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
玛丽莲梦兔
614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11: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我心中的老师
苏州市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
高二语文
2019.01
注意:本调研卷共
6
页,20
小题,满分
16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请按照题号将 答案填
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
鲁迅先生以
的笔力,
将那个黑暗的时代所造成的人性与社会的阴暗描画得
,
不仅悲天,
而
且悯人。带给我们的绝非只有
,而是更多的思考。
A
.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
震撼
B
.力透纸背
鞭辟入里
震惊
C
.苍劲有力
入木三分
震惊
D
.苍劲有力
鞭辟入里
震憾
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3
分
)
A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B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C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D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孔子治学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的、和谐的、公平的社会制度
。
,
。
,
。
因此,孔子的社会学说是从改造和培养人着手
因此,儒家思想的落实必然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承担这一理想的社会群体
而孔子认为,任何社会制度的建立都有赖于一批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人
正是由于儒家的道德实践旨在成就一种圣人的品格
以塑造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格目的的
A
.
B
.
C
.
D
.
4
.下列对联中,写白居易的一项是(
3
分
)
辞帝阙远谪蛮荒,情系孤舟,高吟钓雪;
视民瘼伤如己疾,气吞猛虎,敢说捕蛇。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知情达理恤民情,时代清官
,沃野稻香百姓乐;
屈德抑才曲心志,江州小吏,青衫泪湿万人思。
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A
.
B
.
C
.
D
.
5
.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3
分)
A
.燕子年年入户飞,向人无是亦无非。
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D
.禽鸟也知勤作室,衔泥带得落花归。
二、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
9
题。
戴先生行状
[
清
]
洪榜
先生姓戴,讳震,字东原,世为休宁人。生而体貌厚重,性端严。生十岁,乃能言 。就
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右经一章以下,问其塾师曰:
“此何
以知其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其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
师应之 曰:
“
此先儒子
朱子所注云尔。
”
即问:
“
子朱子 何时人也?
”
曰:
“
南宋。
”
又问:
“
孔 子、曾子何时人也?
”
曰:
“
东周。
”
又问:
“< br>周去宋几何时?
”
曰:
“
几二千年矣。
”
又问:“
然则子朱子何以知其然?
”
师无以应,大奇之。
先生读书,每一字必求其义,塾师略举传注训解之,先生意每不释然。师不胜其烦 ,因
取汉许叔重
《说文解字》
十五卷授之。
先生大好其书,
学之三年 ,
尽得其节目。
又取
《尔雅》
、
《方言》及汉儒笺注之存于今者,搜 求考究。一字之义,必贯群经、本六书以为定诂。由是
尽通前人所合集《十三经注疏》
,举其辞 无遗。
时郡守何公,常以月某日,
延郡 之名人宿学,
讲论经义于书院之怀古堂。婺源江先生永
治经数十年,精于《三礼》及步算、钟律 、声韵、地名沿革,博综淹贯,岿然大师。先生一
见倾心,因取平日所学就质正焉。江先生见其盛年博学 ,相得甚欢。一日,举历算中数事问
先生曰:
“
吾有所疑,十余年未能决。
”
先生请其书,谛观之,因为剖析比较,言其所以然。
江先生惊喜,叹曰:
“
累 岁之疑,一日而释,其敏不可及也。
”
先生亦叹江先生之学,周详精
整,日从江先生从 容质疑问难。盖先生律历声韵之学,亦江先生有以发之也。
东吴惠定宇先生栋,
自其家三世传经,其学信而好古,从学之士甚众。
先生于乾隆乙亥
岁北上京师,见惠于扬州,一见订交。嘉定光禄王君鸣盛尝言曰:
“
方今学者,断推两 先生,
惠君之治经求其古,戴君求其是,究之,舍古亦无以为是。
”
王君博雅君子,故 言云然。其
言先生之学,期于求是,亦不易之论。
先生行己严介,不苟然,必絜以情理,不为矫激之行。先生接物待人以诚,谋人之事,
如恐其不 遂,扬人之善,如恐其不闻。其教诲人,终日矻矻,不以为倦也。先生之言,平正
通达,近而易知,博极 群书,而不少驰骋,有所请,各如其量以答之。凡见先生者,未尝不
有所得也。先生之学,虽未设施于时 ,既没,其言立,所谓不朽者与!
(节选自《初堂遗稿》
,有删改)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周去宋几何时
去:距离
B
.本六书以为定诂
本:根据
C
.断推两先生
推:荐举
D
.如恐其不遂
遂:完成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
戴震读书天赋异禀,
好学多思,
他不满足于课堂的简单教授,< br>塾师只得给他
《说文解字》
;
凭着这种精神,戴震读透了《十三经注疏》
。
B
.戴震谦虚好学,师从婺源大儒江永,倾心求教,深入探讨,从而获益匪浅, 尤其是律历、
声韵方面的学问,多有启发。
C
.王鸣盛评价戴震时,将其与 东吴大儒惠栋对比,分析两人学术宗旨的不同。同时,肯定
了戴震的学术成就,认为他的学说是不可更改 的定论。
D
.戴震乐于教导他人,并能因材施教,根据求教者水平的不同,给予相应 的指点,保证让
每个人都能学有所获。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9
分)
(
1
)师无以应,大奇之。
(2
分)
(
2
)先生请其书,谛观之,因为剖析比较,言其所以然。
(4
分)
(
3
)先生之学,虽未设施于时,既没,其言立,所谓不朽者与!
(
3
分)
9
.根据全文,简要概括戴震治学的特点。
(
4
分)
三、古诗词鉴赏(
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0
~
11
题。
鹧鸪天
·
送元济之归豫章
辛弃疾
敧枕婆娑两鬓霜。起听檐溜碎喧江。那边玉筯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
诗酒社,水云乡。可堪醉墨几淋浪。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注释】豫 章:元济之家乡。檐溜:指檐沟流下的水。玉筯:一作
“
玉箸
”
,此处指眼泪 。淋
浪
:
淋漓,形容畅快、痛快。
10
.词中的元济之形 象有什么特点?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
分)
11
.简析 上片
“
那边玉筯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
”
的表达效果。
(
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8
分)
1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
)
,子无良媒。
(
《诗经
·
氓》
)
(
2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
(
3
)桃李不言,
。
(
《史记
·
李将军列传》
)
(
4
)万里悲秋常作客,
。
(杜甫《登高》
)
(
5
)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
(
6
)长桥卧波,
。
(杜牧《阿房宫赋》
)
(
7
)诵明月之诗,
。
(苏轼《赤壁赋》
)
(
8
)舞榭歌台,
。
(辛弃疾《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
五、现代文阅读(一)
(20
分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3
~
16
题。
清明
王亚
清明是一杯绿茶。浅尝便一股子清气,再深啜一口,有韵了,缓得长。人慢慢走着,走
得久了就老了死了。所以,清明最能阅见人世,到这一日来看,都是清淡得有些余韵。或有
回甘,或茶搁得多了,
略涩了些。
要不干脆茶质糙些,
无论何种水都经得住,
倒 走得更长久。
多年前,我每天泡一杯绿茶慢慢读杨绛先生的新书《我们仨》
,竟在大 夏天读出了清明
的味道。
“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
,先生一个人在家 里行走七千步,寂寞也浅,思念也淡,天
地也清阔,
却能把你逼得心酸起来。
一只手探 入胸腔轻轻压挤似的,
你的心滴滴答答成了湿
毛巾。可你看她那面庞,终是笑的。这是杨绛先生 的味道,亦是清明的味道,没有不可收拾
的哀愁。
清明的味道是迂回而含蓄的,宜怀人。
祖父毕业于国立某师范学校,四十余岁便殁了 三任妻子,也不再续弦,他老了以后笑
说:
“
命硬,就不祸害人了。
”
他开油坊,挑桐油下广州,为躲兵役以私塾底子考入师范,而
后一辈子教书,
一个人养活一家 九口人。
在某个风雨如晦的时期,
因为几近成为民国时期某
县政府官员的身份,被折磨 十余年。他只在老了以后被梦吓醒,仍旧笑:
“
我还以为又回到
那十年。
”< br>笑的时候还庆幸地眨眨眼睛。
自我有记忆起,祖父就已经老了。我像只小猫一样跟着他 ,白天跟他读书习字,夜里
给他暖被窝。他脚长盈尺,睡觉时直挺挺伸着一动不动。
手也纤长, 一把抓住我的脚踝往被
头那边扯。
“
小孩子睡觉不要蜷着,挺直了,以后做人也这样。
”
五岁那年去 太原伯父家,半路在郑州转车,他去买票,嘱我乖乖地在广场守行李。我
便做着乖小孩,在旅行包上坐了 ,一等就是很久。他买了票回来时,我揉着惺忪的眼看他,
他一脸惊惧地紧紧抱着我,
生怕我会 从他怀里溜走似的。
伯母很多年后还爱羞我,
说在太原
向祖父发脾气,
大冬天 的把一只棉鞋都扔到水缸里了,我一直讪笑。无论我多执拗顽劣,祖
父从未生气过。
祖父自然也有呵责时。夏天的正午,小伙伴偷偷来唤,我趁他午睡,溜了出去,顶着
太阳疯跑疯玩,往往 过不了多久,他便用手半遮额头摇着蒲扇来了。
“
女孩子不能做一个疯丫头,睡不着 就回家读书!
”
嘴上诘责着,眼里依旧温和。
不记得几岁开始发蒙,父亲为 我做了块小黑板,祖父从学校拿回来粉笔,我的小课堂
就开课了。
我摇头晃脑跟着祖 父读书背诗。
李白、
杜甫成了我儿时就熟知之人,
“
老刘食量大如牛
”
,
薛丁山娶了樊梨花
……
祖父像一个书袋子,
每天掏出一些儿来给 我慢慢咀嚼,
反刍,
再咀嚼,
咽下。祖父教了一辈子书,我成了他的
“
关门弟子
”
,将他的衣钵悉数接过来。是的,我的确
接了衣钵,承袭了祖辈父辈的职 业与性情,淡然地做着教书先生。
李杜们也种在了心里,和阅读的习惯一起。后来我写李清照 、纳兰、仓央嘉措,写茶,
写酒,写汉字闲时光,哪一样不是那时种下的呢?可是,祖父终究去了。
我有时清明回去
“
看
”
他,
想着,
是不是拿 些我的文字烧给他,
让他在那一边也看看他的
孙女出书了。我终究是羞怯的,
如那年错 愕地看他搂着我的神情,
紧张惧怕,却不曾有半句
言语。我的血脉里流着他的血,便有了家族式 的内敛。
祖父一生迂回若此犹自清明,不染无边哀怨,无大喜亦不见大怒,不过事后淡淡一笑 ,
到老脊背都挺直。
清明本该天清地明的淡然,何必牵惹出蚀骨的痛?大约我薄情, 清明诗里最不爱杜牧
那句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一 些凄风苦雨都受不起,如何过得清明?
《逸周书》写
“
清明之日,桐始华< br>”
。想着一路桐花故人般来迎你,凄苦也可抛了。也喜
欢《逸周书》这个
“逸
”
字,似古人施施然而来。
“
清明风至,
音比中吕
”
。
这是
《淮南子》
里的话。
古乐分十二律,
“< br>中吕
”
居各音律之中,
是清音。大约就如清明风至,你在风里,会听见谁的一声 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