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
玛丽莲梦兔
923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07: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四年级阅读方法指导
一、常用的阅读方法
(一)就形式而言
(1
)泛读
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
要读自然科学方面 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
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 开拓思路。
(
2
)精读
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 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大脑,美化我们的心灵。
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 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
成。
要细读多思,反复 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
取精华。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 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
(
3
)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 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
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 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
4
)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
阅读,重点掌握 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
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 通了。
(
5
)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 读书的方法,
即陶渊明提倡的
“好读书,
不求甚解”
。
可以采取
扫描法”
,
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 加快阅读速度,扩大
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
(
6
)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 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
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 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
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
(
7
)再读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 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
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 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
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
8
)写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
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 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
9
)序例读
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 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
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 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
10
)选读
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如果不 加选择,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
读,
(二)读书方法(就过程而言)
1
、问题法:
读书时带着自己渴望解答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达到基本上读懂课文的目的。如在
朗读《女娲补天》这篇文章时,可边读边思:①女娲为什么补天?②女娲怎样补天?③结果
怎样?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做到不盲目而有目的地读。
2
、移位法:
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在选择课外读物
阅读时,应该根据学段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在移位中获得知识。如在学习了《蜜蜂》
一文后,知道作者通过试验后,确认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时,可以读读法国昆虫学家
法布尔的《昆虫记》给学生选读。又如在学完古诗后,可阅读《唐诗三百首》。学完童话故
事后可以选择自己的喜好读一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在学习《桂林山水》后,
可根据实际选择一些写景的文章阅读,使学生真正掌握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技巧。这样得法于
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3
、三读法:
(
1
)浏览性的泛读
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 报刊,可采用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心大
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 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
多有价值的信息。
(
2
)探求性的速读
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 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索某
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 大脑跑在眼球的前面,掌握
快速阅读的方法的孩子每分钟能读
200
多字,未受训练的 学生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速读
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
3
)品味性的精读
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 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托布局谋
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 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
的好文章要反复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4
、默读法:
默读是语文学习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默读跟朗读不一 样,朗读讲究“三到”,
即眼到、嘴到、心到;默读只讲究“两到”,即眼到、心到,默读时只能用眼睛 看,不能用
手指着字一个一个读,更不能读出声来。要求较高的默读,要做到边看边思考,而且要有比< br>较快的速度。边看边思考,就是要把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看懂,读完一段就想一想,这一
段大意 是什么,最后把大意连起来,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如阅读篇幅较长,内容又浅显
易懂的文章,多采用 默读的形式,但只了解主要内容还不够,还要再深入地想想,分析文章
的写作特点和语文特色。阅读课外 中长篇小说,一般也采用“眼看心到”的默读法
.
4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
1
)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 符号在书上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读书时见解、感受,或爱或恨,
或疑或思,用相应的符号分别标出重点词 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
(
2
)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 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
理解、体会、感想,可以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 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
漏等。
圈画批注的方法。一方面圈画批注把阅读思 考的结果记下来,便于深入地阅读;另一方
面,动手又能促使我们进一步动脑,必须用心读书,否则圈画 批注不到点子上。圈画批注的
方法,对培养我们的独立阅读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练习圈画批注的主要 内容是:课文中
的重点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感受深、受感动、受启发的地方;不理解、读不懂的 地
方等。
(
3
)写读书笔记,可以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
4< br>)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
上,以便 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
5
)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 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
裁等。
以上“动笔墨”的方法要根据 学生年级不同,在要求上体现差异。中年级主要是圈点勾
画、作摘记、作卡片,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 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画
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并注上符号。通过阅读,在
课本上留下自己“钻”过、“爬”过的痕迹。当然,阅读时也要对必要的词 句等作适当的摘
录,如丽词佳句、难词难句、文章主旨等,逐步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中年级编提纲、作批注;高年级写体会,再创作。
5
、边读边思考的方法。
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 的前提和基础,应通过概括内容、复
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 训练,逐步掌握分析、
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边读边想 ,读思结
合,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凡课文所包含的词、句、段、篇等方面的内容,都属于阅读时思考的范围。不懂或值得怀疑的问题,也应当列入思考的范围之中。
6
、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词语、句子,如果就词解词,就 句析句,往往难以理解。如果把他们
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联系上下文琢磨,就能确切地理解。
7
、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
语文课本内容十分丰富。许多课文所描写 的事物、所运用的语言,与我们的生活距离较
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从自己的生 活实际中去寻找、发现与课文描
写的事物相通的经验,把二者联系起来,帮助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8
、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的方法。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对我们阅读 能力比较高的要求,语文课本里相当数量的课文,涉
及到各个时期,从事各种工作的人物,写了他们种种 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行为、不同的事迹,
表达了人物丰富的思想感情。对此,在阅读中体会起来有一定的 难度。但许多情感体验是人
们所共有的。如果我们能够联系自身的情感体验来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就能和作者
产生共鸣,就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方法指导
1
、阅读实践
在掌握一定的方法后,应安排充足的时间,运用方法进行阅读 体验。通过实践,加深认
识,巩固所学,形成技能。为了便于训练,阅读的材料可以由去教师统一发放或 规定,可限
制范围。
2
、畅谈收获体会
结合阅读实践体 验,谈出自己是怎样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了阅读的,这样阅读的好处、收
获,以及在实践中领悟出的新方法 、发现的问题等。通过检查对所学方法的运用情况,不仅
利于及时调控矫正,还有利于学生间的启迪、提 高。需要说明的是,一种方法的掌握和技能
的形成,单靠一两次的训练是不能奏效的。因此,我们要运用 所学方法,进行大量的课外阅
读。
三、阅读时要注意的问题:
1
、阅读的一般步骤
(
1
)初读
(
2
)精读
(
3
)悟读
(4 )
熟读
2
、阅读注意四要:
(
1
)阅读要明确目的。
学会选择读书。知识如烟波浩淼的大海, 书多如沙砾,寮如繁星。在此中间有一部分书
需要精心研读,有一部分书要远离(内容不健康地书)。读 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
谈,读一本坏书比不阅读还糟糕。
(
2
)阅读要注意过程
学会写读书笔记。阅读只单纯去读是不够的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
到眼到、心到、手到。阅读时做到“不懂笔墨不读书”,阅读 时作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
效果。同时学会写读书笔记的方法:①摘抄原文。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 摘抄,以加强语
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②提纲式摘录。要求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的大意, 以
培养自己总结、概括的能力。③写读后感。阅读时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
语 言等,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已达到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表
达自己见解的能 力和能及时抒发自己感情的能力。
(
3
)阅读要勤于思考
(
4
)阅读要培养兴趣和习惯
一篇文章最起码读三遍,
第一遍读:明白其主要内容
第二遍读:先看问题,再带着问题去读,找答案
第三遍读:领悟文章的主旨,一边思考未答出的问题,一边读课文
四、小学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
(一)写人为主的文章
写人的记叙文是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及细节的
描写,反 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写人与记事是分不开的,“人离事不活,事离人不转”。写人 与词的主要区别在于文章
的侧重点不同:词的文章着眼于记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 写人的文章
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状态等,即使写事也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 br>服务的。因而,同学们在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析人物的外貌
外貌又称肖像,指人物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人物的外貌 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与
内心,作者通过描写外貌来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阅读时,可以通过分 析人物外
貌来了解人物的内心变化及个性特点。如《少年闰土》一文中关于闰土的外貌描写就十分生动传神,作者通过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三个典型的外貌
特征,刻 画出一个深受父母疼爱的海边农家孩子的形象。
二、读懂人物的语言
“言 为心声”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往往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阅读
时分析揣摩人物的语言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里对
王熙凤的刻画,就是通过对语言的描 写展现王熙凤“凤辣子”的性格特征的。譬如“我来迟
了,不曾迎接远客”,这短短一句话就彰显出王熙 凤先声夺人、口齿伶俐的性格。接着作者
又描写王熙凤见到林黛玉时所说的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 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
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 天天口头心头,
一时不忘。”为了奉承贾母,投其所好,王熙凤又花言巧语:“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 他
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这些语言描写把王熙凤阿谀
奉 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的形象充分展示出来。
三、分析人物的动作
老舍先生曾说过:“只有描写生动,人物才能站出来。”可见,动作描写凝聚着人物的
鲜明个性 ,也是个性化人物的重要标志。因此,阅读写人类文章时,要多在人物的动作描写
上注目,并品味琢磨其 特别的地方。如:《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中,作者用“站、
围、蹦、转、揪、推、拉、顶、板 ”等动作词语,使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的鲜明个
性跃然纸上。
四、注意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人物心理指人物在一 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
心理活动直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鲜活、
生动的人物形象往 往是靠许多心理描写而突出其个性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好,会把人物的特
点表现得更加深入细致,也会给 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如《穷人》一文通过对桑娜矛盾心
理的细腻刻画,表现了桑娜宁愿自己受苦,也 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扶养长大的朴实、善良的
美好品质。
五、准确抓住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细节指那些对写人起特殊作用的细小情节,包括生活 小事、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
描写是使人物形象丰满和栩栩如生的重要手段。读者对一个生动的细节 进行分析品味,会感
到人物思想品质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会对文章理解更深。
六、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特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刻画人物离不开典 型事例,只有把人物置于具体的事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品格、个
性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个典型事 例,可以是一件,也可是几件。如:《将相和》一文通
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 个典型事例,表现出蔺相如勇敢、机智、
顾全大局的高贵品质。
(二)记事为主的文章
记事,就是用语 言文字将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全过程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重
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阅读这类文章,首先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
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这样就会很快感知文 章的内容。其次,要理清事物发展的顺
序(时间先后、地点变换等),掌握应该说的层次结构,然后抓住 文章重点,结合语言文字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体地说,解读记事类文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文章中心
一篇好的记叙文章,中心思想一定是明确、清晰的,使人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的中要表
达一种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要说明一个什么主要问题。在以记事为主的文章中,常常是事中
含理,不是为写事而写事,而 是往往通过写事表明一个道理或表达一种思想感情。此外,记
事文章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中往 往夹杂议论和抒情,议论起到揭示事件意义的作
用,而抒情则是针对所叙事件抒发自己的感受。这些地方 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在阅
读此类文章时,要加以留意,认真总结。
二、
理清文章的叙事顺序
记事,要写清楚原因、经过、结果,这 样事情才算是完整。记事文章都是按照一定顺序
来写的,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 br>、
顺叙。
通常指按照事情发生的经过或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
这是叙事最基本的 方
式。
2
、
倒叙。通常指把事情的结局或者 某一个最突出的片段先进行叙述,然后再写
事情的起因、经过等。这种叙事方法可以使人感受到叙述的波 澜或悬念,引人入胜。
3
、
插叙。通常指在叙述某一 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对所要叙述的这一事件进行必
要的交代而插入的叙述。当这一部分结束后,文章原来 的叙述继续进行。插叙的方法可
以使读者对事件的缘由更加清楚、明白。
理清事情的发展顺序,就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和整体构思,有利于更好
地理解全文。
三、抓住叙事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叙事文章一般都有详有略,凡是 能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地方,作者都要选取典型的事例
进行详写。阅读时,我们要抓住这些作为叙述重点 的详写部分,仔细分析,体会作者在文章
中所表达的看法、观点。
四、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情也是在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 化中发生、发展和结束的。阅读
文章时,一旦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就能够帮助你理清文章的脉络,加深 对文章思想内容的
理解和把握,从而对文章整体的阅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
写景类文章
写景是指对自然景观 和人文景观的描写。
在写景类文章中,
作者常常通过对地理环境、
自然风貌、名胜古迹 、名山大川等景观的描绘,表达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对生活的
热爱之情。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写景 类文章呢?
一、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写景一般分为游记(参观访问记)、 自然景象描写、周围环境描写三大类。阅读时先略
读全文,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这样在阅读中就可以根 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明确写景顺序
景物描写都是按 一定的顺序进行的。阅读时要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这样才能理清文章
的层次,把握文章的脉络,进而理 解文章内容。写景类文章常见的描写顺序有以下几种:
1
、以空间为序。
如 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
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 周等。
2
、
以时间为序。
根据景物在不同时间里所呈现的不同特点 作为文章的写作顺序。
答
题时要注意标志性的词语,这些词语会帮助我们理清文章层次,划分文 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