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艺术教案
余年寄山水
581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08:1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颓废文章
第一单元
我的朋友在这里
本单元设计 了找朋友、
彩笔好朋友、
我想认识你、
请让我来帮助你四个
教学内容,运用音 乐、绘画、舞蹈、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活动,来满足初入
学校的孩子们对交往的需要。通过诸如接受名字 、美化自己与同学的名字、
唱找朋友的歌、
跳集体舞、
说彩笔朋友的故事、
演 帮助他人的小戏等富有情
趣的艺术性活动,
让孩子们彼此在学与玩中建立起相互关心、
相互帮助、
相
互沟通的友谊桥梁。这不仅为今后的在校生活铺设下“快车道”
,也让他 们
从中感受到艺术课的开心快乐。
第一课
找朋友
一、教学目标
1
、人文目标
在唱歌、跳舞、做游戏等集体艺术活动中,了解自我,观注他 人,从中
享受与他人交往合作的乐趣。
2
、艺术目标
在 玩玩唱唱中学会歌曲《找朋友》
,尝试以简单的有节奏的动作表达活
泼、欢快的情绪。
二、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绘画纸、彩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找朋友》的歌曲,让学生 在音乐声中边唱边跳,
愉快的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并手拉手坐在一起。
2
、交流
(
1
)
、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谈谈她的优点。
(
2
)
、说说发生在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趣事。
3
、模仿
(
1
)
、游戏:传消息,即传递节奏的 练习:将全班同学
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游戏,由每一组的第一个学生开始拍击
节奏向后传,拍击时 尽量不出声音,由最后一名学生准确
教学笔记
地拍击出来。
(教师放背景音乐《好朋友》
)
(
2
)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自信地用不同方式模击节奏。
4
、表现
(
1
)
、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
2
)
、学生随琴学唱,注意对节奏的掌握。
(
3
)
、鼓励学生用即兴动作表演,做拍手或即兴的身体
律动。
(
4
)
、学跳集体舞。
5
、绘画
画出自己和小伙伴跳舞时的样子。
6
、评价
(
1
)
、学生评价:自评、互评。
(
2
)
、师评
第四课
请让我来帮助你
一、
教学目标
1
、人文目标
让学生在多种艺术活动中大胆表达,
敢于交流,领略合作的愉快;
增强学生
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的意识,培养与同学一起学习的兴趣。
2
、艺术目标
学生喜欢聆听《让我帮帮你》歌曲音乐旋律,掌握歌曲 主要节奏,不仅
能唱歌曲,
而且能随歌曲展开想象;
通过歌唱、
戏剧表演等多 门类的艺术活
动,引导学生感受艺术表现的乐趣。
二、教学方法
1
、歌曲教学采用听唱的方式。
2
、在掌握节奏这一环节,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教学准备
响板、鼓、录音机、磁带、小红花、伞、墨镜、布娃娃等道具。
四、课时准备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笔记
1
、聆听
让学生随《让我帮帮你》音乐旋律活动活动,使他们
初步感受音乐旋律及其节奏。
2
、游戏
请四位同学上来围作成半圆,教师说明帮助项目:系
鞋带 、扣纽扣、梳头等,四位同学中指名三位作被帮助者,
在椅上座好,把衣扣鞋带解开,用手帕蒙住被帮助 者的眼
睛,围坐的同学随音乐旋律拍手,剩下的一位同学在音乐
声中帮助作着的同学,并说:< br>“让我帮你系鞋带”或“让我
帮你扣纽扣”
,帮助完后回原座,被帮助的同学取下手帕去
寻找帮助者,找对了自己就当帮助者,游戏重新开始。
3
、表现
(
1
)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
(
2
)
、教师弹琴学生学唱。
(
3
)
、学生自由组合,以互相拍手的方式与同学交流。
4
、戏剧表演
(
1
)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 片,并用简洁的语言描
述图中发生的几个助认为乐得故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
力。
(
2
)
、给学生分组,在小组内说说自己亲身经历或听到
的各种助认 为乐得故事。
(
3
)
、自选道具进行表演。
5
、评价
随即评价,掌声鼓励。通过观摩同学的表演,可评选
出最佳小演员。
第二单元
小伙伴
本单元安排了《团结的伙伴》
、
《画 中的小伙伴》
、
《同栽幸福花》
、
《送给
同学的礼物》四个课题内容 ,旨在让学生通过歌唱、表演、绘画、舞蹈、小
制作等艺术形式,使孩子了解自我、关注他人。如,教师 引导学生对蚂蚁搬
家过程的观察,
既学会用线条、
色彩、
歌声与肢体语言来表 现团结的小蚂蚁,
又在共同创作、
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
从关心小动物到 逐渐懂
得关爱身边的小伙伴;
通过学唱歌曲
《同栽幸福花》
,
使学生 亲近少数民族,
懂得我国各民族间的伙伴关系。在《送给同学的礼物》一课中,使之乐于与
同学 交往,感受只有伙伴关系才能带来得快乐。
第一课
团结的伙伴
一、教学目标
1
、人文目标
通过角色表演《蚂蚁搬家》及学唱歌曲《小蚂蚁》
, 使学生受到团结起来
力量大的教育。
通过编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艺术目标
学生动手制作绘画,把自己心中可爱的小蚂蚁形象表现出来。
二、教学方法
1
、歌曲教学采用听唱的方式。
2
、利用电教手段引入新课。
三、教学准备
剪刀、双面胶、白板纸、彩色纸、彩色笔等。
四、课时准备
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
1
)
、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 一位小客人,虽然在生
活中并不起眼,但是他们得力量却不小!
(
2
)
、学生听故事《虫虫家族》
,听完后,请学生回答
以下问题:这位小客人是谁?你 从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
道理?
教学笔记
(
3
)
、教师小结:蚂蚁虽小,但他们在动物界还是举
重能手呢。同时,它门还有‘小小天气预报员 ’的美称,
因为天气好时,它们会把家望低处搬,天气变坏时,则把
家往高处搬,这就是人们常 说的蚂蚁搬家。
2
、分角色即兴表演《蚂蚁搬米》
。
(
1
)
、请三名同学带上头饰,演儿歌中的三只蚂蚁,
其他学生与老师一起拍手 念儿歌:
一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
两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
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起进洞里。
(
2
)
、学生评价
3
、节奏练习《好伙伴》
。
(1)
教师:“小蚂蚁想让大家认识它,于是托老师捎
来一句话:
‘小蚂蚁,搬大山,
大山有多大,
一点小饼干。
谁会象我这样说,
谁是我的好伙伴。
’
”
(
2
)学生根据节奏说话。
(
3
)请学生将自己 最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也用一句
话表达出来。
(有节奏的)
4
、学唱歌曲,并表演。
(
1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了解歌曲的节
拍。
(
2
)观赏老师一段小舞,学生再次熟悉歌曲的旋律。
(
3
)邀请学生跟老师一起跳。
(
4
)请学生边唱边跳。
(
5
)教师启发学生自信地唱歌、舞蹈。
5
、欣赏学生作品并评价。
第二课时
1
、学生制作小蚂蚁头饰,
教师辅导。
以小蚂蚁为背景音乐。
(
1
)请学生观察桌上的才料,合理运用。
(
2
)学生动手制作小蚂蚁头饰,教师辅导。
2
、学生戴上头饰边唱边演。
第三课
同栽幸福花
一、教学目标
1
、人文目标
欣赏教材中的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通过模仿交流 ,让学生知道祖国
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开阔学生的 文化视
野。
2
、艺术目标
能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 曲和积极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通过歌
声和动作表现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
在学唱歌曲和绘画 中初步了解一些民
族风俗、服饰、舞蹈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方法
分句教唱法
三、教学准备
电子琴、磁带、
四、课时准备
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讨论
(组织学生在歌曲《同栽幸福花》的音乐声中进教室。
)
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歌你听过吗?歌中唱的是什
么?(学生自由发言)
2
、小结
师
: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他们 聚集到一起
欢唱歌舞,
就会组成一幅漂亮的‘民族大家庭图’。
3
、欣赏
请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提问:请你观察并想象:“如
教学笔记
果让图中的人物动起来,会有怎样的场面?”
(学生自由发言)
4
、唱一唱、动一动
请学生一起跟音乐歌唱并跟老师学做几个简单的舞步。
5
、听唱〈同栽幸福花〉
,师生手拉手共同跳集体舞。
6
、教师小结
我国是个大家庭,祖国是个百花园,各族小朋友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希望同学们能有机会多了解他们,和他
们交朋友。
(教师放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唱边跳地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
1
、交流
观看草原的有关图片,资料,请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
草原是什么样的。
2
、表现
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如蜡笔画、水彩笔画、
拼贴画等)表现“自己心目中的草原”
。
3
、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
第三单元
小动物乖乖
本单元以小动物 乖乖为主题,由〈可爱的小动物〉
、
〈鹅鹅鹅〉
、
〈小兔乖
乖〉、
〈奇妙的衣裳〉
四个课题组成。
通过歌唱、
手工制作、
绘画、
戏剧表演、
打击乐器演奏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关
爱 ,
同时提高学生对艺术要素的感知力、
想象力及表现力,
并在游戏般的活
动中 获得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多种综合艺术的实践能力。
第一课
可爱的小动物
一、教学目标
1
、人文目标
本课通过歌唱、绘画、表演 、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
身边的动物,引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
2
、艺术目标
知道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小动物走路〉
,帮助学生初步认
知小动物的形态、动作、叫声等特征。尝试用动作、歌声、绘画、手工、表
演 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方法
听唱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三、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及图片、彩笔、绘画纸、音乐磁带、打击乐器。
四、课时准备
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课题,请学生将自己最喜爱的动
物介 绍给大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模仿
请学生看动物图片, 模仿动物的叫声或动作,使学生
初步认知小动物的形态、动作、叫声等形态特征。
3
、游戏(师生接龙游戏)
师问唱:什么走路蹦蹦蹦蹦跳?
生答唱: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
(教师可从动物的叫声、颜色等特征创编歌词)
。
4
、聆听
听赏歌曲〈小动物走路〉
,请学生为歌曲取个好听的名< br>字,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知音乐形象。
5
、表现
教学笔记
(
1
)
、在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后,让学生 跟着音乐
的节奏进行表演、歌唱。
(
2
)
、教师提供四种 打击乐器:双响筒、响板、三角铁、
碰
铃
。
让
学
生
根
据
动
物
的
形
象
,
选
择
合
适
的
打
击
乐
器为歌曲伴奏。
6
、绘画
结合一年级语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
,引导学生绘
画出小动物的脚印。
7
、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第二课时
1
、导入
请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动物走路》
,< br>鼓励学生改编歌词、创编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2
、欣赏
< br>欣赏不同艺术形式表现出的动物形象,拓展学生视野,
启发学生说说还见过哪些不同材料制作的小 动物。
3
、制作
制作手偶,引导学生观看书中图片,学生动手制作并
交流。
制作方法:
(
1
)折纸手偶:
a
、折;
b
、画;
c
、涂色。
(
2
)蚕豆手偶:
a
、切;
b
、画。
4
、交流
学生之间交流自制纸偶作品的名字与方法,请大家评
价作品,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5
、表演
在歌曲的伴奏声中,请学生带着自制的手偶,和自己
的同 桌或好朋友一块,用书本、笔盒摆个舞台,唱一唱,
演一演。
6
、创造
指导学生用废旧的塑料瓶、汽水盖、奶粉筒、钥匙链
等物 品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
动手能力。
7
、表现
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成功的喜悦。
8
、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
第二课
鹅鹅鹅
一、教学目标
1
、人文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歌唱、
绘画等艺术活动表达自己热爱生 活、
喜欢小动物的
情感。
2
、艺术目标
能随老 师的琴声,用优美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咏鹅》
,观察
并描绘出鹅的形象,从中体验成 功的乐趣。
二、教学方法
采用听唱法
三、教学准备
电子琴、教学磁带、各种绘画用具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教师现场邀请班上的小诗人朗诵《咏 鹅》
,让学生欣赏
到唐代诗人骆宾王小时候的作品。
2
、聆听
听赏歌曲《咏鹅》
,让学生在欣赏诗歌和音乐旋律中进< br>一步感知鹅的形象,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3
、模仿
让学生说说鹅的外形特征,模仿鹅的律动与节奏,激
教学笔记
发学生学兴趣 ,在师生相互交流、观摩和模仿鹅走路的律
动活动中,感受鹅的叫声、动作、习性等特点。
4
、表现
教师教唱歌曲时边教唱歌边做动作演示,让学生们在
一个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歌曲。引导学生用轻柔、
优美的声音,大胆自信的演唱。
5
、评价
自评、互评、教师评。
第二课时
1
、表现
用教师提供的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咏鹅》伴
奏。
2
、感知体验
(
1
)欣赏教材中的名家名作以及小朋友的 绘画作品、
工艺作品,感受作品中表现出的鹅的形象,提高学生的艺
术审美能力。
< br>(
2
)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模仿芭蕾舞
《四小天鹅》
。
3
、表现
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各种动态的鹅,让学生之间互相观
摩和评价,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
4
、评价
自评、互评、教师评。
第四单元
秋天来了
本单元通过对《金色的秋天》
、
《小树叶》
、
《丰收乐》
、
《甜甜的果子》
四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表现秋天的气息。教学设计力求生活化、感性化、多样化,本单元还引导学生学习用绘画、手工制作、唱歌、泥
塑、
创编故事、
诗歌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从中受到艺
术的熏陶。
第一课
金色的秋天
一、教学目标
1
、人文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 ,使学生学会观察、感受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
然的关注与热爱的情感。
2
、艺术目标
通过对歌曲《秋天好》的听赏与学唱,使学生能体验歌曲的情 感,较
准确的表现歌曲的情绪;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绘画练习,
训练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和色彩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方法
采用听唱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磁带、秋天的图片和绘画作品、彩笔、纸张。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2
、欣赏分辨
欣赏书中作品,观察画面色彩。
3
、回忆讨论
教师引导 学生了解秋天有哪些美好的地方。
(教师播放
《秋天好》的歌曲音乐,将学生讨论的美好事物的 词语列于
黑板上)
4
、聆听、学唱
(
1
)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欢快活泼的情绪。
(< br>2
)
、教师引导学生在《秋天好》的音乐旋律中体会歌词
情感。
教学笔记
教师展示四个季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
(
3
)
、和着音乐旋律,学生模仿秋风吹、秋虫叫的基本节
奏。
(
4
)
、在学生对音乐旋律耳熟能详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
对全曲进 行演唱。
5
、欣赏、表达
(
1
)
、教 师提问:你除了用音乐形式来表达对秋天的赞美
以外,还可以用哪些形式?
(
2
)
、我们一起来用诗歌赞美秋天吧!
(教师朗读一首描
写秋天的儿歌)< br>
(
3
)
、教师引导学生随着《秋天好》的歌曲音乐,有节奏
的朗读:秋天到了,秋风凉了。
(
4
)
、教师将同学们说的句子连 起来,写在黑板上,让学
生朗读。
6
、反思、评价
(< br>1
)
、同学门还可以用怎样的句子描绘其它的季节吗?课
后试一试。
(
2
)
、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们作的诗作出评价,并给予鼓
励。
第二课时
1
、回忆、讨论
(
1
)复习《秋天好》
。
(
2
)教学导入
请学生们说说秋游时都看见了什么。
2
、欣赏、分析
(
1
)用大量的美丽的秋天景色作品给学生欣赏。
(
2
)指导学生赏析每幅作品的主色调。
(
3
)引导学生观察。
秋季与其他季节在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
4
)教师指导学生从颜料 盒中挑出能够表现秋天的颜
料,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秋天色彩的印象。
3
、讨论、表现
(
1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现秋天的色彩。
(
2
)教师重点介绍吹画的方法。
(
3
)教师示范。
(
4
)学生思考后,选取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自由表现。
4
、展示、评价。
第三课
丰收乐
一、教学目标
1
、人文目标
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懂得丰收的成果是靠劳动换 来得,
激发学生热
爱劳动的情感,在合作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2
、艺术目标
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唱歌曲《秋》
,尝试用打击乐 器为
2/4
拍歌曲伴
奏。
二、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歌曲磁带、
三、教学方法
采用听唱法
四、课时准备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播放一段欢庆锣鼓的乐曲,让学生聆听欣赏。
教师提问:从乐曲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 么样的情绪?
人们会在什么时候高兴的敲锣打鼓?
2
、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书中和其它有关丰收的摄影、绘画等艺术作
品,感受艺术对社会生活和自然情景的表现 ,加深学生对
艺术与生活的理解。
3
、聆听
教师提问:人们除了用摄影、绘画这种看的见得艺术
教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