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字词(全)
玛丽莲梦兔
785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09: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重阳节的作文
七上语文文言文复习
一、词语
1
、通假字
①项为之强
“强”通“僵”
②不亦说乎
“说”通“悦”
③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
④是知也
“知”通“智”
⑤一切乌有
“乌”通“无”
⑥裁如星点
“裁”通“才”
⑦尊君在不
“不”通“否”、
2
、古今异义词
例句
实词
古义
明察秋毫
秋毫
纤细的羽毛
明察秋
形容眼力极好
毫
惟危楼一座
危
高
直接霄汉
直接
一直连接到
与儿女讲论文
儿女
子侄辈的年轻
义
一代
太丘舍去
去
离开
今义
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比喻为人精明,任何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危险
不经过中间事物
儿子女儿
跟“来”相对
相委而去
委
舍弃
指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
元方入门不顾
不顾
不回头看
不顾及,不考虑
暮果大亡其财
亡
丢失
死亡
马无故亡而入
亡
逃跑
死亡
胡
死者十九
十九
十分之九
数词十九
3
、词类活用现象
①鞭数十,驱之别院。(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时间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名词):
A
指旧的知识,学过的
东西。
B
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④楼五架,窗扉皆洞开。(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1
第
1
页
共
4
页
4
、一词多义现象
实词
义项
时候
时
时常
旧的知识
故
所以
原因
奉行
行走
了解
知道
明白
外之趣。
出自
故时有物外之趣
余忆童稚时
温故而知新
故时有物外之趣。
此独已跛之故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作青云白鹤观
观之,兴正浓
宋有富人
家富良马
行
知
观
富
通
“
智
”
,聪明
景观(景象)
观察
富裕
多
1
、
通假字:
七年级下文言基础知识归类
今义“稍微”
。
泯然
众人
矣:古义为“常人”
;
今义“多数人”
。
王子
曰:古义为“王安石自称”
今义为“国王的长子”
从
先人
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
;
今义“古人”
不
闻
机杼声
今义:
用鼻子闻
古义:
听到
旦辞爷娘
去
今义:
从一地到另一地
古义:
离开
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
闻屏障中抚
但
当涉猎
.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古义:只
2
第
2
页
共
4
页
日扳仲永:
通“攀”,牵,引。
策勋十二转
“策”通“册”
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
对镜帖花黄
“帖”
通“贴”
为博士邪
“邪”
通“耶”
满坐寂然:
“坐”通“座”
,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
即宾客;全场静悄悄的
“知”通“智”
,孰为汝多知乎?
“止”通“只”
,只有,止有剩骨。
2
、
古今异义:
其
文理
皆有可观者;
:古义为“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科和理科”
。
稍稍
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