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初三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
余年寄山水
984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04: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短篇感人故事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
(
初一到初三
)
语文试卷中, 对古诗词的考查,很大程度上跟它们的意象和典故是不
可分割的,豆姐整理了初一到初三各个年级课内外 的古诗文意象、典
故、主题和哲理,收藏起来吧!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 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
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以下是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意象,以及相关诗句的例
举: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2.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
3.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4.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
*
密州出猎》苏轼)
6.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
参)
2.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
《渔家傲》
范仲淹)
3.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遇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柳
折柳
“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br>而“折柳”就有相
留之意。
1.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月
(残月、明月、新月、玉盘)
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
情。
1.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
寄》李白)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苏轼)
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
4.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
5.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流水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2.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短歌行》曹操)
斜阳
(夕阳、落日)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2.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
< br>3.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温庭
筠)< br>
4.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
秋思》马致远)
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
风、霜、烟
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1.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
?
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
(
《
黄
鹤
楼
》
崔
颢)
2.
半
卷
红
旗临
易
水
,
霜
重
鼓
寒
声
不起
。
(
《
雁
门
太
守
行
》李
贺)
3.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
4.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落花
(落红、残红)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晏殊)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松
坚贞高洁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桢)
梅
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
咏梅》陆游)
菊
坚贞高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陶渊明)
萍
多传达惆怅和哀愁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文天祥)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李煜)
草木
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
2.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短歌行》曹操)
杜鹃
(子规)
凄凉哀伤的象征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
李白)
鸿雁、青鸟
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1.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李商隐)
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王湾)
舟
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
1.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
3.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王湾)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
1.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典故:
闻笛 赋
——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
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 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
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
——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
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 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
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 来,许多老朋友都
已去世,
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 世,
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