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国的小故事

别妄想泡我
801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14: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感人的事

2021年1月23日发(作者:大胆妈妈)
一个爱国的小故事


【篇一:一个爱国的小故事】

中华 上下五千年中,有多少爱国千古流颂。不论巾帼须眉,只为了
心中那个伟大的祖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 不惧艰险,始终坚持自
身理想。

从纸上,从墨中,似乎能看到他们高大巍峨的身影。 如一座座丰碑,
矗立在历史的洪波之中,指引着我们前进。他们的一生都在吟唱着
祖国,吟唱着 ,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

1
、《妇好》

戎马易针黹,朱袖伐千军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 商朝的
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
甲骨文记载,有一年 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就
在这时,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保卫国家。武丁犹豫 不决,
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

从此她东征 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那时作战,出动的人
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 ,但是根据记载
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也就是说占都城
十分之一的军 队都交给她了。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
杰 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
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她 为了国家,不惧危难挺身
而出,出兵救国的精神让人抚掌称叹,她不仅仅是华夏民族的骄傲,
更 是女子楷模。

2
、《谭嗣同》

书剑情怀家国,经纶抱负河山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着名的政治 家、思想家,
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
只有发展民族 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
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 变法维新的主
张。写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
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 br>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为

戊戌六君子

之一。

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谭嗣同谭公临刑之前抒发的绝唱。意谓是我生为
变法而生 ,死为变法而死,一生一死是一副忠肝义胆,像昆仑那样
高耸,谭公生如昆仑,死如昆仑。
< br>谭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中,拾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
问何为?笑曰:作诗耳。

3
、《岳飞》

精忠报国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 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
0
三年三月二
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 县程岗村)。绍兴
十年(
1140
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 兵
于蔡州、陈州、颍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
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 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

拐子马



铁浮图

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

撼山易、撼
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 于
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
11 41
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
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

谋反

,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
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 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1142

1

28
日) ,赵构秦桧以

莫须有

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
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


八个大字。

4
、《屈原》

负石而投河,行之难为者

公元前
342
年屈原诞生于楚都丹阳,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 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
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

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屈 原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
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 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
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
的意 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
305
年,屈原反对楚怀王
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 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
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 幼子
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 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
278
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 理想破
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
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 罗江自杀。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
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 米饭,
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
种风俗。

5
、《柳如是》

凛然香扇坠,千古节堪哀

柳如是,女诗 人,秦淮八艳之首,后嫁给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
领袖、文名颇着的大官僚钱谦益。她一生中历来最为 人称道的不是
她的美貌、不是她的才学。而是她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反清复明的
大志。

对于国家大事,这不仅仅是封建社会里一般女性很少过问的事情,
而柳如是则不然,以一个儿女 之身,特别是以一个饱受人世炎凉的
女流之辈,偏偏要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以扶持大明社稷为志向,真< br>可谓感天地,泣鬼神。崇祯
17
初年李自成兵逼京畿,清兵铁骑频频
叩关,明军 屡战屡败,面对局势危急,柳如是心急如焚,
2
月春寒料
峭,柳如是与钱谦益同游京口 ,当年梁红玉协助韩世忠擂鼓击退金
兵的情景如在眼前,柳如是欲效仿梁红玉而不能,不禁恨恨不已。< br>
在清兵铁骑南下之际,柳如是极力劝说夫君钱谦益以死殉国。请钱
谦益在刀、绳、水三 种死法中选一种,钱临阵畏怯,柳如是愤而跳
水,被人救起。后来,钱谦益在柳如是的影响之下,也开始 暗中从
事反清复明活动,接触反明志士,联络反明队伍,柳如是曾以七锭
金子赠反清志士黄宗羲 ,以大量金银首饰赠与反清军队。后终于下
定了决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辞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 袍,
再度回乡。

宁静的又过了十余年,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杭州。丈夫死后,
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为了家产之事,族人与她
纠缠不休。丈夫去了,柳如是 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 br>益于九泉之下。一代奇女,香消玉殒。

尽管柳如是的反清复明活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 是她的爱国情怀却
使后来者感动,作为当时的地位卑下的女性女性,柳如是用自己的
一生,无声 的反驳了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对后世影
响深远。

6
、《梁红玉》

智略之优,无愧前史

梁红玉(
1102-1135
),原籍安徽池 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着名抗
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
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

红玉

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
所写传奇《双烈记》:

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
东京人也。

后结识韩世忠,两 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后的庆功宴上,梁红
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 韩的正妻。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
入卫平叛,因此被 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

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
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
48
天之久,从此名震
天下。后 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
夫出镇楚州,

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

于当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 前线,
1151
年,韩世忠病逝,夫
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7
、《崇祯皇帝》

鸡鸣而起,夜分不寐,焦劳成疾

朱由 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
女刘氏。于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

-1644
年在位,年号
崇祯。

崇祯是一 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
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 其

鸡鸣而起,夜分
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崇祯执政时期,对于后金,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崇祯在用人
方面, 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
几次大规模对后金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 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
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曾经强盛的 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两党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
也确实难寻可用之人。崇祯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 的帮助下诛灭魏忠
贤阉党,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

崇祯与臣子的关系或 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
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 民军以
及抵抗后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

只是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明朝已处于
内忧外患的境地。
1 644
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
终年
34
岁,在位
17
年。

8
、《苏武》

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

公元前
100
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 ,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
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
将 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苏武到了
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 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
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匈奴中有 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
决定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 ,苏武吃雪和毡毛
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边牧羊。所有羊都
是公羊,要 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 代表朝
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
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
85
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
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 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
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 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
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后来汉朝又有使者来到匈奴,苏武的手下悄悄与其取得了联系,告
诉他们苏武还活着。这才让苏 武返回大汉。这中间度过了十九年。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
发全白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
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 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
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9
、《刘胡兰》

生的光荣,死的伟大

刘胡兰
8
岁上村小学,
10
岁起参加儿童团。
1945

10
月,刘胡兰
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

妇女干部训练班

。学习 了一个多月,回
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1946

5
月, 刘胡兰调任第五区

抗联

妇女干事;
6
月,刘胡兰被吸收 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
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
年秋, 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
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 到转移通知,但
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
14
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 br>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 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
为当地一害。
1946

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
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19 47

1

12
日,阎
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 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
的万 金油盒
--
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 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
个人,怒问一声:

我咋个死法?

匪军喝叫

一个样

后,她自己坦然
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
15
周岁。

10
、《戚继光》

血战歼倭,勋垂闽浙

戚继光(
1528--1587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
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出身将门。明
嘉靖二十三年(
1544< br>年)
17
岁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四年

1555
年 )调浙江都司佥事,次年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
3
府。
9
月,倭寇< br>800
人进掠龙山所,戚继光等即率
10
倍于敌的明
军前往阻击。
倭寇分
3
路冲杀,
1
万多明军竟不堪一击,阵渐大乱,纷纷溃 退。戚
继光看到形势危急,纵身跳上一块高石,连发
3
箭,
3
个倭寇 头目应
声而倒,倭寇群龙无首,仓皇退逃。三十八年(
1559
年)台州倭乱
频繁,百姓深受其害。数千名倭寇包围桃渚千户所,戚继光从宁波
率兵连夜驰援台州,解桃渚之围,歼入 侵海门倭寇。

接着,亲去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农民和矿工
3000
余人 ,以岳家
军为榜样进行编练,终成闻名天下的戚家军。戚继光针对南方的地
形和倭寇作战特点, 创造了长短兵器配合,因敌因地变换队形、攻
防兼宜的

鸳鸯阵

, 使用飞刀、飞枪、飞箭的火箭等,屡次打败倭寇。
三十九年(
1560
年)春,改任台 (州)、金(华)、严(州)参将,
驻守台州。

在沿海造烽堠,修城墙,训练守军。 四十年(
1561
年),数千名倭
寇在台州登陆。戚继光率军出击,在宁海健跳(今属 三门),临海
花街、上峰岭、白水洋和太平(今温岭)新河、长沙等地,连续
9
次挫败 倭寇的进犯,救出数千名被掳难民。

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次年夏援闽,捣破倭 寇在横屿
的老巢,并乘胜破牛田、兴化的倭寇,连克
60
余营。四十二年
(< br>1565
年)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后戚继光在蓟
州镇守
16
年,边备修饬,外敌不敢轻易进犯。因受排挤,于明万历
十一年(
1583
年 )调广东戍守。后遭诬陷,夺职回乡。戚继光对练
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他的优秀军事理论着作《 纪效新书》、
《练兵实纪》、《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视。

【篇二:一个爱国的小故事】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 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
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
战中牺 牲的邓世昌就是
...
阅读(
843


现在,国际上文化 体育交往特
别多。有些运动员和演员在国际比赛和表演中取得了好成绩,得了
奖。他们取得成绩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人的表现也并不
...
阅读

271

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
人,纷纷向我国走私毒品鸦片
(
俗称大烟
)
。他们的目的,一是用鸦片
换取白银,掠夺我国的财富
...
阅读(
501


鄷云鹤是我国著名的苎麻
纤维专家。她本是山东利津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后来家乡遭水
灾,一家人流落到济南。她去给人家当 佣人,每天扫地、做饭。
...

读(
238


祖国的宝岛台湾在
17
世纪的时候,曾经遭受了欧洲荷兰
人的侵略。荷兰殖民主义者向 东方扩张,看中了台湾这块宝地,就

1624
年派兵侵入台湾,建城堡,抢
...
阅读(
271


岳飞是古代著
名的反侵略民族英雄 ,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年代。当时北方的金
国出兵攻打宋朝,烧杀抢掠,遭到宋朝的反抗。从小就立志 报国的
岳飞从军
...
阅读(
428


新中国成 立后,广大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
劳动热情倍增。振兴中华,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成了人民群众共同的愿望和行动。被称为铁人的王进
...
阅读(
299

清朝末
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
12

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
程技术毕业,回
...
阅读(
422


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屈服于外来压
力的伟大民族,有着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每当遇到外敌入
侵之时,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便会在 爱国主义精神的
...
阅读(
380


我国当代杰出的科 学家中,有三位姓钱的人物:钱学森、钱三强、
钱伟长,人称三钱。他们都是出国留学后,怀着报效祖国 的赤子之
心回来的。其中钱学森
...
阅读(
303

< br>刘胡兰,原名刘富兰,
1932

10

8
日出生于 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
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 自己的姓
...
阅读(
425

1916

3< br>月中旬,年轻的刘伯承指挥川东护国军第四
支队约
400
人,在丰都、涪陵一带 侧击北洋军,策应在泸州纳溪与
北洋军激战的护国军。经过两天激战,
1...
阅读(
257


西藏地区很
早以前就和内地有密切联系,有名的文成公主 出嫁吐蕃的故事就是
证明。到了元朝,西藏归入中国版图,正式由中央政府管辖。但是
总有一些 人
...
阅读(
75


我国西部内陆地区比起东部沿海地 区是比
较落后贫穷的。但是这里的人们同样有着爱国爱乡的热情。她们照
样非常勤奋努力的过着 日子。也在想法设法的让
...
阅读(
170


西藏地区很早以前就和内地有密切联系,有名的文成公主出嫁吐蕃的故
事就是证明。到了元朝,西藏归入 中国版图,正式由中央政府管辖。
但是总有一些人
...
阅读(
87


现在,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
都有以张自忠命名的街道。因为张自忠是为国 捐躯的将军,是抗战
军人之魂。

张自忠经常教育部下:军人只有以必死的
. ..
阅读(
887


【篇三:一个爱国的小故事】


在中国建国前和建国后有很多爱国人士的感动着一代代的人们,下
面这些是小编为大 家推荐的几篇爱国的小

爱国的:清朝名将张青云英勇保卫广州

张青云,字 衢九,号楠亭。
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
(1778)2

1
日,今 陕西省富平县薛镇宏化
村马张寺堡人。自幼好学,喜爱兵法。早年苦心钻研《孙子兵法》,
对武 功勤修苦练。于清嘉庆五年
(1800)22
岁时,中武进士,殿试一
甲三名。嘉庆< br>14

(1809)
赐进士探花及第。乡人邻里称其

张探花


因被皇室看中,选留清宫值警多年。期间,张青云常以武班夜余,
深造。据《清宫卫琐》记载:

进士张有暇,每读《史记

孙子吴起列
传》,誉抄杜牧诸家选本,授行于人,

由此可知,张青云在清宫 多
年执勤的重任下,学习古代兵书,并抄写孙子十三篇及诸家注本,
熟悉并传授他人。

嘉庆十八年
(1813)
,河南、山东连年匪患,民无宁日。据《中国大事
纪 年》记载,滑县
(
属河南
)
天理教首领李文成、林清等人,利用宗教
迷惑群众,组织

义军

反叛,气势雄猛,一下扩展到长垣、东明、定
陶、曹县一带,其中一支曾攻人北平
(
北京
)
,直接威胁皇室安全。张青云奉命剿灭。他经过分析认为,教乱纯系乌合之众,完全是以




盲目纠集而来,无组织纪律和战斗。他以自己的指挥才能,很快
平息了患乱,因功受任兖州游击 ,旋又升任台庄营参将。

时隔许久,山东匪患又起,响马呈凶,刀光剑驽,烧杀掠夺,兵连< br>祸结,百姓怨声载道。道光六年
(1826)
,兖、沂、曹州一带,民不聊
生, 张青云加紧平叛安民,道光帝因他捕获响马大盗功高,调升他
为胶州副将。又继升为兖州、曹州各镇总兵 官,使州治民安,百姓
得以休息。

-感人的事


-感人的事


-感人的事


-感人的事


-感人的事


-感人的事


-感人的事


-感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