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的案例
温柔似野鬼°
634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14: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名胜古迹作文
关于爱国的案例
【篇一:关于爱国的案例】
关于爱国名人故事黄小星的空间关于爱国名人故事发布时间
:2014-
09-12 14:47|
日记本
:
关于爱国名人故事
1
、
钱学森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 任
和
“
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
”
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 高
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
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 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
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
、吉鸿昌
1931
年
9
月
21
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
国外
“
考察实业
”
。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
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 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
在中 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
“
你
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 人呢
?
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
吉鸿昌当即怒斥:
“< br>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
!”
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 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
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
“
我是中国人
! ”
3
、华罗庚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
“
七
??
七
”
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
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 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
救国运动。
1950
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 一流数学家,并被美
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4
、茅以升
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 著
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
1916
年
20
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 尔大
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
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 ,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
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 论
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
担任工程师。
< br>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美国有些人劝他:
“
科学是没有祖国的, 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
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
”
茅以升回答:
“
科学虽然没
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 祖国更需
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
1919
年,茅以升带着 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
现在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 并主持
建造的。
5
、董存瑞
1948
年
5
月
25
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
担负攻击国民党 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
带领战友接连炸毁
4
座炮楼、
5
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
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 的封锁。部
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
存瑞挺身而出,向 连长请战:
“
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
!”
毅然抱
起炸药包,冲向 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
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
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
“
为了新中国,冲啊
!”
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
道路,年仅
19
岁。
6
、肖邦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 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
“
浪漫主义的
钢琴诗人
”
。他在国外经常 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
1837
年严
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
“
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
”
的职位。舒曼称他
的音乐像
“
藏在花丛中 的一尊大炮
”
,向全世界宣告:
“
波兰不会亡
”
。
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
“
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
”
。他
临终嘱附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7
、文天祥
南宋 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
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 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
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
“
唯有以死报国,我一 无所
求
!”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
“
文将军,你现在改 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
还依然可当丞相。
”
文天祥怒喝道:
“
死就 死,还说什么鬼话
!”
于是,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义了。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 人心弦的
《正气歌》。
8
、詹天佑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 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
才
12
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 ,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
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
像 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
年,修建 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
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 握了它就能控
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
“
协议
”
,说中国如 果不让他们修,
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
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
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 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
佑说:
“
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 会给中国带来很大
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
!”
为了给中 国
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
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
4
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
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极大地鼓舞了全
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
程师的英国 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9
、朱自清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 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
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
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
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 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
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
“
救济
”
中国人,好让中国人
“
感谢
”
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 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
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 br>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
“
援助
”
,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 br>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
40
公斤,经常呕吐,
甚至整夜不 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
600
万法
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 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
有用心的
“
赏赐
”
。他在日记中 写道:
“
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
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 动,就不应逃避自
己的责任。
”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 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
肯领带侮辱性的
“
救济
”
,表现了一个中国人 应有的尊严。
10
、廉颇
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一位出名的武将叫 廉颇。他不但武艺高强,箭
法出众,还善于用兵打仗。秦国、齐国这些大国常来攻打赵国,赵
王 用廉颇为统帅,多次打败了敌军。敌军听到廉颇的名字,都很害
怕。可后来,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认 为廉颇老了不中用了,改
派青年将领赵括代替他。赵括骄傲轻敌,使赵军打了大败仗,赵国
也险 些亡国。
赵王想重新起用老将廉颇,派出使者去看一看老将军身体怎么样,
是否还愿 意为国效力。廉颇见到赵王的使者,高兴极了。为了表示
自己威风不减当年,还能上阵打仗,为国立功, 他一顿饭就吃了一
斗米、十斤肉。吃完了,又披上铠甲,跃上战马,拉弓射箭,舞枪
刺杀,果然 身手不凡。他对使者说:
“
你看我,虽然老了,可是能吃
饭能打仗,只要大王肯用我, 我万死不辞,马上回去领兵参战
!”
使者走了以后,廉颇日夜盼望赵王的调令,可一 直没等到。原来那
个使者接受了一个叫郭开的坏人贿赂,故意在赵王面前说了瞎话,
说廉颇饭量 虽好,可一会儿工夫拉了三次屎。赵王听了,认为廉颇
真不中用了,就不再调用他。
廉颇为赵国的安宁奋斗了一生,晚年仍希望为国出力,对人说:
“
我
真想有一天,还能 率领赵国的兵士冲锋陷阵啊
!”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全身心地报效祖国。这就是爱国英雄们的本色。
最新发布的日志散文网推荐文章关于爱国名人故事
2006-2016
【篇二:关于爱国的案例】
关于爱国的
(
一
)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平易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
绝了仇敌的劝告使投降。一天,元世 祖忽必烈亲自来劝告使投降,
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摆荡,反倒刀切斧砍地说:
惟有以死为国效
力,我毫无所求。
【把我的心脏带回故国】
萧邦
19
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很出名气了。厥后他出国深造。在送
别晚会上,朋 友们赠予给他一只装满故国土壤的银瓶。这只银瓶一
直陪同着他
19
年。
18 49
年秋日,萧邦病重告急。他嘱咐从华沙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