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数学破十法教案
萌到你眼炸
900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06: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新年晚会主持稿
学前班数学破十法教案
【篇一:凑十法
,
破十法口诀】
加法凑十法口诀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
加剩数
.
小朋友
,
拍拍手
,
大家来唱凑十歌
一凑九
二凑八
三凑七来四凑六
五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口诀
一九一九好朋友【
1
、
9
】
二八二八手拉手【
2
、
8
】
三七三七真亲密【
3
、
7
】
四六四六一起走【
4
、
6
】
五五五五一双手【
5
、
5
】
大数记心里,小数记手里
减法破十法口诀
减九加一
减八加二
减七加三
减六加四
减五加五
减四加六
减三加七
减二加八
12-9
2+1=3
17-8
7+2=9
【篇二:幼儿园大班凑十法与破十法练习题】
幼儿园大班凑十法与破十法练习题
凑十法是
20
以内进 位加法的基本思路
.
运用凑十法能将
20
以内的进
位加法转化为学生 所熟悉的
10
加几的题目
,
从而化难为易
.
破十法:是一种计算方法,即: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
10
减去减
数,剩下的 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破十法。
一、用凑十法做一做。
二、填出括号里的数。
8+
(
)
=1010+
(
)
=146+
(
)
=15
(
)
+4=13
(
)
+6=13
(
)
+7=11 6+
(
)
=14
(
)
+9=12 8+
(
)
=13
三、填空。
1
、最小的一位数是(
),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
2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 )
位。有1个十在十位
写
( )
,有2个十在十位写(
),有几个一在个位写(
)。个位上的
数是几就表示几个(
),十位上的数是几就表
示几个(
)。
3
、
20
以内数中的双数是:_________________
_
4
、
20
以内数中的单数是:________________
__
【篇三: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
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
10
以内的加减法、
20
以
内的加减法、
10 0
以内的加减法三部分内容。其中,
10
以内的加减
法
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在第一册出现,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
100
以
内
的加减法(只包括口算部分)在第二册出现。
执教过一年级数学的老师对于这部分内容很熟悉,也一定了解
“20以内的减法
”
的基本算理
——“
破十法
”
。在旧版教材 中,
“
破十
法
”
被摆在十分明显的位置,并通过例题的解法演示,一步一步地引领
学
生掌握。在课标实验教材中,
“20
以内的减法
”
从第
1
课
“
十几减几
”
开始,
“
十几减几
”
中出现的算式和例题都是个位够减的,并不涉及
退
位 问题。第
2
课
“11
减几
”
则涉及退位减,并在这一课出现
“
破十法
”
。
教材中出现情景
“聪聪买皮球
”
,从
11
个皮球中取走
3
个,引导学生< br>
在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具体操作方法是运用
学
具
“
摆一摆、算一算
”
,并展示书中主人公
“
红红”
和
“
聪聪
”
的办法,
红
红直接从
11
中数出
3
个,还剩
8
个;聪聪则使用
“
破十法
”
,把
11
分
成
10
和
1
,先从
10
中取走
3
个,剩下
7
个,再加上
1
个等于
8
个。
新教材中 的这样的设计是符合
“
新课标
”
理念的,体现了
“
数学学习 从
生活实际出发
”
,
“
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 学
”
,
“
设计学生主动进行
观
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
的思想。
可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让孩子动
手实践, 鼓励他们
“
用自己的方法算时,教材中重要的
“
破十法
”
备 受
冷落,几乎没有学生选择这种思路解题。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了红红
的
办法< br>——
直接从
11
中数出
3
个,得到剩下的
8
个。情争之下,老师
只好亲自出马,在投影下演示了聪聪的
“
巧 妙算法
”
,教材中的重点
内
容
——
破 十法。然而,问题并未由此解决,当老师再次尊重学生感
受,
让孩子评价两种算法的优劣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所有的孩子都
认
为
“
红红的办法
”
更好,没人愿意主动接受教材中的
“
破十法
”
。
笔者认为,课堂中出现的这一现象颇有代表性,反映了课改实验
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
教材编写者和教学实施者对学生已有经
验的忽视。仍以
“
破十法
”
的教学内容为例,我们在教材编写和教学
设
计中犯了以下两个错误:
其一,把握学生心理特点不准确。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逻辑思维 能力低下。对于他们而言,
11
减
3
的最好办法就是从
11
中
一个一个地数出
3
个。而且事实证明,他们的方法只需要一步就能
完
成,确实比先算
10
减
3
,再算
3
加< br>1
简单。在这样两种算法之间,
孩子自然而然地会选择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