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稿
萌到你眼炸
755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07: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
法在我身边
”
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稿
今天很荣幸与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小学生应该了解 的法律常识。我今天准备
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明白法律是什么?第二,要了解法律与我
们有什么关系?第三,告诉大家不但要遵纪守法,还要防止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
法侵害,学会用 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一、法律是什么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 成方圆”
,
“规”和“矩”原来都是木匠术语,
“规”
是指圆规;
“ 矩”是指曲尺。愿意是没有“规”和“矩”
,就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
的东西,
后比喻做 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这句话旨在教育人们,
做人要遵纪守法。
就象小朋友们玩游戏的 时候,得有一个游戏规则;进行体育比赛,就得有比赛规
则;你要上学,就得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 《中小学生行为守则》
。以上这
些都是一些特定的规则,是特定的人针对特定的事而定的。游戏 规则是由玩游戏
的人自己制定的;比赛规则是由比赛组织方制定的;学校守则是由学校制定的。
法律是什么呢?法律实际上也是一种规则,只不过它是由国家来制定的,
法律是
有专门的国家机 关制定和实施的,有关我们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权利是我们
可以做什么,义务是我们不可以 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法律对我们的行为做了
明确的规定,规定了我们行为的限度。它是对全社会所有 人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
一种社会规范。不管你的身份如何,是工人、农民、老师、学生、医生、警察还< br>是商人,只要你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独立的人,就得遵守这个国家的法律;也不管
你地位如何,“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只要触犯了法律的人,不管你是谁,都要受
到惩罚。
二、法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在我国,法律有很多,
宪法
(是我们国 家的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
是母法)
;
民法
(同学们去 学校门口的商店里买东西就是受到民法保护的)
;
刑法
(比如偷东西,抢东西等等都是 刑法要制裁的);
婚姻法
(比如父母对子女
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 的义务。)
道路交通安全法
(
是保
证行人和车辆出行安全的法律。)
同学们,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同时你们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
的健康成长,关系着 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因
为你们还没有长大,你们身体、智力还没有完 全发育成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
保护能力还比较弱,属于弱势群体。用法律术语来讲,你们还属于未成 年人我们
国家非常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
出台了许多与你们有关的法律,
你遵守 它,
它就会保护你。
同学们知道怎么判 断一个人是未成年人吗?(可以请同学回答)从法律上说
它是以年龄为划分标准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 法》第二条的规定,
“未成年人
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今天在坐的各位同学都是 未成年人。
还有和同学们关系最密切的——
义务教育法
(
我们国家 实行
9
年制的义务教
育。凡年满
6
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 族,都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
义务教育
)。未成年人保护法:
是国家专门为未成年人 制定的,对未成年人的各
项合法权利进行专门保护的法律。规定
:
父母不得实施家庭暴 力,虐待或遗弃子
女
;
老师不得打骂体罚学生、不许学生上课,学校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等;任何组
织和个人不得招用童工;营业性舞厅、游戏厅等场所则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等
等。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规定了要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如旷课、夜不归
宿;携带管 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
坏公共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宜进
入的场所等)
,
如果未成年人有了这些不良 行为,
就得进行矫治,
如进工读学校、
或治安处罚(拘留、罚款),或劳动教养。
三、我们要遵纪守法,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国家制定了这么多法律来保护我们,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国《刑法》第
17
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其中第
1
款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 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
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 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
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 ,并有一定的
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
行 为负刑事责任。那么,有些同学们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
告诉你们,刑法
1 7
条
2
款又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
致人 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
事责任。
”如果你实 施了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
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 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
等等。
首先,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做 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要知道,法律是用
来保护好人,惩罚坏人的,如果我们不去遵守法律, 而是故意违反它,那我们受
到的就不是保护,而是惩罚了。下面我讲个小案例,同学们要仔细听,听完以 后
要自己说一说,他们做的对不对,错在哪里。
案例一:
小丽是某小学三年 级学生,有一天放学回到家后,她爸爸发现小丽
好象是哭过,就问她是怎么回事,小丽说同班一个叫小强 的男生打她。于是,小
丽的爸爸就带她回班里找小强要个说法。一见小强,小丽的爸爸就抓过他的衣领< br>
问:“你凭什么打小丽?”小强没反应过来,便极力挣扎,小 丽爸爸就打了小强
一个耳光,小强就往小丽爸爸身上吐口水。小丽爸爸又打了小强两个耳光,并将
小强推倒在地,才带小丽回了家。这时,小强的家长也来接小强,见小强被打得
鼻青脸肿,就带小强到 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小强右耳膜穿孔,听力下降。小
强的家长便把小丽的家长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各 种损失五万元。最后,法院判决
小丽的爸爸赔偿小强医药费等各项损失共计三万多元。
提问:
上面的案例中,谁做得不对?错在什么地方?他们应该怎样做才对?
点评:
首先是小强做得不对,
他不该恃强凌弱,
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女孩子;
其次小丽的爸爸不对,小强还是个孩子,他犯了错误,应该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
机会,家长应该找学校或 老师帮助解决问题,或者口头警告小强,让他给小丽道
歉并保证以后再不欺负小丽,不该报复性地把小强 打伤。他错误的行为导致小强
的身体受到了一定损伤,小丽的心灵深处有了阴影,而小丽的爸爸则受到了 经济
和道德上的惩罚。
讨论与思考:校园违法违纪问题
现在校园 里有这样一些同学,他们很聪明,但他们的聪明不用在学习上,而
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 事没事招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
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 学打伤;有些同
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经常乱花钱又不
敢跟大人要,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钱财等等。他们这些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
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 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将自
己送进监狱。(互动:孩子们你们知道监狱是什么 地方吗?进了监狱的人失去的
主要是什么?)所以在这里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 要遵
纪守法,不要做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规定的事情。
强调:
千万不能报复 ,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
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其次,要加强对坏人的自我防范、保护和应对意识。
总结:
同学们在成长的 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
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 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
力,学会自我保护。也就是说,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 分
子作斗争。要沉着冷静,不要害怕,其实这个时候犯罪分子心里也很害怕,因为
是他们在做坏 事;如果犯罪分子比较强,也不要逞英雄,如可以适当示弱,就是
可以表现出自己很害怕,但头脑一定要 清醒,要找机会报警或伺机逃跑。
关于小学生如何预防被侵害,我们的专家已经研究出了六条 法宝,同学们只
要照做,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平安了。
第一,
上下学途中注意交通安全,
放学早回家。
马路上车多人多,
不要猛跑,
不要翻越马路护栏或者是横穿马路,要注意马路边工地上的杂物掉落、注意马路上丢失的井盖等。放学后不要在马路上逗留,也不要偷偷跑去游戏厅玩,去河边
玩,就在这些地方最 容易出事。大家记住,以后如果要去外面玩,要等节假日由
爸爸妈妈或者家里的大人带去玩,不要自己偷 偷去。
第二,不和陌生人说话。
陌生人指的是不认识和不熟悉的人。这个法宝的口< br>诀是这样的:小白兔,上学校;见生人,有礼貌;不说话,笑一笑;蹦蹦跳跳快
走掉。
是 什么意思呢,
就是要求同学们在遇到陌生人和你搭讪的时候,
不要理他,
并且尽快离开 那个陌生人。
第三,
不跟陌生人出去。
同学们无论在什么地方,
在 学校,
还是在学校外面,
遇到陌生人叫你出去,无论是说带你去买东西吃,还是带你去玩,或者 说带你去
找你爸爸妈妈,你都不要跟他去。如果是在学校,就一定要通过老师同意,才能
出校门 。
第四,不给陌生人开门。
如果爸爸妈妈把你们单独留在家里。这个时候,遇
到有陌生人来家里敲门,一定不要轻易开门,如果发现有可能有危险,你要马上
打电话告诉大人。
第五,牢记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同学们在上学途中或校园里遇到坏孩子拦
路索 要财物,或抢夺你们的个人用品时,怎么办?不要去跟他斗,能跑就跑,能
躲就躲,不要过度反抗,要注 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实在躲不过,财物可
以给他,但要及时向老师、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 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
校出面制止。在这种情况下,你放弃了财物,父母也不会责怪你的。在可能的情
况下,还要尽量记住坏人的特征,过后再和老师、父母说,便于警方尽快抓住坏
人。在这一条中 ,
大家一定要记住,最重要的是保护生命。
找机会就报警
(互动:
几个报警电 话: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通事故
122
,急救中心
120
)。
第六,
遇到困难挫折要及时向父母 和老师求助。
要经常跟老师或家长聊聊天,
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他们一定能帮助你解决困难的。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