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教案

巡山小妖精
526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12: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勇敢说不

2021年1月23日发(作者:语路计划)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教案

执教教师

钱月梅

执教日期
2009.11.24
一、

教学目标

(一)认知

1.
会用 厘米方格来表示图形的面积,认识面积单位
cm
2
,初步建立
1 cm
2
的面积概念。

2.

推导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二)心理

1
、培养数学探索精神。

2
、发展自信心。

(三)行为

1
、在学习准备题帮助下,能回忆相关旧知识,复练相关旧技能,建立学习心向。

2
、初步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达到完整性、科学性。

3
、学会倾听、学习相互尊重。

4
、发展自信心和责任心。

二、
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难点
:理解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
计算公式的含义。


三、

教学媒体

黑板、多媒体课件。


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


教师的教的行为

1
、学习准备环节

帮助学生回忆相关旧
知:长方形、正方形
的区别;
复练
刻度尺
度量
技能

对今天学
习的内容“长方形与
正方形的面积”感兴
趣,
为堂课作好
心智
准备。

1
.出示
6
个图形,让学生
1.
设计学习准备题,






众< br>不



学生回忆长方形、正方
形的区别,用刻度尺如
形。引导学生说出图形的
何度量,
使旧知清晰性、
名称,并复习长方形、正
稳定性、可利用性。

方形的区别。

2.
通过回忆旧知及介绍2
.用刻度尺度量线段的
长、宽、边长以此引出
长。

本堂课学习的内容“长
期望的学生行为和心
理变化

1.
在学习准备题引








形、正方形的区别,
知道用刻度尺如何度
量,使旧知清晰性、
稳定性、可利用性。< br>

2

对今天学习的内容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
3< br>.
引出本堂课学习的
任务
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面积”感兴趣,
明白










学习任务。

积”



4
、提问:画个正方形让学
生说出它的面积是多少以
此帮助学生建 立学习《长
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的
学习心向。

2
、讨论合作环节

(一)认识面积单位——
1.
学生讨论 ,教师参与
1
.大胆发言、逐步规
学生讨论合作变量处




学生



范言语完整性、科学
cm
2

于第二阶段,即班,
导,逐步达到完整性、
性、逻辑性。

1
.出示:

组讨论结合,以班讨
科学性。及时表扬大胆
2
.在讨论合作时,学
论为主的课堂教学组
织形式。

通过小组合作、
同桌合作、全班交流
等形式,用一张透明
方格纸来表示长方形
的面积过渡到用 一条
透明方格纸求面积,
最后转化成用尺量出
长与宽求面积,即通
过“面”过 渡到“条”







“线”

水到渠成地总
结出计算长方形的面
积公式,即长×宽或
宽×长;当长和宽 相
等时,长方形就变成
了正方形,根据推理
学生得出正方形的面
积公式:边长×边长。




A


B










大?

2
.出示:




A

B
A
占的格子多,所以面
积就大。对吗?为什
么?


3.
引出
1
平方厘米的定义,
出示实物帮助学生建立概


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可以由边长为
1cm
的正方
形个 数表示

(

)
推导长方形和正方
形面积计算方法

发言、汇报时语言完整
的学生。

2.


讨论



导,让学生学会倾听和
尊重。

3.
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
评,表扬和鼓励。

4.
学生“学习权威”培
养,逐步发挥小组长的
作用。

5.
指导学生认识小组的
学习目标。

6.
指导学习任

的分解
和分工。


习相互尊重、学会倾
听。

3

学习扬长补短的分
工、互助和合作。

4
.学 会有目标地观
察,推导出长方形和





计< br>算

式。

5

在讨论合作中发展
自信、责任、意志等
心理品质。

6
.交流、共享助人之
愉悦,感谢受助之恩
泽。


1
出示
右图:

使用透明方

格纸学具探

索。


用一条透明方格纸能不能
数出长方形
C
的面积?


2.
出示:

右图

D

C
思考:不用透明方格纸能
不能得出长方形的面积?

引出用
刻度
尺量。

3
.观察算式,归纳长方形
面积出计算公式

4
.模仿练习

计算图形的面积




3cm
4cm

-勇敢说不


-勇敢说不


-勇敢说不


-勇敢说不


-勇敢说不


-勇敢说不


-勇敢说不


-勇敢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