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微型课题研究总结
玛丽莲梦兔
554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11: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续写穷人200字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微型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一线教师进行微型课题的研究 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
自身专业成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和本校杨艳萍老师
2013年
3
月
份申报了题为《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微型课题研究,之后制
定研究计划、确立方案,精心设计、认真开展研究并记录整理好相关
的资料,于
11
月完成研究并上交教科中心。具体总结如下:
一、问题提出
乘法分配律是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也是难点。
2011
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 学
4
—
6
年级需探索和理解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 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并会运用
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结合教学活动中学生 单纯对乘法分配律
的理解不难,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题型复杂多样,学生不能够灵活
运用,< br>导致出现很多的错误,
因此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值得我
们一线教学的老师进行深入 地研究。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乘法分配律在整数、小数和分数中的灵活运用
《乘法分配律》
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个经典
内容,对它的理解及实际应用贯穿于整个小学中高段的数学 学习中,
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拓展到减法运算
,
是学
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只是按原本的标准格式来运
算即(
a+b)
c=ac+bc
,对拓展题和变式题型模糊,不知道能用分配律
来进行简算。< br>
三、理论支持
我们大多数一线的数学教师虽然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
道理、
原理和
原则,
但是我们从教育实践中获得了一定的有效知识、
技能以 及情感
和情绪体验。教师们经验已经相当丰富,但由于没有经过教育学、心
理学等理论的系统学 习和训练,
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丰富经验的背后
其实蕴藏着某种理论,
所以研究过程中 是有潜在的理论支撑的。
教育
经验总结,就是要将这些成功经验背后的“理论”面纱揭开,对题 型
进行归类整理,
形成一套针对不同题型的解决方法。
然后对不同年级
学生进 行对比辅导训练,
最终让多数学生能灵活掌握乘法分配律的不
同题型。
四、研究对象与步骤
①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本校
4
—
6
年级的学生
整数部分:对
4
年级学生进行研究
小数部分:对
5
年级学生进行研究
分数部分:对
6
年级学生进行研究
②研究步骤及时间:
初步阶段:在
2013
年
3
月份申报了课题为《分析乘法分配律的< br>灵活运用》微型课题研究。
准备阶段: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现在的教学实际及学生情 况,
小组成员在
4
月份完成了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
在< br>5
月份完成了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对调查结果进行
分析总结。
在
6
月份检测学生实际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情况并分析
出错原因。
在
7
月份归类整理题型,进行辅导学生。
8
月份对学生进行题型提高训练。
总结阶段:
9
—
11
月份整理研究的过程性材料,进行案例研究分析、个案分
析,撰写心得体会、 论文和研究报告。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
(
1
)
、研究方法:
①问卷调查:
通过问学生一 些有关计算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
作出分析,突出研究的价值。
②检测法 :
设计一些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进行简算的题型对学生
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③参与法:乘法分配律面对的是
4
——
6
年级的学生,请求老师
和学生积极参与配合。
④分析归纳法:对研究的过程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
(
2
)
、研究过程:
2013
年
3月份申报微型课题《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
。
4
月份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 现在的教学实际及学生情况制定出实施
方案。五月份我们便着手准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6
月初分别针
对我校四、五、六年级学生综合顺向型、逆向型、拆分型、添项型、
分步型 、转化型等题型设计出了三份案例,即:乘法分配律在整数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