗文朗诵会
收集资料:
1
、
积累描写秋天的词语
2
、
背诵秋天的诗文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读文识字
一、课前自主完成前置学习提纲(一)
二、小组合作,学生字读课文
1
、小组交流生字、词语。组员互相评价。
2
、课件展示,多种方法检查巩固。
结合课文理解:萧萧、重阳节、茱萸、 憧憬、凌空、大惊失色、倏地、垂头丧气、千呼万唤、磨坊、
清凉、留意、五彩缤纷、频频、舒舒服服< br>
3
、指导写字。萧、深、篱、歇、丧、柔、紫、紧
4
、指定学生接读课文,同学评价。教师指导难读的句子。
【设计说明:完全相信学生、依赖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二课时:
初通文意
一、课前完成前置学习提纲(二)
二、小组交流,教师指导,完成对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的理解。
第三课时:欣赏秋天的美
课前交流积累的写秋天的词语
1
、
《古诗两首》背诵,结合课下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
、
《秋天的雨》
(
1
)交流喜欢的句子,说说 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
2
)关于拟人的修辞
手 法,把人以外的事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就叫拟人。例如
2
、
4
段。
(
3
)怎么运用呢?可以用描述人的词语来描述事物。也可以 直接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续写第二段,秋
雨还把什么颜色给了谁?
(
4
)以读引说:请同学们试着说个句子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
(
5
)问题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
本文的结构特点:前四段每段第一句为中心句,第五段概括全文。
(
6
)背诵课文,
3
、
《听听,秋的声音》背诵课文
第四课时:感受秋天的快乐
秋天不仅美丽,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
《风筝》
(
1
)课文写了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不同心情, 找出有关词句,体会体会。
(
2
)心理描写:做风筝时“心中充满了憧憬和 希望。
”放风筝时,
“我们快活的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
的奔跑。
”线断后,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找风筝时,
“我们都哭了,垂头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