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研究
玛丽莲梦兔
702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06: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你是好人也是个坏人
.
在开放式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的策略研究子课题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方法的研究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一、研究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 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 体,教师应
该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 对数学知识的理
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课堂上,学 生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围绕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
自主的选择学习方法,
自我监控学习过程,
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结果。
通过能动的创造性
的学习活动,
实现学生自主性 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
也就是通过学生自主、
独立地发现问题,
通过实验操作与合作交 流等活动,获得知识、
技能,
发展情感与态度。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
孩子整天处于被动 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
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 都归功于老师,老师说一,学生不能说二,久而久之,课堂
上也就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变乖了。 有人认为,这样的学生好教。其实不然,我们
的学生虽然表面上是变乖了,但内心却变“呆”了,变得只 会听,不会想;只会死做,不会
活学。
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流行。建构主义的早期思想
要追溯到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他认为:
儿童在 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
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 得到发展。
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是通过同化
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br>并在平衡
-
不平衡
-
新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
提高和发展。
在皮亚杰理论研究基础上,
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
认知结构 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认为:
在研究学生的先入之见基础上诊断、
跟踪-
.
学生的先入之见所发生的变化,
让学生主动理解科学概念、
原理 ;
用这样的方法形成的观念,
不可能是被动接受,
而是被主体所创造。
学习过 程中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
而是
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含了 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
创造。创造性的知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
.
于是,
在新世纪要求新人材的时代背景下,
社会各界强烈呼吁一定要改变教学方法和学
习方式。而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学生来讲更为重要,它关系到学生的一生。
因此,
我们 提出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方法的研究”
这一子课题研究。
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 学生自主
学习的意识,改课堂上纯教数学概念、纯做数学题的老模式”为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新天
地”,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理论支撑
1
.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指出过,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
和培养学 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
思维,
营造崇 尚真知、
追求真理的氛围,
为学生的禀赋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这就为 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因此,
数学教师< br>要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
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 的
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
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 动、
发挥学生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学 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自主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
是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来 讲的。
它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单一、
被动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
了旨在充分调 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
富
有个性地学习。
即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从
事实 验活动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乐于动手、
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
能力、实践能力。
-
.
3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 育活动中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
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
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的 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
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
教育的一切活动必须以调动学 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培养
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 基础。
三、研究计划
主要研究阶
完成时间
段
(
1
)搜集资料
2010.4
—
2010
准备阶段
.8
(
3
)组建课题组
(
4
)
落实培训计划
(
1
)实施方案
(
2
)
收集资料,整
2010.9
—
2012
研究阶段
.7
(
3
)
撰写阶段性研
究报告
(
1
)
收集资料,
整
2012.8
—
2012
总结阶段
.12
(
2
)
撰写总结报告
研究报告等
理分析
案例集
论文集
论文集
理分析
阶段性研究报告
资料汇编
培训计划
(
2
)设计方案
课题方案
阶段研究内容
阶段成果形式
-
.
做好课题结题的评
估、验收工作
四、研究过程
在确立了
“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方法的研究
”
这一子课后,
进行了理论资料的收集和课
堂研讨活动。在研究的过程中,
发 现这一课题太广,要研究的内容实在太多,因此结合实践
重新确立了研究的内容为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 研究”。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和谐氛围。
1
.给学生一个安全的 心理环境。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需
的气候与土壤。因为每个人都有获得安全 的需要,特别是儿童,他们对家长、老师,甚至同
学都有着一种依赖性,他们想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和保护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组织者、
指导者和合作者,
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自已 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是有感
情、需要被人尊重和激励的个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首先应建立一种新型、平等、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师生间心灵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2
.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心 理
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可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
可 以发挥他们的最高水平。
学生的认知活动常受情感、
态度等因素影响,
新型的师生关系 是
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如我在上《倒数的认识》一课时,是这样上
的 :
师: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今天,老师想与同学有更加平等、亲密的关系,我想成为你们的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
-
.
师 :好,现在张老师就是同学们的朋友了,
(不过是老朋友了)。同学们也是张老师的
朋友了。能 不能说张老师是朋友?为什么?
师:象这种互为关系,日常生活中还有吗?
生
1
:我和钱晔是好朋友。
生
2
:
2< br>是
6
的约数,
6
是
2
的倍数。
生
3
:
3
和互为倒数。……
师:
这种互 为关系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存在,
在我们数学王国中是否也有这种关系呢?今
天我们就来探讨另一 种互为关系。
[
评析:在课的开始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首先给了学生一个轻松的 氛围,学生在这
样的气氛下变得敢说、
敢想了,
出现了老师意料不到的事情,
竟然有学生举出了谁和谁互为
倒数的例子。
可想而知,
这部分学生对倒数的意义已有了 初步的认识,
这为新课作了很好的
铺垫。
]
3
.给学生一 个自主的成长环境。成长环境在校园环境中主要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干群之间的民主、平等、和谐的 人际关系。让学生在宽松、自主的成长环境里,学会自主,
学会创新,有利于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 br>
(
1
)与学生成为朋友。我们要尊重每位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鼓励学生异 想天开,
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可以信赖的朋友。
只有这样,< br>学生才会消除胆
怯、
依赖的心理,
才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
表达自己 的思想和感情,
不怕出错,
不怕失败。
学生有了这样的安全感、自由感,才能真正进行 自主探究的学习,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第九册售货金额登记单的结算时,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的情境。
师
生共同参与扮演售货员和购物者,进行模拟买卖活动 。这样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
-
.
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在 自己熟悉、
喜欢的情景中进行自主地学习,
积极开动脑筋去探
求新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