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4
别妄想泡我
824次浏览
2021年01月22日 23: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奥巴马父亲节演讲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 材三年级
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陶
罐和铁罐之间有趣的故 事,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发
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
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
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是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
想感情。< br>
仔细研读分析教材,我发现这篇童话不仅语言朴素、充满童
趣,
而且哲理深含,
寓意深刻。
其教学内容的纵深挖掘空间极大。
若深入阅读和理 解课文内容,文章能给阅读者带来更多的启示,
比如我们都知道看问题要看到事情的本质,那么导致铁罐 的傲慢
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这两种态度根本原因在于陶罐选择了一
个正确的比较点
(比盛东西)
,
而铁罐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比较点
(比
坚固)
,由此使 得它们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这让我想到在生活学习
中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与别人相比的问题?通过本 课学习引
导学生懂得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选择一个正确的比较
点与他人去比,正确全 面的看待人和事,从而从小树立学生正确
的比较观,这样对促进学生健康品格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极其深
远的意义。又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等
等这都是我们在分析解读教材时,
可充分挖掘和利用的教材资源 。
学生分析:
三年级是学生 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学
习热情较高,兴趣浓厚,但稳定性不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 下,
有一定的课内外阅读量,尤其喜欢读童话故事,但学生的知识储
备还不够丰富,其认知水平 还比较浅显,学生的听、说、读、写
的能力还有待培养和提高。本组单元教学中,学生通过《矛和盾的集合》
《科利亚的木匣》
两篇课文的学习,
对于本单元教材以“阅
读故 事,从故事中得到启示,学会看问题、想问题的方法”这一
主题已有了明确的认识,
学生已能通 过阅读故事,
感受人物形象,
懂得了故事中的道理。但在前两课学习中,学生在朗读中还存在< br>一定问题,不能达到以声传情的最佳效果。阅读的方法上还需老
师进一步指导。针对学生学情及年 龄特点,结合《陶罐和铁罐》
一课的内容特点,我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突出朗读与阅读方法指
导 与训练,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与阅读,
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从中促其感受形象,领 悟寓意,懂得道理,受到熏陶。
设计理念:
根据主体性教学理论,从教学角度来看,学生是认知和发展
的主体。教育的的本质就 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创
设发挥学生主体性情境,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 br>不断创造新的自我。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抓
住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以读入手, 侧重于朗读与阅读方法指导,
注重过程及方法的探究与体验,注重学生在阅读及朗读过程中的
个 性的感知、想象、体验、感悟等心理活动,以此开启学生心灵
,
发展学生语言,启迪学生的智慧 ,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逐步提
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都受到美的
熏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 体会语言、
语气与神态,
进行感情朗读和思维训练,
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寓 意。
德育渗透:
1.
通过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正确的比较点去看待人
和事物。
2.
进一步掌握童话的特点,渗透童话的写法,培养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语气与神态,通过方法指导和< br>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边朗读边理解课文,从而领悟寓意
,
学会选择
正确的比较点 去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难点
:
体会童话的特点,渗透 童话的写法,培养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铁罐及陶罐的图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
: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罐与铁罐》一课的生字< br>新词,熟读了课文。今天老师想先问一问大家,你们平时在学校
里都喜欢和别人比什么?
生谈:
比谁学习好。
比谁最爱班集体。
比谁最勤劳······
师: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是上进心很强的孩子,是啊,通过比
较,
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比,
有人比出了勇气,
比出了自信;也有人比出 了不足,比出了失望。比是推动我们进
步的原动力,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应该怎么去比?今天,我们继续< br>学习课文《陶罐与铁罐》
,一起来看看陶罐和铁罐它们在比什么?
相信大家一定能从中懂 得更多的道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比” 巧妙切入,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
二、精读课文,读出感情,加深理解。
1
、读课文,整体感知陶罐与铁罐的不同。
师:同学 们,陶罐与铁罐你更喜欢谁?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
文,边读边画出能让你喜欢或不喜欢铁罐与陶罐的词语 或句子。
师:同学们,读后你觉得陶罐与铁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
为什么?
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因为······,所 以我喜欢······;我之所以喜
欢····,是因为······;
因为······所以我不喜欢······;我之所以不
喜欢····,是因为······ ;
生谈:因为我觉得铁罐傲慢无礼,所以我不喜欢铁罐。我之
所以喜欢陶罐,是因为它谦虚、善良等)
(此环节重在训练学生学会运 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来表达自
己初读后的感受,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完整,更准确,更有逻辑
性 。
)
师:读出你画出的句子。
生:试读相关句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学生在初读中能体 会到陶罐与铁罐的
态度及性格的不同,但试读中并未读出铁罐的傲慢与陶罐的谦虚
善良,语气较 平淡,缺乏感情。于是老师可随机调整内容,加入
教师的示范朗读环节,教师有感情的读课文的
16
自然段。让学生
在听读中更充分的感受到陶罐不仅谦虚,而且有着善良、宽容、
心 胸开阔等品质,也让学生从中深刻体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为下一个环 节,教师进行朗读方
法指导和训练做好铺垫。
)
师: 陶罐不仅仅是谦虚,岁月流逝,许多年之后,世界上发
生了许多事情。当人们发现陶罐时,听老师读陶罐 说的这句话。
它说:“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
边
,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师:老师和前几位同学读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从老师朗
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陶罐善良、宽容、心胸开阔······
2.
再读课文,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谈得真好,看 来有感情地朗读能够加深我们对课
文及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我们都能体会到了陶罐的谦虚善良与
铁罐的傲慢,但刚才在同学们试读时还没有从你们的语气中让人
感受到这一点。那怎样才能通过你的朗 读让人体会出陶罐谦虚善
良与铁罐的傲慢呢?我们先来结合朗读的实际感受做一个探究。
师
:
体会这四句话的感情,结合语境用你认为恰当的语气、神< br>态自由练读。
语言—(体会)——神态与语气(标注)——(实践)——
感情朗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傲慢生练读生展示读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轻蔑
“住嘴!”恼怒
懦弱
师:谁来上台连线并朗读,之后说说你的体会。
(设计意图: 此环节,重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和过
程训练。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走入情境,历经 “体
会语言—琢磨语气和神态—书中标注—练读—有感情朗读这么一
系列有步骤的朗读体验过程 ,让学生在体验中真正的学会有感情
的去朗读,切实达到口发其声,耳醉其音,以声传情的效果。
)
生谈。“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这句话让我觉得铁罐特别
蛮横和傲慢,所以我选择用傲慢的语气和神态来读铁罐的话,带
着这样的体会和感情去读就会读得很好 。
师:大家和他的体会和方法一样吗?有没有不同?
生:我认真体会这个句子,还把我认为恰当的语气写在句子
旁边,用来提 示我在读时注意语气。
生针对句子分别谈方法·····学生结合体会分别读四句
话。
(方法同上)
师:人说声情并茂才能情真意切、才能感人。现在请一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