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课堂实录完美版

玛丽莲梦兔
777次浏览
2021年01月23日 15: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想家了

2021年1月23日发(作者:西游记之齐天大圣)
《哈姆莱特》课堂实录

从容说课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 的悲剧,被称为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
的金刚钻”
,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 的故事情节刻画了一位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忧郁王
子”
。课文节选了第五幕的第二场的高潮部 分,在教授本课时如局限于课文,不足以窥见戏剧
全貌,也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哈姆莱特》的魅力, 因此,本课教学应充分利用影视资料,
让学生观看电影《哈姆莱特》
,从直观上把握全貌,然后 再结合课文节选部分进行文本分析。

本文将采取鉴赏式、探讨式、评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拟定
2
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背景,整体把握《哈姆莱特》全剧,概括基本情节,分析哈姆莱
特的性格特点 。

第二课时:概括课文情节要点,结合课文节选部分更深入地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品味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教学重点

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戏剧的悲剧根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观看《哈姆莱特》的剧本与电影。

课时安排

2
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莎士比亚的相关知识。

2.
分析戏剧冲突,并从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
鉴赏戏剧语言,掌握戏剧语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
观赏感受,通过影视与剧本领略戏剧艺术的魅力。

2.
分析揣摩,懂得分析戏剧冲突及人物形象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品味欣赏哈姆莱特身上蕴涵的人性魅力及剧本的悲剧力量,初 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
作品中流露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昨天的电影好看吗?



(齐声)好看。



哈姆莱特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留给世界戏剧人物长廊中最为经典也争论最多的
形象,不是有句俗语叫做……



(齐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是啊,每一个读者 对哈姆莱特都有他自己的理解,这说明了这个人物形象魅力十足,
宛若天上的星星,璀璨夺目,至今许多 文学家、哲学家还在津津乐道地评论阐释这个人物,
今天我们就随着莎士比亚的如椽巨笔去探索哈姆莱特 灵魂深处的魔力,当然我们还是要了解
一下作者及背景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这个人物,哪位同学来介绍一 下?

推进新课



我来。

多媒体课件展示: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1564
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
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
20
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
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 乡,
1616
年逝世。莎士比亚勤奋好学,
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 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些都为他
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一生共写了
3 8
个剧本、两首长诗和
154
首十四行诗。他的
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 有历史剧《亨利四世》
《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第十 二夜》等;悲剧有“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 br>佩斯》
(
也译为《麦克白》
)

《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 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
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 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
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
,莎 士比亚就是这一时
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学生掌声)



很详细,哪里找到的资料?



网上找的。



很好,因特网是科技发展为我们提供的非常便捷的 学习工具,希望我们的同学好好
利用它。哦,那位同学举手,有问题吗?



老师,什么叫“人文主义”呀?



很有质疑精神嘛!学问,学问 就是要学而问之,值得表扬。所谓“人文主义”就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 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
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 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
验和理性思维。哈姆莱特身上就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哈姆莱 特生活的社
会背景吧。

多媒体课件展示:

剧中的哈姆莱特是丹麦 古代的王子,反映的却是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莎士比亚故意以
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 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
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 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
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 的人文主义思想。哈姆
莱特有很多经典台词就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请大家回想一下电 影,找一
些例子来说明。

(学生默想,有的在翻阅名著《哈姆莱特》




我记得 哈姆莱特在剧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物品!理性是多
么高贵!力量是多 么无穷!行动多么像天使!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他肯定人的现实生活 ,渴望纯洁的友情和真挚的爱情,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对社会所寄
托的理想,他聪明热情、敏感善思 、能文能武,是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把世界
看成是“美好的花园”
,那时的哈姆莱 特是“快乐的王子”




令我最有感触的一句是“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个问题”
,这时哈姆莱特在经受一系列
残酷现实的打击下,曾经的快乐已随风飘逝,他很 不幸地看到了现实歌舞升平掩盖下的丑恶。
“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 br>”经过一番深沉的思考,把个人问
题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发现“时代一切都脱节了”
, 甚至断言“丹麦是一座监狱”
,这实际
上是作者借这已是忧郁王子的哈姆莱特的口揭示了当时英 国混乱的社会现实。



评点非常精彩,所以任何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时代 的反映。我们已经欣赏过电影,
有的同学甚至还阅读过全剧,现在我们先来把握整剧的情节,这是理解课 文的基础,同学们
可以简要概括一下情节。

(学生动笔概括,老师巡视点拨,时间
2~3
分钟)



全剧的情节如下: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是一位丹麦王子,他本来在德国威登堡大学
念书,回国时 他父王已经暴死,母后乔特鲁德已经改嫁给他的叔父——新王克劳狄斯。国内
谣言纷纭,哈姆莱特对父亲 的暴死与母亲的匆促改嫁也感到非常悲愤,又看出到处都是恶事
败行,因此一直郁郁不乐。正在这时,他 父亲的鬼魂在他面前显现,详细告诉他克劳狄斯谋
杀自己的罪行,并命他为自己复仇。哈姆莱特把这一复 仇的任务理解为反对一般罪恶斗争的
任务,这就使他心烦意乱,犹豫不决。他开始装疯,但他的装疯引起 了叔父的怀疑,克劳狄
斯派了许多人——哈姆莱特的老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甚至哈姆莱特的情 人奥菲莉
娅——来试探哈姆莱特,想由此猜出王子的心事。在敌人重重包围之下,哈姆莱特又利用一个戏班子进宫堡演出的机会,把《贡札果谋杀案》稍加改编,以此试探国王。演出尚未终场,
克劳狄 斯便仓皇离去,这样就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罪行。在克劳狄斯的指使下,乔特鲁德召儿
子到她房中谈话,哈 姆莱特发现有人在帷幕后面偷听,便误以为那人就是克劳狄斯,拔剑把
他刺死。不料隐藏在那里的不是他 叔父,而是他情人奥菲莉娅的父亲、宫内大臣波洛涅斯。
奥菲莉娅因此而发疯,终于惨死。克劳狄斯知道 自己的罪恶已被哈姆莱特识破,就设法打发
王子出使英国,并写密信给英王,要他把哈姆莱特处死。幸而 在半途哈姆莱特脱险逃回,克
劳狄斯的阴谋未能得逞。于是克劳狄斯又设下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 的儿子雷欧提斯
比剑,准备了真剑、毒剑和毒酒,一定要结果哈姆莱特的生命。在比剑过程中,母后乔特 鲁
德误饮了毒酒,毒发身死。雷欧提斯用毒剑刺伤了哈姆莱特,但哈姆莱特后来也以夺过来的
毒 剑刺伤了雷欧提斯。在临死以前,雷欧提斯揭发了克劳狄斯的罪恶阴谋,哈姆莱特便用毒
剑、毒酒把克劳 狄斯也杀死了。



条理很清楚,美中不足的是不够简练。前面同学曾经说 过哈姆莱特曾是一位快乐的
王子,但后来却变成了“忧郁王子”
,其中他到底遭遇了哪些打击呢 ?



被他视为十全十美的理想君王的突然暴死对他打击很大。



我认为对他打击更大的是那曾被他看成圣母一样纯洁的母亲却在他父王尸骨未寒之
时突然下嫁叔父克劳狄斯,这个打击是致命的。



随着叔父克劳 狄斯谋害父王的真相逐步浮出水面后,哈姆莱特原来对世界的看法完
全被颠覆了,世界在他眼中已由“美 好的花园”堕落为一座令人窒息的“大监狱”
,而丹麦还
只是其中一座牢房。他以前视为美的化 身的女性则沦落为“脆弱”的代名词。



分析得很深刻,应该说,一系列 打击虽然销毁了王子的快乐,却也令他真正洞察了
这个世界的真相,真正开始严肃地思考人生与生命的真 实内涵。我们的王子成熟了,他表面
疯了,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同学们想想看,我们的 王子面临着什么样的重
任?



当然是要报杀父夺母之仇了。



对,
《哈姆莱特》原来就曾被称为《王子复仇记》
,仅仅是复仇吗?



他的敌人仅仅是杀父仇人克劳狄斯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争辩激烈)



我认为是,因为全剧都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冲突焦点展开的,而这个冲突
就是一个复仇与反复仇 的斗争过程。



我不同意,如果这样说的话就减弱了《哈姆莱特》的思想 水平,如果同学们记性不
差的话就应该清楚记得,哈姆莱特说过这样的话:
“我决心担负起重整 乾坤的责任。
”这样为
父报仇实际上成了改造社会的一个具体行动。父亲的被谋杀,母亲的改嫁 ,深深地刺激了哈
姆莱特,使他意识到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
“只是一大堆污 浊的瘴气的集
合”
,因此,他要面对的仇人实际上是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人类欲望产生的丑恶势 力。



真是一针见血,面对这样的对手,哈姆莱特采取行动了吗?



为了证实谋杀者的罪行,哈姆莱特安排了一场“戏中戏”
,剧情与其父被谋杀的情形

-想家了


-想家了


-想家了


-想家了


-想家了


-想家了


-想家了


-想家了